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4例男男同性恋者的梅毒筛查结果分析:基于线上测评和血清检测
1
作者 叶兴东 杨韵青 +4 位作者 何婉苹 宁德锋 钟雪莲 戴向农 罗权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22-427,共6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男男同性恋者(MSM)的梅毒感染率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设计风险自测问卷,开发“羊城医访”小程序,通过社交平台募集MSM到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扫码填写问卷并提交,依据问卷评估输出梅毒感染高中低风险三种结果,在线通...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男男同性恋者(MSM)的梅毒感染率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设计风险自测问卷,开发“羊城医访”小程序,通过社交平台募集MSM到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扫码填写问卷并提交,依据问卷评估输出梅毒感染高中低风险三种结果,在线通过“广州健康通”就近推荐到性病防治专科机构或综合性医院就诊,进行梅毒和HIV筛查并反馈结果,系统后台导出调查对象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小程序共测评364例MSM,梅毒感染风险测评结果为低风险者占6.04%(22/364),中风险占81.32%(296/364),高风险占12.64%(46/364);梅毒总阳性率为9.07%(33/364),HIV总阳性率为3.02%(11/364)。中、高风险人群梅毒阳性率分别为9.12%和13.04%,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69)。偶尔或从不使用、经常使用安全套的风险等级高于每次使用者(χ^(2)=7.06,P=0.030)。性伴有梅毒感染者的风险等级高于性伴无梅毒感染病史者(χ^(2)=36.27,P<0.001)。结论广州地区MSM人群梅毒感染率仍然较高。通过风险测评线上就近转介挂号,线下筛查更有助于该人群梅毒精准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电子健康技术 小程序 羊城医访 男男同性恋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醋酸地塞米松基于PAR-2/TRPV1信号通路治疗小鼠瘙痒模型的有效性
2
作者 李仰琪 赵晓岚 +3 位作者 梁艳华 柯娅楠 沈秀玲 叶兴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7期136-138,共3页
目的基于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信号通路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醋酸地塞米松治疗小鼠瘙痒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周龄C57小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24只制成干皮症(AEW)慢性瘙痒小鼠模型,剩余2... 目的基于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信号通路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醋酸地塞米松治疗小鼠瘙痒模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周龄C57小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24只制成干皮症(AEW)慢性瘙痒小鼠模型,剩余24只制成DNFB过敏性皮炎急性瘙痒小鼠模型。将AEW慢性瘙痒、DNFB过敏性皮炎急性瘙痒小鼠模型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肝素组、联合用药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组仅在小鼠脱毛部位给予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组在小鼠脱毛部位涂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肝素组在小鼠脱毛部位涂抹低分子肝素钠软膏;联合用药组在小鼠脱毛部位涂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低分子肝素钠软膏。各组小鼠均持续干预7 d。比较各组小鼠干预前、干预7 d后瘙痒次数及PAR-2、TRPV1蛋白表达量。结果在AEW慢性瘙痒、DNFB过敏性皮炎急性瘙痒小鼠模型中,干预7 d后,联合用药组、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小鼠瘙痒次数均少于模型对照组,且联合用药组小鼠瘙痒次数少于肝素组、地塞米松组(P<0.05)。干预7 d后,在AEW慢性瘙痒小鼠模型中,肝素组、联合用药组TRPV1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低于地塞米松组、肝素组(P<0.05);地塞米松组、肝素组、联合用药组PAR-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低于地塞米松组、肝素组(P<0.05)。干预7 d后,在DNFB过敏性皮炎急性瘙痒小鼠模型中,肝素组、联合用药组TRPV1、PAR-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低于地塞米松组、肝素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软膏可通过阻断PAR-2/TRPV1信号通路改善瘙痒症状,将其与醋酸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该通路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 过敏性皮炎 干皮症 小鼠 低分子肝素钠 地塞米松 PAR-2/TRPV1信号通路 有效性
原文传递
手部湿疹的治疗进展
3
