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叶燕崧 梁杰昌 刘玉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伤口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伤口分泌物标本统一接种血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和沙保氏培养基,采用ATB鉴定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593份标本中,共分离致病菌364... 目的了解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伤口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伤口分泌物标本统一接种血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和沙保氏培养基,采用ATB鉴定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593份标本中,共分离致病菌364株,阳性率为61.4%,其中革兰阴性菌237株(65.1%),革兰阳性菌114株(31.3%),真菌13株(3.6%)。感染率居前3位的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7.3%)、金黄色葡萄球菌(15.4%)、大肠埃希菌(13.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73.5%和37.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是35.7%和81.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伤口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医生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有效控制伤口院内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感染 伤口分泌物 耐药性 病原菌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败血症患者中鉴别血流感染细菌种类的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梁杰昌 刘金玉 +4 位作者 许景钊 叶燕崧 梁玉珊 李婉媚 何振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鉴别败血症患者血流感染细菌种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入院第1天检测血清PCT水平、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败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PC...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鉴别败血症患者血流感染细菌种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入院第1天检测血清PCT水平、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败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PCT水平在各种细菌血流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并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PCT、CRP区分革兰阴性(G^-)菌和革兰阳性(G^+)菌血流感染的诊断性能。结果纳入有效细菌血流感染败血症患者339例:G^-菌感染组226例,G^+菌感染组113例,两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8.03(1.37~36.05)ng/ml和0.63(0.22~4.68)ng/ml,两组间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内各种主要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内各种主要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界值设定为2 ng/ml时,血清PCT水平区分G^-与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性为71.2%,特异性为64.6%;鉴别G^-与菌G^+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72.1(P<0.05)。结论血清PCT对鉴别G^-菌与G^+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PCT对鉴别G^-菌组内各种阴性菌引起血流感染无临床意义,可以用于鉴别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血流感染 细菌种类 血培养 败血症
下载PDF
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永梅 蔡庆文 +1 位作者 叶燕崧 雷志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1-62,6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ICU病区明确诊断的早期脓毒症患者89例(脓毒症组),发热高峰期且未使用抗菌药物时,采血送血培养并检测...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ICU病区明确诊断的早期脓毒症患者89例(脓毒症组),发热高峰期且未使用抗菌药物时,采血送血培养并检测PCT、IL-6、CRP水平,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32例(健康对照组),采血检测PCT、IL-6、CRP水平。PCT、IL-6的检测为电化学发光法,CRP的检测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 ICU脓毒症患者PCT、IL-6、CRP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CT+IL-6、PCT+CRP、PCT+IL-6+CRP 3种联合检测组合的敏感性分别为91.3%、90.5%和91.9%,特异性分别为89.5%、88.3%和89.4%,准确度分别为85.5%、85.3%和85.6%。结论联合检测PCT+IL-6+CRP、PCT+IL-6或PCT+CRP,有助于临床识别早期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三水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杰昌 刘玉华 +1 位作者 叶燕崧 钟玉映 《现代医院》 2011年第7期79-81,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2008~2010年妇科门诊生殖道炎性反应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三年7 020...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2008~2010年妇科门诊生殖道炎性反应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三年7 020例女性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支原体检出率为40.6%,呈逐年上升:2008年(37.4%),2009年(38.4%),2010年(43.8%);三种类型的支原体感染构成比:UU占78.1%、MH占2.7%、UU合并MH占19.2%,以UU感染为主;支原体感染年龄分布:86.0%集中在20~40岁,以20~30岁为主(占56.6%);耐药监测结果表明:UU、MH及UU合并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单纯UU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也很高,而MH及UU合并MH对大环内酯类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都达到90%以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普遍较低,罗红霉素敏感性处于众药的最低水平;2010年与前两年相比,UU的耐药性普遍升高了,以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炎性患者中感染率较高,以UU为主。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在变迁,单纯UU、MH及UU合并MH的耐药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生殖道 药敏试验 耐药性变迁
下载PDF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杰昌 叶燕崧 +2 位作者 李婉媚 杨永强 刘银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8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败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表达及其对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败血症患者作为败血症组,43例非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治疗后住院第5天收集... 目的探讨败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表达及其对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败血症患者作为败血症组,43例非败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治疗后住院第5天收集患者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TRE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sTREM-1、PCT、IL-6在败血症诊断中的效能。结果败血症组住院第1天的sTREM-1、PCT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治疗前的sTREM-1、PCT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REM-1、PCT和IL-6诊断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3、0.928和0.913。sTREM-1以236.4ng/L为最佳截断点诊断败血症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91%。结论sTREM-1、PCT和IL-6诊断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9,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血清sTREM-1水平可作为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败血症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ROC曲线
下载PDF
2008—2011年佛山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叶燕崧 梁杰昌 刘玉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6期696-698,共3页
目的分析4年间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耐药性增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采用ATB鉴定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年间共分... 目的分析4年间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耐药性增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采用ATB鉴定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年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35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90.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零;其次为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于10%。对多数监测药物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73.9%下降至2010年的39.1%和40.2%(P<0.01),但大部分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仍大于50%。2011年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明显上升至9.7%(P<0.01)。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仍保持很好的活性,但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仍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医学科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痰病原学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自瑜 郑利先 +2 位作者 陈云辉 叶燕崧 罗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384-438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痰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为AECOPD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借鉴。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813例AECOPD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痰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为AECOPD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借鉴。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813例AECOPD患者痰液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3份痰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68株,培养阳性率为20.66%;16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8.57%、革兰阳性菌占8.33%、真菌占13.10%;革兰阴性菌除头孢他啶耐药率<32.79%外,对常用的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均出现明显耐药,耐药率在66.76%~100.00%,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更严重,耐药率均>87.50%,但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仍高,耐药率<24.59%;革兰阳性菌对第一、二代头孢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仍高,耐药率<25.00%,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高,耐药率<5.00%。结论 AECOPD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对病情重及反复住院患者,宜选用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尿路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叶燕崧 梁杰昌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6期947-948,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尿路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ATB鉴定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ESBLs酶用表型确证试验检... 目的了解医院尿路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ATB鉴定药敏分析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ESBLs酶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结果共分离大肠埃希菌134株,占尿路感染病原菌的50%,产ESBLs大肠埃希菌83株(61.9%),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耐药率小于6%,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6%,但中介率高达30.1%,其次为头孢西丁、奈替米星,耐药率分别为32.5%和31.3%。对其余受测试药的耐药率大于50%。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ESBLs株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2012-2014年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表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杰昌 何振辉 +4 位作者 叶燕崧 周立相 向光宇 覃燕梅 梁念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866-4868,4872,共4页
目的 探讨屎肠球菌(EF)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表型,为临床治疗及防范EF院内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EK-2细菌分析仪对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364株屎肠球菌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 目的 探讨屎肠球菌(EF)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表型,为临床治疗及防范EF院内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EK-2细菌分析仪对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364株屎肠球菌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364株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标本,占51.10%,其次是胆汁,占12.36%;EF在于泌尿外科和ICU检出率最高,分别占17.58%、16.48%;EF对替加环素、利耐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水平则多约在45%~60%;2014年与2012年相比,喹奴普叮/达福普丁的耐药率明显上升,高浓度庆大霉素则明显下降。其他抗菌药物2012-2014年耐药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屎肠球菌可引起各种感染;临床医生应根据本地区药敏结果,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及控制屎肠球菌的流行及多药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