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扭角羚弗格森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叶泥 权自芳 +3 位作者 王彬 谌利民 杨艳 颜其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从四川省某自然保护区2014年5月送检的一只死亡青年扭角羚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杆菌,并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菌株纯培养后,通过菌落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PCR产物序列,结合16SrDNA测序结果及生化特性,确定该分离... 从四川省某自然保护区2014年5月送检的一只死亡青年扭角羚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杆菌,并对该分离株进行了生化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菌株纯培养后,通过菌落PCR方法扩增16SrDNA,并测定PCR产物序列,结合16SrDNA测序结果及生化特性,确定该分离株的生物学分类,然后利用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了该菌的耐药情况。将该菌株16SrDNA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它与弗格森埃希菌相似度超过99%,结合菌株生化试验结果,确定该菌株为弗格森埃希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此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他啶、丁胺卡那等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格森埃希菌 生化试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泥 陈杰 +1 位作者 权自芳 颜其贵 《猪业科学》 2013年第7期134-135,共2页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综合征。母猪产后瘫痪已成为目前养猪业上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和仔猪的成活率,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综合征。母猪产后瘫痪已成为目前养猪业上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和仔猪的成活率,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为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产后瘫痪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
3
作者 叶泥 颜其贵 《养猪》 2013年第5期38-40,共3页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对其以后的生产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一般认为一个猪场1,8胎次母猪的理想分布比例大体为17%、16%、15%、1... 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对其以后的生产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一般认为一个猪场1,8胎次母猪的理想分布比例大体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随着母猪生产性能的降低,更新母猪群、优化母猪胎次结构必不可少,正常情况下30%的年更新率就已足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母猪 饲养管理 规模化养猪生产 生产性能 胎次结构 生产流程 理想分布 集约化
下载PDF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型本科《兽医免疫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温贵兰 陈佳琪 +5 位作者 钱林 文明 程振涛 杨颖 叶泥 龚新勇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章介绍了探索应用“慕课”“微课”等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紧密结合当前贵州山区畜禽疫病防治案例为实验教材,并在教学中渗入思政教育促进《兽医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方法,全面提升兽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关键词 兽医免疫学 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教学 思政教育
下载PDF
日粮中麻竹笋笋节不同添加比例对肉兔生产性能与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叶泥 汪水平 +4 位作者 王明春 李晓敏 田小林 李飞 李云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0,共3页
为评定麻竹笋加工后笋节剩余物作为肉兔饲料的饲喂效果,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48只4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笋节含量为0、10%、20%和30%的日粮;试验期为37 d,其中预试... 为评定麻竹笋加工后笋节剩余物作为肉兔饲料的饲喂效果,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48只4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笋节含量为0、10%、20%和30%的日粮;试验期为37 d,其中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麻竹笋笋节干物质、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93.65%、14.87%、25.93%、2.65%、1.36%和0.28%;颗粒饲料中添加20%麻竹笋笋节能改善肉兔生长性能,而不影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笋笋节 肉兔 饲养试验
下载PDF
乳酸菌素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权自芳 叶泥 颜其贵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9-92,共4页
乳酸菌素是在乳酸菌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并胞外分泌到环境中的一类对革兰阳性菌(尤其是亲缘性较近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蛋白或多肽,大多对热稳定,能够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或抑制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溶菌目的。乳酸菌... 乳酸菌素是在乳酸菌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并胞外分泌到环境中的一类对革兰阳性菌(尤其是亲缘性较近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蛋白或多肽,大多对热稳定,能够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或抑制细胞壁合成来达到溶菌目的。乳酸菌素作为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比抗生素更具优点的抑菌素以及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步得到科研重视。对乳酸菌素产生菌的选育,生物合成及影响因素,应用方向和措施、趋势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素 研究进展 应用
下载PDF
地方性鼻内腺瘤中DNMTs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转录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权自芳 叶泥 +4 位作者 文彩芳 郝中香 廖红 张曼丽 颜其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3-356,共4页
为研究山羊地方性鼻内腺瘤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s)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转录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鼻内腺组织和24例鼻内腺瘤组织中DNMT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 为研究山羊地方性鼻内腺瘤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s)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转录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鼻内腺组织和24例鼻内腺瘤组织中DNMT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DNMTs基因甲基化对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24例鼻内腺瘤组织中DNMT1和DNMT3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0.8%(5/24)和41.7%(10/24),与正常鼻内腺组织(未检测到甲基化)均差异显著(p〈0.05)。20例正常鼻内腺组织中DNMT1和DNMT3b基因相对转录表达量分别为1(0.693~1.444)和0.382(0.503~1.840);5例甲基化和19例非甲基化鼻内腺瘤组织中DNMT1相对转录表达量分别为1.56(0.678~1.474)和1.248(0.820~1.905),两者差异不显著;10例甲基化和14例非甲基化鼻内腺瘤组织中DNMT3b相对转录表达量分别为1.165(0.646~1.548)和0.376(0.230~1.231),两者差异显著(p〈0.05)。而DNMT3a在两组间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鼻内腺瘤组织中DNMT3b基因甲基化与转录表达相关,推测其对鼻内腺瘤具有促进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的作用,导致肿瘤相关基因失活或激活,最终导致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鼻内腺瘤 DNA甲基转移酶 启动子甲基化 转录表达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专业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董艳娇 马永生 +1 位作者 朱静 叶泥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5期62-64,共3页
