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水合氧化铝添加量对中温处理后刚玉浇注料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李耀征 张举 +4 位作者 王赛鑫 周文英 穆元冬 陈留刚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弄清可水合氧化铝(HA)结合浇注料中温强度低的原因,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粉、HA为原料制备刚玉浇注料。研究了HA添加量(w,1%、3%、6%、9%)和热处理温度(110℃保温24 h,400、600、800、1000、1100和1250℃保温5 h)对浇注料强度和显... 为弄清可水合氧化铝(HA)结合浇注料中温强度低的原因,以板状刚玉、活性氧化铝粉、HA为原料制备刚玉浇注料。研究了HA添加量(w,1%、3%、6%、9%)和热处理温度(110℃保温24 h,400、600、800、1000、1100和1250℃保温5 h)对浇注料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护和干燥过程中,HA通过水化反应生成蜂窝状产物勃姆石和拜耳石,起到结构骨架的作用,为浇注料提供强度。2)HA结合浇注料在1000℃热处理后强度最低;在低于1000℃时,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会逐渐破坏水化产物的结构,降低浇注料的强度;高于1000℃时,浇注料基质中发生了局部烧结,使得强度有所回升。3)提高HA的加入量无法提升浇注料的中温强度,说明中温热处理使得HA的水化产物结构完全坍塌,无法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水合氧化铝 刚玉浇注料 强度 显微结构 中温 水化产物
下载PDF
模内养护时间对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国田 对缙 +2 位作者 廖桂华 张新爱 陈巍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4-335,共2页
研究了模内养护时间对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强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缩短浇注料模内养护时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模内养护时间在12-24 h之间变化时,模内养护时间对浇注料的干燥及煅烧后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 研究了模内养护时间对低水泥刚玉质浇注料强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缩短浇注料模内养护时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模内养护时间在12-24 h之间变化时,模内养护时间对浇注料的干燥及煅烧后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永久线变化率均无明显影响,模内养护时间的延长对提高浇注料的抗爆裂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内养护时间 刚玉质浇注料 性能 养护时间 性能 低水泥浇注料 耐火材料
下载PDF
自流耐火浇注料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国田 李荔寅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3-175,169,共4页
介绍自流浇注料出现的背景、自流值的测量、影响自流性能的因素。还介绍了自流浇注料的材质、性能、施工和应用。
关键词 自流浇注料 浇注料 耐火材料
下载PDF
机械活化氢氧化镁-勃姆石(或三水铝石)混合物合成镁铝尖晶石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国田 George Oprea Tom Troczynski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以氢氧化镁、勃姆石和三水铝石为原料,按MgO与Al2O3的摩尔比为1∶1配制成氢氧化镁-勃姆石混合物和氢氧化镁-三水铝石混合物,在滚动式球磨机中加无水乙醇湿磨混合,经干燥、研碎、过筛后,采用振动球磨机进行0-40 h的高能球磨,使混合物达... 以氢氧化镁、勃姆石和三水铝石为原料,按MgO与Al2O3的摩尔比为1∶1配制成氢氧化镁-勃姆石混合物和氢氧化镁-三水铝石混合物,在滚动式球磨机中加无水乙醇湿磨混合,经干燥、研碎、过筛后,采用振动球磨机进行0-40 h的高能球磨,使混合物达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活化,然后在400-1 100℃的空气气氛中热处理5 h。通过对高能球磨前后物料以及热处理前后物料的XRD分析,研究了高能球磨对物料的晶体形态及其尖晶石开始生成温度和尖晶石完全生成温度的影响,并简要讨论了机械活化促进尖晶石生成的机理。结果表明:1)机械活化使得起始物料组分由晶体形态向无定形态转化,减小了物料的颗粒尺寸和晶粒尺寸,提高了起始物料组分在亚微米级的混合均匀性;2)未经机械活化的物料在1 000℃煅烧5 h后没有完全生成尖晶石,而经过5 h机械活化的物料在同样的煅烧条件下形成了纯相尖晶石,即机械活化降低了尖晶石的完全生成温度,同时也降低了尖晶石的开始生成温度;3)氢氧化镁-勃姆石混合物比氢氧化镁-三水铝石混合物更有利于尖晶石的生成,可能归因于无定形三水铝石在研磨过程中转变成无定形勃姆石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氢氧化镁 勃姆石 三水铝石 高能球磨 机械活化 合成
下载PDF
考试方法改革与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国田 廖桂华 +1 位作者 王晓峰 刘缙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5-56,39,共3页
考试方法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诱导作用.本文初步探讨了考试方法改革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对此所作的初步尝试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考试 改革 能力素质 培养
下载PDF
Al_2O_3-SiC-C质自流浇注料在高炉摆动槽上的应用
6
作者 叶国田 廖桂华 +1 位作者 张纯敏 张新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9-270,共2页
