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结合CBL模式在心外科规培教学中应用体会
1
作者 陈磊 叶文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8期9-12,共4页
现代临床医学规培模式有多种,其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具体到医学就是由医学生和导师组成教学单位,围绕某一典型病例或某种临床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置于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激发... 现代临床医学规培模式有多种,其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具体到医学就是由医学生和导师组成教学单位,围绕某一典型病例或某种临床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置于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试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CBL教学(Case-based Learning)是以病例为核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模式对于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尤其是住院医师开展临床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且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临床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两种方式相结合。结合临床实践和带教的经历,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方法 PBL模式 CBL模式
下载PDF
凝血酶胸内注射治疗乳糜胸16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文学 沈振亚 +2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焦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胸内注射治疗 自发性乳糜胸 凝血酶 外伤性
下载PDF
微创心脏手术5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文学 郁喆 +4 位作者 华菲 陈柯 胡雁秋 卜丽芬 沈振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56例实施了直视微创心脏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手术径路为经右胸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建立体外循环,... 目的:总结分析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56例实施了直视微创心脏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手术径路为经右胸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建立体外循环,经右房切口实施房室缺修补术、经房间沟或右房切口实施瓣膜置换手术,术后评估手术效果。并与行常规正中开胸心脏手术25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有5例患者因体形肥胖术野暴露困难而延长手术切口;3例有右侧胸腔黏连,予游离胸膜腔后继续心脏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较顺利,均获成功,无死亡患者。其平均手术时间为(183.5±65.2)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59.2±21.5)min,心脏停跳患者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4.3±24.6)min,术后呼吸机辅助平均机械通气时间(7.0±3.1)h,术后24 h平均胸腔积液引流量(289.4±117.2)mL,平均住院时间(10.5±4.2)d,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微创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两组间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手术组较常规手术组总手术时间略长但术后胸管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可完成微创径路房室缺修补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创伤小,安全易行。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期短,切口美观,在适用范围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小切口
下载PDF
低温体外循环下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文学 陈柯 +6 位作者 郁喆 冀振春 范红友 陈一欢 华菲 卜丽芬 沈振亚 《交通医学》 2013年第6期668-669,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手术期处理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术中彻底清除赘生物和可疑感染灶,生理盐水和高浓度抗菌溶液反复冲洗心腔,充分纠正心内合并畸形,置换病变瓣膜,...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手术期处理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术中彻底清除赘生物和可疑感染灶,生理盐水和高浓度抗菌溶液反复冲洗心腔,充分纠正心内合并畸形,置换病变瓣膜,人工瓣膜缝合前行抗生素预处理。术后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6~8周。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术后第5天因重度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死于循环衰竭1例,术后菌血症未控制合并急性肾衰第15天死于循环衰竭1例,术后1周突发脑梗死昏迷死亡1例,余2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6年,失访2例;全组随访期内无感染复发,心功能Ⅰ-Ⅱ级,无死亡及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力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经术前、术中抗菌处理、移植物预处理及术后正规足疗程抗生素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成形术 低温体外循环术
下载PDF
胸腺应急修饰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5
作者 叶文学 沈振亚 +2 位作者 于曙东 郑世营 余云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5-557,560,共4页
目的 :与以往术前 2 1天进行胸腺修饰常规方法不同 ,在手术当天进行胸腺内注射抗原 ,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方法 :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 ,实验组在手术当天将供体SD大鼠脾细胞注射到受体Wistar大鼠胸腺 ,并以FK5 0 6... 目的 :与以往术前 2 1天进行胸腺修饰常规方法不同 ,在手术当天进行胸腺内注射抗原 ,诱导大鼠同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方法 :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 ,实验组在手术当天将供体SD大鼠脾细胞注射到受体Wistar大鼠胸腺 ,并以FK5 0 6短程处理受体鼠。单纯药物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使用FK5 0 6但不进行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 ;经典方法诱导组 ,腹腔注射抗淋巴细胞血清ALS( 1天 ) +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 ( 2 1天 ) ;无处理组 ,单纯将SD大鼠心脏移植到Wistar大鼠腹腔。观察供心存活天数、病理改变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供心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而与经典诱导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经典诱导组的供受体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各组增殖反应均较无处理组降低 ,而两者之间无差异。结论 :心脏移植手术当日胸腺内注射供体同种抗原 ,同时给予短程免疫抑制剂与术前 2 1天胸腺注射的经典诱导组同样能诱导宿主对移植物的低反应状态 (免疫耐受或免疫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修饰 FK506 免疫耐受 心脏移植
下载PDF
高复跳率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叶文学 沈振亚 张胜超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48-150,170,共4页
