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1
作者 张春晓 王利丽 +6 位作者 赵奇 孙欣艺 侯冠欣 刘畅 史秋梅 吴同垒 张志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评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溶血素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APEC溶血素HlyE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纯化蛋白利用透析袋在4℃透析后,利用血琼脂平板对其溶血活性进行检测。SD... 为评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溶血素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对APEC溶血素HlyE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纯化蛋白利用透析袋在4℃透析后,利用血琼脂平板对其溶血活性进行检测。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并纯化到分子量约为36 ku的重组HlyE蛋白(rHlyE),经ND-2000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65 mg/mL;溶血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HlyE具有溶血活性。以透析后的rHlyE作为抗原,按照5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PBS,共免疫3次间隔14 d,并于首免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并于三免后18 d以2 LD_(50)的APEC菌液攻毒小鼠,观察7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于首免后28 d剖杀各组小鼠取其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型比率,对rHlyE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估。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分泌高表达量的IgG抗体,抗体水平于三免后15 d达到最高水平。rHlyE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基本无明显临床症状,7 d内存活率达80%;而对照组小鼠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于攻毒后3 d内全部死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型比率均升高。上述结果表明,rHlyE在大肠杆菌BL21中为部分可溶性表达,将其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并且可对小鼠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明确了APEC HlyE蛋白的免疫原性,为APEC免疫保护蛋白的筛选以及疫苗研发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重组HlyE蛋白 原核表达 溶血活性 免疫原性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一株肉牛源干燥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
2
作者 赵桂新 白和平 +5 位作者 陶勇 张闫 刘畅 张志强 吴同垒 史秋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为了确定河北省昌黎县某肉牛场肉牛发病原因,本研究从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病牛鼻粘液中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菌,采用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细菌生化鉴定、rpoB基因检测、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经K-B试纸法检测该分离菌对泰乐菌素、头孢... 为了确定河北省昌黎县某肉牛场肉牛发病原因,本研究从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病牛鼻粘液中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菌,采用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细菌生化鉴定、rpoB基因检测、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经K-B试纸法检测该分离菌对泰乐菌素、头孢拉定等18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短杆状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为干燥且粗糙的淡黄色菌落,在LB液体培养基中呈沉淀生长,菌液上层轻微浑浊,下层有颗粒状、片状沉淀;rpoB基因PCR扩增检测结果为阳性;该分离菌具有脂酶、赖氨酸脱羧酶、β-葡萄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够发酵海藻糖、麦芽糖、蔗糖,结果符合干燥棒状杆菌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分离菌与干燥棒状杆菌同源性为99%,一致性为91.6%;对泰乐菌素、头孢拉定等7种药物耐药,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9种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干燥棒状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干燥棒状杆菌 生化鉴定 RPOB基因 16S rRN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豚鼠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分离鉴定
3
作者 李艳红 白和平 +5 位作者 信玉春 郭柯宇 王金锋 夏力亮 吴同垒 史秋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了查明河北省唐山市某豚鼠养殖场发病豚鼠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采集发病豚鼠的眼角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PCR扩增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试管... 