介绍了Al2O3-SiC-C质自流浇注料在首钢5号高炉摆动槽上的应用。施工和使用结果表明,该自流浇注料施工方便且速度快,所需施工人员少;浇注体质量稳定均匀,侵蚀速度慢,过铁量高。
关键词 浇注料 摆动槽 高炉 耐火材料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合成β—Sialon
7
作者 叶国田 贺可音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14,共8页
本文综述了采用碳热还原法由天然原料制备β-Sialon的工艺参数,并对不同研究者得到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认为,有些参数的最佳值已有了比较一致的结论,有些参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合成 β—Sialon 碳热还原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合成β─Sialon
8
作者 叶国田 贺可音 《西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文综述了采用碳热还原法由天然原料制备β─sialon的工艺参数,并对不同研究者得到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认为,有些参数的最佳值已有了比较一致的结论,有些参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碳热还原法 Β-SIALON 氮化硅 氧化铝 固溶体
下载PDF
自流耐火浇注料
9
作者 叶国田 李荔寅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6,共4页
介绍自流浇注料出现的背景、自流值的测量、影响自流性能的因素。还介绍了自流浇注料的材质、性能、施工和应用。
关键词 自流浇注料 组成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玲玲 叶国田 +1 位作者 周颖 杨力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8-180,共3页
结合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课题"α-Al2O3微粉的形貌与其前驱体形貌的相关性研究"的具体实施情况,对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在创新实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加强... 结合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课题"α-Al2O3微粉的形貌与其前驱体形貌的相关性研究"的具体实施情况,对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在创新实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加强教师的"启发性指导",实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调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从创新实验平台、鼓励机制和监督体系3个方面提出改革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改革措施
下载PDF
铝酸钙水泥水化产物对铝酸钙水泥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烨 刘坤 +4 位作者 张佩雄 丁达飞 尚学军 陈留刚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6-249,255,共5页
在铝酸钙水泥的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会有部分水泥吸水而发生水化。为了研究这部分水化产物是否会对水泥的水化速度和水化产物产生影响,将Secar 71水泥经制浆、30℃养护、冷冻干燥、粉磨制成水化产物粉,再与Secar 71水泥配制成水化... 在铝酸钙水泥的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会有部分水泥吸水而发生水化。为了研究这部分水化产物是否会对水泥的水化速度和水化产物产生影响,将Secar 71水泥经制浆、30℃养护、冷冻干燥、粉磨制成水化产物粉,再与Secar 71水泥配制成水化产物粉含量(w)分别为3%和30%的混合粉,然后以纯Secar 71水泥和纯水化产物作为参比,在30℃环境温度下测试它们的水溶解特性(以水灰质量比5 1的稀浆体的电导率-时间曲线表征)和水化特性(以水灰质量比2 5的浆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表征);并经制浆(水灰质量比为2 5)、养护(30℃、100%相对湿度)、冷冻干燥后,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30℃环境温度下,引入铝酸钙水泥水化产物能够促进铝酸钙水泥的溶解和水化;含水化产物的混合粉水化后试样中有AH3存在,而纯Secar 71水泥水化后试样中几乎没有AH_3;含水化产物的混合粉水化后试样中C_2AH_8板片状结晶比纯Secar 71水泥试样的更加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水泥 水化速度 水化产物 水化热 电导率 显微结构
下载PDF
氧化铝微粉对铝酸钙水泥异常水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尚学军 侯丹 +3 位作者 唐威 张传银 王青峰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2-255,共4页
为了研究氧化铭微粉对铭酸^弓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以不添加氧化铭微粉的Secar7l 水泥净浆为参比 样, Secar 71水泥与氧化铝微粉质量比为6: 4 的混合粉制备水泥浆体,采用半绝热法测定水泥浆体、水泥净浆分 别在10、 20、30和40 ℃下的... 为了研究氧化铭微粉对铭酸^弓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以不添加氧化铭微粉的Secar7l 水泥净浆为参比 样, Secar 71水泥与氧化铝微粉质量比为6: 4 的混合粉制备水泥浆体,采用半绝热法测定水泥浆体、水泥净浆分 别在10、 20、30和40 ℃下的水化放热;采用冷冻- 真空干燥迅速终止浆体的水化,并采用XRD和 SEM对比分析 不同温度下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变化0 结果表明:氧化铝微粉使Secar 7 1在 1 0 - 30 ℃时的异常水化行为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钙水泥 氧化铝微粉 水化 显微结构
