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变化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付志高 肖以华 +5 位作者 许涵 史欣 余海波 贲春丽 杨紫浓 李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106,共9页
研究森林土壤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的年际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对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续10 a的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揭示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对土壤温... 研究森林土壤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的年际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对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续10 a的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揭示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NH_(4)^(+)-N和NO_(3)^(-)-N质量分数年际间变化对干湿季节性敏感,湿季NH_(4)^(+)-N质量分数为9.41~15.59 mg·kg^(-1)、NO_(3)^(-)-N质量分数为24.50~36.18 mg·kg^(-1),干季NH_(4)^(+)-N质量分数为6.48~10.19 mg·kg^(-1)、NO_(3)^(-)-N质量分数为22.75~30.09 mg·kg^(-1),干湿季差异显著。(2)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NH_(4)^(+)-N质量分数变异解释率为57%,对NO_(3)^(-)-N质量分数变异解释率为28%,NH_(4)^(+)-N质量分数与气温显著正相关,湿季降水量与NH_(4)^(+)-N和NO_(3)^(-)-N质量分数呈负相关关系;干季降水量与NH_(4)^(+)-N质量分数正相关,但与NO_(3)^(-)-N质量分数负相关;干季低温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NH_(4)^(+)-N质量分数负相关。(3)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显著影响土壤NH_(4)^(+)-N和NO_(3)^(-)-N累积;湿季全氮和易氧化碳分别是NH_(4)^(+)-N和NO_(3)^(-)-N累积的主导因子;干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为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际变化 铵态氮 硝态氮 土壤温度 常绿阔叶林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年际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
作者 付志高 肖以华 +5 位作者 许涵 史欣 余海波 贲春丽 杨紫浓 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2-1103,共12页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的主要驱动者,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稳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内在的长期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土壤有机碳(SOC)、总氮...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的主要驱动者,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稳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内在的长期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可溶性碳(ROC)、速效氮(AN)、pH、土壤温度(ST)和土壤含水量(SWC)进行连续10年监测;应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及稳态分析等探究MBC和MBN的年际变化和稳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旱季MBC和MBN含量分别在171.32—358.45和25.90—54.08 mg/kg区间波动,雨季分别在394.01—507.97和68.40—88.05 mg/kg区间波动;旱、雨季的MBC含量年际间变化显著(P<0.05),但MBN含量仅在旱季变化显著(P<0.05)。雨季MBC和MBN含量均显著高于旱季(P<0.01),且雨季的MBC和MBN含量是旱季的2倍以上。(2)旱、雨季的MBC与MBN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旱季,MBC和MBN均与ROC和A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MBN含量也与TP(P<0.05)和SOC(P<0.01)显著正相关。在雨季,仅SOC与MBN呈显著正相关(P<0.05)。(3)在旱季,MBC含量变化主要受ROC(P<0.05)和AN(P<0.001)影响,MBN则受AN控制(P<0.05)。在雨季,AN(P<0.05)主导了MBC的变化,TP(P<0.05)和SOC(P<0.05)是MBN变异的主导因子。AN(P<0.001)和SOC(P<0.001)是旱、雨季土壤MBC和MBN变化的主导因子。(4)土壤MBC和MBC/MBN稳态指数在年际间均为绝对稳态型(P>0.05);雨季的MBN(P=0.685)为绝对稳态型,但旱季为非稳态(P<0.01,H>1)。雨季微生物熵显著高于旱季(P<0.01),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及养分利用效率更高。综上,MBC和MBN含量受季节更替显著影响,且主要受土壤SOC和AN的影响;受旱季水分限制,MBN的稳态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年际动态特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SOM患儿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史欣 蒋源 +1 位作者 孙继周 陈进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SOM患儿9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参考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SOM患儿9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参考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观察2组听力水平[听性脑干反应(ABR)阀值、ABRI波潜伏期]、疗效、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CRR)、肺瘤坏死因子α(TNF-α)]、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12个月ABR阈值和ABR I波潜伏期水平均较本组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参考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的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病情复发率及术后12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SOM患儿的疗效确切,能够减轻SOM患儿炎性反应,并可减少病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SOM) 并发症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内蒙古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大田玉米高产中的栽培与管理应用
4
作者 史欣 李小梅 +1 位作者 韩静 秦建平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玉米种植上,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玉米的品质,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该文将深入研究如何在农业信息化的大环境中,...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玉米种植上,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玉米的品质,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该文将深入研究如何在农业信息化的大环境中,提升大田玉米的栽培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大田玉米 玉米栽培