动物传染病学是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动物传染病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探索,将案例分析法、PBL法... 动物传染病学是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动物传染病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探索,将案例分析法、PBL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法逐步应用到动物传染病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学 教学方法 探索 改革
下载PDF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彬 潘海波 +3 位作者 徐博文 叶泥 付帅 颜其贵 《猪业科学》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泛,危害严重。文章从口蹄疫的病原特点、流行特点、临床特征、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猪口蹄疫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口蹄疫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瘦素的分泌调节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杰 周勤飞 +1 位作者 王永才 叶泥 《饲料博览》 2013年第11期10-14,共5页
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也是一种免疫因子,可以调控动物摄食,体脂代谢,参与多种疾病的调节以及影响生殖和泌乳。文章综述影响瘦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关键词 瘦素 肥胖基因 分泌调节 影响因素 动物生产
下载PDF
甘南牦牛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11
作者 董艳娇 马永生 +1 位作者 杨丽艳 叶泥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在甘肃甘南也有流行。为分离鉴定甘南牦牛源大肠杆菌并探究其致病性,采集甘南牦牛新鲜腹泻粪便50份,进行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27株分离株的形态染...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在甘肃甘南也有流行。为分离鉴定甘南牦牛源大肠杆菌并探究其致病性,采集甘南牦牛新鲜腹泻粪便50份,进行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27株分离株的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特征;对分离株进行动物试验,表明4株具有致病性。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讨论了牦牛大肠杆菌病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减少牦牛大肠杆菌的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大肠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APOBEC3F的真核表达及其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的分析
12
作者 胡璇 田浪 +5 位作者 王怡然 温贵兰 陈启青 陈佳琪 叶泥 龚新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9-836,共8页
为研究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F(APOBEC3F)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源APOBEC3F基因序列(EU871586)设计引物,经PCR从苏太猪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中扩增APOBEC3F基因,经测序后构... 为研究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F(APOBEC3F)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源APOBEC3F基因序列(EU871586)设计引物,经PCR从苏太猪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中扩增APOBEC3F基因,经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特性。结果显示,猪源APOBEC3F基因编码区(CDS)长1257 bp,编码418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该基因的同源性在60%~70%。利用扩增的APOBEC3F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5'Flag-APOBEC3F经菌液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Marc-145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APOBEC3F蛋白的表达。IFA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5'Flag-APOBEC3F的Marc-145细胞质中出现特异性红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5'Flag-APOBEC3F的细胞样品在44 ku处有特异性条带,表明猪源APOBEC3F在Marc-145细胞中获得了表达。在Marc-145细胞中转染不同剂量的pcDNA3.1(+)5'Flag-APOBEC3F或不同剂量的针对APOBEC3F的siRNA,过表达或抑制APOBEC3F表达后感染PRRSV,通过RT-qPCR检测PRRSV 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RRSV N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CID50测定PRRSV滴度。结果显示,在Marc-145细胞中过表达的APOBEC3F可以显著抑制PRRSV N基因mRNA转录水平(P<0.01)和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RRSV滴度(P<0.01、P<0.001),表明APOBEC3F具有抑制PRRSV增殖的作用,且抑制效率与重组质粒的转染剂量呈正相关。在Marc-145细胞中抑制APOBEC3F的表达后,PRRSV N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P<0.01)、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PRRSV滴度(P<0.05、P<0.001)均显著升高,表明抑制APOBEC3F的表达具有促进PRRSV增殖的作用,且该促进效率与针对APOBEC3F的siRNA转染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首次证明APOBEC3F对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为研究APOBEC3F功能提供实验依据,也为研究抗PRRSV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F MARC-145细胞
下载PDF
天然药物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泥 颜其贵 王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7,共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耳部皮肤发绀、厌食,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耳部皮肤发绀、厌食,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可以分为2个基因型:欧洲Ⅰ型和北美Ⅱ型,两者同源性在60%左右,我国流行株主要属于北美Ⅱ型。目前,我国在防控该病过程中主要以疫苗预防为主,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的代表,在治疗新型冠状肺炎中疗效十分显著,充分显示天然药物在抗病毒中的巨大潜力。天然药物具有药效不易丧失、耐药性产生较少、副作用较小等特点,部分天然药物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点,其抗病毒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作用于病毒上,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疫苗预防 呼吸困难 猪蓝耳病 天然药物 怀孕母猪 木乃伊 耳部皮肤
下载PDF
影响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及改革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泥 王彬 《科教导刊》 2021年第27期52-54,共3页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对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动物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该专业学生实践及应用操作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目前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对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动物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该专业学生实践及应用操作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目前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影响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几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建议,旨在为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 原因分析 改革建议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15
作者 王彬 叶泥 +1 位作者 梁海英 黄世会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20期124-126,共3页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业类专业建设“一流”学科的核心支撑。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实验室的信息化管...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业类专业建设“一流”学科的核心支撑。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重点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农业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包括依靠信息技术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室平台的信息管理等内容,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类专业 实验室 “双一流”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16
