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成骨不全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3 位作者 冯长征 魏北阳 刘永熙 张嫣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5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成骨不全X线、超声的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我科收治的28例成骨不全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检查14例,X线检查14例。结果:先天性成骨不全超声检查均有四肢短小并多发骨折,其中... 目的:观察先天性成骨不全X线、超声的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我科收治的28例成骨不全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检查14例,X线检查14例。结果:先天性成骨不全超声检查均有四肢短小并多发骨折,其中8例胎儿羊水在正常范围,6例羊水较多。X线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反复骨折及骨折后畸形愈合,骨质稀释、骨皮质变薄。结论:先天性成骨不全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X线、超声是诊断先天性成骨不全的重要方法,超声为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先天性 放射线照像术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2 位作者 莫任光 汤日杰 魏北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 10例先天性骨梅毒婴儿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 :10例中 8例有骨骼异常改变。骨梅毒的X线表现为 :骨骺端炎 8例 ,主要表现为先期钙化带致密、增厚 ,其下方有不规则的透亮带和不... 目的 :探讨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及其特点。方法 :收集 10例先天性骨梅毒婴儿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 :10例中 8例有骨骼异常改变。骨梅毒的X线表现为 :骨骺端炎 8例 ,主要表现为先期钙化带致密、增厚 ,其下方有不规则的透亮带和不规则硬化。骨膜炎 7例 ,显示葱皮状骨膜增厚。骨干炎 5例。骨骼改变呈多发、对称、广泛性 ,侵犯长骨为主 ,也可以累及不规则骨。结论 :X线检查对发现婴儿骨梅毒病变的诊断非常重要 ,能够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婴儿 胎传骨梅毒 临床分析 先天性骨梅毒 X线表现
下载PDF
Turner氏综合征的临床与骨改变分析(附15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4 位作者 冯长征 魏北阳 肖炜 刘永熙 张嫣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6期291-2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15例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Turner氏综合征分析,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的临床与骨改变特点。方法收集15例Turner氏综合征临床及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染色体核型分3型,第1型45,X,8例;第2型46,XX,5例... 目的通过对15例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Turner氏综合征分析,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的临床与骨改变特点。方法收集15例Turner氏综合征临床及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染色体核型分3型,第1型45,X,8例;第2型46,XX,5例;第3型46,XX/45,X,2例。X线表现有:骨质稀疏14例,掌骨征阳性8例,指骨优势9例,肘外翻10例,脊柱骨化不良5例,足趾趾节短9例,颅底凹陷11例。结论Turner氏综合征患者最终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低下,性发育不全。X线表现典型,骨改变对临床的诊断具有主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掌骨征 指骨优势 肘外翻
下载PDF
小儿Budd-chiari综合征的CT分析(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志球 邓志真 +1 位作者 李鹤虹 刘庆余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0年第2期107-107,111,共2页
探讨小儿Budd-chiari缩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6例小儿Budd-chiari综合征进行了CT扫描,且均经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6例患儿CT检查见肝脏体积普通性增大,尾状叶增生,CT平扫肝脏密度均匀(1/6)或不均匀(5/6),5例... 探讨小儿Budd-chiari缩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6例小儿Budd-chiari综合征进行了CT扫描,且均经手术或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结果:6例患儿CT检查见肝脏体积普通性增大,尾状叶增生,CT平扫肝脏密度均匀(1/6)或不均匀(5/6),5例增强扫描早期中央区斑片状强化,以后肝周边低密度区渐进性均匀增强,整个肝脏变成等密度,1例肝周边部无渐进性强化,6例患儿均未见肝静脉显示,肝段下腔静脉显示狭窄。结论:小儿Budd-chiari综合征CT表现与成人相似,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示诊断BCS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x综合征 CT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3 位作者 冯长征 魏北阳 刘永熙 张嫣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与CT特点,探讨其临床表现与CT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和头颅CT表现。结果: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有:1、第三脑室扩大并上移。2、半球间裂异常造近第...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与CT特点,探讨其临床表现与CT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和头颅CT表现。结果: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有:1、第三脑室扩大并上移。2、半球间裂异常造近第三脑室前部。3、双侧侧脑室体部平直、分离。4、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及枕角扩大。结论:胼胝体发育不良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能够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畸形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颈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1 位作者 冯长征 魏北阳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 目的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小儿Budd-Chiari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探讨