下载PDF
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早期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在预测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史欣 杜岚 +1 位作者 苏青 田艺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841-1843,1851,共4页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FBG和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OGTT结果分为GDM组152例和对照组1 328例,比较两组孕前BMI、孕早期(孕7~15周)FBG及血脂水平等指标,分析影...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FBG和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OGTT结果分为GDM组152例和对照组1 328例,比较两组孕前BMI、孕早期(孕7~15周)FBG及血脂水平等指标,分析影响GDM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GDM的预测效能。结果年龄、孕前BMI、孕次、孕早期FBG及TG水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孕早期FBG、TG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792、0.729(均P<0.05),敏感度分别为82.53%、80.26%、81.72%,特异度为68.48%、71.09%、70.38%。结论年龄大、孕次多、孕前BMI高、孕早期FBG及TG水平增高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增高,其中孕前BMI、孕早期FBG水平对GDM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 血脂 体质量指数 妊娠早期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史欣 韩颖 +3 位作者 刘青蕊 刘名顺 李真 周庆茹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2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13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后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CI)组、无痴呆的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13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后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CI)组、无痴呆的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进行P300和MoCA测试。结果①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加深,MoCA评分逐渐降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1)。②在诊断VD中,以MMSE为金标准,MoCA敏感度较高(敏感度100%,特异度54.0%,准确度70.8%),P300潜伏期与其类似(敏感度100%,特异度58.6%,准确度73.7%);P300波幅采取两种分界值,敏感度分别为82.0%和44.0%,特异度80.5%和97.7%,准确度81.0%和78.1%。结论 MoCA及P300均随认知障碍程度而改变,可作为认知障碍的监测指标;MoCA和P300潜伏期对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更敏感;P300波幅敏感度低,不能作为判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心理学试验 脑电描记术
下载PDF
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身心康复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欣 杜岚 +1 位作者 苏青 田艺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身心康复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110例产妇临床资料,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子宫按摩等综合护理,观察不同护理后对产妇疼痛情况、子宫和形体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身心康复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110例产妇临床资料,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子宫按摩等综合护理,观察不同护理后对产妇疼痛情况、子宫和形体恢复情况、焦虑抑郁量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d切口痛、宫缩痛、躯体痛评分分别为(2.36±1.03)分、(1.78±0.95)分、(1.78±0.95)分,产后4d则分别为(1.11±0.74)分、(1.01±0.44)分、(0.78±0.36)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4h、48h、72h子宫底高度分别为(16.44±3.23)cm、(9.87±2.36)cm、(6.12±1.05)cm,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产后6周观察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腹部皮褶指数(22.12±2.34)kg/m^2、(71.22±3.24)cm、(80.54±4.24)cm、(2.12±0.35)c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3d HAMA、HAMD评分分别为(18.34±4.23)分、(11.61±2.51)分,产后7d则分别为(12.78±2.31)分、(5.74±1.02)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子宫按摩能促进产妇产后身心康复,且简单实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子宫按摩 产妇 身心康复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骨桥蛋白影响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史欣 张鹏飞 +3 位作者 孙玉芬 袁梦桐 刘明月 胡伟平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并优化其诱导条件。方法矿化液培养DPSCs作为对照组,在矿化液培养基础上添加适宜浓度OPN作为实验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并优化其诱导条件。方法矿化液培养DPSCs作为对照组,在矿化液培养基础上添加适宜浓度OPN作为实验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的DPSCs形态变化;应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CR)分别检测DPSCs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Col-1)等骨源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诱导培养28 d后两组均出现矿化结节,且实验组的数量和大小明显高于对照组。培养7 d后两组DPSCs骨源性基因表达均成阳性,且实验组中BSP、Runx-2、Col-1及OCN等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OPN能增强矿化液诱导DPSCs成骨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矿化液 牙髓干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孕7~15周空腹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诊断GDM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史欣 杜岚 +1 位作者 苏青 田艺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探讨孕7~15周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4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 目的:探讨孕7~15周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48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孕妇分为GDM组(152例)和对照组(132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独立危险因素的ROC曲线,计算AUC,判断各指标在GDM诊断中的预测效果。