为了查明河北省唐山市某豚鼠养殖场发病豚鼠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采集发病豚鼠的眼角脓性分泌物,采用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PCR扩增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通过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19种中药对该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检测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血琼脂培养基培养24 h生长为针尖状透明菌落、呈β溶血,革兰染色为阳性圆球状、3~5个连接呈短链状,生化特性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相符,将其命名为MLQJ-1;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LQJ-1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同源性高达99.72%,在系统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鉴定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MLQJ-1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等8种抗菌药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和卡那霉素等10种抗菌药耐药;苦地丁、苦参、黄芩和千里光对MLQJ-1的MIC值介于1.9~15.6 mg/mL,MBC值介于1.9~31.2 mg/mL;小鼠腹腔接种MLQJ-1菌液后24 h内全部死亡。结果表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为本次发病豚鼠的病原菌,青霉素、头孢曲松和苦地丁等药物对该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gltS基因缺失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利丽 张春晓 +6 位作者 张闫 孙欣艺 侯冠欣 陶勇 赵奇 张志强 史秋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0-697,共8页
为研究谷氨酸转运蛋白GltS编码基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PEC CE129(WT)株gltS基因缺失株CE129ΔgltS(KO)和基因回补株CE129ΔgltS/gltS (RS),并均经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glt... 为研究谷氨酸转运蛋白GltS编码基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PEC CE129(WT)株gltS基因缺失株CE129ΔgltS(KO)和基因回补株CE129ΔgltS/gltS (RS),并均经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显示,gltS基因缺失株及回补株均正确构建。通过连续10 h测定各菌株OD600nm值绘制WT、KO、RS菌株的生长曲线,利用梅里埃自动生化鉴定系统测定3株菌的生化特性;利用K-B纸片法检测3株菌对8类16种药物的敏感性;利用半固体培养基检测3株菌的运动能力。结果显示,3株菌的生长特性、生化特性、药敏特性和运动能力均无明显差异。利用细菌平板计数法计算检测WT与KO菌株的体外竞争指数(CI),分析KO菌株是否致弱。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3株菌的生物被膜(BF)的形成能力,并利用刚果红琼脂板及含荧光增白剂的琼脂板分别检测菌株BF中curli菌毛及纤维素的形成情况。结果显示,WT与KO菌株的体外CI为0.32,表明KO菌株轻度致弱。BF形成能力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WT、RS菌株,KO菌株BF的形成能力极显著降低(P<0.001),且KO菌株BF的主要组成成分curli菌毛有明显变化,表明gltS基因参与APEC BF中curli菌毛的形成,而3株菌在含荧光增白剂琼脂板的荧光强度均一致,表明gltS基因与APEC BF中纤维素的形成无关。采用细菌计数法统计WT、KO、RS菌株在6种应激条件下的生存率,结果显示,除氧化应激条件下3株菌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外,在酸、碱、热、铁饥饿应激环境中,与WT和RS菌株相比,KO菌株的生存率均极显著降低(P<0.001、P<0.0001)。在50 mg/L、100 mg/L NaNO2中,KO菌株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在150 mg/L NaNO2中,KO菌株的生存率极显著降低(P<0.001)。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WT和KO菌株抗不同浓度血清的杀菌作用,结果显示,在高浓度的血清中(50%~100%),WT、KO菌的数量显著高于DH5α对照菌株(P<0.05);但在不同浓度血清中KO菌的数量与WT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gltS基因参与APEC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形成,为进一步阐释gltS基因功能及该菌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gltS基因缺失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我国肉鸡球虫感染和耐药现状及中草药防控策略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胜 王秋悦 +1 位作者 史秋梅 燕庚翠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球虫病是严重危害肉鸡生产性能和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制约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防治过程中,由于各种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鸡球虫抗药现象渐为普遍,使该病防控增加了一定难度。随着中兽医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草药在肉鸡球虫病防治中... 球虫病是严重危害肉鸡生产性能和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制约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防治过程中,由于各种抗球虫药物的长期使用,鸡球虫抗药现象渐为普遍,使该病防控增加了一定难度。随着中兽医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草药在肉鸡球虫病防治中的优势不断显现。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肉鸡球虫感染情况和球虫耐药现状,并结合中草药在该病防控中的应用,对鸡球虫病防控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抗球虫药物研发及球虫病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球虫 耐药 中草药 防控
下载PDF
