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航空燃油齿轮泵流固耦合分析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建森 田世荣 +1 位作者 司国雷 陈君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理论计算难以获得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变形对泵壳扫膛的问题,利用PumpLinx和ABAQUS进行联合仿真,建立燃油齿轮泵单向流固耦合模型。计算燃油泵齿轮所受径向力及随齿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得到齿轮副在压力载荷和啮合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 针对理论计算难以获得外啮合齿轮泵齿轮副变形对泵壳扫膛的问题,利用PumpLinx和ABAQUS进行联合仿真,建立燃油齿轮泵单向流固耦合模型。计算燃油泵齿轮所受径向力及随齿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得到齿轮副在压力载荷和啮合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化,并研究流固耦合作用对齿轮副的变形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流场仿真以及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与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的方位一致性良好;流固耦合作用对齿轮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最大变形均发生在齿轮齿顶中间位置,且计算所得最大扫膛深度与实测平均值大致相同,验证了该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径向力 流固耦合 齿轮变形 泵壳扫膛
下载PDF
航空燃油齿轮泵泵壳扫膛方位的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建森 震宇 +3 位作者 司国雷 陈君辉 周焱 李涛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164,共7页
泵在出厂前通常会采用跑合扫膛工艺来改善燃油齿轮泵的径向密封性,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但扫膛产生的金属切屑为泵的装机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探索新的可行结构及工艺,需准确预测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以某型航空燃油齿轮泵为对象,将... 泵在出厂前通常会采用跑合扫膛工艺来改善燃油齿轮泵的径向密封性,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但扫膛产生的金属切屑为泵的装机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探索新的可行结构及工艺,需准确预测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以某型航空燃油齿轮泵为对象,将每一个齿轮齿槽视为独立可变容腔,以啮合线及密封线为界对啮合区齿槽进行等压区划分,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各容腔的压力瞬态方程,进而推导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与容腔压力的关系式,计算得到齿槽压力、齿轮所受径向力的大小及方向随齿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并对比理论计算及泵壳扫膛实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与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的方位一致性良好,验证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后续泵壳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燃油齿轮泵 扫膛方位 集总参数法 径向力
下载PDF
泵控燃调系统起动振荡分析及优化设计
3
作者 司国雷 陈君辉 +2 位作者 李彬杰 陆亮 张子哲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针对小型涡扇发动机泵控燃油系统起动工况的振荡问题,建立了电动机、齿轮泵、增压阀及回路的集总参数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增压阀临界开启状态的工作点参数;通过线性化建模得出系统传递函数,绘制伯德图分析了阀芯挡板... 针对小型涡扇发动机泵控燃油系统起动工况的振荡问题,建立了电动机、齿轮泵、增压阀及回路的集总参数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增压阀临界开启状态的工作点参数;通过线性化建模得出系统传递函数,绘制伯德图分析了阀芯挡板与阀套间隙和回油阻尼孔直径对系统频域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相位裕度较小,其相对稳定性随阀芯挡板与阀套间隙减小而提高,随回油阻尼孔直径减小而提高;通过对系统关键几何参数的设计,改善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燃调 起动振荡 集总建模分析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考虑空化效应的逻辑阀压力损失分析及试验验证
4
作者 向禹豪 胡桂荣 +3 位作者 陈川 司国雷 吴泽华 杨丹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为了减小液控逻辑阀的压力损失,提高油液的流动效率,基于CFD建立了阀内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考虑流体空化的影响,分析液压油的流动特性、阀的流量-压力特性,并进行试验验证,探究不同阀口结构参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流量大... 为了减小液控逻辑阀的压力损失,提高油液的流动效率,基于CFD建立了阀内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考虑流体空化的影响,分析液压油的流动特性、阀的流量-压力特性,并进行试验验证,探究不同阀口结构参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流量大于60 L/min后,是否考虑空化的仿真与试验的误差分别为4.16%和22.41%;在锐边处采用圆滑过渡、增大阀套孔直径、减小阀芯直径能有效降低逻辑的压力损失,可为逻辑阀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阀 计算流体力学 空化 压力损失 试验验证
