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俊霄、叶小慧作品
1
作者 潘俊霄 叶小慧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8期150-150,共1页
下载PDF
倾听一片叶子的低语
2
作者 叶小慧 《甘肃教育》 2023年第10期128-128,共1页
作为工作多年的教师,我会习惯用自己的标尺给孩子分类,主动学习的,懈怠懒惰的,乐于助人的,安居一隅的……教学中,我会重点督促一批孩子;放学后,我又会留下固定的几个孩子。在我的眼中,孩子是以群体出现的,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掉队了…... 作为工作多年的教师,我会习惯用自己的标尺给孩子分类,主动学习的,懈怠懒惰的,乐于助人的,安居一隅的……教学中,我会重点督促一批孩子;放学后,我又会留下固定的几个孩子。在我的眼中,孩子是以群体出现的,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掉队了……那是去年十月的一天,带学生就餐后返回教室的途中,我们在学校的小树林逗留了半个小时,捡拾树叶,观察树叶,为随后的习作积累素材。到班后,孩子们把自己觉得最特别的树叶拿出来欣赏,我的现场作文课也就开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课 乐于助人 倾听 主动学习 树叶 掉队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治疗顽固性子宫内膜薄的护理观察研究
3
作者 黄春玲 丽芳 +3 位作者 刘文群 叶小慧 杨柳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8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治疗顽固性子宫内膜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顽固性子宫内膜薄患者82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治疗,两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治疗顽固性子宫内膜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顽固性子宫内膜薄患者82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治疗,两组干预过程中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_(2))、移植胚胎数、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满意度及知晓率。结果两组治疗后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及E_(2)水平得到改善;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和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干预方法、服务态度及干预效果满意度和治疗原理、定期复查及治疗预后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用于顽固性子宫内膜薄中,能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E_(2)水平,能提高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及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宫腔灌注 顽固性子宫内膜薄 护理效果 常规护理
下载PDF
改良连续缝合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雪 温建军 +2 位作者 叶小慧 石柳 张静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连续缝合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 目的探讨改良连续缝合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患者创面给予尼龙绳荷包缝合术,观察组患者创面给予改良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直径、创面缝合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创面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复查均无病灶残留以及复发情况发生。结论改良连续缝合法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可有效闭合创面,且经济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连续缝合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应用价值 安全性
下载PDF
Notch修饰相关糖基因EOGT1敲除大鼠模型的制备与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晓花 王建文 +2 位作者 张一帆 叶小慧 魏红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建立介导Notch分子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糖基转移酶EOGT1基因敲除大鼠模型,为研究EOGT1功能及其在肝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TALEN基因敲除技术敲除EOGT1基因,获得EOGT1^(+/-)大鼠,将EOGT1^(+/-)大鼠杂交后获得EOGT1^(-... 目的建立介导Notch分子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糖基转移酶EOGT1基因敲除大鼠模型,为研究EOGT1功能及其在肝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TALEN基因敲除技术敲除EOGT1基因,获得EOGT1^(+/-)大鼠,将EOGT1^(+/-)大鼠杂交后获得EOGT1^(-/-)大鼠。通过PCR凝胶电泳技术及DNA测序技术对大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建立3种基因型(EOGT1^(+/+)、EOGT1^(+/-)、EOGT1^(-/-))大鼠的鉴定方法,通过观察发现3种基因型大鼠的外观和行为表现上无显著差异。统计大鼠出生后20天的体重发现,EOGT1^(+/+)大鼠和EOGT1^(-/-)大鼠的体重有显著差异(t=2.257,P=0.0343),同时还发现EOGT1^(-/-)大鼠的生育繁殖能力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EOGT1基因敲除大鼠模型,EOGT1基因敲除大鼠与野生型大鼠相比,体重偏低,生育繁殖能力降低。该模型的构建为研究Notch分子O-GlcNAc糖基化修饰在肝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GT1 基因敲除 糖基转移酶 NOTCH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春玲 刘娟 +2 位作者 叶小慧 刘文群 丽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心理状态及不适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不适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心理,减轻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预见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胶原糖基化Glcα1和2Galβ1修饰基因(GLT25D1)敲低小鼠模型的制备与基因型鉴定
