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活素(Cerebrolysin)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荫绵 丁素菊 +1 位作者 邓本强 王全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8-230,共3页
本文报导经CT证实急性脑出血82例,随机分为脑活素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二组病例均用常规脱水,止血及支持治疗,疗程10~15天。治疗组加用脑活素30 ml静滴。评分和疗效评定标准按全国统一标准。研究结果: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评... 本文报导经CT证实急性脑出血82例,随机分为脑活素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二组病例均用常规脱水,止血及支持治疗,疗程10~15天。治疗组加用脑活素30 ml静滴。评分和疗效评定标准按全国统一标准。研究结果: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评定疗效,治疗组积分平均减少数为-6.8537±7.3094,对照组为-1.3092±12.4998,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2.2958 P<0.05)。再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实际生活能力改善评定疗效,脑活素治疗组有效率为68.29%,无效率为31.72%,对照组有效率为51.21%,无效率为48.78%,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以上研究数据表明,脑活素对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活素
下载PDF
川芎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京 史荫绵 +3 位作者 郑惠民 柳兆荣 李惜惜 丁光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17-419,共3页
我们用食饵性高血脂加异种血清反复静脉注射造成动脉内皮免疫性损伤的方法,建立了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了中药川芎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的影响。发现川芎组CVHP各项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我们用食饵性高血脂加异种血清反复静脉注射造成动脉内皮免疫性损伤的方法,建立了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了中药川芎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的影响。发现川芎组CVHP各项指标均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小血流速度(Vmin)、脑血管零压顺应性(CO)和脑血管外周阻力(R)等指标显著优于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0.01)。本实验结果提示川芎对脑血管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 药理实验
下载PDF
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京 史荫绵 +2 位作者 李惜惜 柳兆荣 丁光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4-47,38,共5页
本文观察了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变化并分析了CVHP各指标的相关性联系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风患者CVHP各指标均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0.01);CVHP各指标均可见显著相关性联系;颈动脉最小血流量(Q_(min)、... 本文观察了中风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变化并分析了CVHP各指标的相关性联系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风患者CVHP各指标均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0.01);CVHP各指标均可见显著相关性联系;颈动脉最小血流量(Q_(min)、最小血流速度(V_(min))、平均血流速度(V_(mean))、脑血管外周阻力(R)、脑血管零压顺应性(C_o)、颈动脉最大血流量(Q_(max))、和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平均动脉血压(MBP)对脑血流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血管 血液动力学 相关性 CVHP
下载PDF
中性粘多糖体外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丁素菊 郑惠民 +2 位作者 史荫绵 陈士明 许金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4-467,共4页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分别观察中性粘多糖和唾液酸体外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情况;并评估中性粘多糖对的增抑作用。结果发现,中性粘多糖清除的能力随浓度增高而增强,其清除的作用在浓度为36.48mg/ml时最强,而...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分别观察中性粘多糖和唾液酸体外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情况;并评估中性粘多糖对的增抑作用。结果发现,中性粘多糖清除的能力随浓度增高而增强,其清除的作用在浓度为36.48mg/ml时最强,而在超过此浓度时不再继续增强;与此相反,唾液酸总体上表现出增强的作用。说明中性粘多糖具有较好的抗作用。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粘多糖 唾液酸 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
下载PDF
川芎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血小板激活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众 史荫绵 陈达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作者应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定量分析法测定急件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PAF含量的变化,发现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PAF含量明显升高(JP<0.01):中药川芎能显著降低其PAF的含量(P<0.01),葡聚糖T_(40)对PAF含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应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定量分析法测定急件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PAF含量的变化,发现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PAF含量明显升高(JP<0.01):中药川芎能显著降低其PAF的含量(P<0.01),葡聚糖T_(40)对PAF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川芎防治脑缺血与PAF降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脑脊液 川芎 血小板 PAF
下载PDF
川芎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达仁 史荫绵 +1 位作者 田桂琴 宫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73,共3页
本文报告川芎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20例的双盲对照研究。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川芎组134例,低分子右旋糖酐组86例,根据神经功能和实际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川芎组总有效率为86.6%,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为62.8%,川芎对急... 本文报告川芎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20例的双盲对照研究。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川芎组134例,低分子右旋糖酐组86例,根据神经功能和实际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川芎组总有效率为86.6%,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为62.8%,川芎对急性脑梗塞疗效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右旋糖酐 脑栓塞
下载PDF
上海市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三年随访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薛广波 郑惠民 +8 位作者 郭强 居喜娟 史荫绵 汪无极 姜国兴 徐忠 胡大萌 陈俊宁 张玉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01-507,共7页