貉源志贺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张召兴 贾青辉 +2 位作者 张艳英 高桂生 史秋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鉴定引起河北地区貉腹泻的志贺菌并分析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7年~2019年采自河北地区养殖场中患腹泻病貉的肛拭子、粪便及病料样品共计193份进行细菌分离,并经生化特性及PCR鉴定。将分离的志贺菌以0.25 mL/只(108 cfu/mL)感... 为鉴定引起河北地区貉腹泻的志贺菌并分析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7年~2019年采自河北地区养殖场中患腹泻病貉的肛拭子、粪便及病料样品共计193份进行细菌分离,并经生化特性及PCR鉴定。将分离的志贺菌以0.25 mL/只(108 cfu/mL)感染小鼠分析分离菌对小鼠的致病性。采用玻板凝集试验、PCR分别检测分离志贺菌的血清型及相关毒力基因。通过K-B药敏纸片法和PCR分别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采用SPSS18软件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193份腹泻病貉样品中共分离到83株志贺菌,其中65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且以致小鼠死亡4只(30.1%)、5只(22.9%)的菌株为主;65株致病性志贺菌分属于9种血清型,以福氏志贺菌2a(23.1%,15/65)、3a(20.0%,13/65)和1b(18.5%,12/65)型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65株致病性志贺菌毒力基因ipaH、ipa BCD、ial、sen、Sat、Set1A、Set1B、sigA检出率均在50.8%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出率在38.5%~40%,未检出毒力基因stx、Pic,且均同时携带5~6种毒力基因;对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的6种药物,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磺胺类的磺胺间甲氧嘧啶,多粘菌素类的多粘菌素11种药物耐药的致病性志贺菌占40.0%~100%,对β-内酰胺类的头孢噻呋、头孢噻肟,酰胺醇类的氟苯尼考,喹诺酮类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林可胺类的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替米考星7种药物耐药的志贺菌占9.2%~36.9%,且分离菌呈多重耐药性,以耐11(16.9%)、10(20.0%)、9(13.8%)种药物的分离菌株最多;65株致病性志贺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E、tetG,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I、aac(3)-IV,磺胺类耐药基因sulI、sulII,酰胺醇类耐药基因cmlA及多粘菌素类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率在40.0%以上,部分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在12.3%~32.3%。经分析65株致病性志贺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基本呈正相关(二者之间符合率最低为79.1%,最高达100%)。本研究首次报道貉源志贺菌的致病性、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志贺菌致病机制、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疫病的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致病性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5种中药体外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作用方式的研究
7
作者 赵桂新 付祥 +5 位作者 王凤杰 刘万 张志强 张艳英 史秋梅 吴同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6-852,共7页
为筛选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中药,本研究选取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连翘和黄连,测定其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分析上述中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对IBRV黏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 为筛选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中药,本研究选取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连翘和黄连,测定其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各药物对病毒的抑制率分析上述中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对IBRV黏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IBRV在细胞内的抑制作用,确定上述中药对IBRV的有效抑制率;进一步,利用qPCR方法检测中药与IBRV作用后对MDBK细胞中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翘、金银花、黄连、大青叶和鱼腥草对MDBK细胞的最大药物安全浓度分别是3.125 mg/mL、3.125 mg/mL、0.780 mg/mL、1.560 mg/mL和0.780 mg/mL;大青叶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最好,金银花对IBRV黏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和对细胞内IBRV复制的抑制作用最好;鱼腥草可显著提高细胞中TNF-α、IL-2和IFN-γ的转录水平(P<0.001);大青叶可极显著提高细胞中IL-1β、IL-2、IL-4、TNF-α和IFN-γ的转录水平(P<0.001);黄连可极显著提高细胞中IL-1β的转录水平(P<0.001)。结果表明连翘、金银花、黄连、大青叶和鱼腥草均有抗IBRV作用,其抗病毒方式并不相同,本研究为抗IBRV中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仔貉腹泻性奇异变形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检测
8
作者 石建存 刘冬 +2 位作者 张召兴 高桂生 史秋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77,共6页
为明确引起仔貉腹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采集秦皇岛、唐山、石家庄、沧州地区患腹泻病仔貉的肛拭子、粪便以及死亡的仔貉肝脏病料组织283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组织进行奇异变形杆菌(Pro... 