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十年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培养的文献计量研究分析——基于CNKI(2008—2017)数据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治国 周婕 +1 位作者 陈晔 鲁林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5期51-52,共2页
中外合作办学对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国家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中文合作办学的层次越来越高,同时聚焦于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队伍、机构及刊物也不断壮大,创作和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和多... 中外合作办学对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国家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中文合作办学的层次越来越高,同时聚焦于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队伍、机构及刊物也不断壮大,创作和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我们基于2008—2017年的CNKI上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培养的论文发表情况,分析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学者、所在机构的影响力,以给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研究分布的大致轮廓,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研究生 培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研究生思政工作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治国 周婕 +2 位作者 黄晓涵 茅雨晨 陈晔 《科教导刊》 2019年第26期78-79,共2页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越来越高,表现为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断增多,并日益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内的研究生因其培养特点与培养模式,思政教育有其本身特点.本文浅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研...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越来越高,表现为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断增多,并日益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内的研究生因其培养特点与培养模式,思政教育有其本身特点.本文浅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特点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被引量:156
3
作者 厉旭云 梅汝焕 +3 位作者 叶治国 富丽琴 夏强 陆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135,197,共6页
参照文献计量分析法对中国知网1979~2011年期刊数据中的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刊发量从1979年的19篇增加到2011年的21057篇、核心期刊刊发量从1979年的6篇增加到2011年的3405篇。2011年高校实验教学研究... 参照文献计量分析法对中国知网1979~2011年期刊数据中的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刊发量从1979年的19篇增加到2011年的21057篇、核心期刊刊发量从1979年的6篇增加到2011年的3405篇。2011年高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校均8.9篇、人均0.016篇,核心期刊论文校均1.4篇,人均0.0025篇。1992~2011年,“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刊发实验教学研究论文量分别为5653篇和4461篇,刊发量居全部期刊的前两位;两刊2011年刊发的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占核心期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总刊发量的21.7%和18.6%,居核心期刊的前两位;两刊实验教学研究论文被引用频次和篇数居前两位。1997~2011年,含“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实验室”、“教学方法”关键词的各年份文献篇数占“实验教学”相应年份文献总篇数的占比持续增加。实验教学研究发展迅速,但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为高校实验教学研究顶级期刊;实验教学研究聚焦于能力培养、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但存在研究设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教学 教学研究 文献计量法 中国知网 学术趋势
下载PDF
中国生理学会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研讨班顺利结班
4
作者 叶治国 夏强 《生理通讯》 2012年第1期28-29,共2页
2011年12月4.10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研讨班在杭州顺利举办。本次PBL研讨班共吸引了来自包括第四军医大学、西藏藏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八十余名... 2011年12月4.10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研讨班在杭州顺利举办。本次PBL研讨班共吸引了来自包括第四军医大学、西藏藏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八十余名代表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理学会 研讨班 学习 第四军医大学 医学院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医科大学
下载PDF
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99
5
作者 陆源 厉旭云 +3 位作者 叶治国 王梦令 梅汝焕 夏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基础综合性实验采用以问题和科研基本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采用以解决科技问题为导向的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创新性...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基础综合性实验采用以问题和科研基本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采用以解决科技问题为导向的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创新性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创新能力的作用调查,统计学生的实验数据准确率及实验报告、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书、创新性实验论文等的篇幅和参考文献数。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学习比例高、用时多,自主学习文献数量增加显著,学生在实验、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创新性实验论文撰写、创新性实验设计竞赛和创新性实验延伸项目申报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自主学习 自主实验 自主创新 教学法