作者 戴向农 叶兴东 +3 位作者 罗标益 陈蔓蔓 林思帆 谢志敏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手部湿疹病因多样,分类尚未统一,易诊难治,依据临床表现和便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分为水疱大疱型湿疹、角化过度型湿疹及混合型手部湿疹三类,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手部湿疹和慢性手部湿疹。治疗原则包括寻找变应原,祛除诱发因素、缓解炎症... 手部湿疹病因多样,分类尚未统一,易诊难治,依据临床表现和便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分为水疱大疱型湿疹、角化过度型湿疹及混合型手部湿疹三类,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手部湿疹和慢性手部湿疹。治疗原则包括寻找变应原,祛除诱发因素、缓解炎症和恢复受损的屏障。治疗进展体现在依据手部湿疹的病情和临床表现,采用分级分类治疗,在传统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者,新型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的问世为手部湿疹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手部湿疹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PDE4抑制剂 JAK抑制剂
原文传递
以阴茎丘疹、斑块为表现的猴痘一例
4
作者 李青青 叶兴东 +4 位作者 高爱莉 罗权 田歆 陈荃 唐亚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患者,男,37岁。阴茎肿物伴水肿2周余。皮肤科查体:阴茎背侧水肿,其上可见一钱币大小黄白色斑块,边界清晰,中央呈暗红色、稍凹陷,边缘散在粟粒大小黄白色丘疹,触之坚实,未见分泌物及水疱、脓疱。患者阴茎斑块处、手术切口处、咽拭子猴痘... 患者,男,37岁。阴茎肿物伴水肿2周余。皮肤科查体:阴茎背侧水肿,其上可见一钱币大小黄白色斑块,边界清晰,中央呈暗红色、稍凹陷,边缘散在粟粒大小黄白色丘疹,触之坚实,未见分泌物及水疱、脓疱。患者阴茎斑块处、手术切口处、咽拭子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猴痘。患者自我隔离2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 猴痘
下载PDF
广州地区NGU患者256株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叶兴东 武明昌 +1 位作者 曹文苓 李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用支原体IST试剂盒对临床256株支原体(其中Uu246株,Mh10株)进行了强力霉素(Dox),四环素(Tet),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原始霉素(Pri)等六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 用支原体IST试剂盒对临床256株支原体(其中Uu246株,Mh10株)进行了强力霉素(Dox),四环素(Tet),交沙霉素(Jos),氧氟沙星(Ofl),红霉素(Ery),原始霉素(Pri)等六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Uu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程度(百分比)依次为Ery(2%),Ofl(22%),Tet(46%),Dox(61%),Jos(88%),Pri(97%);而完全耐药的比例依次为Ery(76%),Tet(48%)Dox(33%),Ofl(15%),Pri(2.6%),Jos(2.4%);但Mh对这些抗生素的敏感性同Uu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本地区两型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炎 非淋菌性 支原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男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兴东 佟菊贞 +1 位作者 白桦 李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男性 生殖器疱疹 疱疹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54例多发性硬下疳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叶兴东 林霭 +1 位作者 朱慧兰 戴向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多发性硬下疳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初诊患者询问病史后进行体检 ,定量测定RPR ,计算潜伏期 ,记录硬下疳数量等。结果 多发性硬下疳初诊时的RPR滴度和发病潜伏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多发性硬下疳患者多合并包皮过... 目的 为探讨多发性硬下疳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初诊患者询问病史后进行体检 ,定量测定RPR ,计算潜伏期 ,记录硬下疳数量等。结果 多发性硬下疳初诊时的RPR滴度和发病潜伏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多发性硬下疳患者多合并包皮过长 (P <0 .0 5 ) ;与单个硬下疳相比 ,多发性硬下疳多表现为浸润性斑块 (P <0 .0 5 )。结论 多发性硬下疳多表现为浸润性斑块且常合并有包皮过长 ;认识和掌握硬下疳临床特征的变化 ,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以及加强对HIV感染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多发性硬下疳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定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 被引量:6
8
作者 叶兴东 颜景兰 +3 位作者 张莉 朱慧兰 佟菊贞 林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5,25,共3页
