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方法联合检测同时阳性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德普 王国斌 +1 位作者 彭义利 焦宪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PCR)TB-DNA、血清中结核分支杆菌胞壁糖脂免疫球蛋白 C(LAMIgG)、卡介苗 免疫球蛋白 G(PPD IgG)及结核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检测与结核菌素(PPD 0.1u)皮试... 目的: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PCR)TB-DNA、血清中结核分支杆菌胞壁糖脂免疫球蛋白 C(LAMIgG)、卡介苗 免疫球蛋白 G(PPD IgG)及结核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检测与结核菌素(PPD 0.1u)皮试,联合检测共同阳性 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材取自初治菌阴肺结核31例,健康对照组53例,非结核肺疾病30例,初治 菌阴肺结核54例。采用同步检测方法。血清免疫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各组共同阳性率的变 化,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健康对照组2、3、4、5联阳性率均为0,特异性为100%;初治菌阳组2、3、4、5联同 时阳性率分别为67.7%,58.1%,32.3%,0%;初治菌阴组2、3、4.5联共同阳性率分别为45.9%,18.9%,2.7%, 0%;非结核肺疾病组2、3、4、5联合同时阳性率分别为21.7%,13.0%,0%,0%。结论:五种方法联合对健康组2、 3、4、5联同时阳性检测特异性可达100%,初治菌阴组阳性检出率2联可达45.9%,比任何单项方法检出率要高, 由于原五种方法联合检测特异性有所下降,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初治菌阴肺结核的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 PCR 诊断
下载PDF
菌阴肺结核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德普 王国斌 彭义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 :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菌阴肺结核作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痰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TB DNA ,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皮肤试验采用PPD 0 1U皮试 ,同步检测。结果 :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为 :PCR 96 8%... 目的 :利用联合检测技术对菌阴肺结核作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痰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TB DNA ,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皮肤试验采用PPD 0 1U皮试 ,同步检测。结果 :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为 :PCR 96 8%、96 2 % ;LAMIgG 6 9 2 %、98 1% ;PPDIgG 6 2 1%、98 1% ;SCIC 32 2 %、98 1% ;PPD 0 1U 5 3 8%、98 1%。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相应为 41 7% ,2 8 9% ,44 4% ,2 8 9% ,2 1 4%。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 2、3、4、5联分别为 6 6 9%、75 0 %、80 4%及 85 7% ,均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特异性随联合种类增高而轻微下降。若采用联合检测同时阳性方法 ,2、3、4、5联特异性均为 10 0 % ,初治菌阴组阳性检出率 2联方法可达 45 9% ,比任何单项方法检出率要高。结论 :由于原五种方法联合检测特异性有所轻度下降 ,因此联合检测同时阳性判定的方法更适用于初治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诊断 聚合酶联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下载PDF
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免疫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德普 伍学强 +9 位作者 彭义莉 胡天勇 葛广秀 王国斌 邱美玲 刘桂兰 黄桂玲 汤金琴 阎国蕊 张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探讨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免疫机理,我们在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地区常住人口3897人作了结核菌素(PPD人型)皮试调查。试验分四组,即试验前组、皮试阴性组、皮试阳性组及复强反应组。随机抽样作外周血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复... 为探讨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免疫机理,我们在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地区常住人口3897人作了结核菌素(PPD人型)皮试调查。试验分四组,即试验前组、皮试阴性组、皮试阳性组及复强反应组。随机抽样作外周血免疫学检测,结果显示:复强反应组与其他组相比,CD-3、CD-4阳性率均有所升高(P<0.05),但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3测定,复强反应组IgM高于皮试前及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检测,各组均比皮试前组升高,尤以复强反应组与皮试前组或阴性组比较为甚(P<0.001);结核特异抗体测定复强反应组虽有升高,但与皮试前或阴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特异性结核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复强反应组与皮试前组及阴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揭示复强反应的免疫机理很可能是PPD刺激机体使T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特异性回忆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强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病