下载PDF
永磁压缩弹簧式溢流阀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司国雷 杨逢瑜 +1 位作者 王文杰 李正贵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18,230,共6页
针对螺旋压缩弹簧在液压元件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断裂、氢脆断裂、腐蚀断裂、松弛、塑性变形、永久变形等失效模式,提出了非接触式永磁压缩弹簧式液压阀的设计理念,对永磁压缩弹簧式溢流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磁力、刚度特性进行了研... 针对螺旋压缩弹簧在液压元件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断裂、氢脆断裂、腐蚀断裂、松弛、塑性变形、永久变形等失效模式,提出了非接触式永磁压缩弹簧式液压阀的设计理念,对永磁压缩弹簧式溢流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电磁力、刚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解析法和试验验证法对永磁压缩弹簧进行了设计,充分利用磁场力优于螺旋压缩机械弹簧的特性段,设计出了永磁压缩弹簧式溢流阀,并对设计出的溢流阀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永磁阀芯与永磁底座之间的间隙为0.4~1.2 mm时,磁场力保持70±5 N基本不变;在溢流阀的阶跃响应试验中,永磁压缩弹簧式溢流阀的压力波动比为11.7%,小于螺旋压缩机械弹簧式溢流阀压力波动比22.8%;在相同技术指标的条件下,永磁压缩弹簧式溢流阀的体积较螺旋压缩弹簧式溢流阀小37.5%.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永磁压缩弹簧的优势在液压阀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阀 螺旋压缩弹簧 永磁压缩弹簧 失效模式 磁场力 压力波动 体积
下载PDF
介质黏度对外啮合齿轮泵内涡流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君辉 司国雷 +2 位作者 陈川 史广泰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外啮合齿轮泵在高黏度工况下经常存在泄漏流、二次流等不稳定流动现象,对齿轮泵的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这些不稳定涡量的特性,对外啮合齿轮泵内不稳定涡量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度的增加可以改善齿轮泵内的流动状态,但... 外啮合齿轮泵在高黏度工况下经常存在泄漏流、二次流等不稳定流动现象,对齿轮泵的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这些不稳定涡量的特性,对外啮合齿轮泵内不稳定涡量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度的增加可以改善齿轮泵内的流动状态,但会导致齿轮泵内的高压区和低压区明显增加,而出口流量逐渐减小;黏度越大泵出口流量变化趋于稳定需要的时间更长;在一个周期内,吸油腔的进口位置从没有旋涡到出现大小相等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旋涡逐渐增加随后脱落消散;从T_(0)+1/5T时刻开始,较大的旋涡出现在齿轮啮合处和排油腔内,且在排油腔内形成明显的“马蹄形”涡;黏度越大,齿轮泵在一个周期内同一位置的旋涡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齿轮泵 涡流 非定常计算
下载PDF
一种数字阀控制摆动缸高精角度系统设计和仿真
7
作者 郭大勇 陈照弟 司国雷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伺服摆动缸定位精度优于0.01°的要求,提出一种步进电机控制摆动缸的系统方案。根据目标要求,建立系统原理图;根据设计要求,建立数字阀控制摆动缸数学模型和动态传递函数,并进行博德图计算分析和动态阶跃特性仿真,提出利用系统... 针对伺服摆动缸定位精度优于0.01°的要求,提出一种步进电机控制摆动缸的系统方案。根据目标要求,建立系统原理图;根据设计要求,建立数字阀控制摆动缸数学模型和动态传递函数,并进行博德图计算分析和动态阶跃特性仿真,提出利用系统稳定允许的减速比确保精度的新方法,确定数字阀设计的基本参数和摆动缸参数。利用数字阀控制摆动缸实现大转矩高精角度控制,且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阀控摆动缸 数控阀 伺服摆动缸 大转矩角度控制
下载PDF
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压力跃变消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司国雷 李彬杰 +2 位作者 魏晋华 魏小玲 魏列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7-445,共9页
针对液压同步控制系统中非对称缸换向时产生的压力跃变导致同步控制系统振荡甚至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换向压力跃变消除方法。分析了传统阀、非对称阀和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产生压力跃... 针对液压同步控制系统中非对称缸换向时产生的压力跃变导致同步控制系统振荡甚至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换向压力跃变消除方法。分析了传统阀、非对称阀和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产生压力跃变的机理。在AMESim中搭建传统阀与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模型,在不同系统压力和给定信号下,对比分析了两种系统液压缸位置跟随及换向时两腔压力跃变情况。搭建了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实验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阀控非对称缸系统通过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可以很好地实现位置跟随;可以完全消除非对称缸换向时的压力跃变,减小系统抖动,使得系统动作更加平稳;当液压缸以方波动作时,换向时压力冲击较正弦波动作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口独立控制阀 非对称缸 压力跃变 非对称阀 同步控制