7
作者 叶小慧 李玉凤 +6 位作者 张一帆 何玲玲 张曼卡 马慧敏 肖凡 黄玉波 魏红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建立介导胶原糖基化Glcα1、2Galβ1修饰基因(GLT25D1)敲低小鼠模型,为研究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采用胚胎干细胞线性打靶技术,获得同源重组的干细胞,繁殖嵌合体,获得杂合子GLT25D1^(+/-)小鼠... 目的建立介导胶原糖基化Glcα1、2Galβ1修饰基因(GLT25D1)敲低小鼠模型,为研究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采用胚胎干细胞线性打靶技术,获得同源重组的干细胞,繁殖嵌合体,获得杂合子GLT25D1^(+/-)小鼠。随后将GLT25D1^(+/-)小鼠自交。通过PCR凝胶电泳技术对子代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LT25D1在WT型小鼠(wild type,WT)和杂合子GLT25D1^(+/-)小鼠各组织的表达。比较WT和GLT25D1^(+/-)小鼠的生育情况、子代小鼠基因型比例及出生20天的体重差异。结果 GLT25D1^(+/-)小鼠配笼繁殖的264只子代小鼠中,杂合子GLT25D1^(+/-)小鼠152只,WT小鼠112只,无GLT25D1-/-小鼠。GLT25D1^(+/-)小鼠数量和WT小鼠数量的比值低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2∶1(χ~2=9.818,P=0.002)。Western blot示GLT25D1蛋白在WT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淋巴结等重要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脾和肺中高表达,肾和淋巴结中度表达,心和脑弱表达,GLT25D1^(+/-)小鼠各组织表达水平均低于WT型小鼠。WT和GLT25D1^(+/-)小鼠在外观和行为上无显著差异,GLT25D1^(+/-)小鼠出生后20天体重显著低于WT型小鼠(t=2.520,P=0.0177)。GLT25D1^(+/-)小鼠交配后平均每窝出生的鼠仔数目为4只,低于WT小鼠平均鼠仔数7只(t=-8.482,P<0.001)。结论 GLT25D1基因敲低后会导致GLT25D1-/-胚胎致死,且影响部分GLT25D1^(+/-)小鼠正常出生,GLT25D1^(+/-)小鼠出生后20天体重减轻,繁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T25D1 糖基化 胶原 纤维化 小鼠
下载PDF
试管婴儿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多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春玲 刘娟 +2 位作者 叶小慧 刘文群 丽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试管婴儿孕妇的先兆流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因先兆流产住院的试管婴儿孕妇174例为研究组,同期无先兆流产的试管婴儿孕妇184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孕妇发生先兆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试管婴儿孕妇的先兆流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因先兆流产住院的试管婴儿孕妇174例为研究组,同期无先兆流产的试管婴儿孕妇184例为对照组,分析引发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孕妇在不孕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职业、文化程度、孕周、支原体感染、不孕类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不良妊娠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胚胎移植周期类型、胚胎移植数目以及心理状态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受精、取精方式和子宫内膜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有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移植胚胎的周期类型(解冻周期)、不孕因素(严重的输卵管疾病)、胚胎移植数目(3个)是导致先兆流产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伴有焦虑情绪、有抑郁情绪、移植胚胎的周期类型(解冻周期)、不孕因素(严重的输卵管疾病)、胚胎移植数目(3个)是导致先兆流产独立的危险因素,通过对此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总结相应的对策,可以为胎儿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婴儿孕妇 先兆流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缺失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曼卡 马慧敏 +4 位作者 张健 叶小慧 何玲玲 杨君茹 李鑫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C6orf120基因缺失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大鼠与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30 mg/kg刀豆蛋白A静脉注射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于造模前后0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 目的研究C6orf120基因缺失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大鼠与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30 mg/kg刀豆蛋白A静脉注射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于造模前后0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处死大鼠,称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两种大鼠脾脏、外周血以及肝内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活化的差异,并比较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的差异。结果 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胸腺指数显著减小(F=20.868,P<0.001)。C6orf120基因敲除大鼠在刀豆蛋白A诱导12小时以及24小时后脾脏CD4^+T细胞活化增多(t值分别为3.538、2.547,P值分别为0.003、0.023);同时,外周血以及肝内淋巴细胞CD4^+T细胞活化增多(F值分别为33.801、55.015,P<0.001)。此外,C6orf120基因敲除后CD4^+/CD8^+显著上调(F=55.989,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C6orf120基因缺失会促进自身免疫性肝炎大鼠CD4^+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orf120 自身免疫性肝炎 CD4T细胞 刀豆蛋白A
