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某医院2011—2013年化痰止咳平喘口服中成药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司兆华 廖晖 安文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2期1746-1749,共4页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病。这些病证的临床表现均有咳嗽、痰...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与痰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治疗症见咳嗽、气喘的多种疾病。这些病证的临床表现均有咳嗽、痰喘等症状[1]。我院是综合型的三级甲等医院,用于化痰止咳平喘方面的药品主要有西药及中成药。本研究对我院2011—2013年的化痰止咳平喘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药品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Dc)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咳平喘药 三级甲等医院 口服中成药 化痰药 用药分析 山西省 化痰止咳平喘方 止咳嗽
下载PDF
康复新液对难治性压疮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司兆华 郭燕妮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677-1679,共3页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组织活力低下所形成的溃疡或组织坏死,称压力性溃疡。血液循环障碍是病理基础,而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这些物理因素的联合作用,及汗液、尿液、渗...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组织活力低下所形成的溃疡或组织坏死,称压力性溃疡。血液循环障碍是病理基础,而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这些物理因素的联合作用,及汗液、尿液、渗出液、引流液等理化因素的刺激,加之压疮多见于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液质的机体营养不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组织活力 血液循环障碍 长期发热 康复新液 恶液质 渗出液 治疗仪 新生肉芽组织 气垫圈
下载PDF
通窍逐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司兆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8期960-961,共2页
颅内出血是神经内科的急症,目前有微创开颅引流瘀血或药物止通降颅压的方法,但临床亦有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西医手段。用于药通窍逐瘀汤是以"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活血不伤新血,出血不留瘀血为宗旨,旨在传承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中药。报告... 颅内出血是神经内科的急症,目前有微创开颅引流瘀血或药物止通降颅压的方法,但临床亦有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西医手段。用于药通窍逐瘀汤是以"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活血不伤新血,出血不留瘀血为宗旨,旨在传承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中药。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通窍逐瘀汤 治疗原则 临床 活血化瘀 神经内科 颅内出血 微创开颅
下载PDF
中医阴阳学说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关系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司兆华 王进 《山西临床医药》 199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中医阴阳学说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关系初探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司兆华山西省警校医务所王进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人体及其各部分组织结构都具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如《... 中医阴阳学说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关系初探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司兆华山西省警校医务所王进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人体及其各部分组织结构都具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云“人生有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阴阳学说 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
下载PDF
“八五”期间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九五”期间再上台阶仍需艰苦努力
5
作者 卢黎生 司兆华 《山西统计》 1996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山西 农业生产 发展
下载PDF
我院2011-2014年呼吸系统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阎爱荣 安文婷 +1 位作者 司兆华 廖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为呼吸系统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4年使用的呼吸系统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利用Excel进行统计,采用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对DDDs排名前20位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系统药物种类、销售... 目的:为呼吸系统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4年使用的呼吸系统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利用Excel进行统计,采用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对DDDs排名前20位的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系统药物种类、销售金额构成比及DDDs构成比4年来基本不变。中药制剂的品种数销售金额和DDDs构成比均排名第1;而镇咳药构成比最小。2012-2014年平喘药的DDDs构成比由17.06%上升至24.68%,在化学药类呼吸系统药物中占据最重要位置。DDDs排序一直在前10的药物有:氨溴索注射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左西替利嗪片/分散片/口服液、金水宝胶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剂5个品种。其中,氨溴索注射液DDDs一直排名第1,且逐年上升。结论:我院呼吸系统药物使用基本稳定,中药制剂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镇咳药仅1种,平喘药则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氨溴索注射液存在过度使用现象,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限定日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