下载PDF
燃料计量系统PWM突变故障仿真分析与实验(英文)
9
作者 司国雷 杨逢瑜 +2 位作者 李正贵 王文杰 杨伟 《甘肃科学学报》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流量连续性和力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通过故障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建立了燃料计量系统数学拟合模型,代替了求解非线性动态滑阀压力场复杂偏微分方程,得到了压力分布随滑阀移动的非线性压力系数变化规律,并通过仿真模型对... 在流量连续性和力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通过故障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建立了燃料计量系统数学拟合模型,代替了求解非线性动态滑阀压力场复杂偏微分方程,得到了压力分布随滑阀移动的非线性压力系数变化规律,并通过仿真模型对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地增强了占空比信号随发动机燃烧室背压变化的抗干扰能力,仿真模型可以作为燃料计量系统滑阀压力场分布规律及系统研究的工程研究方案,优化设计后的产品通过了试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计量 占空比突变故障 仿真分析 背压
下载PDF
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变化特性研究
10
作者 司国雷 李彬杰 +2 位作者 杨润雪 李健伟 魏列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7-192,共6页
为了研究高转速工况下叶片泵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变化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气动声学联合仿真技术,对高速叶片泵的流体噪声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计算模型,在考虑声固耦合的情况下,研究了转速和油液温度... 为了研究高转速工况下叶片泵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变化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气动声学联合仿真技术,对高速叶片泵的流体噪声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计算模型,在考虑声固耦合的情况下,研究了转速和油液温度对高速叶片泵流体噪声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频率下,体声源强度高于面声源强度,且随着频率的上升,声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油液温度的升高,由流量脉动和空化引起的流体噪声减小,温度每上升30℃,噪声值总体下降1.15~8.7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叶片泵 流体噪声 声源转换 流量脉动 空化噪声
下载PDF
纯水液压锥阀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流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司国雷 +1 位作者 张守印 张慧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82,共3页
通过fluent软件对不同结构水压锥阀的瞬态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计算,对可视化的图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据此定性分析流道结构(速度、压力、流动的分离与再附壁,旋涡的产生与消失等)与能量损失、负压分布等的关系,并且也对锥阀的结构进行... 通过fluent软件对不同结构水压锥阀的瞬态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计算,对可视化的图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据此定性分析流道结构(速度、压力、流动的分离与再附壁,旋涡的产生与消失等)与能量损失、负压分布等的关系,并且也对锥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数值分析,不但为设计出高效率、低能耗、低噪声的水压阀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纯水液压锥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技术 锥阀 流动特性 可视化
下载PDF
用ANSYS对海、淡水液压锥阀的流场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司国雷 +1 位作者 张世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3-24,共2页
用ANSYS软件对海、淡水液压锥阀的流场进行解析 ,解析结果以可视化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给出 ,从而针对锥阀过流特性的分析结果 ,对阀座和阀芯的结构进行改进———将阀座与阀芯直接相接处都改为圆弧过渡 ;改进结构后 ,明显减小了压力... 用ANSYS软件对海、淡水液压锥阀的流场进行解析 ,解析结果以可视化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给出 ,从而针对锥阀过流特性的分析结果 ,对阀座和阀芯的结构进行改进———将阀座与阀芯直接相接处都改为圆弧过渡 ;改进结构后 ,明显减小了压力损失和阀内的最小负压值。研究结果对设计低消耗、低噪声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传动 锥阀 流场 ANSYS
