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B400E钢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和钒析出物的影响
1
作者 陈石 汪家晗 +3 位作者 张云祥 骆艳萍 孙钊洋 叶传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共7页
利用高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含钒钢HRB400E在不同等温温度(950~1200℃)下保温30 min的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以及钒析出物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利用高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含钒钢HRB400E在不同等温温度(950~1200℃)下保温30 min的加热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以及钒析出物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明显大于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超过1100℃时,奥氏体晶粒等温长大速率明显加大。TEM观察表明钢中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受基体中V(C,N)粒子的影响,当加热温度为950℃时,钢中存在大量未溶的V(C,N)粒子,能有效钉扎奥氏体晶界,晶粒长大缓慢;当加热温度升高至1100℃时,随保温时间延长,细小的V(C,N)粒子溶解和粗化,钉扎效果下降,此时奥氏体晶粒快速长大。根据实测奥氏体晶粒尺寸结合Sellars模型和Anelli模型建立了试验钢奥氏体晶粒等温长大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钢HRB400E 奥氏体晶粒长大 动力学模型 V(C N)析出物
原文传递
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及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叶传龙 赵刚 +1 位作者 宋平 张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结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热轧厂带钢热连轧含Nb钢组织性能离线预报系统的软件开发实践,讨论以物理冶金模型为核心的组织性能预报及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描述软件各个模块应实现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热轧带钢 组织性能 预报 控制 物理冶金模型
下载PDF
铌钛微合金热连轧带钢冷却过程中组织演变及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驰斌 鲍思前 +4 位作者 叶传龙 赵刚 张志红 张超 胡敏 《上海金属》 CAS 2005年第1期21-25,共5页
针对Nb Ti微合金钢 ,在热模拟实验机实验的基础上 ,对高温变形后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和修正 ,对相变过程中微观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铌钛微合金 热连轧带钢 变形模拟 轧后冷却 相变组织
下载PDF
Nb-Ti钢高温变形时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模型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余驰斌 叶传龙 +5 位作者 赵刚 张云祥 苏毅 宋平 陈良 鄢檀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34-336,共3页
在热模拟实验上机实验的基础上,对Nb Ti微合金钢高温变形时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探讨,对该钢种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进行研究。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变形 数学模型 Nb—Ti钢
下载PDF
热轧Nb-Ti钢静态再结晶组织演变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驰斌 叶传龙 +5 位作者 赵刚 张云祥 宋平 苏毅 陈良 曾萍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Nb-Ti微合金钢热轧中微观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影响组织演变的主要因素及模拟实验方法,对静态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预报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种理论处理方法可... 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Nb-Ti微合金钢热轧中微观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影响组织演变的主要因素及模拟实验方法,对静态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预报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种理论处理方法可用来模拟静态再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微合金钢 静态再结晶 数学模型 组织演变
下载PDF
试验测定和软件模拟绘制22A的TTT曲线 被引量:7
6
作者 程剑 余驰斌 +5 位作者 叶传龙 夏朝开 张东升 丁贝 杨林 余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2,65,共4页
用磁性法、金相法及JMatPro模拟方法对SWRCH22A冷镦钢的的等温转变曲线(TTT)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TTT的C型鼻尖温度为550℃;铁素体的转变温度为827.6℃;珠光体的转变温度为712.3℃;贝氏体的转变温度为626.2℃;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为42... 用磁性法、金相法及JMatPro模拟方法对SWRCH22A冷镦钢的的等温转变曲线(TTT)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TTT的C型鼻尖温度为550℃;铁素体的转变温度为827.6℃;珠光体的转变温度为712.3℃;贝氏体的转变温度为626.2℃;马氏体转变起始温度为426.4℃。这验证了JMatPro模拟计算预测的准确性,可运用JMatPro快速模拟TTT曲线,为制定热处理制度及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法 金相法 JMatPro TTT曲线