作者 叶泥 杨颖 +3 位作者 温贵兰 程振涛 汪德生 文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7期167-170,共4页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与之配套的课程实验除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以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的作用外,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总结兽医微生物学课程...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与之配套的课程实验除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以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的作用外,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着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总结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实验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为出发点,对实验教学做了以下改进: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加强实验衔接,提高实践能力”为原则,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以互动式教学为主;改革实验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评价体系,教学改革后,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感染鸭肝脏组织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
17
作者 曾茂芹 刘妍罕 +6 位作者 张黔东 毕文文 叶泥 王艺舟 杨颖 程振涛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70-4181,共12页
为探究鸭感染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后肝脏miRNA表达谱的差异,试验以DEV-GZ株经腿部肌肉接种30日龄麻鸭,于感染后66、90和114 h采集鸭肝脏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经质检合格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样品... 为探究鸭感染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后肝脏miRNA表达谱的差异,试验以DEV-GZ株经腿部肌肉接种30日龄麻鸭,于感染后66、90和114 h采集鸭肝脏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经质检合格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样品进行miRNA测序,筛选出DEV感染鸭肝脏组织的差异表达miRNA,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随机选取部分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鸭感染DEV后66、90和114 h,肝脏组织差异表达miRNAs数量分别为227、225和231个。GO功能注释显示,感染鸭肝脏差异表达miRNA在生物过程分类中主要为细胞过程、单有机体过程和代谢过程类别;在细胞成分分类中主要是细胞、细胞部分和细胞器类别;在分子功能分类中主要是绑定分子功能和催化活性功能类别。KEGG通路富集显示,差异表达miRNA主要涉及PI3K-Akt、JAK-STAT、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Wnt、Toll样受体、IL-17、脂质代谢、钙离子信号通路和cAMP等信号通路,其中感染66 h差异表达miRNA主要在生物系统及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感染90 h主要在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中发挥作用;感染114 h主要在全身生物、免疫和消化系统等中发挥作用。选取10个差异表达miRNA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表明DEV感染对鸭肝脏组织miRNA表达具有显著影响,为从宿主miRNA角度揭示DEV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DEV) 高通量测序 MIRNA 差异表达
下载PDF
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合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艳娇 马永生 +2 位作者 朱静 马彦男 叶泥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88-92,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求。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通识课、专业课、实习实训"3阶段",改...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求。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通识课、专业课、实习实训"3阶段",改善通识课、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实践实训基地、组建师生团队、搭建交流平台"5模块",构建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4融合"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提高了师生的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水平,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从业的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猪圆环病毒2型ORF9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19
作者 边孟婷 梁海英 +7 位作者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叶泥 柳佳佳 黄书 潘向英 田红利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为了鉴定并深入研究ORF9蛋白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制备了小鼠抗ORF9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进行了初步应用。首先通过扩增克隆ORF9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PCV2-ORF9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再利用SDS-PAGE对... 为了鉴定并深入研究ORF9蛋白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制备了小鼠抗ORF9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进行了初步应用。首先通过扩增克隆ORF9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PCV2-ORF9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再利用SDS-PAGE对可能影响ORF9蛋白表达效果的因素(温度、IPTG浓度、时间)进行优化研究,随后将重组蛋白经纯化复性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测定小鼠多抗效价,并用IFA和Western-blot方法对抗ORF9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 ET-32a(+)-PCV2-ORF9构建成功;ORF9重组蛋白在IPTG浓度为0.1 mmol/L、37℃条件下诱导4 h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大小约24.2 ku;经ELISA检测制备的多抗效价为1∶6 400;IFA和Western-blot试验结果均证明ORF9蛋白能被PCV2阳性血清和小鼠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备抗原性的PCV2 ORF9重组蛋白,制备的特异性抗PCV2 ORF9多克隆抗体为探究ORF9蛋白在PCV2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RF9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
作者 柳佳佳 梁海英 +7 位作者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叶泥 边孟婷 黄书 田红利 潘向英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根据猪轮状病毒VP6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通用、高效检测Po R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扩增目的片段为173 bp,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 MD19-T-VP6为模板进行反应程序的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 根据猪轮状病毒VP6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探针和引物,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通用、高效检测Po R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扩增目的片段为173 bp,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 MD19-T-VP6为模板进行反应程序的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3.1139x+39.298,R^(2)=0.9937,E=109.5%;用该方法检测猪常发传染病病原时结果均为阴性;对标准品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1.32 copies/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0.600%、1.300%,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检测114份临床腹泻病料,阳性检出率(39/114)优于常规RT-PCR(22/114),39份阳性样品经测序鉴定均为Po RV,扩增VP7基因后成功构建22份阳性质粒,测序结果显示共检出6种G型Po RV,检出率依次为9.09%(G3)、22.72%(G4)、18.18%(G5)、31.82%(G9)、4.54%(G11)、9.09%(G26)。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捷、准确检出Po RV的Taq Man探针通用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该病的诊断、病原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