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M_3型白血病的细胞形态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叶裕春 黄萌珥 +4 位作者 顾龙君 赵金彩 宋得莲 应大明 王振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本文应用国产全反式RA对10例AP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了体外诱导分化试验.结果发现,RA处理组培养7天后,89%细胞在形态上接近成熟粒细胞:NBT阳性细胞明显增高,细胞化学染色表明诱导分化细胞向过渡或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化.经RA治疗后,所有病... 本文应用国产全反式RA对10例AP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了体外诱导分化试验.结果发现,RA处理组培养7天后,89%细胞在形态上接近成熟粒细胞:NBT阳性细胞明显增高,细胞化学染色表明诱导分化细胞向过渡或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化.经RA治疗后,所有病例L-CFU形成明显低落,正常造血祖细胞集落大幅度上升.上述观察证实了全反式维甲酸能诱导APL患者的早幼粒细胞沿着粒系方向分化成熟而实现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观察 M3 体外诱导分化 白血病细胞 细胞分化 全反式维甲酸 早幼粒细胞 阳性细胞 造血祖细胞 集落
下载PDF
新生儿凝血酶抑制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裕春 宋得莲 赵金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对新生儿三种凝血酶抑制因子进行了定量检测,发现新生儿α_1AT、α_2M和AT-Ⅲ含量分别为2.834±0.586g/L、4.470±1.056g/L和0.195±0.053g/L(活性43.5±12.3%),男女两性间无差别。初生1~2天时,α_1AT含量较高,... 本文对新生儿三种凝血酶抑制因子进行了定量检测,发现新生儿α_1AT、α_2M和AT-Ⅲ含量分别为2.834±0.586g/L、4.470±1.056g/L和0.195±0.053g/L(活性43.5±12.3%),男女两性间无差别。初生1~2天时,α_1AT含量较高,随出生天数增加而下降,至1周后趋于稳定。α_2M和AT-Ⅲ含量初生时含量很低,以后随出生天数增加而增高,1周后趋于平稳,但AT-Ⅲ活性至1周后才见上升。新生儿的凝血酶抑制因子水平与小儿不同,α_1AT和α_2M约为小儿的80%。AT-Ⅲ含量、活性仅占小儿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抗凝血酶Ⅲ 检测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凝血状态的观察
3
作者 叶裕春 赵学军 +4 位作者 赵金彩 张莹 王鸿利 邵慧珍 潘琢如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前,国内外有关新生儿脐血凝血象的报道不多。由于脐血基本上能反映胎儿至新生儿期体内血凝状态,因而有可能反映胎儿在分娩前或出生后的一些异常变化,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小样儿形成及新生儿凝血系统的一些疾病等。因此观察新生儿脐血... 目前,国内外有关新生儿脐血凝血象的报道不多。由于脐血基本上能反映胎儿至新生儿期体内血凝状态,因而有可能反映胎儿在分娩前或出生后的一些异常变化,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小样儿形成及新生儿凝血系统的一些疾病等。因此观察新生儿脐血凝血状态有助于临床对某些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本文对正常新生儿脐血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7个指标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脐血 凝血状态 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 正常成人 儿科医学 凝血象 新生儿出生体重 胎儿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研究
4
作者 叶裕春 赵金彩 宋得莲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83-385,共3页
应用ATRA对42例各种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进行了体外诱导分化研究,结果发现经ATRA1~5μm浓度体外诱导分化后,26例APL患者获得了与临床疗效相一致的结果。ATRA诱导分化细胞除形态趋于成熟外,还伴有功能上的成熟... 应用ATRA对42例各种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进行了体外诱导分化研究,结果发现经ATRA1~5μm浓度体外诱导分化后,26例APL患者获得了与临床疗效相一致的结果。ATRA诱导分化细胞除形态趋于成熟外,还伴有功能上的成熟。经ATRA治疗后,所有APL病例的CFU-L形成明显减低,正常造血祖细胞集落则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ATRA除有诱导APL细胞分化、成熟这一特性外,在参于造血重建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诱导分化
下载PDF
影响测定红细胞生成素的因素探讨
5
作者 叶裕春 杨建荣 +2 位作者 赵金彩 丁钰熊 龙楚瑜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3年第4期203-204,共2页