下载PDF
用ANSYS对水压锥阀流场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司国雷 +1 位作者 姬孝斌 卢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6-107,39,共3页
用ANSYS软件对水压锥阀的流场进行分析,将解析结果以可视化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给出,从而针对锥阀过流特性的分析结果,对阀座和阀芯的结构进行改进———将阀座与阀芯由直角相接都改为圆弧过渡;改进结构后,明显减小了压力损失和阀内的最小... 用ANSYS软件对水压锥阀的流场进行分析,将解析结果以可视化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给出,从而针对锥阀过流特性的分析结果,对阀座和阀芯的结构进行改进———将阀座与阀芯由直角相接都改为圆弧过渡;改进结构后,明显减小了压力损失和阀内的最小负压值。研究结果对设计低消耗、低噪声水压锥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 锥阀 流场 可视化 ANSYS
下载PDF
气动电磁阀设计及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14
作者 司国雷 郭大勇 +1 位作者 唐兵 王嘉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根据气动电磁阀技术指标,基于AMESim进行模型仿真,确定电磁阀的结构尺寸和动态响应时间参数。结果发现电磁阀的关闭时间为66 ms,远大于技术指标中响应时间≤10 ms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影响电磁阀关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电磁阀在关闭过... 根据气动电磁阀技术指标,基于AMESim进行模型仿真,确定电磁阀的结构尺寸和动态响应时间参数。结果发现电磁阀的关闭时间为66 ms,远大于技术指标中响应时间≤10 ms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影响电磁阀关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电磁阀在关闭过程中线圈电压是缓慢变化的,其磁通也是缓慢减小的,从而在阀芯中引起涡流,阻碍了阀芯的运动。采用双电压控制方式,在电磁阀关闭时增加反向电压,降低电磁阀的关闭滞后时间,将电磁阀的关闭时间从66 ms降低到4.5 ms,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电磁阀 AMESIM 动态响应时间 双电压控制
下载PDF
离心式铁磁流体微泵的设计及流动特性分析
15
作者 李望旭 李正贵 +4 位作者 韩伟 行怡帆 谭善文 司国雷 陈君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铁磁流体微泵由于其自润滑性和自密封性,使其更加符合微流控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同时满足加工简单、可靠性高、流动稳定等优势,因此限制其应用及发展。为提高铁磁... 铁磁流体微泵由于其自润滑性和自密封性,使其更加符合微流控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分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无法同时满足加工简单、可靠性高、流动稳定等优势,因此限制其应用及发展。为提高铁磁流体微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其发展和应用,本研究基于铁磁流体的外场控制原理、磁流变效应及介质流体的流体力学行为设计了一种离心式的新型铁磁流体微泵,并应用数值计算分析了介质流体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该微泵可以有效实现泵送过程,当转速为10 r/min时,一个周期内的泵送净流量可达0.07 kg/T,且在两股铁磁流体的交替作用下可以阻断泵腔进口与出口的介质流体质量交换;由于铁磁流体与泵腔结构的动静干涉作用,导致出口流量存在轻微脉动(数量级为10^(-5)),但仍处于层流状态(Re<1),并且由于惯性力与特征尺寸相关而黏滞力与特征尺寸无关等力学因素,导致泵送动力对出口尺寸长度非常敏感,在转速4 r/min、出口段长度9 mm时无法实现有效泵送。同时对铁磁流体与泵送介质流体之间的相界面压力波动和自密封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相界面上的压力波动峰值远小于铁磁流体自密封性能,相差3个数量级,从铁磁流体的密封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角度验证了离心式铁磁流体微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流体 微泵 惯性驱动 泵送过程 重叠网格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齿轮泵齿轮轴疲劳断裂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强 邓熠 +3 位作者 杨伟 李英杰 刘宇辉 司国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212,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用齿轮泵齿轮轴瞬时断裂的现象,对其关键运动副进行材料金相组织、结构受力和应力分析,将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明确了齿轮轴的瞬时断裂现象主要表现为疲劳断裂,明晰了齿轮轴疲劳断裂的影响因子,并以此优化了齿轮轴安装... 针对航空发动机用齿轮泵齿轮轴瞬时断裂的现象,对其关键运动副进行材料金相组织、结构受力和应力分析,将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明确了齿轮轴的瞬时断裂现象主要表现为疲劳断裂,明晰了齿轮轴疲劳断裂的影响因子,并以此优化了齿轮轴安装孔关键尺寸和机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齿轮轴安装孔附近的应力明显减小,能够有效提升齿轮轴在交变载荷下的抗疲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齿轮轴 瞬时断裂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新型高转速柱塞泵转速变化压力特性研究