原文传递
微合金高强度钢热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永青 赵刚 +3 位作者 叶传龙 张超 宋平 苏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根据带钢热连轧的生产实践,通过对其变形温度T、变形程度ε、变形速率ε·和间隙时间t等工艺参数的调整,在实验室里模拟了Q345E微合金高强度热轧带钢的热变形过程。重点研究了含铌钢Q345E的热变形行为,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了工艺参数,... 根据带钢热连轧的生产实践,通过对其变形温度T、变形程度ε、变形速率ε·和间隙时间t等工艺参数的调整,在实验室里模拟了Q345E微合金高强度热轧带钢的热变形过程。重点研究了含铌钢Q345E的热变形行为,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了工艺参数,最终使其组织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高强度钢 晶粒细化 真应力-应变曲线
下载PDF
含铌钛微合金汽车用钢力学性能与控轧控冷工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刚 解国宏 +5 位作者 余驰斌 叶传龙 曾萍 宋平 苏毅 陈良 《钢铁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30-32,48,共4页
探讨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含Nb -Ti微合金汽车用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生产带钢成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实测 ,主要分析了不同变形程度、不同终冷温度及不同轧后冷却工... 探讨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含Nb -Ti微合金汽车用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生产带钢成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实测 ,主要分析了不同变形程度、不同终冷温度及不同轧后冷却工艺对带钢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轧控冷 微合金钢 力学性能 汽车
下载PDF
Nb-Ti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的预报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余驰斌 谢国宏 +4 位作者 赵刚 叶传龙 陈良 宋平 苏毅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8,共2页
根据Nb Ti高强度低合金钢 (0 0 8%~ 0 11%C ,0 0 1%~ 0 0 4 %Nb ,0 0 1%~ 0 2 3%Ti)板材实际生产数据 ,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 ,得出钢板屈服强度σs(MPa)和抗拉强度σb(MPa)的数学模型 :σs=2 94 0 1Wc+74 7 89WNb+10 2 1 0 9... 根据Nb Ti高强度低合金钢 (0 0 8%~ 0 11%C ,0 0 1%~ 0 0 4 %Nb ,0 0 1%~ 0 2 3%Ti)板材实际生产数据 ,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 ,得出钢板屈服强度σs(MPa)和抗拉强度σb(MPa)的数学模型 :σs=2 94 0 1Wc+74 7 89WNb+10 2 1 0 9WTi- 0 17Tc+5 95 99;σb=135 6 73WNb+136 1 39WTi- 0 0 1b - 1 6 9h +44 2 4 3(Wc,WNb,WTi为成分质量分数 / % ;Tc 为卷取温度 ;b为成品板宽 ;h为成品板厚 )。同时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 ,神经网络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BP神经网络 力学性能 NB-TI微合金钢 预报 高强度低合金钢
下载PDF
控轧控冷对含Nb-Ti微合金汽车用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刚 鲍思前 +5 位作者 叶传龙 余驰斌 苏毅 宋平 曾萍 温盾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3,共3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技术研究控轧控冷工艺对 0 .0 9C、1.13Mn、0 .0 3Nb、0 .0 2Ti微合金汽车用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累计变形可以得到更细的组织 ,95 0℃以下终轧并快速冷却有利于形成针状铁素体组织。变形诱... 采用热模拟实验技术研究控轧控冷工艺对 0 .0 9C、1.13Mn、0 .0 3Nb、0 .0 2Ti微合金汽车用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累计变形可以得到更细的组织 ,95 0℃以下终轧并快速冷却有利于形成针状铁素体组织。变形诱发Nb的碳 氮化物析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用钢 微合金钢 组织 控轧控冷 针状铁素体 组织细化
下载PDF
SWRCH22A冷镦钢的热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贝 赵刚 +4 位作者 叶传龙 程剑 杨林 李正嵩 魏福龙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Φ30 mm SWRCH22A冷镦钢中间坯(/%:0.18~0.20C、≤0.05Si、0.80~0.88Mn、≤0.020P、≤0.015S、≥0.025A1)进行850~1000℃、变形速度O.1~20 s^(-1)、真应变≤1.0的单道次压缩变形试验,得出该钢在不...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Φ30 mm SWRCH22A冷镦钢中间坯(/%:0.18~0.20C、≤0.05Si、0.80~0.88Mn、≤0.020P、≤0.015S、≥0.025A1)进行850~1000℃、变形速度O.1~20 s^(-1)、真应变≤1.0的单道次压缩变形试验,得出该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及应变速率的降低,钢的流动应力降低,且动态再结晶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变形速率下更容易发生。SWRCH22A钢的动态再结晶变形能Q_(def)=328 264 J/ml。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SWRCH22A冷镦钢的流动应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RCH22A冷镦钢 单道次热压缩 模拟试验 流动应力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ABAQUS软件对70钢丝铅浴淬火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述峰 赵刚 +5 位作者 叶传龙 鲍思前 张春林 刘小平 李俊弘 刘建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2,共5页