下载PDF
开封地区犹太后裔HLA-A、B多态性及G6PD分析
4
作者 叶德普 张广兴 +5 位作者 李炳山 罗虹 冯雪玉 卢利凤 王建峰 陈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报道开封地区犹太后裔86人及汉族88人的HLA—A、B位点多态性的分析,作了基因频率及连锁不平衡参数、遗传距离分析及红细胞酶(G6PD)的测定。显示开封犹太后裔与汉族已部分存在融合的倾向。与国外犹太人及其他民族比较亦不同,但相对... 本文报道开封地区犹太后裔86人及汉族88人的HLA—A、B位点多态性的分析,作了基因频率及连锁不平衡参数、遗传距离分析及红细胞酶(G6PD)的测定。显示开封犹太后裔与汉族已部分存在融合的倾向。与国外犹太人及其他民族比较亦不同,但相对来说与伊拉克犹太人、亚美尼亚犹太人及阿拉伯(犹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后裔 HLA G6PD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河南地区不同民族HLA—A、B位点多态性的分析
5
作者 叶德普 张广兴 +1 位作者 罗虹 李成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2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报道了对河南地区汉族(172人)、维吾尔族(35人)及蒙古族(32人)人类白细胞抗原 A、B(HLA-A、B)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频率、连锁不平衡参数及遗传距离测定的结果。显示河南汉族、维吾尔族及蒙古族均与华北汉族接近。河南维吾尔族与新疆... 本文报道了对河南地区汉族(172人)、维吾尔族(35人)及蒙古族(32人)人类白细胞抗原 A、B(HLA-A、B)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频率、连锁不平衡参数及遗传距离测定的结果。显示河南汉族、维吾尔族及蒙古族均与华北汉族接近。河南维吾尔族与新疆维吾尔族更接近。对原报道的开封回族及犹太后裔亦与上述民族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汉族 河南维吾尔族 河南蒙古族 HLA 基因频率
下载PDF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实验诊断
6
作者 叶德普 王国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实验诊断DiagnosisofPulmonaryTuberculosisofTubercleBacilusNegative叶德普王国斌(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450003)肺结核的常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依...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实验诊断DiagnosisofPulmonaryTuberculosisofTubercleBacilusNegative叶德普王国斌(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450003)肺结核的常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依靠涂片、培养及X光拍片,但涂片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阴活动性 肺结核 诊断 实验诊断
下载PDF
结核病五项实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闫国蕊 腊胜明 +3 位作者 杨建华 王国斌 叶德普 彭义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 对实验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健康人53 名、肺结核70 例及非结核肺部疾患30 例,采用痰涂片、培养、结明试验、酶联免疫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涂片、培养、酶联免疫... 目的 对实验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健康人53 名、肺结核70 例及非结核肺部疾患30 例,采用痰涂片、培养、结明试验、酶联免疫法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涂片、培养、酶联免疫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于50 % ,其次为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明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81 % 及642 % 。结论 结明试验具有特异性高、简便、快速等特点,是结核病诊断的一种有力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检测 结核病 诊断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锋 黄海蓉 +1 位作者 王国斌 叶德普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肺癌的实际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记录法改进方法对 3 0例肺癌患者的BALF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并以 10例非肿瘤患者的BALF作为对照。结果 :肺癌组BALF中有 2 6例 ... 目的 :探讨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肺癌的实际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记录法改进方法对 3 0例肺癌患者的BALF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并以 10例非肿瘤患者的BALF作为对照。结果 :肺癌组BALF中有 2 6例 ( 86.7% )表达阳性 ,非肿瘤组有 1例 ( 10 % )表达阳性 (P <0 .0 1)。肺癌组中小细胞癌表达阳性率为 81.8% ,非小细胞肺癌为 89.5 %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镜下见肿瘤病变者表达阳性率 95 .0 % ,未见肿瘤病变者 (周围型 )亦可达 70 .0 %。结论 :对肺癌经纤支镜取BALF测定端粒酶的活性阳性率高 ,特异性亦佳 ;对肺癌的诊断尤其是周围型者可能很有价值 ;扩增结果用银染方法显示较放射自显影同样敏感 ,且经济又无同位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诊断 肺癌 BALF
