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神经节瘤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鸿云 苑兰惠 +3 位作者 李志刚 刘妙玲 杨会彬 崔桂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1-713,共3页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是指体内散在分布的,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有联系的嗜铬或非嗜铬的神经上皮样细胞团。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是指体内散在分布的,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有联系的嗜铬或非嗜铬的神经上皮样细胞团。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总结近10年中外文献报道,归纳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诊断治疗 副交感神经 神经嵴细胞 归纳总结 细胞团 上皮样 腹膜后
下载PDF
CT-MRI融合技术在颅脑肿瘤靶区勾画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史鸿云 李志刚 +3 位作者 苑兰惠 刘妙玲 杨会彬 崔桂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CT-MRI融合技术在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中的作用,尤其在勾画颅脑肿瘤大体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方面是否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分析30例颅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把患者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在C... 目的:研究CT-MRI融合技术在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中的作用,尤其在勾画颅脑肿瘤大体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方面是否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分析30例颅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把患者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GTV,比较两种图像上勾画的GTV的差别,统计学方法为配对t检验。结果:CT图像上勾画的GTV明显小于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GTV。结论:建议在颅脑肿瘤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中,采用CT/MRI融合后图像勾画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r-H2AX在不同食管癌株系中的剂量时间效应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史鸿云 祝淑钗 +3 位作者 卢付河 王玉祥 苑兰惠 何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食管癌株系的r-H2AX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了解r-H2AX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将食管癌ECA109和TE13两种细胞株分别给予1、2、4和8Gy的6MV-X线照射,并分别于0.5、1、2、4、8、12、24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检测r-H2AX时间及剂量效...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食管癌株系的r-H2AX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了解r-H2AX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将食管癌ECA109和TE13两种细胞株分别给予1、2、4和8Gy的6MV-X线照射,并分别于0.5、1、2、4、8、12、24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检测r-H2AX时间及剂量效应特点。结果 (1)ECA109细胞和TE13细胞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r-H2AX表达量第一次最高点出现的时间逐渐提前。(2)ECA109细胞接受低剂量照射后,r-H2AX在24 h内能够恢复到放疗前的水平,且剂量越低恢复越快;TE13细胞接受1、2、4和8Gy照射后24 h内r-H2AX均不能恢复到放疗前水平。(3)在0.5、1、2 h这3个时间点,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r-H2AX的表达量并不都是逐渐增加。结论 TE13细胞较ECA109细胞敏感,照射后r-H2AX更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r-H2AX 时间效应 剂量效应
下载PDF
沉默H2AX食管癌ECA109中MDC1和53BP1斑点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史鸿云 祝淑钗 +1 位作者 刘志坤 苏景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H2AX后在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中应答电离辐射时对MDC1和53BP1的影响。方法构建沉默H2AX的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的沉默效用;免疫荧光检测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的情况以及... 目的探讨沉默H2AX后在食管高分化鳞状细胞癌ECA109细胞中应答电离辐射时对MDC1和53BP1的影响。方法构建沉默H2AX的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并检测转染后的沉默效用;免疫荧光检测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的情况以及用Western blot检测这几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1)成功构建了沉默H2AX的ECA109细胞。2)电离辐射可引起r-H2AX表达量的增加,不引起MDC1和53BP1表达的增加,同时电离辐射诱导产生的r-H2AX、MDC1和53BP1核内斑点变化的规律一致。3)沉默H2AX后的ECA109细胞核内r-H2AX、MDC1和53BP1斑点的数量明显减少,尽管MDC1和53BP1蛋白表达无变化。结论在ECA109细胞中H2AX是电离辐射后比较早的反应蛋白,可以调节下游MDC1和53BP1斑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r-H2AX MDC1 53BP1 核内斑点
下载PDF
顺铂诱导食管癌细胞系ECA109损伤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鸿云 苑兰惠 +3 位作者 杨会彬 苏雷 藤菲 周斌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2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探讨顺铂诱导食管癌细胞系ECA109 DNA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ECA109细胞增殖,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筛选出低细胞毒性药物浓度用于后续实验。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顺铂作用24 h后50个ECA109细胞内r-H2AX、P-STAT1和CHK2-T68核内斑点(IF)平均... 目的探讨顺铂诱导食管癌细胞系ECA109 DNA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ECA109细胞增殖,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筛选出低细胞毒性药物浓度用于后续实验。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顺铂作用24 h后50个ECA109细胞内r-H2AX、P-STAT1和CHK2-T68核内斑点(IF)平均数量。分别检测沉默H2AX基因和沉默STAT1基因前后,顺铂作用24 h后50个ECA109细胞内r-H2AX、P-STAT1和CHK2-T68核内斑点(IF)平均数量。结果顺铂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ECA109细胞增殖。顺铂可以诱导ECA109细胞产生r-H2AX、P-STAT1和CHK2-T68核内斑点(IF)(P<0.05)。沉默H2AX基因使顺铂诱导的r-H2AX、P-STAT1和CHK2-T68核内斑点(IF)均减少(P<0.05)。沉默STAT1基因可以减少顺铂诱导的P-STAT1和CHK2-T68核内斑点(IF)生成(P<0.05)。结论顺铂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损伤,产生多种核内斑点(IF)。在这一损伤通路中,H2AX位于上游,调控STAT1和CHK2;STAT1位于H2AX下游,CHK2上游,可调控CH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顺铂 损伤机制 核内斑点
下载PDF
rH2AX与MDC1特异性的结合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
