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海藻酸钠凝胶球去除稀土废水中的U(Ⅵ)
1
作者 史艳丹 谢水波 +3 位作者 麦颖清 刘迎九 李绪忠 林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147,共10页
通过一步滴定凝胶法制备了三聚氰胺协同戊二醛改性海藻酸钠复合生物材料(Me@SA/GA),用于稀土废水中U(Ⅵ)的去除。结果表明,Me@SA/GA制备时SA∶Me最优比例为3∶1,当U(Ⅵ)初始浓度为5 mg/L,pH值为5时,静态吸附试验中,Me@SA/GA投加量0.1 g... 通过一步滴定凝胶法制备了三聚氰胺协同戊二醛改性海藻酸钠复合生物材料(Me@SA/GA),用于稀土废水中U(Ⅵ)的去除。结果表明,Me@SA/GA制备时SA∶Me最优比例为3∶1,当U(Ⅵ)初始浓度为5 mg/L,pH值为5时,静态吸附试验中,Me@SA/GA投加量0.1 g/L,吸附15 h,对水中U(Ⅵ)的吸附量达到19.75 mg/g;动态吸附试验中,以1 mL/min的流速过柱,Thomas模型拟合其饱和吸附量为526.6 mg/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结果表明Me@SA/GA吸附U(Ⅵ)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吸引、颗粒内扩散以及水凝胶的官能团(羧基、氨基和羟基)与U(Ⅵ)的配位。当Me@SA/GA投加量为1 g/L,对某实际稀土废水进行试验,其出水U(Ⅵ)浓度为0.02 mg/L,可达到我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1—2011)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凝胶球 三聚氰胺 稀土废水 U(Ⅵ)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史艳丹 刘永军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0年第9期722-725,共4页
为了得到高效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分离方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31株不同微生物菌株,经过初筛和复筛,共得到6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菌株。以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废水,通过测定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确定出编号为N... 为了得到高效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分离方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31株不同微生物菌株,经过初筛和复筛,共得到6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菌株。以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废水,通过测定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确定出编号为ND-2的菌株絮凝效果最优。取几种不同的污废水检测ND-2菌种的絮凝活性,结果发现,该菌种对高岭土悬浊液以及泥浆水有非常好的絮凝效果,通过测定该菌株在微生物生长各个阶段的絮凝率,可知该菌株达到最大絮凝活性是在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离心ND-2的发酵液,测定该菌株的发酵液、上清液、菌悬液以及培养基的絮凝活性,结果显示发酵液和菌悬液的絮凝活性较好,由此推断出该菌株起絮凝作用的是微生物细胞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絮凝活性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肠道感染菌群与几种典型致病菌的QPCR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爱宁 刘丽 +1 位作者 史艳丹 刘永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利用定量PCR(QPCR)方法,对环境水体中的肠道感染菌群及几种致病菌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结果表明: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埃希氏大肠菌(E.coli)是水中肠道感染菌群的主体,其强度接近于用通用引物检测出的肠道感染菌群强度。当肠道感染菌群... 利用定量PCR(QPCR)方法,对环境水体中的肠道感染菌群及几种致病菌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结果表明: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埃希氏大肠菌(E.coli)是水中肠道感染菌群的主体,其强度接近于用通用引物检测出的肠道感染菌群强度。当肠道感染菌群拷贝数超过10~4copies·100 mL^(-1)时,沙门氏菌(S.typhrmurium)和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ella flexneri)也持续被检出,可以认为是水体病原污染的标志之一;在轻度污染和清洁水体中,当肠道感染菌群拷贝数低于10~4copies·100 mL^(-1)时,通过通用引物检测到的肠道感染菌群主要是上述3种病原细菌以外的细菌,且3种病原细菌的出现频度和强度与肠道感染菌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肠道感染菌群 病原细菌 定量PCR(QPCR) 相关性
下载PDF
改性微晶纤维素水凝胶对水中U(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4