用ABAQUS软件对70钢丝铅浴等温淬火过程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70钢丝的温度场、显微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显示,70钢丝铅浴淬火残余应力值总体上都不是很大;钢丝在铅浴等温淬火过程中发生了奥氏体—索氏体转变,转变... 用ABAQUS软件对70钢丝铅浴等温淬火过程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70钢丝的温度场、显微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显示,70钢丝铅浴淬火残余应力值总体上都不是很大;钢丝在铅浴等温淬火过程中发生了奥氏体—索氏体转变,转变时间与热膨胀法所测得的数据最大误差不超过5%。相变结束后最终的应力状态心部为压应力,表面为拉应力。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这将为生产中淬火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计算以及淬火工艺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软件 铅浴等温淬火 温度场 残余应力
原文传递
含Nb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鲍思前 赵刚 +1 位作者 余驰斌 叶传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3-546,共4页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研究Q345E钢的动态再结晶(DRX)行为。结果显示,动态再结晶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下更易发生,回归法计算铌微合金钢在950~1100℃温度范围内的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别为379.29±23.56kJ/mo...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研究Q345E钢的动态再结晶(DRX)行为。结果显示,动态再结晶在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下更易发生,回归法计算铌微合金钢在950~1100℃温度范围内的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别为379.29±23.56kJ/mol和5.76。建立了计算动态再结晶峰值应变半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含铌钢 峰值应变
下载PDF
高强度船板钢E40生产工艺模拟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会龙 赵刚 +1 位作者 叶传龙 廖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采用2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E40坯料,然后在实验室进行了控轧控冷的热轧试验和正火实验。对两种工艺生产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控轧控冷(TMCP)轧制的钢板相比,经同样轧制工艺后在910℃正火的钢,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 采用250kg真空感应炉冶炼E40坯料,然后在实验室进行了控轧控冷的热轧试验和正火实验。对两种工艺生产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控轧控冷(TMCP)轧制的钢板相比,经同样轧制工艺后在910℃正火的钢,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且低于船级社的标准;而控轧控冷(TMCP)的E40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无论纵横向拉伸性能,以及-20~-60℃冲击韧性均完全满足船级社的性能标准。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工艺生产的钢板显微组织基本为多边形铁素体和无碳化物贝氏体及少量珠光体的复合组织;只不过经正火处理的钢板晶粒较细小,其内的混晶组织得到改善,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40船板钢 控轧控冷工艺 正火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ZLX72A帘线钢TTT曲线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云静 赵刚 +3 位作者 叶传龙 毛颖 王峰 唐刚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9-62,共4页
用实验室磁性法测量了奥氏体在300~700℃的等温转变过程,绘出了ZLX72A帘线钢在这一温度区间的TTT曲线,并分析了该钢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变产物。结果表明:ZLX72A钢TTT曲线的鼻尖温度为550℃;当等温温度在550℃以上,组织主要是珠光体以及... 用实验室磁性法测量了奥氏体在300~700℃的等温转变过程,绘出了ZLX72A帘线钢在这一温度区间的TTT曲线,并分析了该钢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变产物。结果表明:ZLX72A钢TTT曲线的鼻尖温度为550℃;当等温温度在550℃以上,组织主要是珠光体以及少量铁素体;随温度上升,珠光体片层间距增大;当温度在300~550℃,其组织为板条状贝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X72A帘线钢 TTT曲线 组织
原文传递