下载PDF
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被引量:35
6
作者 陆源 叶治国 +3 位作者 厉旭云 富丽琴 王梦令 夏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163,共5页
通过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差异及对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现状的剖析,以"支持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为目标,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地创建了综合性实验课程、科研训练课程、教学目标评估体系、实验内... 通过比较中美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差异及对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现状的剖析,以"支持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为目标,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地创建了综合性实验课程、科研训练课程、教学目标评估体系、实验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课程运行管理体系。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杭白菊提取液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离体大鼠心肌收缩功能下降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万红 曹春梅 +2 位作者 夏强 蒋惠娣 叶治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2-826,共5页
目的 :观察杭白菊水提取液在缺血再灌注和缺氧 /复氧过程中对离体心脏和心室肌细胞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 ,观察心室收缩功能 ;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荧光系统分别记录单个心肌细胞... 目的 :观察杭白菊水提取液在缺血再灌注和缺氧 /复氧过程中对离体心脏和心室肌细胞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 ,观察心室收缩功能 ;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荧光系统分别记录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和 [Ca2 + ]i;测定心肌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杭白菊 (0 5g/L)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离体灌流心脏左室发展压、最大收缩 /舒张速率、冠脉流量和左室发展压与心率乘积的抑制作用 ;并明显减弱缺氧 /复氧抑制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最大收缩 /舒张速度和细胞钙瞬态的作用。杭白菊处理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SOD水平明显升高 ,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杭白菊可能通过对抗自由基的作用 ,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和缺氧 /复氧对心肌收缩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心脏 缺血 再灌注 缺氧 大鼠
下载PDF
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玮 叶治国 +6 位作者 崔洁 邱水凤 徐万红 王会平 钱令波 蒋惠娣 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研究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心肌易损性与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整体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研究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研究杭白菊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心肌易损性与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乌头碱诱发的整体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研究CME对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复灌复制局部缺血/复灌模型,测定心肌缺血复灌前后的心室电生理学参数:舒张期兴奋阈(DET)、有效不应期(ERP)、室颤阈(VFT)。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测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的时程(APD90)、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次数,缩短其持续时间,延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时间,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延长离体大鼠心脏的ERP,并对缺血/复灌所致的ERP缩短和VFT降低有明显的减弱作用。与对照组相比,CME明显延长大鼠右室乳头肌动作电位APD50和APD90,降低动作电位Vmax,对动作电位的其他参数影响不显著。结论:CME具有降低大鼠心室易颤性、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提高大鼠心脏电生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化学 菊花/药理学 乙酸盐类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心律失常/中药疗法 心室颤动/中药疗法 动作电位
下载PDF
白介素-2对心肌细胞[Ca^(2+)]_i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春梅 夏强 +1 位作者 叶治国 张雄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5-430,共6页