目的改进小鼠-大鼠异位心脏移植的手术方式,建立一种复跳率较高的心脏移植模型,并就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改进麻醉剂为4%水合氯醛及手术方法技巧,颈部套袖法建立昆明小鼠-SD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150只。结果常规组和改进组供心复... 目的改进小鼠-大鼠异位心脏移植的手术方式,建立一种复跳率较高的心脏移植模型,并就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改进麻醉剂为4%水合氯醛及手术方法技巧,颈部套袖法建立昆明小鼠-SD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150只。结果常规组和改进组供心复跳率分别为81.43%(57/70)及92.50%(74/80)。常规组总手术时间为72.57±10.52min,取供体时间为7.73±1.90min,而改进组分别为75.33±11.14min(P>0.05)和8.96±1.93min(P<0.05)。结论手术方法改进后供心获取时间虽然有所延长,但对手术总时间影响并不大,而供心的复跳率高,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异位移植 小鼠 大鼠
下载PDF
创伤性膈肌裂伤34例诊治分析
7
作者 叶文学 沈振亚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38-339,共2页
分析 34例创伤性膈肌裂伤 ,结果发现复合伤多于单纯性损伤 ,易漏诊、误诊。认为重症创伤救治中的慎重全面性态度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 创伤性隔肌裂伤 复合伤 重度创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孟庆友 黄浩岳 +2 位作者 余云生 叶文学 沈振亚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945-1948,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究与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干预率、IL-1β、INF-γ、NF-k B、VEGF表达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IL-1β、INF-γ、NF-k B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相比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下载PDF
siRNA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NF-κBp65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晓彤 沈振亚 +5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焦鹏 滕小梅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2,共5页
探索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中的应用前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p65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入小鼠EOMA细胞,RT-PCR测定细胞... 探索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中的应用前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p65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转染入小鼠EOMA细胞,RT-PCR测定细胞内NF-κBp65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NF-κBp65蛋白水平。同时观察siRNA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转染siRNA后的第24小时,细胞内NF-κBp65mRNA水平降低,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而在第48小时、72小时细胞内NF-κBp65蛋白已经无法测出;在TNF-α刺激后,转染siRNA的细胞组内NF-κBp65的表达也明显受到抑制。说明RNAi技术可以抑制NF-κBp65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干扰RNA 核因子KB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限制性裸支架在Stand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庆友 黄浩岳 +2 位作者 余云生 叶文学 沈振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TEVAR)是临床上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腔内修复的首选方法,但其存在远期并发症,尤其是支架源性主动脉新发破口(SIDR)成为导致患者术后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的原因之一.为了预防TEVAR术后SIDR发生,有学者提...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TEVAR)是临床上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腔内修复的首选方法,但其存在远期并发症,尤其是支架源性主动脉新发破口(SIDR)成为导致患者术后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的原因之一.为了预防TEVAR术后SIDR发生,有学者提出在覆膜支架远端放置限制性裸支架.我院对近期采用覆膜支架联合远端限制性裸支架进行腔内修复治疗的1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限制性裸支架 腔内修复 疗效
下载PDF
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仲宁 沈振亚 +4 位作者 郑世营 余云生 叶文学 焦鹏 黄浩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4v6在5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 目的研究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4v6在5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临床病理分期(PTNM分期)成显著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术后5年生存率成负相关。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检测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率
下载PDF
快速右心室起搏诱导心衰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7
12
作者 焦鹏 沈振亚 +8 位作者 惠杰 杨俊华 孟自立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刘鸿程 张卫民 李红卫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改进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获得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方法以12只太湖梅山猪为实验对象,以230次/min的频率右心室快速起搏4周后,改用190次/min的频率维持右心室起搏4周。结果230次/min快速起搏4周后,所有实验动物均出现明显的... 目的改进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获得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方法以12只太湖梅山猪为实验对象,以230次/min的频率右心室快速起搏4周后,改用190次/min的频率维持右心室起搏4周。结果230次/min快速起搏4周后,所有实验动物均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衰的表现;心超显示心室壁变薄,EF、CO明显下降;心导管结果示肺动脉压、右房压、肺动脉楔压升高而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动脉压降低;在以190次/min维持4周后,上述参数仍保持稳定。结论改进的快速右心室起搏诱导的心衰模型是稳定、持久的慢性终末期心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快速右心室起搏
下载PDF
同时性食管重复癌27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以国 沈振亚 +2 位作者 余云生 叶文学 牢伟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27例食管重复癌患者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及内镜下活检确诊,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1例。结果:术前确诊22例,术中及术后确诊5例,出现并发症7例,无手术死亡,术...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重复癌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27例食管重复癌患者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及内镜下活检确诊,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证实,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1例。结果:术前确诊22例,术中及术后确诊5例,出现并发症7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9例化疗或放疗,随访1-10年,1、3、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9%、51.0%、26.4%和11%。结论:食管癌患者常规行上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可提高食管重复癌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积极的外科治疗、术后辅以适当放化疗,可改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重复癌 多原发性