铅浴淬火工艺对70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述峰 赵刚 +4 位作者 叶传龙 鲍思前 刘建兵 李俊弘 刘小平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研究了900℃均热+500℃铅浴54 s空冷处理对70钢(0.67%~0.75%C)Φ5.5 mm热轧钢丝经38.9%压缩率拉拔的冷拔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铅浴等温处理,该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孕育和转变时间最短,该钢丝抗拉强度提高了21.4%,伸长... 研究了900℃均热+500℃铅浴54 s空冷处理对70钢(0.67%~0.75%C)Φ5.5 mm热轧钢丝经38.9%压缩率拉拔的冷拔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铅浴等温处理,该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孕育和转变时间最短,该钢丝抗拉强度提高了21.4%,伸长率提高9.5%,为随后通过细拉工艺进一步提高钢丝的综合力学性能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钢丝 铅浴淬火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合金工具钢SKS51静态再结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思前 赵刚 +2 位作者 薛刚 余驰斌 叶传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合金工具钢SKS51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850、900、950和1000℃,变形程度(真应变)为0.1、0.15、0.2和0.25,应变速率为0.1、1和10 s-1及道次间隔时间为1、5、15、30和80 s的变形行为对其...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合金工具钢SKS51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850、900、950和1000℃,变形程度(真应变)为0.1、0.15、0.2和0.25,应变速率为0.1、1和10 s-1及道次间隔时间为1、5、15、30和80 s的变形行为对其静态再结晶的影响,并采用2%应力补偿法计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百分率,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应变速率及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会加速合金工具钢SKS51钢静态再结晶进程;通过回归法计算Avrami指数n平均值为0.5,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约为157.74 kJ/mol,SKS51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优化轧制工艺提供实验和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工具钢 SKS51 双道次热压缩试验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云祥 赵刚 +2 位作者 叶传龙 潘成刚 刘升 《中国冶金教育》 2012年第6期10-12,共3页
在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材控专业教学实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特别是"以项促学"创... 在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材控专业教学实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特别是"以项促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性实践,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的材料成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专业发展趋势
下载PDF
X65管线钢热变形过程中静态软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黎 余驰斌 +3 位作者 叶传龙 邓深 樊雷 罗海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3,27,共5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2次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工艺下X65管线钢的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间隔时间、相对变形量等因素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间隔停留时间为1~10 s时,在变形温度为1050℃时,软...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通过2次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工艺下X65管线钢的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间隔时间、相对变形量等因素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间隔停留时间为1~10 s时,在变形温度为1050℃时,软化比值达到81.3%,可认为是完全再结晶区;在变形温度为930℃时,软化比均低于30%,只产生了静态回复,没有静态再结晶行为。运用这些规律可以确定粗轧的终轧和精轧的开轧温度,并且能为分区控制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5钢 软化比 相对变形量 完全再结晶区
原文传递
X65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方方 赵刚 +6 位作者 叶传龙 田云静 崔莹莹 邓深 樊雷 刘川俊 张海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05,共4页
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X65管线钢在不同变形条件、冷却条件下连续冷却热膨胀曲线,确定其相变点。结合金相显微组织,并借助Origin绘图软件绘制X6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冷却速度、变形温度和... 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X65管线钢在不同变形条件、冷却条件下连续冷却热膨胀曲线,确定其相变点。结合金相显微组织,并借助Origin绘图软件绘制X6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冷却速度、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相变点及相变后组织的影响规律,为X65管线钢的现场控轧控冷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 曲线 X65 管线钢 控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