下载PDF
SiO_2微粉对水合氧化铝结合刚玉质浇注料中温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青峰 叶国田 +3 位作者 穆元冬 朱玲玲 宋秀娟 张传银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5,110,共4页
刚玉质浇注料的基本配比(w)为:6-3、3-1、≤1、≤0.045mm的板状刚玉分别为20%、30%、20%、22%,活性Al2O3微粉和水合氧化铝分别为3%和5%。以5%(w)SiO2微粉等量替代基本配比中≤0.045mm的板状刚玉粉,研究了Si02微粉对水... 刚玉质浇注料的基本配比(w)为:6-3、3-1、≤1、≤0.045mm的板状刚玉分别为20%、30%、20%、22%,活性Al2O3微粉和水合氧化铝分别为3%和5%。以5%(w)SiO2微粉等量替代基本配比中≤0.045mm的板状刚玉粉,研究了Si02微粉对水合氧化铝结合刚玉质浇注料中温(600、800、1000℃)烧结的影响。此外,分别将水合氧化铝及质量比为1:1的SiO2微粉和水合氧化铝的混合物各加适量的水制备成浆体,用SEM对比观察110℃烘干和800℃处理后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在110℃烘干的情况下,SiO2微粉不仅填充了颗粒间隙,还同水合氧化铝的水化物形成交错互锁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含SiO2微粉浇注料的烘干强度;2)SiO2微粉在800℃能促进颗粒间的烧结,增强了颗粒间交错互锁的结合能力,使得含SiO2微粉的浇注料中温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氧化铝 SIO2微粉 浇注料 烧结 中温强度
下载PDF
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原位反应与相组成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再耕 王战民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1-317,共7页
阐明了原位耐火材料的定义 ,根据反应特征及其生成物进行了分类 ,同时分析了原位反应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原理 ,并且举例说明了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实际应用 ,说明利用原位反应原理可以指导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相组成设计。
关键词 不定形耐火材料 原位反应 相组成 设计 反应特征
下载PDF
“无机材料科学与性能实验”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玲玲 周颖 +3 位作者 毋雪梅 辛荣生 孙春晖 叶国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以"水泥浆体水化过程中pH值的测定""水泥浆体水化过程中黏度的测定"和"陶瓷浆体ζ-电位的测定"实验为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材料科学与性能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水泥浆体水化过程中pH值的测定""水泥浆体水化过程中黏度的测定"和"陶瓷浆体ζ-电位的测定"实验为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材料科学与性能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优化实验内容设置、构建高效"教"与"学"机制、改革考核方式、强调科研习惯养成等改革措施,将"教"与"学"互动贯穿整个实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程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红柱石基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柳生 廖桂华 +3 位作者 徐国辉 李坤鹏 王青峰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1-324,共4页
为了优化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参数,寻求生产热风炉用优质红柱石砖的最佳工艺路径,研究了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机制。首先将南非红柱石粗颗粒(4~1 mm)分别在1300、1400、1500... 为了优化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参数,寻求生产热风炉用优质红柱石砖的最佳工艺路径,研究了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机制。首先将南非红柱石粗颗粒(4~1 mm)分别在1300、1400、1500、1600℃下预烧3 h,再与红柱石的中颗粒(≤1 mm)和细粉(≤0.088 mm)以及烧结氧化铝粉(≤0.044 mm)和结合黏土进行配料制样后,于1500℃保温3 h 烧成,然后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烧成线变化及1400和1550℃下的压蠕变率(载荷0.2 MPa,保温时间50 h),并采用XRD 分析试样压蠕变试验前后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经1400℃预烧的红柱石粗颗粒在试样烧成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收缩减弱了二次莫来石化反应的膨胀效应,可使试样获得较好的物理性能;预烧红柱石粗颗粒保留的未平衡状态在材料高温压蠕变过程中将继续向平衡态发展,期间产生的膨胀效应有效地抵抗了压缩蠕变。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将红柱石粗颗粒于1400℃左右预烧后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颗粒 预烧温度 莫来石化 抗蠕变性
下载PDF
SiO2微粉对水泥结合刚玉质浇注料中低温化学键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青峰 叶国田 +2 位作者 李坤鹏 宋秀娟 杨晓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9-413,共5页