7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1 位作者 李鹤虹 刘庆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3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Budd Chiari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搜集 7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小儿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 ,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检查 ,5例行血管造影 ,2例行MRI检查。结果 :肝脏呈斑均匀增强 ,为典型... 目的 :探讨小儿Budd Chiari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搜集 7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小儿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 ,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检查 ,5例行血管造影 ,2例行MRI检查。结果 :肝脏呈斑均匀增强 ,为典型的CT表现。 5例血管造影示肝段下腔静脉狭窄。结论 :小儿Budd Chiari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与成人相似 ,CT ,血管造影和MRI在Budd Chiari综合征的发现和分型方面非常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X线计算机 儿童 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相
下载PDF
放射介入结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8
作者 叶志球 胡克 +2 位作者 陈文俊 洪庆山 郭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研究放射介入结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进行输卵管介入孕囊内注射(50~100mg甲氨蝶呤+10ml生理盐水十76%泛影葡胺5m1)+中药治... 目的研究放射介入结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进行输卵管介入孕囊内注射(50~100mg甲氨蝶呤+10ml生理盐水十76%泛影葡胺5m1)+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行输卵管介入孕囊内注射治疗(药物及剂量与观察组相同)。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B—HCG水平下降及孕囊缩小较对照组更明显。此外,观察组疗程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放射介入结合中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介入 输卵管妊娠 甲氨蝶呤 中药
下载PDF
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MR表现
9
作者 叶志球 郭庆禄 +3 位作者 冯长征 魏北阳 刘永熙 张嫣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通过MRI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垂体腺大小、形态和信号强度变化规律。方法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CPP并有完整MRI资料3~10岁年龄段的女童40例,观察测量矢状面T1加权图像上垂体腺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3~<5岁组腺垂体高... 目的通过MRI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垂体腺大小、形态和信号强度变化规律。方法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CPP并有完整MRI资料3~10岁年龄段的女童40例,观察测量矢状面T1加权图像上垂体腺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3~<5岁组腺垂体高度为6.1±0.2mm,5~<10岁组腺垂体高度为6.4±0.4mm;3~<10岁组垂体上缘隆凸型占85.0%(34/40);垂体柄宽径为1.93±0.50mm;垂体后叶均为高信号(100%)。结论CPP女童垂体大小形态变化大,垂体腺明显大于同龄正常儿童,垂体腺明显增生肥大,垂体上缘上凸比率也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儿童,垂体腺在MRI上的这种改变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有过早活动,这种改变对临床诊断CPP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垂体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声与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丹曦 赵一俏 +3 位作者 郭庆禄 叶志球 孙平 郭艳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与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探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简便的方法。方法:对141例同时接受超声与CT检查,且诊断为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的超声与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41例颅内出血(NIH)新生儿中,由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超声与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探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简便的方法。方法:对141例同时接受超声与CT检查,且诊断为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的超声与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41例颅内出血(NIH)新生儿中,由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共120例,诊断符合率为85.11%(120/141),超声漏诊新生儿颅内出血21例,其中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6例,脑实质出血(IP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例,硬脑膜下出血(SD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例。IPH合并SAH漏诊的2例,均为诊断出IPH但漏诊SAH,SDH合并SAH漏诊的3例,均为诊断出SDH但漏诊SAH。漏诊率为14.89%(21/141);由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共130例,诊断符合率为92.20%(130/141),CT漏诊新生儿颅内出血11例,其中脑室管膜下出血(SHE)5例,脑室内出血(IVH)6例,漏诊率为7.80%(11/141)。结论:超声与CT检查是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NIH)较好的辅助手段,两者对于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各具特点,互有利弊。建议对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应首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如超声检查是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颅内出血者,则进一步行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超声诊断 CT诊断
下载PDF
婴幼儿肝血管瘤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伟 马瑞霞 +2 位作者 贺小明 叶志球 梅世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2-554,共3页