下载PDF
高尔基体糖蛋白-73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慧敏 张曼卡 +3 位作者 张健 何玲玲 叶小慧 李鑫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193-1196,共4页
临床上,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应用最广泛的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但是,仍存在30%~40%的血清AFP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一种新的敏感性更高的肿瘤标志物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检出率。近年来,高尔基体糖蛋白-7... 临床上,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应用最广泛的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但是,仍存在30%~40%的血清AFP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对于此类患者需要一种新的敏感性更高的肿瘤标志物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检出率。近年来,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作为一种新的血清肝细胞癌标志物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大量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GP73在肝细胞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敏感性优于AFP,因此,GP73可作为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糖蛋白-73 肝细胞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Glt25d1基因敲低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美欣 何玲玲 +6 位作者 叶小慧 杨君茹 李佳 张曼卡 张健 肖凡 魏红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研究Glt25d1基因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及其对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8周无特定病原体雌性Glt25d1+/-小鼠及与其同窝出生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体质量(20±... 目的研究Glt25d1基因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及其对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8周无特定病原体雌性Glt25d1+/-小鼠及与其同窝出生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体质量(20±2)g,分为WT对照组、Glt25d1+/-对照组、WT造模组和Glt25d1+/-造模组,每组8只。造模组通过内眦静脉注射Con A,剂量为10 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肝脏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mediated PCR,qRT-PCR)检测肝脏中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macrophage chemotaxis proteinⅠ,MCP-Ⅰ)、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Ⅰα,MIP-Ⅰ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proteinⅡ,MIP-Ⅱ)及淋巴细胞抗原6G(lymphocyteantigen6complexlocusG,Ly6G)等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WT对照组和Glt25d1+/-对照组小鼠ALT [(52.00±18.19)U/L vs (45.00±6.85)U/L]和AST [(168.17±21.33)U/L vs(276.17±83.37)U/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60、1.255,P值分别为0.7263、0.2589)。Con A造模12 h后,WT造模组小鼠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89.67±663.92)U/L、(3099.50±519.15)U/L,Glt25d1+/-造模组小鼠ALT和AST水平分别(11565.17±1381.38)U/L、(10875.17±1558.68)U/L,均显著高于未造模组(P均<0.05),Glt25d1+/-造模组小鼠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WT造模组(t值分别为5.530、4.733,P值分别为0.0003、0.0032)。肝组织HE染色示:WT对照组和Glt25d1+/-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未见明显损伤,Con A诱导12 h后,与WT Con A造模组小鼠相比,Glt25d1+/-造模组小鼠肝脏坏死面积更广、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更显著。Glt25d1+/-对照组小鼠脾脏中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WT对照组[(5.04±0.32)%vs(3.4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4,P=0.0131),外周血[(0.26±0.09)%vs(0.63±0.16)%]和肝脏[(1.58±0.11)%vs(2.83±0.43)%]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56、1.626,P值分别为0.1733、0.1351)。Con A诱导12h后,与WT造模组相比,Glt25d1+/-造模组小鼠外周血中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0.12±0.21)%vs (0.43±0.10)%,t=2.955,P=0.0144],肝脏中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升高[(8.34±0.30)%vs (1.03±0.53)%,t=6.992,P=0.0002],脾脏中巨噬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3.98±0.39)%vs (3.82±0.21)%,t=0.372,P=0.7173]。