目的 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生殖器HS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以定量PCR为对照 ,用HSV型共同性糖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夹心的IIF法 ,检测了 94例临床诊断为生殖器疱疹的患者皮疹中的HSV。结果 IIF法检测HSV的敏感性为 74.12 ... 目的 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生殖器HSV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以定量PCR为对照 ,用HSV型共同性糖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夹心的IIF法 ,检测了 94例临床诊断为生殖器疱疹的患者皮疹中的HSV。结果 IIF法检测HSV的敏感性为 74.12 % ,特异性为 5 5 .60 % ;总阳性率 ( 71.3 0 % )明显低于定量PCR法的阳性率 ( 90 .40 % ) (P <0 .0 5 ) ;但两种方法检测GH患者皮水疱内的HS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 86.2 0 %vers .97.0 0 % ) ,而检测糜烂性皮疹内的HSV时 ,PCR法的阳性率高于IIF法 (P <0 .0 5 )。结论 IIF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 ,适用于检测早期可疑GH患者皮疹内HSV ,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2008~2014年广州市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叶兴东 汤少开 +5 位作者 何婉苹 戴向农 庄锦填 梁容娇 朱慧兰 张锡宝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件分析广州市各类型梅毒基本特征。结果:2014年,广州市梅毒、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9.1/10万、32.0/10万、1.0/10万,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下降2.1%、10.2%、32.5%、0.3%;而2014年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报告病例数为6 305例,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0.04%、5.8%。在五种监测的性传播疾病(STD)中,梅毒报告发病率已经降为第二位。病例构成比表明:2014年,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6.8%、0.8%,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8.2%、24.8%,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构成比分别为1.8%、80.6%,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上升1.8%、3.5%。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梅毒患者逐年上升。结论:过去的6年间,以隐性梅毒为主的广州市梅毒流行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梅毒总体发病率已经退居STDs中第二位,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治策略、强化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广州市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特征 流行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三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兴东 林霭 +1 位作者 朱慧兰 戴向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早期梅毒 性性传播性疾病 头孢三嗪 苄星青霉素
下载PDF
误诊6年的乳房外Paget病2例报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兴东 韩建德 +3 位作者 罗育武 黄振明 戴向农 张锡宝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乳房外Paget病(EMPD)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乳房外的一种表皮内存在Paget细胞的湿疹样癌。可发生于外阴、阴囊、腹股沟、阴茎、肛周等大汗腺丰富的部位,常常与表皮内肿瘤和内脏肿瘤有关。由于表现多种多样易出现误诊。在病理上应与Bowen... 乳房外Paget病(EMPD)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乳房外的一种表皮内存在Paget细胞的湿疹样癌。可发生于外阴、阴囊、腹股沟、阴茎、肛周等大汗腺丰富的部位,常常与表皮内肿瘤和内脏肿瘤有关。由于表现多种多样易出现误诊。在病理上应与Bowen病、浅表型恶性黑色素瘤区别,发生于外阴的乳房外Paget病在临床上更易误诊为湿疹、脂溢性皮炎。本文介绍了2例被误诊的Paget病,同时复习了国内外有关本病的一些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病 湿疹样癌 误诊 乳房外PAGET病
下载PDF