本文报告了上海市18个里委15885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1987—1990年(36216人年)随访的结果。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几种因素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发现高血压病家族史(相对危险度,RR=5.18),高血压病史(RR=4.14),现症高血压(... 本文报告了上海市18个里委15885人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1987—1990年(36216人年)随访的结果。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几种因素和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发现高血压病家族史(相对危险度,RR=5.18),高血压病史(RR=4.14),现症高血压(RR=5.14).心脏病(RR=3.22),糖尿病(RR=4.64)和肥胖(RR=2.01),是明显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增高,对出血性脑卒中似有一定的危险作用(RR=1.69),而HDL降低则对脑卒中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R=0.74)。对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的分别分析以及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实测舒张期血压升高(≥21.28kPa)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男(RR=5.48)和女性(RR=4.22)均较高,而对出血性脑卒中仅在男性是危险因素(RR=6.22),在女性无意义(RR=0.9,P>0.05)。糖尿病仅对缺血性脑卒中有危险性,在男性RR值为16.66,在女性RR值为12.76,而和出血性脑卒无联系。吸烟仅在女性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1.80和2.47,而在男性则不显著。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对女性的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似有保护作用(RR=0.55),但不显著(P>0.05)。男女性血清HDL降低均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其RR值分别为0.32和0.47,但HDL增高在男性为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RR=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病因 分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血浆和脑脊液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新峰 史荫绵 +1 位作者 林葆城 王成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脊液和血浆AVP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患者脑脊液AV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血浆AVP含量却无明显变化(P>0.05)。病情重者脑脊液AVP含量比轻者升高明显,头颅CT所示脑梗塞体积愈大,...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脑脊液和血浆AVP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患者脑脊液AV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血浆AVP含量却无明显变化(P>0.05)。病情重者脑脊液AVP含量比轻者升高明显,头颅CT所示脑梗塞体积愈大,脑脊液中AVP升高愈明显。伴有颅内压升高的脑梗塞病人脑脊液AVP含量是所有病人纽中最高的,且脑脊液AVP含量与颅内压呈正相关(γ=0.882 p<0.01)。结果提示,AVP参与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患者脑脊液AVP含量的变化可反映缺血性脑水肿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精氨酸加压素 血浆 脑脊液
下载PDF
川芎和阿斯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达仁 史荫绵 +8 位作者 田桂琴 宫杰 郑惠民 王桂清 丁素菊 姜沛中 刘叔华 吴焕 顾冠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29,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s,TIA)是指短暂性、可逆性、局灶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与完全性脑卒中关系密切,人们把它视为脑卒中的先兆或“早期警号”。
关键词 川芎 乙酰水杨酸 脑缺血 短暂性
下载PDF
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京 史荫绵 +2 位作者 李惜惜 柳兆荣 丁光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2-96,共5页
本文报道了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动脉硬化组(AS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脑血管零压顺应性(C... 本文报道了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动脉硬化组(AS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脑血管零压顺应性(CO)显著降低(P<0.05~0.01),脑血管外周阻力(R)及脑血管特性阻抗(Zc)显著升高(P<0.05及0.001)。颈动脉病变程度与Qmean、Vmean和CO有显著负相关(P<005),与R和Zc有显著正相关(P<005及0.01)。Qmean与Vmean、Vmax和CO有显著正相关(P<0.05~0.01),与R和Zc有显著负相关(P<0.01及0.05).对照组(C组)与AS组回归方程比较,Qmean-Vmax和Qmean-R斜率b有显著差别(P<0.01及0.001);Qmean-Vmean、Qmean-CO和Qmena-Zc截矩a有显著差别(P<0.0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脑动脉硬化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川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达仁 史荫绵 +4 位作者 田桂琴 宫杰 丁素菊 吴涛 邓本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12-13,共2页
本文报告川芎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05例双盲对照观察。川芎组62例,总有效55例(88.7%)。低分子右旋糖酐组43例。总有效30例(69.7%)。对两组进行了功能积分、生活能力恢复和CT结果比较,川芎均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双盲对照研究 颈内动脉 神经功能缺损 腔隙性梗塞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塞患者 脑血栓形成 脑梗塞病 川芍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85例的局部大脑血流量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惠君 史荫绵 +2 位作者 王全珍 徐登仁 张致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8-82,共5页
报告74例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及11例TIA的局部大脑血流量(rCBF)。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腑血栓组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半球rCBF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其中9例CT正常的脑血栓rCBF也有相同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rCBF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血... 报告74例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及11例TIA的局部大脑血流量(rCBF)。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腑血栓组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半球rCBF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其中9例CT正常的脑血栓rCBF也有相同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rCBF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血压、病程无关。TIA组有部份病例rCBF减少,部份病例rCBF则正常。探讨了梗塞区及对侧半球广泛脑血流量降低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脑血流量 测定
下载PDF
中药川芎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220例的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达仁 史荫绵 +1 位作者 田桂琴 宫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30-32,63-64,共5页
本文报告川芎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220例的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成川芎组134例,低分子右旋糖酐组86例。根据神经功能和实际生活能力记分,结果川芎组总有效率为86.6%,低右组为62.8%,川芎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高于低... 本文报告川芎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220例的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成川芎组134例,低分子右旋糖酐组86例。根据神经功能和实际生活能力记分,结果川芎组总有效率为86.6%,低右组为62.8%,川芎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高于低可,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9.3128,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双盲对照研究 低分子 脑血管病 川芎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学术会议 颈内动脉系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川芎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达仁 史荫绵 +1 位作者 田桂琴 宫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8-30,共3页