6
作者 史鸿云 祝淑钗 +2 位作者 李志刚 张桂萍 张敬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94-1498,共5页
0引言细胞周期检测点非常严格地检测DNA的损伤,并且延迟细胞周期进程而给DNA修复留出时间。如果损伤太剧烈,它们可以触发细胞死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DNA检测点内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导致遗传的不稳定性,如肿瘤细胞就是这样产生的。
关键词 DNA损伤应答 DNA双链损伤 H2AX MDC1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和TE13)r-H2AX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史鸿云 祝淑钗 +2 位作者 卢付河 王玉祥 何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维持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对于细胞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由电离辐射和类辐射药物产牛的DNA双链损伤是最主要的细胞薄损伤,如果小能修复这种损伤就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肿瘤的形成或其他年龄相关疾病。体内外的研究都证明H2AX的修饰在调... 维持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对于细胞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由电离辐射和类辐射药物产牛的DNA双链损伤是最主要的细胞薄损伤,如果小能修复这种损伤就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肿瘤的形成或其他年龄相关疾病。体内外的研究都证明H2AX的修饰在调节各种细胞应符DNA双链断裂中起着中心作用。Giunta等的实验为rH2AX作为DNA双链断裂的标志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细胞系 电离辐射 DNA双链断裂 基因组不稳定 相关疾病 H2AX 稳定性 损伤
下载PDF
MCPH1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
8
作者 史鸿云 刘现义 +2 位作者 苏雷 滕菲 祝淑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41-2044,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ECA109细胞中MCPH1在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与H2AX的关系。方法 :将食管癌ECA109细胞接受8 Gy照射后1 h提取蛋白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建立稳定低表达H2A... 目的:研究食管癌ECA109细胞中MCPH1在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与H2AX的关系。方法 :将食管癌ECA109细胞接受8 Gy照射后1 h提取蛋白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建立稳定低表达H2AX的食管癌ECA109细胞株,检测沉默H2AX后电离辐射导致的MCPH1与H2AX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核内斑点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了稳定低表达H2AX的食管癌细胞株。(2)电离辐射可以诱导r-H2AX与MCPH1蛋白水平增加,同时可引起r-H2AX与MCPH1核内斑点增多。(3)低表达H2AX的ECA109细胞中,电离辐射诱导的r-H2AX与MCPH1蛋白增高水平下降,核内斑点减少。结论:MCPH1参与到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损伤中,并且它的位置位于H2AX的下游,被H2AX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电离辐射 DNA双链损伤 r-H2AX MCPH1
下载PDF
银杏叶治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苏雷 胡玲 +4 位作者 刘妙玲 史鸿云 张峰 臧爱民 宋子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392-5394,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对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以及血小板(PLT)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12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 目的研究银杏叶治疗老年肿瘤患者对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以及血小板(PLT)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120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以及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注射液,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两组Fib、D-D及PLT计数,分析肿瘤转移程度与血浆Fib、D-D水平及PLT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改善率为72.58%(45/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45%(31/58);无效率为8.06%(5/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9%(12/58)(均P<0.05)。观察组的稳定率为19.35%(12/62),与对照组的25.86%(1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ib(3.71±0.33)g/L,D-D(281.24±32.32)μg/L,PLT(300.92±19.83)×109/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4.83±0.48)g/L,(523.46±60.39)μg/L,(360.71±30.24)×109/L,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98±0.26)g/L,(396.57±49.29)μg/L,(340.78±18.26)×109/L(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可知,肿瘤转移程度与血浆Fib、D-D水平以及PLT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5,0.864,0.893;P=0.002,0.000,0.000)。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较好地改善老年肿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肿瘤 血液高凝状态 血浆FIB D-D PLT计数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预防及治疗宫颈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会彬 范丽霞 +5 位作者 史鸿云 盖晓惠 苑兰惠 刘妙玲 崔桂敏 苏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对宫颈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221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采用放疗起始即预防性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鲨肝醇和维生素B12,观察放疗第1、2周两组骨髓抑制程...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对宫颈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221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采用放疗起始即预防性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鲨肝醇和维生素B12,观察放疗第1、2周两组骨髓抑制程度;于放疗第3周起将对照组中85例出现Ⅰ、Ⅱ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非干预组42例,两组均继续口服鲨肝醇和维生素B12,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榆升白片,观察第3、4周两组骨髓抑制程度。结果观察组0度和Ⅰ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Ⅱ度和Ⅲ度以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0度和Ⅰ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而Ⅱ度和Ⅲ度以上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结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宫颈癌放疗中的骨髓抑制,并对已出现的骨髓抑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癌 地榆升白片 放射治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食管癌48例病理大切片的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蕾蕾 吕心瑞 +4 位作者 史鸿云 孙珠蕾 张艳 景红 吴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通过病理大切片方法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学特点,包括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壁内浸润的发生规律,全面了解其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8例食管癌患者,食管造影显示肿瘤长度>3cm,病理学证实均为... 