下载PDF
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与血清IgE含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天勇 彭义莉 +3 位作者 刘桂兰 伍学强 叶德普 王国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报告一处农村全人口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现象调查。复强反应阳性率为11.0%。采用ELISA测定PPD试验的后5组人群血清IgE含量,结果:人群血清IgE含量随着PPD试验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结核菌抗原刺... 报告一处农村全人口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现象调查。复强反应阳性率为11.0%。采用ELISA测定PPD试验的后5组人群血清IgE含量,结果:人群血清IgE含量随着PPD试验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结核菌抗原刺激机体,可使其产生大量的IgE,Ⅰ型变态反应可能也参与了被结核菌感染机体的感染发病过程。各组PPD反应强度与血清IgE含量无相关,支持结核菌进入机体,机体免疫呈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发生分离现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抗体 IGE
下载PDF
三种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核病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红歌 张霞 +2 位作者 杜思和 叶德普 王国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种免疫学方法联合检测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金标法 (TB DOT)、PPDIgGELISA法(TB Ab)和一步免疫层析法 (TB CHECK)三种免疫学检测方法 ,对 3 4例菌阳肺结核、46例菌阴肺结核、3 0例非结核肺部疾病及 2 1例复强反... 目的 :探讨三种免疫学方法联合检测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金标法 (TB DOT)、PPDIgGELISA法(TB Ab)和一步免疫层析法 (TB CHECK)三种免疫学检测方法 ,对 3 4例菌阳肺结核、46例菌阴肺结核、3 0例非结核肺部疾病及 2 1例复强反应阴性健康人进行检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TB DOT 88 2 %、99 2 % ;TB Ab 79 4%、98 1% ;TB CHECK 85 3 %、94 1%。单项检测菌阳和菌阴肺结核的阳性率分别为TB DOT 88 2 %、5 8 3 % ;TB Ab 79 4%、47 8% ;TB CHECK 85 3 %、45 6%。联合方法检测菌阳、菌阴肺结核阳性率二联分别为 91 2 %、65 9% ;三联分别为 94 1%、69 6% ,比单项检测明显提高 ,但特异性稍有降低。菌阳和菌阴肺结核联合检测 ,二联法同时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 85 3 %和 5 6 5 %。联合检测同时阳性比单独法检测低或相当 ,但特异性提高了 ,可达 98% ,若以健康对照组 ,可达 10 0 %。结论 :采用这三种联合检测方法 ,由于提高了特异性 ,且操作方法简便 ,经济实用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金标法 免疫层析法 ELASA法 诊断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国蕊 叶德普 祖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3期261-264,共4页
本文运用PCR检测技术,对55例正常人,35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146例肺结核病人作对照,用抗酸染色法以及分枝杆菌培养法作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为PCR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和培养法,特异性为97.8%,敏感世为8... 本文运用PCR检测技术,对55例正常人,35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146例肺结核病人作对照,用抗酸染色法以及分枝杆菌培养法作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为PCR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和培养法,特异性为97.8%,敏感世为80%。由于其方法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结核菌糖脂类抗原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舒林 杜长梅 +3 位作者 孙占强 谢红歌 叶德普 王国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43-443,共1页
〔目的〕探讨TBGL结核抗体检测试剂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76例血清或血浆 ,使用TBGL ,以ELISA方法检测结核抗体。〔结果〕TBGL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 80 % ,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为 83 .3 % ,检测特异性为 96.6%。... 〔目的〕探讨TBGL结核抗体检测试剂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76例血清或血浆 ,使用TBGL ,以ELISA方法检测结核抗体。〔结果〕TBGL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 80 % ,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为 83 .3 % ,检测特异性为 96.6%。〔结论〕TBGL在结核病临床诊断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是一项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结核抗体检测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糖脂类抗原 结核病 诊断 临床应用 ELISA方法 检测
下载PDF
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肺癌p53基因的突变
13