血管瘤是婴儿期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5%^([1])。婴儿肝血管瘤是真正的血管瘤,是毛细血管内皮的增生改变^([2])。随着介入医学发展,介入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受到临床外科的重视,介入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可反... 血管瘤是婴儿期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5%^([1])。婴儿肝血管瘤是真正的血管瘤,是毛细血管内皮的增生改变^([2])。随着介入医学发展,介入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受到临床外科的重视,介入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不影响外科手术切除的优势^([3])。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儿科和介入科收入院的19例婴幼儿肝血管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毛细血管内皮 临床外科 介入栓塞治疗 介入科 介入医学 超选择 婴儿期
下载PDF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标准的一些补充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庆禄 叶志球 李鹤虹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3期17-1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4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随访复查CT图象的变化 ,探讨其CT分度标准与临床分级 ,不同预后不能完全平行的关系 ,提出补充观点以供参考。方法 :将 142例病例图象资料按CT分度标准 ,临床分级标准 ,不同预后重新归纳 ,分析病... 目的 :通过对 14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随访复查CT图象的变化 ,探讨其CT分度标准与临床分级 ,不同预后不能完全平行的关系 ,提出补充观点以供参考。方法 :将 142例病例图象资料按CT分度标准 ,临床分级标准 ,不同预后重新归纳 ,分析病程演变及预后及CT分度之间的差异特征。结果 :发现预后相关因素当中 ,缺血缺氧发生的脑叶部位及病变区CT值高低应当引起重视和重新认识。结论 :缺血缺氧性脑病在不同脑叶的发生及其缺血缺氧区CT值的高低与预后有一定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CT 分度标准
下载PDF
MRI对宫颈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嫣 陈园园 +4 位作者 江魁明 王霞 叶志球 郭庆禄 梅世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116-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且术前、术后均行MR检查,评估治疗前后MRI影像变化。结果术前MRI诊断宫颈癌病...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且术前、术后均行MR检查,评估治疗前后MRI影像变化。结果术前MRI诊断宫颈癌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4.7±1.4)cm,术后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2.9±1.5)cm,治疗前后病灶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后宫颈癌病灶的ADC值,治疗前平均值为(0.904±0.2230)×10-3mm^2/s,治疗后平均值为(1.041±0.231)×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治疗有效率86.1%,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总有效率50.0%,P<0.05;对比鳞状细胞癌治疗前后ADC值变化,治疗前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其他病理类型宫颈癌治疗前后变化,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有助于早期评价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且鳞状细胞癌对该治疗方案的反应优于其他病理类型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新辅助化疗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ER、PR及Her-2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嫣 郭庆禄 +4 位作者 张江宇 叶志球 魏北阳 冯长征 刘永熙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7年第5期207-21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ER、PR与Her-2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3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肿块、钙化、病变区密度和结构扭曲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R、PR和Her-2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93例乳腺癌患者中,肿块边缘毛刺征...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ER、PR与Her-2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3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肿块、钙化、病变区密度和结构扭曲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R、PR和Her-2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93例乳腺癌患者中,肿块边缘毛刺征者ER、PR阳性表达率高;病变区有钙化和结构扭曲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病变区高密度和结构扭曲ER、PR阳性表达率低;分支铸形钙化更倾向于Her-2高表达;肿块大小与ER、PR和Her-2表达均无关。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和ER、PR及Her-2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及Her-2的表达状态,为乳腺癌的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线X线摄影术 孕激素受体 HER-2基因
下载PDF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嫣 郭庆禄 +4 位作者 张江宇 叶志球 魏北阳 冯长征 刘永熙 《广州医药》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4例乳腺癌患者X线征像中肿块、钙化、毛刺、病变区密度及有无结构扭曲与免疫组化测定的p53基因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84例乳腺癌患者中,有肿块者53例,占63.1%,有钙化...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4例乳腺癌患者X线征像中肿块、钙化、毛刺、病变区密度及有无结构扭曲与免疫组化测定的p53基因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84例乳腺癌患者中,有肿块者53例,占63.1%,有钙化者42例,占50.0%,有毛刺者25例,占29.8%,病变区高密度者57例,占67.9%,有结构扭曲38例,占45.2%。p53阳性表达44例,阳性表达率为52.4%。钙化与病变区高密度者p53阳性表达率高,毛刺征、有无肿块及结构扭曲与p53阳性表达无关。结论乳腺癌的一些重要的钼靶X线征象与p53基因的表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程度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线X线摄影术 P53基因
下载PDF
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的DR改良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庆山 许乙凯 +2 位作者 郭庆禄 叶志球 刘春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32-303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DR摄影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方法:分析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的DR摄影存在的问题,尝试技术改良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乳腺标本DR线摄影存在细节重叠,对比度差,钙化及腺体组织影像模糊等缺点。采用模拟背... 目的:探讨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DR摄影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方法:分析乳腺钢丝定位活检标本的DR摄影存在的问题,尝试技术改良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乳腺标本DR线摄影存在细节重叠,对比度差,钙化及腺体组织影像模糊等缺点。采用模拟背景台及加压技术,手动调整照射参数,能克服上述缺点,获取最佳图像。结论:模拟乳腺标本的在体环境及调整参数可提高乳腺标本的摄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摄影 标本 活检