我们自1973年起对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为进一步比较川芎与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右旋糖酐)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1987~1989年我们与七个单位神经科协作验证,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急性颈内动脉系... 我们自1973年起对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为进一步比较川芎与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右旋糖酐)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1987~1989年我们与七个单位神经科协作验证,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220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右旋糖酐 脑卒中 缺血性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时红细胞及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改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京 史荫绵 郑惠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用食饵性高血脂及食饵性高血脂加免疫性动脉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到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降低而血清唾液酸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用食饵性高血脂及食饵性高血脂加免疫性动脉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到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降低而血清唾液酸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清唾液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实验结果提示:红细胞膜和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及病损程度可能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红细胞 血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新峰 史荫绵 +1 位作者 林葆城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62-365,共4页
本实验探讨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蒙古种沙土鼠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给沙土鼠侧脑室注射AVP后,缺血性皮质水肿显著加重,尼莫地平不能阻断AVP对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侧脑室注射AVP抗血清后,缺血性皮质水肿明显减轻,... 本实验探讨了精氨酸加压素(AVP)对蒙古种沙土鼠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给沙土鼠侧脑室注射AVP后,缺血性皮质水肿显著加重,尼莫地平不能阻断AVP对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侧脑室注射AVP抗血清后,缺血性皮质水肿明显减轻,侧脑室注射AVP后,缺血性皮质Na^+-K^+ATP酶活力显著降低,皮质和下丘脑cAMP以及下丘脑cGMP含量均显著升高。提示AVP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起着促进或加重缺血性脑水肿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cAMP、cGMP介导的AVP受体的作用,产生抑制脑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的效应,从而促进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脑水肿 精氨酸加压素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代谢与脑缺血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众 史荫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研究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生化机制及其代谢产物——血栓烷素(TX_s)和前列环素(PG_s)以及白三烯(LT_s)的生物学作用,有助于探索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寻找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缺血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工... 研究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生化机制及其代谢产物——血栓烷素(TX_s)和前列环素(PG_s)以及白三烯(LT_s)的生物学作用,有助于探索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寻找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缺血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花生四烯酸 代谢生理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新峰 史荫绵 +2 位作者 郑惠民 林葆城 王成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79-81,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8例偏头痛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偏头痛发作期脑脊液和血浆中ir-β-EP含量均显著降低,发作间期脑脊液中ir-β-EP仍处于低水平,而血浆ir-β-EP与对照组比...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8例偏头痛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偏头痛发作期脑脊液和血浆中ir-β-EP含量均显著降低,发作间期脑脊液中ir-β-EP仍处于低水平,而血浆ir-β-E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此外,不同类型、不同病程的偏头痛患者之间的脑脊液和血浆ir-β-EP含量也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脑脊液中β-EP含量的不足是偏头痛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Β-内啡肽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133)Xe吸入法测定脑出血的脑局部区域血流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惠君 史荫绵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3-94,共2页
对40例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测定了脑局部区域血流量(rCBF),发现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大脑半球rCBF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尤以病灶侧为甚.脑血流降低程度与病情、血肿部位及出血量有... 对40例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测定了脑局部区域血流量(rCBF),发现高血压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大脑半球rCBF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尤以病灶侧为甚.脑血流降低程度与病情、血肿部位及出血量有关.病情重、丘脑出血或血肿大者,rCBF降低明显.内囊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引起病灶对侧小脑脑干血流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诊断 血液流动
下载PDF
中性粘多糖对沙土鼠缺血脑区β-内啡肽和强啡肽A_(1~13)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管阳太 郑惠民 史荫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了中性粘多糖对蒙古种沙土鼠缺血脑区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强啡肽A1~13样免疫活性物质(ir-DynA1~13)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前10d,每天从胃管给予不同剂量(...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了中性粘多糖对蒙古种沙土鼠缺血脑区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强啡肽A1~13样免疫活性物质(ir-DynA1~13)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前10d,每天从胃管给予不同剂量(20mg/kg,40mg/kg,80mg/kg)的中性粘多糖后,缺血皮层和海马区ir-β-EP含量降低,而ir-DynA1~13含量则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粘多糖 内啡肽 脑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