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骨骨皮质切开的快速扩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叶湘玉 周洪 +1 位作者 刘建华 文抑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4,共3页
对混合牙列或乳牙列时期上颌牙弓宽度不足,进行上颌扩大治疗的效果,临床上已经得到肯定。但是对非生长期的患者,特别是成年人的上颌骨狭窄进行上颌骨快速扩大时(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仍存在着骨阻力和复发的问题。Wertz 在研... 对混合牙列或乳牙列时期上颌牙弓宽度不足,进行上颌扩大治疗的效果,临床上已经得到肯定。但是对非生长期的患者,特别是成年人的上颌骨狭窄进行上颌骨快速扩大时(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仍存在着骨阻力和复发的问题。Wertz 在研究中发现进行 RME 之后,磨牙间宽度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18岁以上的患者复发率高达63%。他认为理想的扩弓年龄为13岁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皮质 切开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疗效与复发 被引量:22
2
作者 叶湘玉 邹敏 周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对20例平均8岁4个月的骨性Ⅲ类上颌发育不足患者使用上颌前牵引矫正器治疗。平均治疗9.9月(包括保持3个月),治疗后观察平均10.15月,目的在于观察分析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疗效及停止后的牙面形态变化,牵引使用的口外装置为自制Delaire或面具... 对20例平均8岁4个月的骨性Ⅲ类上颌发育不足患者使用上颌前牵引矫正器治疗。平均治疗9.9月(包括保持3个月),治疗后观察平均10.15月,目的在于观察分析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疗效及停止后的牙面形态变化,牵引使用的口外装置为自制Delaire或面具,口内为活动固位装置,口内外装置间挂弹性皮圈,牵引方向与(牙合)平面平行或钭向下20°,每侧350g力,每日连续戴10~12h,治疗前、结束及复查时各拍一张头颅定位片。治疗结果:面型明显改善、上颌骨明显前移、上前牙前倾、下颌骨下后向旋转。复查时除上磨牙伸长外其余与治疗后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稳定,由于患者在复查时多未过生长高峰期,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 牵引矫正器 口腔矫形学
下载PDF
唇挡治疗下牙弓拥挤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湘玉 周洪 司新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1-53,共3页
随着人们对牙颌畸形矫治后的侧貌越来越重视,牙列拥挤的不拔牙矫治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达到不拔牙矫治的目的,对能在牙弓内额外获得间隙的方法和矫治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唇挡(lip bumper),曾用作增加支抗。
关键词 唇挡 牙弓拥挤 下牙
下载PDF
牙颌面畸形正颌治疗的正畸处理
4
作者 叶湘玉 刘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单纯的正畸治疗有其局限性。在骨性畸形严重时,成年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停止而正畸治疗困难时,患者后牙缺失使支抗丧失时,患者需要牙或牙—牙槽骨的大幅度移动如压入移动等正畸治疗很难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正颌治疗则可解决上述问题而会... 单纯的正畸治疗有其局限性。在骨性畸形严重时,成年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停止而正畸治疗困难时,患者后牙缺失使支抗丧失时,患者需要牙或牙—牙槽骨的大幅度移动如压入移动等正畸治疗很难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正颌治疗则可解决上述问题而会使这些牙颌面畸形的治疗取得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正畸治疗
下载PDF
AngleⅢ患者上颌前牵引矫治时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2
5
作者 范建谊 叶湘玉 +3 位作者 周洪 陈曦 王爽 陈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前牵引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Ⅲ类错牙合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 :选取 2 0例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 ,即大年龄组 (9~ 12岁 )和小年龄组 (5~ 8岁 ) ,采用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 ,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 目的 :初步探讨前牵引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Ⅲ类错牙合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 :选取 2 0例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 ,即大年龄组 (9~ 12岁 )和小年龄组 (5~ 8岁 ) ,采用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 ,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前牵引对两组患者均产生了良好的矫治效果 :上颌骨前移 ,下颌骨后旋 ,前牙反牙合纠正 ,磨牙关系达到中性 ;两组对比显示小年龄患者的前牵引治疗具有更短的治疗时间、更多的骨骼改变、更少的牙齿改变以及更少的副作用等优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Ⅲ 上颌前牵引 矫治 安氏Ⅲ类错He 口腔正畸
下载PDF
牙周膜牵张成骨正畸牙快速移动规律与牙根组织变化的光镜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曦 周洪 +2 位作者 王静 叶湘玉 谭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6-498,513,共4页