为明确引起仔貉腹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2020年采集秦皇岛、唐山、石家庄、沧州地区患腹泻病仔貉的肛拭子、粪便以及死亡的仔貉肝脏病料组织283份,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组织进行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奇异变形杆菌致病性、毒力基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09株P.mirabilis,其中78株P.mirabilis对小鼠具有不同致病性,其死亡率在40%~100%之间,毒力基因ureC、zapA、mrpA、ucaA、rsbA、pmfA、atfA检出率在79.5%~100%之间,其它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在43.6%~47.4%之间;78株致病性P.mirabilis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新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率在41.0%以上,对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在5.1%~30.8%之间,以耐10、11、12种药物的分离菌株为主,耐药基因Sul1、Sul2、adA、aac(6')-Ib、TetA、TetM检出率在48.7%~79.50%之间,其它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6%~16.7%之间,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报道致仔貉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毒力基因、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等生物特性,为今后仔貉腹泻性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貉 腹泻 奇异变形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牛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草药抑杀效果比较分析
9
作者 白和平 彭树德 +4 位作者 刘亦潇 吴同垒 张志强 张艳英 史秋梅 《中国奶牛》 2023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查明养殖场引起牛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采集患病牛鼻拭子,采用实验室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生物学特性;并明确22种中草药对其抑杀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两端钝圆革兰氏... 为查明养殖场引起牛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采集患病牛鼻拭子,采用实验室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生物学特性;并明确22种中草药对其抑杀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与GeneBank铜绿假单胞菌比对相似序列达到100%,表明分离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携带Exo S、Exo Y毒力基因,8h内可致小鼠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环丙沙星极为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复方新诺明等9种药物中度敏感;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对分离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31.25mg/mL和62.50mg/mL,对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化特性鉴定 毒力基因 中草药抑菌试验 致病性试验
下载PDF
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及中药对其部分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张亚倩 王亚男 +6 位作者 郭上朝 张洪伟 史秋梅 蒋海龙 赵希艳 刘永波 高光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04-5212,共9页
【目的】研究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及中药的耐药程度,并探究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1、SA2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并选取常见10味中药对其进行最小抑... 【目的】研究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及中药的耐药程度,并探究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1、SA2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并选取常见10味中药对其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筛选出4味效果最好的中药。菌株分别加入至不同浓度4味中药(0、1/2、1/4、1/8 MIC)的含3%葡萄糖BHI培养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亚抑菌浓度下4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耐药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A1菌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头孢他啶中度耐药,对其余药物敏感;SA2菌株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较高,对其余药物敏感。10味中药水煎液对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IC测定结果显示,黄连、黄柏、五倍子和地榆对2株菌株的抑制效果最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药液浓度下,五倍子极显著降低SA1菌株mecA、mecB基因表达量(P<0.01);黄连和黄柏极显著降低SA1菌株mecB基因表达量(P<0.01);黄连和地榆极显著降低SA2菌株mecA基因表达量(P<0.01)。【结论】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黄连、五倍子和地榆效果最佳,黄柏次之。研究结果为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中药 耐药基因
下载PDF
甲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分离及治疗试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史秋梅 汤生玲 +4 位作者 高桂生 马增军 田在滋 张继东 陈丽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6-348,共3页