结果:GDM组的年龄(30.78±3.28)、BMI(22.55±2.87)、孕次(2.12±1.08)和FPG水平(4.98±0.37)、TG水平(1.51±0.68)、TC水平(4.71±0.76)、LDL-C水平(2.12±0.4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L-C水平(1.99±0.35)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BMI高、孕次多、FPG及TG高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MI、FPG、TG的AUC分别为0.811、0.792、0.729。结论:年龄大、BMI高、孕次多、FPG及TG高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价值BMI>FPG>TG,通过对这指标的评估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GDM的高危孕妇,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对孕妇进行更好的管理,降低GDM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M FPG 血脂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与矿化液诱导牙髓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欣 张鹏飞 +2 位作者 袁梦桐 刘明月 胡伟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骨桥蛋白(OPN)和矿化液对牙髓干细胞(D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矿化液培养DPSCs作为矿化液组,添加适宜浓度OPN作为OPN组,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RT-RCR检测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 目的:比较骨桥蛋白(OPN)和矿化液对牙髓干细胞(D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矿化液培养DPSCs作为矿化液组,添加适宜浓度OPN作为OPN组,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RT-RCR检测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Col-1)等骨源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诱导培养28 d后2组出现的矿化结节数量相近(P>0.05)。OPN诱导培养7 d后2组DPSCs骨源性基因表达均成阳性,其中OPN组BS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矿化液组(分别为0.864±0.112和0.514±0.068,P<0.05);OPN组Runx-2基因表达水平低于矿化液组(分别为0.186±0.017和0.324±0.058,P<0.05);Col-1及OCN基因表达水平相近(P>0.05)。结论:OPN和矿化液对DPSCs的诱导能力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牙髓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下载PDF
骨桥蛋白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旁分泌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欣 张鹏飞 +2 位作者 袁梦桐 刘明月 胡伟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58-1061,1065,共5页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分化的旁分泌作用。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计数测定不同浓度OP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DPSCs经不同浓度OPN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选取...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骨分化的旁分泌作用。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计数测定不同浓度OP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DPSCs经不同浓度OPN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选取适宜的诱导浓度,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的DPSCs形态变化;应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CR)分别检测DPSCs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蛋白(OCN)、Ⅰ型胶原(Col-1)等骨源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MTT计数及ALP活性测定实验表明,随着OPN浓度增加,ALP活性增强,但细胞增殖率降低。茜素红染色显示OPN诱导培养28d后出现矿化结节。OPN诱导培养7d后DPSCs骨源性基因表达均成阳性。其中BSP、Runx-2、Col-1及OCN等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PN对DPSCs的旁分泌作用是促进其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牙髓干细胞 旁分泌作用 分化
下载PDF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史欣 吴统贵 +3 位作者 徐大平 刘燕堂 粟娟 肖以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3期46-48,共3页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广州市区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进行了统计,进而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月平均温度比广州市区月平均温度低2.2℃,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显...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广州市区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进行了统计,进而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月平均温度比广州市区月平均温度低2.2℃,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显著;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月际变化明显,5月到11月雨季的“冷岛”效应较强,而12月到翌年4月旱季“冷岛”效应较弱;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日变化呈现昼弱夜强,其季节性也很强,秋冬季节夜间“冷岛”效应要明显的高于白天的效应,而春夏季节两者“冷岛”效应差别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峰山森林公园 效应分析 年平均气温 冷岛 城市热岛效应 世界气象组织 气温上升 珠江三角洲 1998年 2003年 中心城市 建国初期 温室效应 50年 广州市
下载PDF
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气候环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史欣 徐大平 +3 位作者 刘燕堂 粟娟 吴统贵 陈德祥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4期67-69,共3页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小气候、旅游舒适度和空气负离子含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帽峰山森林公园旅游区气候变化相对缓和,与广州市区相比公园内年平均温度低2.2℃,年较差小1.9℃,相对湿度增加10.4%,风速降低了0.4m/s,紫外线辐射几乎全部被林冠遮挡或者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帽峰山森林公园 旅游区 气候环境 小气候 旅游舒适度 空气负离子含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史欣 黄琳琳 霍冬梅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242-3245,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在硬膜外阻滞中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在硬膜外阻滞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并在硬膜外镇痛泵中给予追加剂量。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负荷量,并在硬膜外镇痛泵中给予追加剂量。