目的 观察正畸牙快速移动时移动牙支抗牙的移动规律及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杂种犬 8只 ,随机分为 7、14、2 1、44d四组。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4d ,停止加力固定 3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 目的 观察正畸牙快速移动时移动牙支抗牙的移动规律及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杂种犬 8只 ,随机分为 7、14、2 1、44d四组。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4d ,停止加力固定 3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于 1、7、14、2 1、44d时测量移动牙支抗牙移动距离 ,观察移动规律 ;7、14、2 1、44d时取材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光镜观察移动牙根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加力 14d ,移动牙移动呈直线上升趋势 ,支抗牙移动呈前 7d的直线上升和后 7d的平台趋势 ;加力期间 ,移动牙牙根牙骨质无明显吸收 ,根部牙槽骨稍有吸收 ,固定 30d后 ,牙根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过程中 ,移动牙移动规律与常规方法不同 ,支抗牙移动规律与之相同 ;移动牙的快速移动不会造成牙根的广泛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牵张成骨 正畸牙 快速移动规律 牙根组织变化 光镜观察
下载PDF
横腭弓增强支抗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谈龙 叶湘玉 +2 位作者 周洪 陈曦 陈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评价临床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病例使用横腭弓支抗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15~ 2 9岁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12例 ,分析用横腭弓增强支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① 6 Ptmo、6 So、6 CR So、6 AP So、1 P... 目的 :评价临床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病例使用横腭弓支抗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 15~ 2 9岁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12例 ,分析用横腭弓增强支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① 6 Ptmo、6 So、6 CR So、6 AP So、1 Ptmo、1 So、1 NA、1 SN矫治前后改变极具显著性 (P <0 .0 0 1) ;② 6 PP于治疗后亦增大 ,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是∠GoGn SN和ALFH/AFH的改变没有显著性 ;③横腭弓用于增强支抗时 ,磨牙前移量被控制在拔牙间隙的 1/3内。结论 :在常规治疗手段如Ⅱ类牵引及后牙段结扎固定的辅助下 ,横腭弓能够提供中到重度支抗 ;横腭弓能够对磨牙伸长进行较为有效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类错He 正畸学 横腭弓 支抗 研究
下载PDF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曦 杜红梅 +4 位作者 韩冰 叶湘玉 周洪 范建谊 李芳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 建立动物模型 ,探讨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的新方法。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后 ,在移动牙、支抗牙上安装自制牵张装置 ,以 2次·d-1的频率、0 .5mm·d-1的速率加力 14d使移动牙向拔... 目的 建立动物模型 ,探讨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的新方法。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后 ,在移动牙、支抗牙上安装自制牵张装置 ,以 2次·d-1的频率、0 .5mm·d-1的速率加力 14d使移动牙向拔牙窝移动。停止加力、固定 31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每周定期测量移动牙、支抗牙移动距离。实验开始、结束时 ,拍摄对照侧、实验侧X线片 ,取材行光镜观察。结果 ①加力 14d ,移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 4 .5 4mm ,支抗牙向近中平均移动 0 .4 5mm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②X线片显示未见牙根明显吸收 ,光镜下未见牙髓和压力侧组织坏死及牵张侧龈下骨质缺损等副作用。结论 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可大幅度提高牙齿移动速度 ,支抗牙支抗丧失少 ,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牵张成骨 快速牙移动 支抗
下载PDF
青少年产生正畸治疗需求动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晓荣 叶湘玉 牛百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研究各种主、客观因素对青少年产生正畸治疗需求动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1岁~13岁青少年300名(男女各半),做问卷调查,测量研究模型,获得被测试的治疗优先指数(treatmentpriorityindex,... 目的:研究各种主、客观因素对青少年产生正畸治疗需求动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1岁~13岁青少年300名(男女各半),做问卷调查,测量研究模型,获得被测试的治疗优先指数(treatmentpriorityindex,TPI)等级。结果:1.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对外界反馈的认知均与治疗需求显著相关;2.性别因素、家长因素及客观畸形程度都对治疗需求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错HE 心理学试验 优先指数 正畸治疗
下载PDF
前牙Bolton比值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牛百平 叶湘玉 刘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随机抽取就诊的377副恒牙列完整、无牙体缺损的模型,进行了前牙Bolton比值分析。70例Bolton比值不协调,占18.57%,比值过大46例,比值过小24例.引起Bolton比值不协调的原因为:1,上前牙过小,尤... 随机抽取就诊的377副恒牙列完整、无牙体缺损的模型,进行了前牙Bolton比值分析。70例Bolton比值不协调,占18.57%,比值过大46例,比值过小24例.引起Bolton比值不协调的原因为:1,上前牙过小,尤其是上颌侧切牙过小最多见;2,上前牙过大;3,下前牙过大或过小,但较少。并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处理方法,讨论了牙齿宽度,前牙近远中倾斜度及唇倾度等因素对上下牙弓协调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尖牙 切牙 Bolton比值 正畸学