从15例表现为“红底板”、“红脖子”、“烂甲”的患病甲鱼肝脏分离到9株无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β溶血的短杆菌,经理化特性鉴定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温有动力菌群,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 从15例表现为“红底板”、“红脖子”、“烂甲”的患病甲鱼肝脏分离到9株无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β溶血的短杆菌,经理化特性鉴定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温有动力菌群,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7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2株。从A.sobria和A.caviae各选一代表菌株(JA-1和JA-2)分别感染健康鲫鱼均引起发病和死亡,其LD50分别为4.3×105、5.5×107,并回收到该2种菌。在该2种菌培养上清中存在1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以JA-1和JA-2为菌种制成混合菌苗,在应用由黄芪、有机锗制成的免疫增效剂后,再用混合菌苗免疫家兔,制得的多价高免血清(效价达1∶512)与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结果,高免血清治疗自然病甲鱼109只,全部治愈;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分别治疗自然病甲鱼72只和84只,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8%和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 传染病 高兔血清 治疗 病原 分离
下载PDF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鸡脾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秋梅 李春玲 +2 位作者 高桂生 沈萍 李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复方中药免疫增强剂 脾脏 组织学变化 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 免疫器官 机体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秋梅 张艳英 +4 位作者 高桂生 高光平 邵新华 梁银聚 刘会然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5,29,共4页
本试验对从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病牛牛乳中分离到的10株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及兰氏分群等,并从分子水平上采用巢式PCR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10株分离菌中有6株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β型溶血,革兰染... 本试验对从某奶牛场患乳房炎的病牛牛乳中分离到的10株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及兰氏分群等,并从分子水平上采用巢式PCR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10株分离菌中有6株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β型溶血,革兰染色阳性,兰氏分群为B群,生化鉴定和巢式PCR鉴定结果为无乳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PCR 16S RRNA
下载PDF
抗菌中草药筛选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史秋梅 沈萍 汤生玲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5-47,共3页
采用常规中药敏感试验打孔法、平皿稀释法及试管法,选用地榆、黄连、知母、板蓝根、藿香等12种中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鸡未定型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地榆、板蓝根、黄连、大黄、乌梅对猪链球菌效果比较好。... 采用常规中药敏感试验打孔法、平皿稀释法及试管法,选用地榆、黄连、知母、板蓝根、藿香等12种中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鸡未定型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地榆、板蓝根、黄连、大黄、乌梅对猪链球菌效果比较好。地榆、乌梅、大黄、黄连、蒲公英对鸡未定型大肠杆菌效果比较好,地榆、乌梅、大黄、知母、黄芩、对鸡O5型大肠杆菌效果比较好。其它药物对鸡未定型及O5型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抑菌 筛选
下载PDF
河北省部分地区肉、蛋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史秋梅 张艳英 +3 位作者 高桂生 高光平 程淑琴 裴玉欣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为了解河北省肉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从河北省内不同地区集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了生活用肉、蛋类等105个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法和PCR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从105个样品中检测到大肠杆菌19株,大肠杆菌总阳性率... 为了解河北省肉食品大肠杆菌污染状况,从河北省内不同地区集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了生活用肉、蛋类等105个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法和PCR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从105个样品中检测到大肠杆菌19株,大肠杆菌总阳性率18.1%。其中,生鸡肉、生猪肉、生鸡蛋的大肠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5.3%,23.8%,16.7%;生羊肉、生牛肉、生鸭蛋、生虾没有检出大肠杆菌。19株大肠杆菌中从生鸡肉样品中检出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2株。河北省肉类食品总体上大肠杆菌污染程度较轻,但生鸡肉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大肠杆菌 肠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
下载PDF
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李彬 彭树德 +2 位作者 白和平 吴同垒 史秋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6期5-7,15,共4页
为分析肺炎克雷伯氏菌致母牛乳腺炎及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对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荚膜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主要荚膜型血清型均为K2型,携带mrkD、fimH、wabG... 为分析肺炎克雷伯氏菌致母牛乳腺炎及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对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荚膜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主要荚膜型血清型均为K2型,携带mrkD、fimH、wabG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显示携带TEM、SHV、DHA基因;该菌对大观霉素敏感,对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磺胺二甲氧、头孢拉定具有耐药性。本研究可为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血清型分型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鸡的三种野外病原菌体外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秋梅 张建文 +2 位作者 高桂生 杨宗泽 马增军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33,共3页