为研究白介素 2 (interleukin 2 ,IL 2 )对心肌细胞内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实验采用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 ,以Fura 2 /AM为钙探针 ,用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检测细胞 [Ca2 + ]i 的变化。结果发现 :(1)IL... 为研究白介素 2 (interleukin 2 ,IL 2 )对心肌细胞内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实验采用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 ,以Fura 2 /AM为钙探针 ,用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检测细胞 [Ca2 + ]i 的变化。结果发现 :(1)IL 2 (0 5~ 2 0 0U/ml)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单个心室肌细胞内钙瞬态 ,IL 2 (2 0 0U/ml)对咖啡因诱导的肌浆网内储钙的释放无影响 ;(2 )纳洛酮 (naloxone ,Nal) (10 -8mol/L)和nor binaltorphimine (nor BNI,10 -8mol/L)可阻断IL 2对心肌细胞钙瞬态的作用 ,而纳曲吲哚 (naltrindole ,NTI) (10 -6mol/L)不能阻断此作用 ;(3)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 0 488H (10 -6mol/L)降低心肌细胞钙瞬态 ,nor BNI (10 -8mol/L)可阻断此作用 ;(4 ) 5mg/L百日咳毒素 (PTX)预处理可取消IL 2降低心肌细胞钙瞬态的作用 ,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 (10 -4 mol/L)不能取消IL 2的作用 ;(5 )U7312 2预处理可阻断IL 2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IL 2降低心肌细胞钙瞬态的作用 ,是通过心肌细胞上κ阿片受体介导的 ,其下游途径包括PTX敏感的G蛋白和磷脂酶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阿片受体 细胞内CA^2+ G蛋白 磷脂酶C 心肌细胞 信号转导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对抗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卢舜飞 孙丽娜 +5 位作者 沈佳 苏方 王会平 叶治国 叶挺梅 夏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黑木耳多糖(AAP)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每天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AAP灌胃4周。银杏叶提取物作为阳性对照。4周后采用... 目的:观察黑木耳多糖(AAP)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每天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AAP灌胃4周。银杏叶提取物作为阳性对照。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取脑做冰冻切片进行Nissl染色,观察存活神经元数量,并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AAP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数量,并且能够使脑组织长期MCAO诱导的MDA生成减少,使SOD活性显著升高。高剂量AAP(200mg/kg)的作用和银杏叶提取物相比更明显。结论:AAP明显减轻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其作用与其对抗过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脑缺血 MORRIS水迷宫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苏方 张培 +6 位作者 姜治伟 彭德清 高璐滢 刘书琴 钱令波 叶治国 夏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自噬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缺氧/再灌注过程中的表达及自噬在神经元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经2 h的氧糖剥夺和不同时段的再灌注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透射电镜下检测自噬的特异性结构,... 目的:研究自噬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缺氧/再灌注过程中的表达及自噬在神经元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经2 h的氧糖剥夺和不同时段的再灌注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透射电镜下检测自噬的特异性结构,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的表达。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检测神经元的活性。结果:经氧糖剥夺/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比未经氧糖剥夺/再灌注组显著地降低。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未经氧糖剥夺/再灌注的神经元自噬的发生率极低,氧糖剥夺后和再灌注的不同时间段,均有自噬的发生。应用自噬抑制剂3-MA阻断自噬后,神经元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缺血缺氧/再灌注能激活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并可能在缺血缺氧/再灌注过程中起对抗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神经元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丹参对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涉及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爱萍 潘亚梁 +3 位作者 叶治国 蒋惠娣 曹春梅 夏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酶解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 ,用视频跟踪计算机系统、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和光学法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收缩力学、细胞内钙和乳酸脱氢酶(LDH)释...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酶解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 ,用视频跟踪计算机系统、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和光学法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收缩力学、细胞内钙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等指标。结果 丹参 (3g/L)处理后降低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收缩幅度以及电刺激诱导的钙瞬态幅度。缺氧导致细胞收缩力和钙瞬态幅度降低、舒张末细胞长度缩短、舒张末钙水平增高 ,复氧后各指标有所回复。缺氧 /复氧引起LDH释放增多。用 3g/L的丹参处理后 ,缺氧 /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收缩幅度和电刺激诱导的钙瞬态幅度高于单纯缺氧组 ,舒张末钙水平低于单纯缺氧组 ,LDH释放减少。预先用百日咳毒素处理 ,丹参引起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减弱。结论 丹参可能通过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发挥对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收缩 细胞内钙 C蛋白
下载PDF
教学实验室工作质量体系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源 厉旭云 +6 位作者 鲍建芳 姜华东 李冬梅 梅汝焕 于晓红 叶治国 夏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180,共5页