下载PDF
乳腺摄影微钙化的LeGal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庆山 胡志刚 +1 位作者 郭庆禄 叶志球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摄影时微钙化病灶的Le Gal分型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伴有乳腺微钙化灶的女性患者106例,术前均行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分析微钙化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Le Gal分型。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发现111个微钙化病灶(5... 目的:探讨乳腺摄影时微钙化病灶的Le Gal分型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伴有乳腺微钙化灶的女性患者106例,术前均行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分析微钙化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Le Gal分型。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发现111个微钙化病灶(5例为双乳病变),经病理证实,恶性病灶50个(45.0%),良性61个(55.0%)。微钙化Le Gal分型中恶性病变的比例分别为:Ⅱ型29.6%(16/54),Ⅲ型31.0%(9/29),Ⅳ型87.0%(20/23),Ⅴ型100%(5/5)。良恶性病灶的微钙化类型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分型的升高,恶性病变的比例逐渐递增。Ⅱ型和Ⅲ型中,微钙化单位面积数量以及是否合并肿块在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钙化病灶的Le Gal分型与其病理学表现间有明显相关性,结合其它影像学表现能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钙化 乳房摄影术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MRI诊断腹膜后妊娠并行介入治疗二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育斌 唐雪珍 +1 位作者 叶志球 江魁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830,共2页
病例资料病例1,女,37岁,孕4产1,因胚胎移植后48天,宫内及双侧附件未见孕囊入院。既往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入院血清β-hCG 88165 U/L。行全腹部MR检查发现左肾下极水平,腹主动脉左旁囊样信号影,大小4.1 cm×3.8cm×4.5 cm,T 1W... 病例资料病例1,女,37岁,孕4产1,因胚胎移植后48天,宫内及双侧附件未见孕囊入院。既往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入院血清β-hCG 88165 U/L。行全腹部MR检查发现左肾下极水平,腹主动脉左旁囊样信号影,大小4.1 cm×3.8cm×4.5 cm,T 1WI呈低信号,T 2WI呈高信号,偏心厚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腹膜后 妊娠 异位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透视下球囊扩张术在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育斌 李鸿恩 +3 位作者 叶志球 梅世伟 田松 唐雪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6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探究透视下球囊扩张术应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12月51例因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入院的患儿,比较球囊扩张治疗前后吻合口管径及吻合口狭窄指数,并探究影响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透视下球囊扩张术应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12月51例因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入院的患儿,比较球囊扩张治疗前后吻合口管径及吻合口狭窄指数,并探究影响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的相关因素。结果透视下球囊扩张治疗前吻合口中位管径、吻合口中位SI分别为3.30(2.4,4.2)mm、0.66(0.53,0.75),末次FBD治疗后吻合口中位管径、吻合口中位SI分别为6.70(5.1,9.3)mm、0.42(0.30,0.53),治疗前后吻合口管径、吻合口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儿接受FBD后造影均未发现吻合口撕裂,其中43例患儿经过FBD治疗后吻合口管径较治疗前增大,同时SI较治疗前减小,认定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4.3%;首次FBD治疗月龄与扩张后吻合口管径及SI不存在相关关系(P=0.37、0.25,r=-0.13、-0.16);首次FBD治疗月龄与治疗次数存在正相关关系(P=0.02,r=0.32);治疗次数与治疗前食管吻合口管径、SI不存在相关关系(P=0.08、0.31,r=-0.25、-0.15)。结论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儿,透视下球囊扩张术是一种疗效确切、过程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 食管闭锁 吻合口 狭窄
下载PDF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治疗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长征 郭庆禄 +3 位作者 叶志球 魏北阳 刘永熙 张嫣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58-59,64,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介入输卵管再通术(FTR)对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306例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共530条阻塞输卵管(双侧224例,单侧82例),在X线监视下行SSG和FTR。结果530例输卵管完全再通率84.7%(449/530);间质部梗阻...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介入输卵管再通术(FTR)对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306例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共530条阻塞输卵管(双侧224例,单侧82例),在X线监视下行SSG和FTR。结果530例输卵管完全再通率84.7%(449/530);间质部梗阻再通率89.9%(268/298),峡部再通率86.7%(144/166),近段再通率高88.7%(412/464),壶腹部再通率60.4%(29/48),伞部再通率44.4%(8/18),远段再通率较低56.1%(37/66)。1~3个月后输卵管的再阻塞率为11.4%(51/449);随访1年妊娠率34.6%(106/306)。其中宫内妊娠率33.0%(101/306),异位妊娠率1.6%(5/306)。结论SSG和FTR技术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较好的方法,应该作为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阻塞 介入 再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