与WT对照组小鼠相比,Glt25d1+/-对照组小鼠脾脏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5.20±0.76)%vs (2.46±0.35)%,t=3.836,P=0.0028],外周血[(0.67±0.26)%vs (1.96±0.77)%]和肝脏[(3.68±1.33)%vs (3.76±1.12)%]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078、0.039,P值分别为0.3040、0.9698)。Con A诱导12 h后,与WT造模组小鼠相比,Glt25d1+/-造模组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1.37±0.22)%vs (14.40±2.72)%,t=4.782,P=0.0088],肝脏中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升高[(8.08±1.93)%vs (1.64±0.71)%,t=3.788,P=0.0043],脾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1±0.84)%vs (5.96±0.42)%,t=0.176,P=0.8621]。WT对照组小鼠MCP-Ⅰ、MIP-Ⅰα、MIP-Ⅱ及Ly6G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31、1.08±0.23、1.04±0.17、1.05±0.19,Glt25d1+/-对照组小鼠上述指标分别为0.60±0.13、1.56±0.11、0.77±0.07、0.92±0.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WT造模组小鼠MCP-Ⅰ、MIP-Ⅰα、MIP-Ⅱ及Ly6G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9±0.41、1.11±0.18、1.16±0.19、0.90±0.20,Glt25d1+/-造模组小鼠上述指标分别为2.51±0.26、4.72±0.45、2.62±0.36、2.36±0.59,Glt25d1+/-造模组均显著高于WT造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lt25d1基因敲低可加重小鼠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降低外周血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肝脏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并诱导肝脏细胞因子如MCP-Ⅰ、MIP-Ⅰα、MIP-Ⅱ及Ly6G转录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t25d1 自身免疫性肝炎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的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基因型鉴定及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李玉凤 杨琪 +5 位作者 王建文 叶小慧 张曼卡 郝晓花 黄玉波 魏红山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通过建立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模型,观察基因敲除后大鼠的表型变化,探索该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CRISPR/Cas9打靶技术,获得Fam171a1^(+/-)基因型杂合子。Fam171a1^(+/-)大鼠交配获得Fam171a1^(-/-)基因型纯合子大鼠。采用DNA Analyze... 目的通过建立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模型,观察基因敲除后大鼠的表型变化,探索该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CRISPR/Cas9打靶技术,获得Fam171a1^(+/-)基因型杂合子。Fam171a1^(+/-)大鼠交配获得Fam171a1^(-/-)基因型纯合子大鼠。采用DNA Analyzer 3730XL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型鉴定。对功能未知基因Fam171a1进行基本生物信息检索。检测FAM171A1蛋白在野生型大鼠(wild type,WT)和Fam171a1^(-/-)基因型大鼠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对子代鼠20天体重、子代生育情况进行统计。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稳定遗传的Fam171a1^(-/-)基因型大鼠。通过配笼繁殖共获得F2代125只,纯合子(Fam171a1^(-/-))25只、杂合子(Fam171a1^(+/-))71只、野生型(WT)29只,比例接近1∶2∶1。FAM171A1蛋白在WT大鼠肝脏等主要脏器表达,其中肺组织、脑组织和胰腺组织表达量较高,心、肝、脾和淋巴结中表达较弱,肾、胸腺和小肠组织中弱表达或不表达。同时,Fam171a1^(-/-)基因型大鼠各组织中不表达FAM171A1蛋白。Fam171a1^(-/-)子代大鼠出生20天体重显著低于WT大鼠(t=3.211,P=0.0017)。成年Fam171a1^(-/-)大鼠血清胆碱酯酶、总蛋白、AST和HDL水平显著高于WT(t=4.18,P<0.001;t=6.26,P<0.001;t=2.73,P=0.02;t=2.36,P=0.03)。与Fam171a1^(+/-)大鼠相比,Fam171a1^(-/-)大鼠生育能力无显著差异(t=0.2132,P=0.8330)。结论成功获得稳定遗传的Fam171a1基因敲除大鼠,Fam171a1基因可能参与SD大鼠的生长发育、肝功能的维持及脂代谢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171a1 CRISPR/Cas9打靶技术 膜蛋白 胆碱酯酶 脂代谢
下载PDF
走进《民间故事》的神奇王国——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设计
13
作者 叶小慧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08年第9期38-38,共1页
1.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片断,好吗? 从前,在葫芦山下,住着老夫妇两个。他们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只靠种葫芦卖瓢过日子。
关键词 导课设计 课外阅读 三年级 王国 故事 葫芦 同学 老师
下载PDF
引生活之水浇灌课文的土壤——《背影》教学实践
14
作者 叶小慧 《广西教育》 2007年第04B期35-36,共2页
一、教训 朱自清的《背影》,以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打动过多少人的心!语文课本几经修改,很多名篇都已经删去,而《背影》仍是保留篇目,足见其魅力所在。
关键词 《背影》 教学实践 土壤 课文 生活 语文课本 朱自清 朴实
下载PDF
大鼠肝内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15