本文应用^3H-Tdr掺入小鼠胎肝细胞的微量法,测定血清中EPo含量并对影响该测定体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不同怀孕天数的小鼠胎肝细胞、培养体系中小鼠胎肝细胞数量和^3H-Tdr浓度等,对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测定 ^3H-TDR 胸苷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单核细胞样细胞系U937的生长影响及其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辉 顾龙君 +4 位作者 陈宏新 陈静 叶裕春 卞锦国 薛惠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一般认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是对甲氨蝶呤 (MTX)原发耐药的恶性肿瘤。AML细胞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 M5)细胞与MTX孵育时 ,由于不能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一样形成足够量的长链聚谷氨酸盐甲氨蝶呤 (MTXPG) ,而被认为对... 一般认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是对甲氨蝶呤 (MTX)原发耐药的恶性肿瘤。AML细胞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ML M5)细胞与MTX孵育时 ,由于不能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细胞一样形成足够量的长链聚谷氨酸盐甲氨蝶呤 (MTXPG) ,而被认为对MTX不敏感。为了开发对AML M5新的治疗 ,本实验采用了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U937细胞系进行研究。细胞分别通过不同浓度 (1nmol/L - 10 0 μmol/L)MTX孵育 2 4小时或 4 8小时后 ,通过XTT法评估细胞生长抑制情况。 2 4小时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0 .0 4 μmol/L ;4 8小时的IC50 为 0 .0 37μmol/L ,90 %细胞抑制浓度 (IC90 )为 0 .39μmol/L。为了解MTX细胞毒作用的发生机制 ,进一步分析了细胞的死亡过程。采用了系列实验 ,包括台盼蓝拒染法、流式细胞术、显微镜 (瑞氏染色法 )及DNA片段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在MTX作用后短时间内 (4或 6小时 )无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出现。随 5nmol/L- 10 μmol/LMTX作用 8小时后 ,亚G1(凋亡 )峰的比率从 0 .1μmol/L的 3 2 %增加到 5 0 μmol/L的 18 2 %,S期的比率从 0 0 1μmol/L的 4 1 2 %到 10 μmol/L的 19 1%。可见到DNA片段电泳后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MTX所引发U937细胞的生长阻滞和凋亡特征 ,提示它可用于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U937细胞系 细胞凋亡 白血病
下载PDF
牛膝多糖促进骨髓细胞粒细胞集落形成 被引量:9
7
作者 严善福 陶箭 叶裕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牛膝来源的多糖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方法 使用软琼脂培养体系,培养骨髓造血干细胞,设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牛膝多糖(APP)、G-CSF和APP联合作用实验组以及对照组(0.1ng/ml G-CSF),分别检测有效集落数。结果... 目的 探讨中药牛膝来源的多糖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方法 使用软琼脂培养体系,培养骨髓造血干细胞,设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牛膝多糖(APP)、G-CSF和APP联合作用实验组以及对照组(0.1ng/ml G-CSF),分别检测有效集落数。结果 G-CSF联合APP能有效促进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的形成,与G-CSF单独作用相比差异显著(P<0.05)。0.8mg/ml APP对CFU-G的刺激形成作用与1ng/ml的G-CSF相似。结论 APP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并与G-CSF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粒细胞刺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骨髓细胞 粒细胞 集落形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药物治疗后红细胞生成素的改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镜明 任梅玉 +3 位作者 卞锦国 董戴玉 陈玲玲 叶裕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对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毒药物治疗前后的红细胞生成素(EPO)进行观察,并与正常人组、其他贫血组进行对照。发现急性白血病化疗前EPO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但低于同等程度贫血的其他疾病组(P<0.01)。化... 对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毒药物治疗前后的红细胞生成素(EPO)进行观察,并与正常人组、其他贫血组进行对照。发现急性白血病化疗前EPO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但低于同等程度贫血的其他疾病组(P<0.01)。化疗后在Hb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EPO水平急剧增高,显著高于化疗前水平(P<0.01)。骨髓抑制严重者EPO上升幅度大。细胞毒药物引起EPO水平异常增高的原因尚不清楚,骨髓受抑制EPO消耗减少,细胞毒药物通过某些机制使EPO活性增加或刺激EPO合成,为可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纤维结合蛋白与胆固醇测定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彝康 陈启源 +4 位作者 徐伟豹 沈巧珍 陆汉明 叶裕春 周培芳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腹水系一常见症候,鉴别其良、恶性至为重要。我们采用测定腹水中的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e简称Fn)及胆固醇(Cholesterol简称Ch)的方法,帮助鉴别,结果甚为满意。