以电熔棕刚玉(8~5、5~3、3~1 mm)和电熔白刚玉(≤1、≤0.045 mm)为主要原料,添加α-Al2 O3微粉和SiO2微粉制备铝酸钙水泥结合刚玉质浇注料,研究了经110、800和1000℃热处理后含5%(w)SiO2微粉和不含SiO2微粉浇注料基质中化... 以电熔棕刚玉(8~5、5~3、3~1 mm)和电熔白刚玉(≤1、≤0.045 mm)为主要原料,添加α-Al2 O3微粉和SiO2微粉制备铝酸钙水泥结合刚玉质浇注料,研究了经110、800和1000℃热处理后含5%(w)SiO2微粉和不含SiO2微粉浇注料基质中化学键变化与浇注料强度的关系。采用XPS和FTIR研究SiO2微粉与水泥水化产物经110℃烘干和800℃热处理后的化学键变化。结果表明,经110和800℃热处理后,SiO2微粉和水泥水化物之间形成了Si—O—Al结合键。因此,在110~800℃,含SiO2微粉的铝酸钙水泥结合浇注料的强度较高的原因是SiO2微粉与水泥水化物之间形成了Si—O—Al化学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微粉 铝酸钙水泥 刚玉质浇注料 化学键
下载PDF
红柱石骨料粒度对莫来石-刚玉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威 张佩雄 +3 位作者 李柳生 王青峰 石干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4-206,210,共4页
分别用20%(w)不同粒度(5~3、3~1、≤1mm)的红柱石骨料等量替代莫来石-刚玉材料中同粒度的莫来石骨料,经1450℃保温3h烧成制备莫来石-刚玉材料,并着重研究红柱石骨料粒度对其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柱石骨料粒度的增大,烧成试... 分别用20%(w)不同粒度(5~3、3~1、≤1mm)的红柱石骨料等量替代莫来石-刚玉材料中同粒度的莫来石骨料,经1450℃保温3h烧成制备莫来石-刚玉材料,并着重研究红柱石骨料粒度对其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柱石骨料粒度的增大,烧成试样的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但抗热震性逐渐提高。这是由于在试样烧结降温过程中,红柱石骨料与基质热膨胀系数失配产生了微裂纹,且微裂纹的尺寸随着红柱石骨料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微裂纹在热震过程中能够阻止新裂纹的产生和裂纹扩张,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骨料 粒度 抗热震性 微裂纹
下载PDF
基于Al合金化的β-Mo(Si,Al)_2自蔓延高温合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颖 赵瑞霞 +2 位作者 叶国田 马红红 张宗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187,共4页
为了研究添加Al粉对自蔓延高温合成β-Mo(Si,Al)2的影响,以Si、M0和Al粉为原料,按照化学式Mo(Si1-xAl)2(x分别取0、0.1、0.2、0.3、0.4,即Al取代Si物质的量依次为0、10%、20%、30%、40%)配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制... 为了研究添加Al粉对自蔓延高温合成β-Mo(Si,Al)2的影响,以Si、M0和Al粉为原料,按照化学式Mo(Si1-xAl)2(x分别取0、0.1、0.2、0.3、0.4,即Al取代Si物质的量依次为0、10%、20%、30%、40%)配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β-Mo(Si,Al)2,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相组成和产物形貌分析。结果表明:Al的加入有利于自蔓延反应进行得更加完全,在自蔓延过程中,Al进入到MoSi2晶格中,发生Al、Si取代,当Al取代Si物质的量达到40%时,仍能实现Al的合金化,生成高温相β-Mo(Si,Al)2,并且随着Al的添加会使自蔓延合成产物的晶格发生严重变形。通过SEM观察发现:加入Al粉的合成产物形貌都呈现出小颗粒的聚集状态,且小颗粒为球形或接近等轴状,颗粒平均粒径为2—5μm,说明自蔓延合成产物的形貌继承了Mo粉的原始形貌,而与Al粉加入量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Mo(Si Al)2 MOSI2 自蔓延合成 合金化 Al粉
下载PDF
高能球磨预处理工业氧化铝对制备亚微米α-Al_2O_3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玲玲 刘洛强 +3 位作者 张星 李红霞 丁达飞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1-405,共5页
为了制备粒度均匀的亚微米α-Al_2O_3粉,以工业氧化铝(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99. 66%)为原料,研究了高能球磨时间(0、5、9和15 h)对工业氧化铝颗粒形貌及1 300和1 450℃煅烧3 h后制备亚微米α-Al_2O_3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能球磨... 为了制备粒度均匀的亚微米α-Al_2O_3粉,以工业氧化铝(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99. 66%)为原料,研究了高能球磨时间(0、5、9和15 h)对工业氧化铝颗粒形貌及1 300和1 450℃煅烧3 h后制备亚微米α-Al_2O_3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能球磨时间从5 h延长至15 h,工业氧化铝的颗粒尺寸逐渐细化,聚集体(20~100μm)经高能球磨15 h后,粉碎为1μm左右、分散性较好的小尺寸团聚体; 1 300和1 450℃煅烧所得α-Al_2O_3的颗粒形貌与γ-Al_2O_3形貌密切相关,α-Al_2O_3的晶粒尺寸随γ-Al_2O_3高能球磨时间的延长而细化,粒度分布的均匀性也逐渐提高。综合对比高能球磨不同时间的工业氧化铝经高温煅烧后制备α-Al_2O_3粉的颗粒形貌,高能球磨15 h的工业氧化铝经1 450℃煅烧3 h制备所得亚微米α-Al_2O_3的晶粒分布良好,晶粒尺寸在5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氧化铝 亚微米α-Al2O3 高能球磨 煅烧温度 粒度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