作者 张曼卡 马慧敏 +3 位作者 张健 李玉凤 叶小慧 李鑫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肝内原代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为肝脏免疫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原位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大鼠正常肝脏组织,研磨后,利用离心法及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纯化,通...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肝内原代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为肝脏免疫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原位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大鼠正常肝脏组织,研磨后,利用离心法及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纯化,通过倒置生物显微镜对所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结合流式细胞术来鉴定大鼠T淋巴细胞。结果通过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呈典型的淋巴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T细胞比例为51.2%。结论本实验利用原位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分离和培养了大鼠肝内淋巴细胞,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为进一步开展肝脏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体外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淋巴细胞 培养 密度梯度离心法
下载PDF
四川水印木刻的源流与发展
16
作者 叶小慧 《天工》 2022年第36期39-41,共3页
新兴木刻运动之后,中国现代水印木刻开始萌芽。随着四川版画群体的蓬勃发展,四川水印木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21世纪之后,四川水印木刻的发展骤然止步。通过对水印木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四川水印木刻的形成与发展脉... 新兴木刻运动之后,中国现代水印木刻开始萌芽。随着四川版画群体的蓬勃发展,四川水印木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21世纪之后,四川水印木刻的发展骤然止步。通过对水印木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四川水印木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的梳理,探究四川水印木刻的源流与发展,总结整理了四川水印木刻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的代表版画家与部分水印木刻代表作品,从而完善大家对于四川水印木刻的认识与研究,推动四川水印木刻的不断创新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印木刻 四川画派 四川水印木刻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烈中 何静文 +1 位作者 彭伟媛 叶小慧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7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结果:血培养总例数为158例,分离得到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结果:血培养总例数为158例,分离得到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共检测到27株(占32.1似);革兰氏阴性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检测到20株(占26.32%)。耐药性分析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耐药,而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多耐药现象比较多见,临床上应对血培养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耐药性监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流感梁 病原酉 耐药性
下载PDF
Colgalt2敲除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CD4 T细胞记忆和归巢的影响
18
作者 刘燃 魏红山 +2 位作者 叶小慧 刘维 张维燕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初步探索糖基转移酶Colgalt2基因敲除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模型中CD4 T细胞记忆和归巢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6~8周的... 目的初步探索糖基转移酶Colgalt2基因敲除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模型中CD4 T细胞记忆和归巢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6~8周的基因敲除(Colgalt2^(-/-))小鼠与野生型Colgalt2^(+/+)小鼠各18只,建立Con A诱导的AIH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体外磁珠分选脾脏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及分选后CD4^(+)T细胞亚型比例。结果与Colgalt2^(+/+)小鼠相比,Con A刺激12 h Colgalt2^(-/-)小鼠血清ALT[(15610±2869)U/L vs(5009±1042)U/L;t=3.474,P=0.006]和AST[(16080±2631)U/L vs(4453±893.7)U/L;t=4.185,P=0.002]水平均显著升高。Con A刺激12 h Colgalt2^(-/-)小鼠肝损伤分级显著高于Colgalt2^(+/+)小鼠[(3.17±0.17)级vs(2.17±0.17)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3,P=0.002)。Con A刺激12 h Colgalt2^(-/-)小鼠脾脏CD4^(+)CD28^(-)[(97.80±0.46)%vs(88.85±3.35)%;t=2.650,P=0.024]和CD4^(+)CD62L^(-)[(97.98±0.46)%vs(88.68±3.38)%;t=2.669,P=0.023]均显著高于Colgalt2^(+/+)小鼠。体外脾脏实验表明,Con A刺激12 h Colgalt2^(-/-)小鼠CD4^(+)CD28^(-)[(94.88±1.20)%vs(82.97±2.70)%;t=4.295,P=0.002]和CD4^(+)CD62L^(-)[(99.95±0.02)%vs(99.24±0.26)%;t=2.731,P=0.021]均显著高于Colgalt2^(+/+)小鼠。结论Colgalt2基因敲除使脾脏CD4^(+)CD28^(-)和CD4^(+)CD62L^(-)细胞亚群表达上调从而加重Con A诱导的AI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Colgalt2 刀豆蛋白A CD4+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