作者 张舒林 闫国蕊 +3 位作者 祖燕 陈鲁琦 伍学强 叶德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套适用于临床检测的p53基因突变的分析方法,探讨肺癌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银染法对22例肺癌患者p53基因的第6、第7外显子进行分析...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套适用于临床检测的p53基因突变的分析方法,探讨肺癌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银染法对22例肺癌患者p53基因的第6、第7外显子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组织标本经PCR扩增,均获得特异的p53基因扩增产物,进一步对第6第7外显子应用SSCP进行突变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p53基因突变率各不相同,第7外显子的突变率(27.3%)高于第6外显子(9.1%)。结论:PCR-SSCP银染法是适于肺癌患者p53基因突变分析的简捷、快速而可靠的检测方法,通过进一步研究,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53基因 PCR-SSCP 基因突变 检测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焦宪法 秦连 +4 位作者 秦建领 王锋 王宁 王国斌 叶德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分析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42例新鲜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和 35例癌旁组织 ;6 3例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肺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分析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42例新鲜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和 35例癌旁组织 ;6 3例肺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同时行刷片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31例非肺癌肺疾病的灌洗液 ;34例肺癌痰液 ,31例非肺癌肺疾病的痰液。采用PCR -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①新鲜手术切除肺癌标本和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6 4.3% ( 2 7/ 42 ) ,0 % ( 0 / 35 ) ,( χ2 =34.6 1,P <0 .0 1) ;Ⅰ~Ⅱ期肺癌和Ⅲ~Ⅳ期肺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6 .7% ( 13/ 15 )和 77.8% ( 2 1/ 2 7) ( χ2 =0 .0 9,P >0 .0 5 ) ;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5 .8% ( 2 2 / 2 9)和 92 .3% ( 12 / 13) ,( χ2 =0 .6 9,P >0 .0 5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7.2 % ( 13/ 18)、87.5 % ( 14 / 16 )和 87.5 % ( 7/ 8) ( χ2 =0 .13,0 .0 2 ,0 .0 3,P均 >0 .0 5 )。②肺癌与非肺癌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76 .2 % ( 4 8/ 6 3)和 6 .5 % ( 2 / 31) ( χ2 =40 .6 ,P <0 .0 1)。端粒酶阳性率高于刷检( χ2 =0 .3.0 1,P >0 .0 5 ) ,高于灌洗液细胞学 ( χ2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端粒酶 检测
下载PDF
血清CYFRA21-1免疫放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刘俊刚 伍学强 +3 位作者 汤兵祥 冯月娥 叶德普 王国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5期420-420,共1页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肿瘤标记物研究和应用较多,寻找可靠且具有组织学特异性的肺癌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Bodenmuller等[1]1992年首次检测了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本研究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Y...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肿瘤标记物研究和应用较多,寻找可靠且具有组织学特异性的肺癌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Bodenmuller等[1]1992年首次检测了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本研究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旨在探讨该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血清CYFRA21-1水平为12.3±8.2 μ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种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鳞癌为14.2±9.7 μg/L,腺癌为9.7±5.1 μg/L,SCLC为7.8±3.3 μg/L,其中鳞癌水平最高,显著高于腺癌和SCLC(P<0.02,P<0.01),腺癌水平高于SCLC,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CYFRA21-1 免疫放射法 肺癌 诊断 上皮细胞
下载PDF
胎肝细胞悬液治疗重症肝炎肝硬化临床分析
16
作者 朱继德 黄河 +7 位作者 李怀斌 樵风桂 刘福生 杨秀玉 孙英丽 李元香 叶德普 冯雪玉 《中原医刊》 1991年第1期24-25,共2页