关键词 纤维结合蛋白 FN 腹水 水肿 胆固醇测定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应用PCR和ELISA法检测新生儿不同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文杰 吴圣楣 +2 位作者 赵学军 叶裕春 程宁莉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为了解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用ELISA法筛1818例孕妇,查出CMV-IgM阳性46例,并以50例CMV-IgM阴性作为对照组,在其分娩时用PCR检测脐血、新生儿血、新生儿尿中CMV-DNA,用... 为了解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用ELISA法筛1818例孕妇,查出CMV-IgM阳性46例,并以50例CMV-IgM阴性作为对照组,在其分娩时用PCR检测脐血、新生儿血、新生儿尿中CMV-DNA,用ELISA法测血清CMV-IgM。结果显示对照组两种方法均为阴性,实验组ELISA法阳性率5%,PCR法阳性率27%有显著差异。两种方法比较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提出先天性CMV感染应对同一新生儿采用脐血、新生儿血、新生儿尿等多种类型标本同时作PCR检测。其阳性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PCR DNA ELISA 新生儿
下载PDF
足月适于胎龄儿出生时精脒与精胺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学军 蔡文杰 +5 位作者 叶裕春 吴圣楣 庄慧娣 孙云 王传丰 徐承静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4年第1期12-14,21,共4页
精脒和精胺是天然多胺中研究得最多的两种物质。本文作者利用LKB4151自动化氨基酸分析仪对43名足月适于胎龄儿出生时脐血、出生后第三天静脉血及其母亲分娩时静脉血内精脒、精胺指标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脐血内多胺指标与胎盘组织内DNA和... 精脒和精胺是天然多胺中研究得最多的两种物质。本文作者利用LKB4151自动化氨基酸分析仪对43名足月适于胎龄儿出生时脐血、出生后第三天静脉血及其母亲分娩时静脉血内精脒、精胺指标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脐血内多胺指标与胎盘组织内DNA和RNA含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于胎龄儿 足月 精脒 脐血 出生后 静脉血 精胺 物质 母亲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12
作者 顾龙君 顾梅榆 +4 位作者 姚慧玉 王耀平 叶裕春 应大明 谢竟雄 《中国肿瘤》 CAS 1992年第12期9-9,共1页
我院1978年-1988年收治的13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完全缓解(CR)率达97.1%,系统随访治疗的105例病人5年以上持续完全缓解(CCR)率是58.6%,5年以上生存率达71.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就本研究得出的关于儿童ALL长... 我院1978年-1988年收治的13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完全缓解(CR)率达97.1%,系统随访治疗的105例病人5年以上持续完全缓解(CCR)率是58.6%,5年以上生存率达71.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就本研究得出的关于儿童ALL长期无病生存的几个关键问题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完全缓解 治疗 病人 随访 生存率 CCR 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
下载PDF
用PCR技术采用多种基因特异标志跟踪检测小儿微小残留白血病研究
13
作者 顾龙君 况少青 +12 位作者 董硕 叶裕春 蒋慧 薛惠良 陈赛娟 陈竺 李筱骏 景虹 张宇舟 顾梅榆 姚慧玉 王玉龙 谢竞雄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4期19-20,11,共3页
应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6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抗原受体基因(TCRγ、TCRδ和IgH)重排和肿瘤融合基因(SIL-TAL-1,BCR-ABL,AF4/HRX,和HRX/ENL)
关键词 跟踪检测 融合基因 基因重排 受体基因 基因标记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儿 微小残留白血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14
作者 顾龙君 顾梅榆 +4 位作者 姚惠玉 谢竞雄 王耀平 应大明 叶裕春 《医学研究杂志》 1993年第1期27-28,共2页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顾龙君等经过廿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78~1988年间经治的139例ALL患儿,其初治完全缓解率是97.1%,5年以止持续完全缓解率为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顾龙君等经过廿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78~1988年间经治的139例ALL患儿,其初治完全缓解率是97.1%,5年以止持续完全缓解率为58.6%,生存率高达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缓解率 顾龙君 诱导缓解 儿科医学 间经 高危型 放射治疗方法 脊髓照射 白血生 CNSL
下载PDF
肿瘤特异基因跟踪检测小儿微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15
作者 顾龙君 马志贵 +5 位作者 薛惠良 况少青 董硕 陈竺 叶裕春 蒋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253-256,共4页
应用 PCR 技术,以 SIL-TAL-1、HRX 基因相合的,和 bcr/ab1以及 PML-RAR_α4种融合基因作为肿瘤特异标志,对7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16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cytic leukemia,A... 应用 PCR 技术,以 SIL-TAL-1、HRX 基因相合的,和 bcr/ab1以及 PML-RAR_α4种融合基因作为肿瘤特异标志,对7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16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cytic leukemia,APL)在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后的微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作系统的跟踪检测。结果所有的小儿 ALL 和 APL 在 CR 后均存在MRD,MRD 持续检测阴性,提示可能临床治愈,若 MRD 持续阳性或由阴转阳则提示将发生骨髓复发。检测的灵敏度是10^(-4)~10^(-6)。白血病 MRD 的跟踪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LL 微量残留病 PCR 肿瘤特异基因