下载PDF
人工瓣膜置换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范红友 沈振亚 +4 位作者 余云生 叶文学 华菲 张校铭 赵云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34期33-34,共2页
目的:分析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30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 目的:分析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30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单独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期情况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随访发现,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具有心功能改善明显,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 人工瓣膜置换术 疗效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厚怀 沈振亚 +6 位作者 许栋生 于曙东 余云生 叶文学 焦鹏 黄浩岳 周晓彤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 分析79例早期(T1N0M0)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效果,其中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复发率、生存率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肿瘤的组织类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后期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患者的年龄偏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高,肺功能较差;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1年生存率相似(胸腔镜组95%,肺叶切除组91%),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胸腔镜组65%,肺叶切除组70%,P<0.05)。提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早期NSCLC患者,电视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局部复发率较高,只要患者心肺功能能耐受,仍应首选肺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切除术 胸腔镜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A-1^+/CD45^+/CD31^+亚群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继刚 沈振亚 +4 位作者 滕小梅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丁英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06-370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CD45+/CD31+在心肌修复中作用。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四个亚群。各亚群及未分选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检测α-actin、Cx43、Desmi...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亚群SCA-1+/CD45+/CD31+在心肌修复中作用。方法:以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mBMSCs后以CD45、CD31为标准分选得到四个亚群。各亚群及未分选群和心肌细胞共培养后检测α-actin、Cx43、Desmin、cTnI的表达。将SCA-1+/CD45+/CD31+注入心梗小鼠体内完成心功能测定及心脏DIR成像检查。结果:各组均表达心肌特异性分化抗原。SCA-1+/CD45+/CD31+表达的量更多。心脏彩超及心脏DIR成像提示SCA-1+/CD45+/CD31+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及未分选群。结论:mBMSCs为一多克隆的细胞群体。SCA-1+/CD45+/CD31+向心肌定向分化及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其他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亚群
下载PDF
三种阳离子转染试剂对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晓彤 沈振亚 +5 位作者 于曙东 余云生 叶文学 黄浩岳 焦鹏 滕小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从三种常用的阳离子转染试剂中筛选出对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有较高转染效率和较低细胞毒性的转染试剂。方法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为报告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Lip... 目的从三种常用的阳离子转染试剂中筛选出对小鼠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有较高转染效率和较低细胞毒性的转染试剂。方法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为报告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LipofectamineTM PLUS和阳离子聚合物JetPEITM为转染试剂,按照转染试剂盒的说明优化其转染条件,分别转染EOMA细胞,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率、MTT法检测各转染条件下对EOMA的细胞毒性。结果经优化转染条件,LipofectamineTMPLUS和JetPEITM转染的细胞中阳性细胞的最高比例分别为45%和47%,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的细胞中荧光蛋白表达的比例最高(>80%),Lipofecta-mineTM2000试剂在最高转染效率的剂量下仍然保证了80%的细胞存活率。结论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对小鼠EOMA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和较低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内皮细胞 基因转染 阳离子脂质体 阳离子聚合物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浩岳 沈振亚 +4 位作者 余云生 叶文学 焦鹏 华菲 陈一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巨大左心室 外科治疗 心血管外科
下载PDF
高龄食管贲门癌109例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一欢 沈振亚 +6 位作者 于曙东 朱江 余云生 叶文学 焦鹏 黄浩岳 华菲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5-345,347,共2页
关键词 高龄 食管癌 贲门癌 并发症
下载PDF
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TEVAR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庆友 沈振亚 +2 位作者 黄浩岳 余云生 叶文学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术中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2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病人实施TEVAR治疗。采用预开窗技术保留弓... 目的:回顾性分析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术中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2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病人实施TEVAR治疗。采用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动脉。应用3种方法处理:(1)窗口预留导丝法4例;(2)窗口4点标记法6例;(3)主动脉翻转效应结合2点标记法15例。其中单开窗22例,双开窗3例。分析技术成功率、血管通畅率、内漏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近期临床结果。结果: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92.0%(23/25),失败2例改行烟囱支架。术后血管造影示各开窗血管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少量近端内漏2例(8.0%)。手术时间0.5~3 h。无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随访20例(80.0%),随访时间(180.2±6.0)(15~390)d。血管通畅率为100%,无内漏。结论:应用预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TEVAR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等优点。需进一步随访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弓病变 预开窗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