目的通过病理大切片方法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学特点,包括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壁内浸润的发生规律,全面了解其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8例食管癌患者,食管造影显示肿瘤长度>3cm,病理学证实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所有手术切除标本均制成病理大切片,采用等比例回缩法将镜下长度换算成术中长度。对不同病理特征下多中心起源、重度不典型增生、壁内浸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多中心起源者12例,多中心起源病灶与主瘤距离近端平均值(3.12±1.26)cm;远端平均值(2.50±1.44)cm。(2)壁内浸润者40例,壁内浸润长度近端平均值(2.90±1.32)cm;远端平均值(2.01±1.39)cm。(3)重度不典型增生者2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与主瘤距离近端平均值(2.34±1.26)cm,远端平均值(3.15±1.91)cm。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多中心起源、壁内浸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病理大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与血清ctDNA突变频谱的一致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鹤飞 王海波 +5 位作者 孙振卿 李贲 李伟 史鸿云 贾友超 张锡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023-3026,共4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与血清循环肿瘤DNA(ctDNA)突变频谱的一致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0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诊断及治疗的NSCLC患者50例,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及ctDNA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搜...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与血清循环肿瘤DNA(ctDNA)突变频谱的一致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0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诊断及治疗的NSCLC患者50例,检测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及ctDNA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搜集患者肿瘤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基因一致性情况将患者分为一致组与不一致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一致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组织中至少存在一种突变的为96%(48/50),血清中至少存在一种突变的为64%(32/50),组织学与血清ctDNA检测结果一致率为46%(23/50);一致组年龄显著小于不一致组,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人数比例、Ⅳ期人数比例、肿瘤>3 cm人数比例、骨转移人数比例显著高于不一致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低分化(OR=2.802,P=0.028)、Ⅳ期(OR=8.922,P=0.004)、有骨转移(OR=8.425,P=0.012)是基因突变检测一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患者组织与血清ctDNA突变频率一致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分化越低,分期越高、伴骨转移的一致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DNA 基因突变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雷 史鸿云 +4 位作者 刘妙玲 商琰红 贾友超 刘斌 胡玲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H446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替莫唑胺对H446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替莫唑胺对H446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的...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H446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替莫唑胺对H446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替莫唑胺对H446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的激活状况及其下游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细胞分裂周期基因2(Cdc2),Bax,Bcl-2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结果替莫唑胺(50,100,200μmol/L)可显著抑制细胞的活力,并且在48h抑制程度最高,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替莫唑胺能抑制PI3K表达及Akt磷酸化,进而下调Cyclin B1,Cdc2,Bcl-2和Survivin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结论替莫唑胺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来诱导SCLC细胞H446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远景 庞伟 +4 位作者 史鸿云 冯铨祥 余丽明 刘盛扬 陈嘉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184-7186,共3页
[目的]为了进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方法]采用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考察发酵温度、通气量(摇瓶转速)、p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 [目的]为了进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蛋白肽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方法]采用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考察发酵温度、通气量(摇瓶转速)、p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发酵猪血蛋白肽的最佳条件,并对发酵前后血粉的品质和感官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猪血粉制备猪血多肽的最佳工艺参数:温度为30℃、转速为160 r/min、pH值为7.5、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50 h。[结论]该研究为采用微生物发酵猪血粉制备高营养的动物蛋白饲料和提取功能性多肽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猪血粉 水解度
下载PDF
微信平台对肿瘤患者抑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雷 胡玲 +2 位作者 赵媛媛 李延红 史鸿云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6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肿瘤患者抑郁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微信平台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微信平台组采用微信互动,比较2组的抑郁程度及依从性。结果治疗5个月后,2组患者佰恩斯抑郁症清单评分较治疗...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肿瘤患者抑郁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微信平台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微信平台组采用微信互动,比较2组的抑郁程度及依从性。结果治疗5个月后,2组患者佰恩斯抑郁症清单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的佰恩斯抑郁症清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微信平台组总依从率达到95.56%,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4.4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可以使肿瘤患者的抑郁程度显著下降,提高了肿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癌症患者 焦虑 依从性