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SpO2),苏醒期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手术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患者HR、MAP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拔管时2组患者HR及MAP显著高于术毕(P<0.05),拔管后30 min观察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明显(P<0.05),术后1 d、3 d 2组患者患者VAS评分较术后6 h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 h、24 h 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γ-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48 h 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前硬膜外给药相对于静脉给药更能有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γ-GGT、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苏醒期躁动 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米非司酮抑制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产生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欣 叶连红 李东红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抑制紫杉醇诱导卵巢癌细胞株A2780、skov3耐药性的产生。方法紫杉醇诱导A2780、skov3过程中同时应用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诱导后各细胞亚株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情况;检测各组细胞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抑制紫杉醇诱导卵巢癌细胞株A2780、skov3耐药性的产生。方法紫杉醇诱导A2780、skov3过程中同时应用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诱导后各细胞亚株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情况;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各细胞亚株的IC50;以罗丹明123(Rohdamin 123,Rh123)作为荧光探针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细胞亚株胞内罗丹明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亚株中P-gp含量。结果诱导过程中应用米非司酮,使诱导后的A2780、skov3细胞株中P-gp表达水平下降。结论米非司酮可以抑制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多药耐药 米非司酮 P-糖蛋白 紫杉醇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P_(300) 被引量:9
16
作者 史欣 刘青蕊 +1 位作者 韩颖 付艳霞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19-221,共3页
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电活动执行功能。自从发现脑电活动后,探究大脑的工作原理成为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但脑电图观察到的只是多重叠加的电信号,并不能反应大脑的分析决策过程。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活动 功能单位 神经系统 执行功能 工作原理 神经元 电信号
下载PDF
以脓毒症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欣 刘书花 焦清海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49-749,共1页
患者,女,76岁。因全身不适1 d,伴咯血、气喘14 h入院。患者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不适,认为“感冒”,未予特殊处理。14 h前患者出现右侧胸痛,随后咯出鲜红色血液50 ml,继而出现气喘,入住当地县医院,肺CT示右肺上叶、中叶... 患者,女,76岁。因全身不适1 d,伴咯血、气喘14 h入院。患者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不适,认为“感冒”,未予特殊处理。14 h前患者出现右侧胸痛,随后咯出鲜红色血液50 ml,继而出现气喘,入住当地县医院,肺CT示右肺上叶、中叶外侧段炎性反应,右肺门略增大,血 WBC 0.66×10^9/L,考虑为“重症肺炎”,后血压降至70/30 mmHg,血氧饱和度降至70%,给予经口气管插管球囊辅助通气,静脉滴注“多巴胺”后送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PICC导管渗血渗液换药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欣 孟丽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8期38-38,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长期输液或外周浅静脉不能耐受的药液输注患者中广泛应用,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较大静脉的导管,使用方便,但也可引起渗血、渗液等多种并发症。我院对45例PICC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长期输液或外周浅静脉不能耐受的药液输注患者中广泛应用,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末端进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较大静脉的导管,使用方便,但也可引起渗血、渗液等多种并发症。我院对45例PICC置管患者渗血、渗液原因进行分析处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 渗血 渗液 换药
下载PDF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欣 杜岚 叶连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5期779-780,共2页
目的探究影响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为科学地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接受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27例患者的资料,以同期314例无切口感染的异位妊... 目的探究影响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为科学地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接受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27例患者的资料,以同期314例无切口感染的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β=1.001,OR=2.634)、血红蛋白水平(β=0.964,OR=2.230)、夏季手术(β=1.204,OR=2.013)和急诊(β=1.723,OR=3.437)是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医生应参考上述分析结果,积极做好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工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欣 周丽 刘青蕊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1875年,英国生理学家Carton以电极与电流计相连接方法,最早获得猫、猴、兔脑电活动特征。1924年,Berger氏通过头皮电极记录到人类脑电活动。1940年,记录笔开始用于脑电描计,成为直接永久性记录。1951年,我国开始将脑电图检查用于患者。2... 1875年,英国生理学家Carton以电极与电流计相连接方法,最早获得猫、猴、兔脑电活动特征。1924年,Berger氏通过头皮电极记录到人类脑电活动。1940年,记录笔开始用于脑电描计,成为直接永久性记录。1951年,我国开始将脑电图检查用于患者。20世纪60年代以来,脑电遥测技术、脑电诱发电位、及脑电地形图已广泛应用临床。脑电图的概念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脑波:脑细胞群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检查 临床应用 脑电活动 电极记录 脑电诱发电位 脑电地形图 连接方法 生理学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