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鸡的三种野外病原菌体外敏感性试验史秋梅,张建文,高桂生,杨宗泽,马增军(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河北昌黎,066600)氟哌酸、环丙沙星、蒽诺沙星、氧氟沙星都是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安... 四种喹诺酮类药物对鸡的三种野外病原菌体外敏感性试验史秋梅,张建文,高桂生,杨宗泽,马增军(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河北昌黎,066600)氟哌酸、环丙沙星、蒽诺沙星、氧氟沙星都是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性好、杀菌效果快、不易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病原菌 喹诺酮类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减蛋综合征病毒AA-2株适应体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秋梅 高桂生 +3 位作者 向华 宣华 章金刚 汤生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分离并系统鉴定了减蛋综合症病毒AA_2株的基础上 ,进行了该毒株的体外培养试验 ,以寻求适应于细胞培养物中继代的细胞适应毒。结果表明 ,AA_2毒株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 (DEF)、鸭胚肾细胞 (DEK)、鸭胚肝细胞 (DEL)、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在分离并系统鉴定了减蛋综合症病毒AA_2株的基础上 ,进行了该毒株的体外培养试验 ,以寻求适应于细胞培养物中继代的细胞适应毒。结果表明 ,AA_2毒株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 (DEF)、鸭胚肾细胞 (DEK)、鸭胚肝细胞 (DEL)、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鸡胚肾细胞 (CEK)和鸡胚肝细胞 (CEL)上增殖和继代 ,并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 ,CPE潜伏期缩短 ,持续期延长 ,半数细胞感染量 (TCID50 )呈逐代增加趋势 ,血凝效价 (HA)逐代稳步增强 ,至第 15代之后 ,这些变化趋于稳定。证明用鸭胚细胞培养的AA_2株CPE优于鸡胚的 ,在肝细胞培养物收获液中 ,其单位体积中的TCID50 和HA效价略高于肾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末发现AA_2株病毒在PK_15 ,BHK_2 1,SP2 / 0等细胞中增殖的迹象。还较为系统的测定了第 19代DEF毒的其它特性。发现在接毒后 12 0小时 ,HA及TCID50 值最高 ,细胞适应毒对鸭胚致死率为 10 % ,比原毒降低 2 3% ,理化特性与原毒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特性鉴定 减蛋综合征病毒 AA-2株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Colv、Stxs和HlyE的PCR检测(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秋梅 张艳英 +5 位作者 高桂生 高光平 刘玉芹 房海 陈翠珍 沈庆鹏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0期2044-2047,共4页
[目的]了解鸡源、猪源、食品源大肠杆菌Colv、Stxs(stx2、stx2e)、HlyE三种致病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以44份鸡源、24份猪源、26份食品源的大肠杆菌菌株为试验材料,用PCR扩增方法分别对其Colv、Stxs(stx2、stx2e)和HlyE三种致病基因进... [目的]了解鸡源、猪源、食品源大肠杆菌Colv、Stxs(stx2、stx2e)、HlyE三种致病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以44份鸡源、24份猪源、26份食品源的大肠杆菌菌株为试验材料,用PCR扩增方法分别对其Colv、Stxs(stx2、stx2e)和HlyE三种致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的大肠杆菌菌株中,鸡源大肠杆菌菌株大肠杆菌素基因Colv检出率为25%,猪源大肠杆菌菌株大肠杆菌素基因Colv检出率为4.2%,食品源中没有检出;所有鸡源、猪源、食品源大肠杆菌菌株均没有检出类志贺毒素基因Stx2(Stx2e);鸡源大肠杆菌菌株溶血素E基因HlyE检出率为2.27%,猪源大肠杆菌菌株中没有检出,食品源大肠杆菌菌株溶血素E基因HlyE检出率为7.7%。[结论]大肠杆菌素基因Colv在鸡源和猪源大肠杆菌中有较高的携带率,溶血素E基因HlyE在鸡源和食品源大肠杆菌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Colv Stxs HlyE PCR
下载PDF
半滑舌鳎源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
20
作者 李彬 彭树德 +2 位作者 白和平 高桂生 史秋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8期8-10,共3页
为明确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病因,在皮肤溃疡病灶分离纯化出一株优势菌,并进行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等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血平板上培养呈现的形态为中等大小的白色菌落,在TCBS培养基培养所呈现的形态... 为明确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病因,在皮肤溃疡病灶分离纯化出一株优势菌,并进行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等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血平板上培养呈现的形态为中等大小的白色菌落,在TCBS培养基培养所呈现的形态为光滑圆润的黄色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经ATB生化鉴定仪鉴定,分离菌生化特性与溶藻弧菌符合率为96%;确定分离菌为溶藻弧菌,经K-B试纸法检测分离菌对15种抗生素中的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极为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卡那霉素、替米考星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溶藻弧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