下载PDF
几种加强支抗方法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邹敏 周洪 +1 位作者 叶湘玉 朱润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加强方法 Edgewise固定矫治器 正畸治疗 错HE 支抗
下载PDF
腭成形术对不同年龄腭裂上颌骨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文抑西 赵新 +1 位作者 刘建华 叶湘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腭裂成形术对患者术后上颌骨三维方向上发育的影响。方法:40例腭裂术后患者按接受手术时的年龄分成3组,即小年龄组(2~5岁);中年龄组(9~11岁);大年龄组(15岁以上),分别与同年龄组未接受手...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腭裂成形术对患者术后上颌骨三维方向上发育的影响。方法:40例腭裂术后患者按接受手术时的年龄分成3组,即小年龄组(2~5岁);中年龄组(9~11岁);大年龄组(15岁以上),分别与同年龄组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共30例)进行了X线头影测量片及牙牙合模型测量的对比分析。结果:小年龄组接受手术,上颌骨发育长度及宽度均受限(P<0.05)。中年龄组接受手术,上颌骨宽度受影响(P<0.05),大年龄组手术,上颌骨各方向发育不受影响。结论:腭成形术对少年期上颌骨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手术年龄越小,影响程度越重。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生长障碍 上颌骨 年龄因素 腭成形术
下载PDF
犬牙周膜牵张成骨正畸牙移动中牵张侧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爽 叶湘玉 +1 位作者 周洪 丰培勋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了解犬牙周膜牵张成骨牙快速移动条件下牙周组织的反应。方法:6只犬,每犬下颌左右两侧分别设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对照侧用传统方法以第三前磨牙为支抗牙向远中移动第一前磨牙,实验侧用自制牙周膜牵张装置。终止实验后,取被移动牙的... 目的:了解犬牙周膜牵张成骨牙快速移动条件下牙周组织的反应。方法:6只犬,每犬下颌左右两侧分别设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对照侧用传统方法以第三前磨牙为支抗牙向远中移动第一前磨牙,实验侧用自制牙周膜牵张装置。终止实验后,取被移动牙的牙周组织,HE染色及改良Mallory三色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HE染色的切片可见牵张侧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多见,血管丰富,有明显的新骨形成。改良Mallory三色染色法非常直观和清楚地显示了张力侧新骨的形成。结论:传统的正畸牙移动和牙周膜牵张成骨牙快速移动的组织学改变在张力侧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差别。即后者比前者的组织合成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牵张成骨 牙移动 组织学
下载PDF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移动牙张力侧变化的X线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曦 强永乾 +3 位作者 周洪 叶湘玉 李天亮 陈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观察移动牙快速移动时张力侧变化的X线表现 ,为牙周膜牵张成骨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 4d后 ,停止加力固定 3 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 1、7、1 4、2 1、44d拍... 目的 观察移动牙快速移动时张力侧变化的X线表现 ,为牙周膜牵张成骨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杂种犬 8只 ,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 ,实验侧实施减阻 牵张措施 ,加力 1 4d后 ,停止加力固定 3 0d ;对照侧仅行拔牙术。 1、7、1 4、2 1、44d拍摄实验侧、对照侧咬合侧位片 ,观察移动牙张力侧的X线变化。结果 移动牙张力侧牙周膜加力期间有新骨迅速生成 ;停止加力 3 0d时 ,新生骨放射学特征与对照侧牙槽骨无显著差别。结论 移动牙快速移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牵张成骨 快速牙移动 牙张力 X线诊断
下载PDF
青少年对牙颌状况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晓荣 叶湘玉 牛百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研究我国青少年对牙颌状况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185名青少年,年龄11岁~13岁,做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对牙颌状况的认知水平与性别显著相关;2.嘲笑与青少年对牙齿外貌的感知和满意程度密切相... 目的:研究我国青少年对牙颌状况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185名青少年,年龄11岁~13岁,做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对牙颌状况的认知水平与性别显著相关;2.嘲笑与青少年对牙齿外貌的感知和满意程度密切相关;3.对家长满意程度的感知直接影响被试的审美感知和认知水平。结论:青少年对牙颌状况的认知水平受性别因素和对外界反馈认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心理学试验 青少年
下载PDF
对错焦虑伴忧郁患者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牛百平 叶湘玉 +1 位作者 王晓荣 高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7-217,共1页
目的:分析对错牙合焦虑伴忧郁患者的发病机理,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19例18~24岁男性患者,错牙合畸形轻,而自认为错牙合严重,长期焦虑伴忧郁。采用心理治疗结合正畸治疗。结果:17例患者焦虑,忧郁明显改善,2例失... 目的:分析对错牙合焦虑伴忧郁患者的发病机理,探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19例18~24岁男性患者,错牙合畸形轻,而自认为错牙合严重,长期焦虑伴忧郁。采用心理治疗结合正畸治疗。结果:17例患者焦虑,忧郁明显改善,2例失访。结论:正畸配合合适的心理治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焦虑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合结束后2年的软硬组织改变 被引量:20