下载PDF
丹参酮对大鼠放射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苑兰惠 史鸿云 +3 位作者 李志刚 杨会彬 盖晓惠 张戈妹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39-340,共2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对大鼠放射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实验组(14只)。实验组于照射前3d起每天给予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15mg/kg,模型组和正常组同时腹腔注射等... 目的研究丹参酮对大鼠放射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14只)、模型组(14只)、实验组(14只)。实验组于照射前3d起每天给予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15mg/kg,模型组和正常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模型组、实验组应用医科达加速器6Mv-X线照射上腹部,总剂量20Gy,单次照射法造成大鼠放射性急性肝损伤。测定大鼠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meaminotransferase,AL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含量。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和模型组的ALT、MDA、TGF-B_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对大鼠放射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丹参酮 放射疗法 大鼠
下载PDF
外周血ctDNA基因突变对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鹤飞 王海波 +2 位作者 李伟 史鸿云 贾友超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0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初诊初治且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目的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初诊初治且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后分离血浆,并提取ctDNA。Illumina HiSeq 3000平台进行目标区域的高通量测序,并以基因突变频率作为ctDNA的检测分析指标。结果 50例患者ctDNA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中癌胚抗原检测的敏感性(P<0.05);ctDNA基因突变频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等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tDNA基因突变可敏感诊断早中期NSCLC,且与早中期NSCLC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基因突变频率
下载PDF
外照射结合^(252)锎腔内照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盖晓惠 崔桂敏 +4 位作者 蔺强 史鸿云 李志刚 王永强 刘惠明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2年第6期25-27,31,共4页
目的观察外照射结合252锎中子射线内照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0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初治患者先予以常规外照射治疗,外照射采用6-MV X线,2戈瑞/次,1次/日,5次/周,外照射先给予40 Gy,之后予以内外照射同期进行,... 目的观察外照射结合252锎中子射线内照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0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初治患者先予以常规外照射治疗,外照射采用6-MV X线,2戈瑞/次,1次/日,5次/周,外照射先给予40 Gy,之后予以内外照射同期进行,每周六行内照射治疗一次,内照射每次给予4 Gy,1次/周,共12戈瑞/3次,外照射总量为50 Gy。结果 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5.47%、52.0%、45.06%,中位局控时间为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42.0%、28.0%,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晚期放射性食管反应发生率为64%。结论外照射加252锎中子射线内照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远期疗效较理想,临床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内照射治疗 252锎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治疗肺癌脑转移剂量递增试验
19
作者 盖晓惠 刘妙玲 +4 位作者 崔桂敏 苑兰惠 杨会彬 史鸿云 张戈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通过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每周化疗综合治疗肺癌脑转移,观察其不良反应、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1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成为研究对象,全程常规分割照射,全脑剂量40Gy/20次,病灶较大者局部加量至50~60Gy。拓普替康的用量从低剂量逐... 目的通过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每周化疗综合治疗肺癌脑转移,观察其不良反应、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1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成为研究对象,全程常规分割照射,全脑剂量40Gy/20次,病灶较大者局部加量至50~60Gy。拓普替康的用量从低剂量逐渐上升至高剂量,起始剂量为1.0mg/m2,1次/周,4次,递增剂量为0.25mg/m2,每剂量组至少3例,如无剂量限制毒性(DLT)出现则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出现DLT,DLT的次一剂量即为最大耐受量(MTD)。结果 DLT为3级放射性骨髓抑制,发生在拓普替康2.0mg/m2剂量水平;则其次一剂量1.75mg/m2即为MTD。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骨髓抑制。结论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每周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具有临床可行性;拓普替康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75m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拓普替康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最大耐受剂量
下载PDF
紫草膏预防化学性静脉炎患者的接受程度比较
20
作者 薛桂花 赵春玲 +4 位作者 杨小红 孟景娜 齐娟 张桂萍 史鸿云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7期285-285,230,共2页
目的:通过应用紫草膏,观察其预防5-氟尿嘧啶所致化学性静脉炎时患者的接受程度。方法:选取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紫草膏预防组30例,硫酸镁预防组30例。结果:在紫草膏预防静脉炎实验中,紫草膏预防组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明显... 目的:通过应用紫草膏,观察其预防5-氟尿嘧啶所致化学性静脉炎时患者的接受程度。方法:选取直肠癌初次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紫草膏预防组30例,硫酸镁预防组30例。结果:在紫草膏预防静脉炎实验中,紫草膏预防组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明显优于硫酸镁预防组。结论:紫草膏作为纯中药制剂,操作简单、疗效好,患者接受程度高,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防治化学性静脉炎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膏 化学性静脉炎 5-氟尿嘧啶 硫酸镁 接受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