下载PDF
用PCR技术采用多种基因特异标志跟踪检测儿童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16
作者 顾龙君 顾梅榆 +9 位作者 薛惠良 况少青 张宇舟 陈竺 陈赛娟 董硕 叶裕春 李筱骏 蒋慧 景虹 《中国肿瘤》 CAS 1997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白血病 PCR技术 抗原受体基因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伴有高雪氏细胞一例报告
17
作者 王耀平 叶裕春 +2 位作者 任迅平 李蔚兰 谢祥鳌 《上海医学》 CAS 1983年第6期365-366,共2页
高雪氏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脂质代谢障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骨髓受累和皮肤暴露部位弥漫性黄棕色色素沉着,在有些疾病中,可在骨髓内查见形态上与高雪氏病相似的高雪氏细胞。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患儿男,1... 高雪氏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类脂质代谢障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骨髓受累和皮肤暴露部位弥漫性黄棕色色素沉着,在有些疾病中,可在骨髓内查见形态上与高雪氏病相似的高雪氏细胞。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患儿男,12岁,住院号81—302,广东省清远人。面色苍黄、乏力10年。多次在外院诊治,诊断为营养不良性贫血,予以多次反复输血,无明显好转。于1981年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高雪氏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家属 代谢障碍 脑甙脂网状内皮细胞病 网状内皮疾病 血红蛋白 慢性溶血性贫血 微量电泳 神经鞘脂 神经鞘磷脂
下载PDF
足月适于胎龄儿胎盘组织中多胺的性别差异
18
作者 赵学军 吴圣楣 +1 位作者 叶裕春 蔡文杰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6年第1期14-16,共3页
我们观察了43名足月适于胎龄儿孕38至41周脐血及母血中多胺的变化情况。发现在妊娠后期,脐血内多胺在孕40周达到高峰,母血内多胺在孕39周达到高峰,而胎盘组织内多胺在孕40周处于低谷;且发现男性新生儿胎盘组织内精胺及精眯精胺总量高于... 我们观察了43名足月适于胎龄儿孕38至41周脐血及母血中多胺的变化情况。发现在妊娠后期,脐血内多胺在孕40周达到高峰,母血内多胺在孕39周达到高峰,而胎盘组织内多胺在孕40周处于低谷;且发现男性新生儿胎盘组织内精胺及精眯精胺总量高于女性新生儿。结果表明,胎盘在母体与胎儿-胎盘系统之间的多胺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不同性别胎儿-胎盘系统有其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于胎龄儿 足月 胎盘组织 脐血 母血 多胺 不同性别 性别差异 重要作用 男性
原文传递
新生儿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正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先蓉 叶裕春 +2 位作者 宋得莲 吴圣楣 储松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3,共2页
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简称LAP)是粒细胞重要的标志酶之一,显示LAP活性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显示该酶活性的方法不同,致使LAP活性在多种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很不一致,正常值差异也很大,因此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我们曾应用萘酚AS-MX... 白细胞碱性磷酸酶(简称LAP)是粒细胞重要的标志酶之一,显示LAP活性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显示该酶活性的方法不同,致使LAP活性在多种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很不一致,正常值差异也很大,因此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我们曾应用萘酚AS-MX法显示LAP活性,发现该法具有偶联效应好、酶活性显示充分,且阳性指数较其它方法高,基质液可长期保存等优点.目前该法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但应用该法显示新生儿LAP活性尚无报道。现将我们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 新生儿疾病 诊断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制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茅裕良 叶裕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1-173,186,共4页
早在1934年,Meyer 首次从牛玻璃体(Hyaloid)液中分离出一种多聚糖。其后将玻璃体与该多聚糖中所含的糖醛酸(Uronicacid)组合取名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 HA)。HA 是一种粘弹性生物多聚糖,也是细胞生长和形成组织结构的基质组... 早在1934年,Meyer 首次从牛玻璃体(Hyaloid)液中分离出一种多聚糖。其后将玻璃体与该多聚糖中所含的糖醛酸(Uronicacid)组合取名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 HA)。HA 是一种粘弹性生物多聚糖,也是细胞生长和形成组织结构的基质组成部分。在生理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