17
作者 邹敏 叶湘玉 周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1-273,共3页
观察分析使用Delair面具矫治骨性Ⅲ类上颌发育不足者治疗后组织的改变。样本选用14例(男11例,女3例),开始矫治时平均年龄10岁11个月,平均治疗1年。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及结束后2年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发现:①... 观察分析使用Delair面具矫治骨性Ⅲ类上颌发育不足者治疗后组织的改变。样本选用14例(男11例,女3例),开始矫治时平均年龄10岁11个月,平均治疗1年。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及结束后2年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发现:①矫治有效地促进了上颌骨的向前生长;上唇及鼻底软组织突度也相应迅速增加,面型改善;②矫治结束后2年上颌骨仍继续向前增长,下颌骨生长量大于上颌骨,相应的软组织改变更多,ANB角减小,颏部软组织突度增加;③所有疗效均不排除生长发育因素。上颌前牵引的效果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上颌前牵引 软硬组织改变
下载PDF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和传统正畸牙移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西齐 范建谊 +1 位作者 周洪 叶湘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比较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和传统正畸牙移动的异同 ,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的临床应用依据。方法 :以犬为实验对象 ,一侧牙列应用牙周膜牵张成骨技术 ,定为实验侧 ,另一侧牙列应用传统正畸方法 ,定为对照侧 ,应用实体... 目的 :比较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和传统正畸牙移动的异同 ,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的临床应用依据。方法 :以犬为实验对象 ,一侧牙列应用牙周膜牵张成骨技术 ,定为实验侧 ,另一侧牙列应用传统正畸方法 ,定为对照侧 ,应用实体测量学 ,X光片检查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移动牙及其牙周组织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侧第一前磨牙远中移动量远大于对照侧 ,且 2组支抗牙前移量无显著差异 ;实验侧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根吸收和牙槽骨高度降低 ,组织学检查张力侧成骨活跃 ,且未见牙周膜结构破坏 ,而压力侧少见透明样变组织 ;骨形成蛋白 (BMP)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表明 :牵张第 2 ,3周时 ,移动牙张力侧BMP含量实验侧大于对照侧 ,且有统计意义。结论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技术可大大提高正畸牙移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牵张成骨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骨形成蛋白
下载PDF
西安地区汉族青年正常颅面部颏唇区垂直向比例指数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新芹 周洪 叶湘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 :寻求西安地区汉族青年正常牙合颅面部颏、唇区垂直向的比例关系。方法 :采用Farkas建立的面部形态直接测量法 ,对 10 0例 (男、女各 5 0名 )西安地区身体健康、五官端正、颅颌面关系协调、牙齿排列整齐、I类牙合关系、正常超覆牙... 目的 :寻求西安地区汉族青年正常牙合颅面部颏、唇区垂直向的比例关系。方法 :采用Farkas建立的面部形态直接测量法 ,对 10 0例 (男、女各 5 0名 )西安地区身体健康、五官端正、颅颌面关系协调、牙齿排列整齐、I类牙合关系、正常超覆牙合、无任何牙病及外伤史的年满 18岁的汉族高中生 ,进行面下部软组织 14项测量 ,形成 15项垂直向比例指数。测量结果经SPSS10 .0统计软件处理 ,并进行男女两组的t检验。结果 :男、女组间颏、唇区垂直向的比例指数无统计学差异。上唇红高度约占上唇的 1/3;下唇的皮肤部分占整个下唇的 1/3多。颏占下颌高度的 60 %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汉族青年 正常He 颅面形态 面部软组织 面部比例
下载PDF
青春发育后期男性高角型与低角型形成机制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彤 叶湘玉 +1 位作者 周洪 牛百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 :对高角型与低角型硬组织特征进行研究 ,以对其病因、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青春发育后期男性高角型和低角型患者共 72例 ,进行X线头影测量 ,收集其硬组织特征资料 ,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上... 目的 :对高角型与低角型硬组织特征进行研究 ,以对其病因、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青春发育后期男性高角型和低角型患者共 72例 ,进行X线头影测量 ,收集其硬组织特征资料 ,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上下颌骨测量方面以及牙合方面 ,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差异 ;②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高角组回归方程为Y1=-70 .44 0 + 0 .0 3 8X1+ 1.160X2 + 0 .5 88X3 ,低角组回归方程为Y2 =-63 .777+ 1.0 68X1+ 0 .5 95X2 + 0 .3 2 1X3 。显示与高低角形成机制有关的重要因素有 3个 ,依次为 :①ANS Xi Pm ;②AUFH ;③ALFH/AUFH。结论 :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揭示高角型与低角型形成机制的有关骨骼因素、齿槽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发育后期 男性 高角型 低角型 口腔正畸学 下颌骨 测颅法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