通过对ISO90000等质量体系的研究,结合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探索制定教学实验室环境、基础设施、实验准备、实验材料制备等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和相对应的标准工作流程,构建成实验室工作质量体系。对实验室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考核,保障教学... 通过对ISO90000等质量体系的研究,结合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探索制定教学实验室环境、基础设施、实验准备、实验材料制备等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和相对应的标准工作流程,构建成实验室工作质量体系。对实验室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考核,保障教学实验室工作质量体系的落实,实现教学实验室工作和实验的标准化,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工作质量 质量体系 标准化 实验教学 试验准备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对抗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挺梅 钱令波 +3 位作者 崔洁 王会平 叶治国 夏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AAP)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灌胃黑木耳多糖(50,100,200mg/(kg.d))4周后,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120min建立I/R模型。测定左心...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AAP)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灌胃黑木耳多糖(50,100,200mg/(kg.d))4周后,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120min建立I/R模型。测定左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再灌注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甲月赞(formazan)、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单纯I/R组相比,AAP预处理明显提高心肌细胞的formazan含量,降低再灌注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明显增强左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心率与发展压乘积的恢复,缓解冠脉流量的减少;高剂量AAP改善I/R心肌功能的作用要好于丹参预处理(4ml/(kg.d),gastricperfusion)组。中剂量AAP(100mg/(kg.d))预处理4周后明显抑制I/R心肌MDA的增加和SOD活性的减弱(P<0.01),其效果要好于丹参阳性对照组。结论: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上,黑木耳多糖预处理具有抗心脏I/R损伤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心肌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心停灌 心肌梗死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比较形态学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冬梅 杨水友 +4 位作者 毛峥嵘 杨友金 彭慧琴 叶治国 夏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8-1139,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渐增强。课程整合也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浙江大学医学院自2004年起,全面实行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改革,形态学实验课也由原有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渐增强。课程整合也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浙江大学医学院自2004年起,全面实行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改革,形态学实验课也由原有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实验课组合而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医学院自2012年9月起在2011级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新体系。为了配合基础医学整合实验课程新体系,形态学分中心建立了专业性、综合性、融合性的比较形态学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多学科资源的集成与融合,促进学科间知识点衔接及横向联系,服务于教学,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提高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形态学 数字化学习 浙江大学医学院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医学整合 课程改革 医学形态学
下载PDF
吴茱萸次碱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损伤及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凌峰 段徐 +2 位作者 杨建敏 夏强 叶治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244-2245,共2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损伤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造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用J点变化评价心肌损伤,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5min内的心律失常情况评价缺血性心律失常程度...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损伤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造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用J点变化评价心肌损伤,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5min内的心律失常情况评价缺血性心律失常程度。结果: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J点明显下降,吴茱萸次碱能够减轻J点的下降程度,吴茱萸次碱还能减少缺血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结论:吴茱萸次碱能够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缺血损伤及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次碱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腓深神经对最后区心血管中枢活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苏娅 朱一平 +3 位作者 高峰 叶治国 徐锦芳 夏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29,共2页