作者 林毅 谢水波 +3 位作者 张澜涛 史艳丹 刘迎九 李绪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03-3308,共6页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微晶纤维素负载二氧化锰水凝胶(MCC@MnO_(2)/SA),用于吸附水中U(Ⅵ)。通过SEM-EDS、FTIR、XPS对水凝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pH值、接触时间、温度、U(Ⅵ)初始浓度条件下MCC@MnO_(2)/SA对U(Ⅵ)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微晶纤维素负载二氧化锰水凝胶(MCC@MnO_(2)/SA),用于吸附水中U(Ⅵ)。通过SEM-EDS、FTIR、XPS对水凝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pH值、接触时间、温度、U(Ⅵ)初始浓度条件下MCC@MnO_(2)/SA对U(Ⅵ)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在U(Ⅵ)初始浓度为10 mg/L、pH值为4、温度为303 K,吸附6 h时,MCC@MnO_(2)/SA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达234.11 mg/g,比改性前提高了11%左右。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其等温吸附模型更契合Langmuir,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主要吸附机理是化学吸附和共价金属离子与表面电子结合产生的价力,MnO_(2)提供了更多官能团。该水凝胶经5次循环后去除率仍保持78%以上,具有再生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Ⅵ) 水凝胶 微晶纤维素 二氧化锰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昌辉 吴英宁 +3 位作者 王期昌 浦昌洪 史艳丹 李岳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疑似早期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CT平扫诊断早期脑梗塞的效果,进一步比较...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0例疑似早期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CT平扫诊断早期脑梗塞的效果,进一步比较早期脑梗塞患者健侧与患侧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的相关参数差异。结果: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诊断早期脑梗塞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平扫,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期脑梗塞患者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结果显示健侧CBF高于患侧,MTT、TTP低于患侧,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25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早期脑梗塞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梗塞 256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准确率
下载PDF
1.5 T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颅内微出血中的应用
6
作者 陆皓 史艳丹 浦昌洪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 探讨1.5 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扫描新生儿颅内微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研究收集500例临床表现怀疑有颅内损伤的患儿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水抑制成像技术(T2Flair)]和SW... 目的 探讨1.5 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扫描新生儿颅内微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研究收集500例临床表现怀疑有颅内损伤的患儿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水抑制成像技术(T2Flair)]和SWI序列的扫描。结果 500例新生儿中常规MRI序列扫描检出颅内出血83例,应用SWI序列扫描则检出116例;其中常规MRI序列扫描检出颅内微出血23例,而应用SWI序列扫描检出微出血50例。结论 1.5 T SWI对新生儿颅内微出血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头颅MR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颅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g-C_(3)N_(4)-Bi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光催化还原水中U(Ⅵ) 被引量:1
7
作者 袁亦雷 谢水波 +2 位作者 刘岳林 史艳丹 刘迎九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9-615,共7页
采用热聚合法制备了氮化碳-氧化铋-氧化铝(g-C_(3)N_(4)-Bi_(2)O_(3)/Al_(2)O_(3))光催化剂,并通过XRD、SEM、XPS等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对模拟含铀废水中U(Ⅵ)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探讨了其光催化还原U(Ⅵ)的... 采用热聚合法制备了氮化碳-氧化铋-氧化铝(g-C_(3)N_(4)-Bi_(2)O_(3)/Al_(2)O_(3))光催化剂,并通过XRD、SEM、XPS等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对模拟含铀废水中U(Ⅵ)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和重复利用性能,探讨了其光催化还原U(Ⅵ)的机理。结果表明,在g-C_(3)N_(4)-Bi_(2)O_(3)/Al_(2)O_(3)投加量为0.5 g/L、废水初始pH为5、U(Ⅵ)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经暗反应30 min、光反应60 min后,废水中U(Ⅵ)去除率达到98%。g-C_(3)N_(4)-Bi_(2)O_(3)/Al_(2)O_(3)重复使用5次后对U(Ⅵ)的去除率仍可达85%,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能。g-C_(3)N_(4)-Bi_(2)O_(3)/Al_(2)O_(3)光催化剂还原U(Ⅵ)的主要机理是光生电子(e-)和超氧自由基(·O_(2)-)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Bi_(2)O_(3) Al_(2)O_(3) 光催化还原 U(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