定量PCR对生殖器疱疹患者尿道隐性HSV排毒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兴东 颜景兰 +2 位作者 朱慧兰 张莉 佟菊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究GH发作期和间歇期患者泌尿生殖道隐性HSV-2排毒情况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阴性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HSV-2感染情况。方法:发作期GH患者分别取皮疹和尿道拭子标本;间歇期GH患者每周1次取尿道拭子共4次,正常对... 目的:研究GH发作期和间歇期患者泌尿生殖道隐性HSV-2排毒情况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阴性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HSV-2感染情况。方法:发作期GH患者分别取皮疹和尿道拭子标本;间歇期GH患者每周1次取尿道拭子共4次,正常对照组及Ct、Uu阴性的NGU患者取尿道拭子标本,用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SV-2DNA。结果:GH、NGU患者及正常组之间尿道HSV-2隐性排毒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GH患者尿道HSV-2总阳性率为(22%),明显高于NGU组(9.8%)及正常组(3.3%);现症发作期GH患者尿道HSV-2阳性率(21.7%)与复发间歇期患者尿道HSV-2阳性率(23%)无显著差异(P>0.05)。每年复发6次以上的GH患者尿道HSV-2阳性率(27.4%)明显高于复发6次以下者(15%),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H患者发作期及间歇期尿道均有HSV-2隐性排毒。年复发频率在6次以上的GH患者HSV-2隐性排毒多于年复发频率6次以下者。病程3年以内者尿道隐性排毒较3年以上者高;Ct、Uu阴性的NGU患者部分可由HSV-2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患者 排毒 隐性 解脲脲原体(Uu) 尿道拭子标本 非淋菌性尿道炎 HSV-2感染 显著性差异 定量PCR法 复发频率 沙眼衣原体 泌尿生殖道 正常对照组 阳性率 间歇期 发作期 NGU 感染情况 检测标本 正常组 GH 阴性 Ct
下载PDF
112例生殖器疱疹复发诱因和前驱症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兴东 林霭 +1 位作者 戴向农 朱慧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研究GH复发的诱因以及发作前的前驱症状,以便掌握GH的发作规律,更好地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方法对确诊的GH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做好患者GH复发的诱因和发作前驱表现的记录。结果共112例复发性GH患者,22.3%GH患者在复发前无明显... 目的研究GH复发的诱因以及发作前的前驱症状,以便掌握GH的发作规律,更好地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方法对确诊的GH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做好患者GH复发的诱因和发作前驱表现的记录。结果共112例复发性GH患者,22.3%GH患者在复发前无明显诱因;18.7%复发与频繁的性接触有关;16.1%与劳累过度有关;13.4%与进食刺激性食物有关;26%在上述因素存在时均容易复发;1%女性患者在月经来潮时可引起GH发作。45%的患者在复发前无明显不适;26.8%发作前感到外阴部瘙痒、疼痛;9.8%下肢酸痛;8%有生殖器皮肤针刺感;有5.4%有局部灼热感和腰部胀痛。结论在复发性GH患者中,22.3%复发前无任何诱因,频繁的性接触、劳累过度、刺激性食物是部分GH复发的诱因;45%GH患者复发前无任何不适。关注GH患者复发的前驱表现以及伴随的早期排毒现象对预防GH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诱因 症状分析 刺激性食物 前驱表现 劳累过度 预防和治疗 前驱症状 发作规律 病史询问 月经来潮 女性患者 阴部瘙痒 下肢酸痛 重要意义 发作前 复发性 性接触 GH 灼热感 早期 不适
下载PDF
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叶兴东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8期705-707,共3页
关键词 伐昔洛韦 阿昔洛韦 临床应用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安全性 单纯疱疹病毒 生物利用度 生殖器疱疹
下载PDF
生殖器疱疹患者无症状HSV排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兴东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0-502,共3页
生殖器疱疹存在无症状HSV排泌,这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无症状HSV排泌的频率高低与GH典型复发的频率以及病史长短有关。排泌的检出率与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及取材部位、取材间隔时间有关。用阿昔洛韦(ACV)等抑制性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 生殖器疱疹存在无症状HSV排泌,这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无症状HSV排泌的频率高低与GH典型复发的频率以及病史长短有关。排泌的检出率与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及取材部位、取材间隔时间有关。用阿昔洛韦(ACV)等抑制性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无症状HSV排泌,进而减少GH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HSV 无症状HSV排泌
下载PDF
广州市少教所学员主要性传播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兴东 刘耕 +8 位作者 杨爱诚 梁碧华 钟道清 宋卫忠 汤少开 黎小东 谭学英 王卫华 张锡宝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7年第4期384-385,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性传播感染 广州市 学员 STD/AIDS 青少年 性活跃人群 防治知识
下载PDF