目的 :观察腓神经 (DPN)传入冲动对延髓最后区 (AP)兴奋引起的心血管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观察电刺激AP、AP +DPN ,以及静注受体阻断后DPN的调节作用改变。结果 :低频 ( 2 0、4 0Hz)电刺激AP引起降压、而高频 ( 6 0、80Hz)电刺激引起... 目的 :观察腓神经 (DPN)传入冲动对延髓最后区 (AP)兴奋引起的心血管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观察电刺激AP、AP +DPN ,以及静注受体阻断后DPN的调节作用改变。结果 :低频 ( 2 0、4 0Hz)电刺激AP引起降压、而高频 ( 6 0、80Hz)电刺激引起升压效应 ;电刺激DPN可分别抑制AP兴奋引起的降压、升压效应 (P <0 .0 1)。结论 :DPN传入冲动可对AP兴奋的心血管效应进行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区 血压 腓深神经 纳洛酮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心肌Ca^(2+)ATPase和Na^+/K^+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春梅 夏强 +4 位作者 傅琛 蒋惠娣 叶治国 沈岳良 陈君柱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90,共8页
为了探讨IL 2对心肌细胞内钙影响的可能机制 ,用光学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 + ATPase的活性 ,以及细胞膜Ca2 + ATPase和Na+ /K+ ATPase的活性。结果 :(1)用IL 2 (10、40、2 0 0、80 0U/ml)灌流心脏后 ,其肌浆网Ca2 +ATPase的活性随IL 2浓... 为了探讨IL 2对心肌细胞内钙影响的可能机制 ,用光学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 + ATPase的活性 ,以及细胞膜Ca2 + ATPase和Na+ /K+ ATPase的活性。结果 :(1)用IL 2 (10、40、2 0 0、80 0U/ml)灌流心脏后 ,其肌浆网Ca2 +ATPase的活性随IL 2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2 )在ATP浓度为 0 1~ 4mmol/L时 ,Ca2 + ATPase的活性随ATP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由IL 2 (2 0 0U/ml)灌流后的心脏获得肌浆网 (SR) ,其Ca2 + ATPase的活性对ATP的反应强于对照组 ;(3 )在 [Ca2 + ]为 1~ 40 μmol/L时 ,心脏SRCa2 + ATPase的活性随 [Ca2 + ]增加而增强 ,而IL 2灌流心脏后分离的SR ,其Ca2 + ATPase活性在 [Ca2 + ]升高时没有明显改变 ;(4)用nor BNI (10nmol/L)预处理 5min后 ,IL 2 (2 0 0U/ml)灌流后不再使SRCa2 + ATPase的活性增强 ;(5 )用PTX (5mg/L)预处理后 ,IL 2对SRCa2 + ATPase的影响减弱 ;(6)用磷脂酶C (PLC)抑制剂U73 12 2 (5 μmol/L)处理后 ,IL 2不再使SRCa2 + ATPase活性增高 ;(7)用IL 2直接处理从正常大鼠分离的SR后 ,对SRCa2 + ATPase活性无明显影响 ;(8)IL 2灌流后 ,对心肌细胞膜Ca2 + ATPase和Na+ /K+ATPase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IL 2灌流心脏后使心肌肌浆网Ca2 + ATPase的活性增加 ,心肌细胞膜上的κ 阿片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白细胞介素2 分光光度法 心脏 肌浆网 Ca^2+转运ATP酶 阿片样受体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对抗大鼠慢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挺梅 崔洁 +3 位作者 钱令波 王会平 叶治国 夏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18-2121,共4页
目的:在整体大鼠心脏冠脉结扎模型上研究黑木耳多糖(AAP)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大鼠实验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 目的:在整体大鼠心脏冠脉结扎模型上研究黑木耳多糖(AAP)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大鼠实验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心肌纤维化程度,观察不同剂量的黑木耳多糖(50、100和200mg·kg-1.d-1,共20d)的心肌保护作用,复方丹参作为阳性对照。结果:黑木耳多糖灌胃可明显减小在体大鼠缺血心肌的梗死面积,降低血清中LDH的含量。黑木耳多糖可明显减少MDA的生成,增强SOD活性,使心肌胶原纤维蛋白的含量降低。结论:黑木耳多糖能对抗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多糖 心肌缺血 抗氧化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铁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莹莹 夏强 +3 位作者 曹春梅 叶治国 沈岳良 王琳琳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6,共7页
采用Langendorff灌流大鼠心脏和酶解分离的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铁负荷下心肌损伤情况以及一氧化氮(NO)在铁诱导的心肌损伤中的地位。结果显示:(1)心肌铁负荷(Fe-HQ)可使分离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缩短、收缩幅度和速度降低,... 采用Langendorff灌流大鼠心脏和酶解分离的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铁负荷下心肌损伤情况以及一氧化氮(NO)在铁诱导的心肌损伤中的地位。结果显示:(1)心肌铁负荷(Fe-HQ)可使分离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缩短、收缩幅度和速度降低,离体灌流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dp/dtmax、冠脉流量呈现双相变化;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释放量和心肌丙二醛(MDA)增高。(2)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i-nine,L-Arg)引起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缩短、收缩幅度降低。离体灌流心脏LVDP、冠脉流量、和±dp/dtmax增高,用K-H液复灌后可恢复正常。(3)L-Arg预处理,再行Fe-HQ灌流,与单纯的L-Arg或Fe-HQ组相比,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收缩幅度和速度减小;离体灌流心脏LVDP、±dp/dtmax、心率和冠脉流量明显下降,冠脉流出液中LDH、CK增加。(4)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Fe-HQ合并灌流后,与单纯Fe-HQ组相比,心肌细胞舒张期细胞长度、收缩幅度和速度增加。L-NAME可阻断Fe-HQ引起的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dp/dtmax降低,冠脉流出液中LDH、CK增高。(5)用Triton X-100短暂处理以去除冠脉内皮后,与保留冠脉内皮的心肌相比,Fe-HQ引起的LVDP和±dp/dtmax的一过性增高现象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一氧化氮 铁诱导 大鼠 心肌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