我院消化内科自1989~1989年共收治重型肝炎、肝硬化62例,应用静脉输注人胎肝细胞悬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资料与结果我院消化内科4年共收治重型肝炎8例,其中男7例、女1例;肝炎后肝硬化功失代偿期(ChridⅡ~Ⅲ级)54例,其... 我院消化内科自1989~1989年共收治重型肝炎、肝硬化62例,应用静脉输注人胎肝细胞悬液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资料与结果我院消化内科4年共收治重型肝炎8例,其中男7例、女1例;肝炎后肝硬化功失代偿期(ChridⅡ~Ⅲ级)54例,其中男45例,女9例.临床诊断排除药物性肝损害,均符合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所拟定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肝活检病理证明为重肝、肝硬化.人胎肝取自妊娠4—6.5个月的健康孕妇的正常胎儿,行水囊引产,胎肝细胞悬液在无菌室内超净工作台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肝硬变 胎肝细胞悬液
下载PDF
结核菌素试验复强反应发生率及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广秀 彭义利 +7 位作者 邱美玲 叶德普 伍学强 胡天勇 王国斌 刘桂兰 黄桂玲 汤金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173-175,共3页
对1973名健康人群进行结素复强反应观察及发生机理探讨。结果:第2次复强阳性率11.0%,第3次阳性率4.7%。复强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复强阳性人群血T淋巴细胞亚群T_3、T_4、T_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对1973名健康人群进行结素复强反应观察及发生机理探讨。结果:第2次复强阳性率11.0%,第3次阳性率4.7%。复强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复强阳性人群血T淋巴细胞亚群T_3、T_4、T_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高于其它组,证明第2次结素试验使免疫活性细胞激活,增强回忆反应,使免疫反应再现。同时,本文抗体及补体水平检测结果说明,结素反应中有体液免疫参与,且抗体及补体水平与年龄有关,而复强作用并不增强机体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 复强反应 发生率
下载PDF
用联合玫瑰花结法鉴定双重标志的D淋巴细胞
18
作者 叶德普 吴慰萱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26-26,共1页
人外周血中有一小群D淋巴细胞,一般倾向认为它可能是未分化的兼具T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细胞。D细胞在疾病中之意义报道不一。国外有报道在淋巴系肿瘤患者中D淋巴细胞百分率增高,而某些自家免疫性疾病及其它非肿瘤疾病中百分率未见增高。... 人外周血中有一小群D淋巴细胞,一般倾向认为它可能是未分化的兼具T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细胞。D细胞在疾病中之意义报道不一。国外有报道在淋巴系肿瘤患者中D淋巴细胞百分率增高,而某些自家免疫性疾病及其它非肿瘤疾病中百分率未见增高。国内关于此项工作报道较少,仅见正常值之研究。研究方法大多采用E—EAC,E—Smzg、E—EA以及E—ZC等。本文采用E—EA法并研究其临床意义。实验结果表明,31名正常人平均值为2.1±1.7%,3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平均值为7.0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病 玫瑰花结 肾小球 肾单位
下载PDF
PCR检测污染的予防及控制
19
作者 阎国蕊 叶德普 +2 位作者 腊胜明 苏保亮 李文岩 《适宜诊疗技术》 1994年第2期35-36,共2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拟天然DNA复制的体外扩增方法,它通过试管反应使样品中极少量的基因组DNA或RNA样板的特定基因片段在短短几小时内扩增数百万倍,进而达到检测目的。
关键词 质量控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 污染来源 紫外灯 高压灭菌
下载PDF
5种方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国斌 叶德普 +10 位作者 彭义利 刘俊刚 柴文琪 徐翠云 阎国蕊 伍学强 葛广秀 靳鸿建 宋自卫 毛清华 潘风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 (PCR)TB DNA检测、血清结核分支杆菌胞壁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卡介菌免疫球蛋白G(PPDIgG)、结核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SCIC)与结核菌素 (PPD)0 1U皮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上述 5...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 (PCR)TB DNA检测、血清结核分支杆菌胞壁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卡介菌免疫球蛋白G(PPDIgG)、结核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SCIC)与结核菌素 (PPD)0 1U皮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上述 5种检测方法用于初治菌阳肺结核 3 1例、健康对照 5 3例、非结核肺疾病 3 0例、初治菌阴肺结核 5 4例同步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结果分组分析评价。结果 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依次为PCR 96 8% ,96 2 % ;LAMIgG 69 2 % ,98 1% ;PPDIgG 62 1% ,98 1% ;SCIC 3 2 0 % ,98 1% ;PPD 0 1U 5 3 8% ,98 1%。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相应为 4 1 7% ,2 8 9% ,4 4 4 % ,2 8 9,2 1 4 %。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 2、3、4、5联分别为 66 9% ,75 0 % ,80 4 % ,85 7%。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 ,并高于对菌阳组单项检测的阳性率。联合检测特异性随联合种类增多有轻微下降 ,最大下降幅度仅 9%。2、3、4种联合检测特异性仍保持在 90 %以上。结论  5种方法用于菌阴肺结核诊断 ,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 ,而特异性仅稍降低。故联合检测用于菌阴肺结核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 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