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测定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8
1
作者 叶青美 江仁望 +3 位作者 田海妍 姜飞 张建龙 叶文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采用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V甲醇∶V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45∶5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显示,鞣花酸对照品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67~2.68μg的范... 采用色谱柱为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6 mm×250 mm,3μm),流动相为V甲醇∶V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45∶55,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7 nm.结果显示,鞣花酸对照品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67~2.68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09%,测得10份样品中鞣花酸的质量分数在0.592~3.439 mg.g-1范围内.本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鞣花酸 RP—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火炭母药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青美 江仁望 +2 位作者 韩方璇 陈萍 黄春新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0期3-7,共5页
火炭母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的干燥全草,是岭南地区常用的一味中草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痢疾、咽喉肿痛、肝炎等。火炭母也是多种凉茶如"广东凉茶"、"王老吉"及&qu... 火炭母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的干燥全草,是岭南地区常用的一味中草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痢疾、咽喉肿痛、肝炎等。火炭母也是多种凉茶如"广东凉茶"、"王老吉"及"二十四味"等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火炭母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本文对火炭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院2014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芳 叶青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2003-2005,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14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药品比例、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占总药品比例44.52%,使用强度为45.27%,... 目的了解我院2014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14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药品比例、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占总药品比例44.52%,使用强度为45.2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3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08%,按DDDs值排序前十名以β-内酰胺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相关部门管理要求,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测,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美医疗质量的差异化管理
4
作者 向玮 彭霞 +5 位作者 何远学 叶青美 吴平平 王平 吕云福 陈涛 《医院与医学》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活动的精髓与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疗质量问题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保险机构、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以及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的涉及个体生命和生命质量的大问题。但是国内医疗质量管理较美国等发达国...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活动的精髓与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疗质量问题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保险机构、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以及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的涉及个体生命和生命质量的大问题。但是国内医疗质量管理较美国等发达国家起步晚,许多方面存在差距。本文试从医疗质量管理体制、评价指标、信息化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中美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差异化,为我国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制度体系 评价指标 信息网络
下载PDF
Isolation, Crystal Structure and Antitussive Activity of 9S,9aS-neotuberostemonine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旖 叶青美 +3 位作者 刘敬 徐未 朱自荣 江仁望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71-576,共6页
The title compound 9 S,9 aS-neotuberostemonine(1) was isolated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the roots of Stemona tuberosa.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C_922)H_(33)NO_4,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 The title compound 9 S,9 aS-neotuberostemonine(1) was isolated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the roots of Stemona tuberosa.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C_922)H_(33)NO_4,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a = 9.0115(11), b = 10.612(4), c = 22.074(3) ?, V = 2110.9(8) ?~3, Z = 4, Mr = 375.49, Dc = 1.182 g/cm3, λ= 0.71079 ?, μ = 0.080 cm-1, F(000) = 816, S = 1.019, R = 0.0579 and w R = 0.1358. A total of 3109 unique reflection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2902 were observed(I > 2σ(I)).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1 could be assigned by referring to the conserved configuration of the methyl groups at C(13) and C(20). In the solid state, the molecules were linked into a chain along the a-axis through weak hydrogen bond C(11)–H(11 A)…O(2). Compound 1 shows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cough by 24%, 44% and 65% at doses of 50, 100 and 150 mg/kg,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S 9aS-neotuberostemonine ISOLATION crystal structure ANTITUSSIVE
下载PDF
八角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姜飞 田海妍 +2 位作者 张建龙 叶青美 江仁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39,共6页
目的研究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八角莲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八角莲根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 目的研究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凝胶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八角莲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八角莲根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10个,分别为4′,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4′,5′-didemethylpodophyllotoxin,1)、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2)、4′-去甲基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3)、山荷叶素(diphyllin,4)、鬼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5)、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icro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6)、4′-去甲基鬼臼毒素葡萄糖苷(4′-demethyl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7)、山荷叶素葡萄糖苷(diphyllin-4-O-β-D-glucoside,8)、鬼臼毒素葡萄糖苷(podophyllotoxin-4-O-β-D-glucoside,9)、八角莲醇(dysosmarol,10);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山柰酚(kaempferol,11)、槲皮素(quercetin,12)、山柰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13);甾醇类化合物1个,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鬼臼毒素 4′ 5′-二去甲基鬼臼毒素 木脂素 黄酮类 甾醇类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炎症性肠病多学科会诊的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谢静 蓝程 +3 位作者 叶青美 王带媚 吴琼诗 韩方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74-1478,共5页
目的:通过介绍临床药师炎症性肠病多学科(IBD-MDT)会诊的药学实践,为临床药师开展IBD-MDT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海南省人民医院IBD-MDT会诊的概况和工作流程;结合实践案例,总结分析IBD-MDT会诊的药学服务内容和工作模式。结果:临... 目的:通过介绍临床药师炎症性肠病多学科(IBD-MDT)会诊的药学实践,为临床药师开展IBD-MDT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海南省人民医院IBD-MDT会诊的概况和工作流程;结合实践案例,总结分析IBD-MDT会诊的药学服务内容和工作模式。结果:临床药师可通过药物重整、治疗药物监测、药物治疗方案评估与制订、依从性评估及用药教育等方面发挥药学专业优势,参与IBD患者的诊治。结论:通过IBD-MDT会诊,临床药师可与临床形成专业合作、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慢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多学科会诊 临床药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