17
作者 王羽熙 徐立鑫 +3 位作者 尹大禹 李正贵 司国雷 刘宇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为了研发高转速、高流量的燃油泵,以新型双斜盘柱塞泵为原型,搭建其流域简化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柱塞腔压力脉动机制及演变规律。对比不同转速下柱塞泵压力脉动,探究转速变化对压力大小影响;结合柱塞泵旋转过程中柱塞腔和配流... 为了研发高转速、高流量的燃油泵,以新型双斜盘柱塞泵为原型,搭建其流域简化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柱塞腔压力脉动机制及演变规律。对比不同转速下柱塞泵压力脉动,探究转速变化对压力大小影响;结合柱塞泵旋转过程中柱塞腔和配流盘的位置和压力变化,研究运行过程中柱塞腔内部压力波动成因。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柱塞腔内部各点压力值提高,但整体压力波动趋势一致;柱塞腔内部压力波动受到与配流盘接触情况和柱塞泵活塞一侧往复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柱塞泵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压力变化
下载PDF
电磁铁传热特性及散热优化的数值模拟
18
作者 李英杰 陈川 +3 位作者 张瑜 李强 司国雷 宋鹏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6,共13页
电磁铁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液压元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石油工业等领域,但电磁铁工作产生的焦耳热和电磁损耗会导致温度迅速升高、局部热应力和不均匀膨胀变形,严重影响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笔者采用有限元软件研究电磁铁温度、应... 电磁铁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液压元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石油工业等领域,但电磁铁工作产生的焦耳热和电磁损耗会导致温度迅速升高、局部热应力和不均匀膨胀变形,严重影响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笔者采用有限元软件研究电磁铁温度、应力及变形的演化规律,分析导热套筒散热与强制对流散热对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线圈功率增大,电磁铁的最大温度、热应力和变形量均线性增大;随着套筒厚度增加,稳态的最大温度、变形量和导热量线性减小,温降幅度为12.5℃/mm;随着流速增加,最大温度、热应力和变形量显著减小,温降幅度45.5℃/(m·s^(-1)),说明增强导热和对流均能提高电磁铁热性能且对流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铁 传热特性 导热与对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圆弧齿轮泵水力设计与性能分析
19
作者 陈君辉 司国雷 +2 位作者 陈川 史广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传统的齿轮泵具有困油、性能低等劣势,因此为了设计出性能更好的齿轮泵,采用外啮合、双圆弧、斜流道的理念设计了圆弧齿轮泵,基于MATLAB软件拟合得出过渡线,计算出齿数、齿宽和螺旋角等重要参数,并通过UG软件设计了几组圆弧齿轮泵,最后... 传统的齿轮泵具有困油、性能低等劣势,因此为了设计出性能更好的齿轮泵,采用外啮合、双圆弧、斜流道的理念设计了圆弧齿轮泵,基于MATLAB软件拟合得出过渡线,计算出齿数、齿宽和螺旋角等重要参数,并通过UG软件设计了几组圆弧齿轮泵,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圆弧齿轮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齿数、螺旋角等参数的改变,圆弧齿轮泵的增压能力和流动稳定性也随之发生改变,尤其在齿数较多时,其进出口压差逐渐增大,流道内高速区域较多,啮合区域以及进油腔、排油腔内的二次回流较少,流动更加稳定;随着转速的增加齿轮泵所受应力明显增加,高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轮轴交界处以及啮合处,主动轮与轮轴的交界面是等效应力最大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轮泵 水力设计 性能分析 等效应力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高增益自抗扰控制
20
作者 神英淇 李侃 +2 位作者 王羽熙 司国雷 王嘉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4,共7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采用自抗扰控制策略时,存在因系统阶数过高导致状态观测器需观测的变量多、观测信息相位滞后以及易引起系统响应滞后及超调等问题,采用高增益自抗扰控制方案。对系统模型进行降阶处理,以简化控制器结构,减少待整定...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采用自抗扰控制策略时,存在因系统阶数过高导致状态观测器需观测的变量多、观测信息相位滞后以及易引起系统响应滞后及超调等问题,采用高增益自抗扰控制方案。对系统模型进行降阶处理,以简化控制器结构,减少待整定参数;在传统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系统总扰动的微分信号进行观测,观测系统扰动的变化趋势,产生有效的超前补偿信号,从而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及抗扰能力。最后,通过MATLAB与AMESim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相比于传统自抗扰控制,系统超调量降低85%,响应速度提高47.7%,并有效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具有更优良的动态及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高增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