广州地区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兴东 何婉苹 +3 位作者 汤少开 戴向农 庄锦填 梁容娇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梅毒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指导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并采集2 m L静脉血分离血清,TRUST、TPPA分别检测梅毒非特异性、特异性抗体,结果和问卷...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梅毒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指导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并采集2 m L静脉血分离血清,TRUST、TPPA分别检测梅毒非特异性、特异性抗体,结果和问卷资料用SPSS 13.0分析。结果:共调查FSWs279名,血清TPPA阳性率为8.2%,梅毒感染率为1.43%。按照服务场所分类,中低档场所服务FSWs的血清TPPA阳性率为9.4%,梅毒感染率为1.64%;高档场所FSWs梅毒血清阳性率及感染率为0。多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态单身者(OR=14.85,95%CI 1.69-130.71)、既往有非梅毒STD史(OR=19.54,95%CI 4.21-90.61)是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FSWs梅毒血清阳性率比国内其他城市略低,且主要是中低档FSWs为主,结合其特点开展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女性性工作者 流行 干预 因素
下载PDF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兴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进展叶兴东综述佟菊贞审校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炎症水疱性疾病,主要由HSV-2引起,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发生原发感染后病毒即潜伏于腰骰神经节,并出现机会...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进展叶兴东综述佟菊贞审校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炎症水疱性疾病,主要由HSV-2引起,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发生原发感染后病毒即潜伏于腰骰神经节,并出现机会性激活而复发,甚至终生携带病毒,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 疱疹 药物疗法 无环鸟苷 干扰素 病毒唑
下载PDF
洪涝与人口关系探讨——以长江上游近1700年历史洪涝和历史人口关系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兴东 黎云祥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9年第3期248-249,288,共3页
在建立长江上游1700年大洪涝受灾面积序列和四川1949年历史人口序列的基础上,对长江上游近1700年历史洪涝和历史人口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相关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9,P<0.01),即人口越多,洪涝越严重。在此基础上对洪... 在建立长江上游1700年大洪涝受灾面积序列和四川1949年历史人口序列的基础上,对长江上游近1700年历史洪涝和历史人口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相关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9,P<0.01),即人口越多,洪涝越严重。在此基础上对洪涝越来越严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洪涝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剩,要从根本上减少洪涝损失就应该从根本上减少人口数量,做到"断源疏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历史洪涝 历史人口 洪涝成因分析 洪涝治理建议
下载PDF
广州市梅毒防治:成效、挑战和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兴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9期2878-2884,共7页
为了更好地实施梅毒中长期控制规划并为落实目标提供借鉴,我们对2005-2016年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梅毒控制基本策略。分析表明,2016年广州市获得性早期梅毒和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6/10万... 为了更好地实施梅毒中长期控制规划并为落实目标提供借鉴,我们对2005-2016年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梅毒控制基本策略。分析表明,2016年广州市获得性早期梅毒和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6/10万人、27.0/10万活产数,2005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2.0%、12.0%,而2016年隐性梅毒报告数达7829例,2005年以来年均上升14.0%。梅毒防治必须与艾滋病防治相结合(“一个”结合),通过进一步完善梅毒监测和检测“两个”体系,以提高公众梅毒知识知晓率、梅毒初筛阳性者STD门诊有效转诊率、医疗机构梅毒规范诊疗报告率“三个”率为抓手,以女性工作者、吸毒人员、男同性恋者和孕妇“四个”人群为重点的梅毒防治“1234”策略。本文还结合梅毒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 控制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