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岩板断裂特性与Weibull统计分析及加工可靠性评价
1
作者 闫振华 李恺 +2 位作者 刘一军 同继锋 包亦望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3,共8页
陶瓷岩板已成为现代家居装饰的重要饰面材料和新型家具板材,但其在深加工和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和破碎等断裂问题以及强度随着尺寸增大而下降等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岩板试件正面和背面方向弯曲受力时的临界应力及断裂特性,分别采用最... 陶瓷岩板已成为现代家居装饰的重要饰面材料和新型家具板材,但其在深加工和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和破碎等断裂问题以及强度随着尺寸增大而下降等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岩板试件正面和背面方向弯曲受力时的临界应力及断裂特性,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快速法估算了岩板试件的弯曲强度Weibull模数。结果表明,当试件正面(釉面)作为受拉面时,其平均强度达到80.4 MPa,Weibull模数为27;当试件背面作为受拉面时,其平均强度为52.7 MPa,Weibull模数为22。由此建立了在给定破坏概率条件下岩板加工允许应力的估算方法。同时,提出了降低岩板加工破裂概率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提高材料的韧性与强度比值;二是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并使最大动态应力小于岩板的允许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岩板 弯曲强度 Weibull模数
原文传递
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同继锋 赵平 +1 位作者 马眷荣 顾真安 《中国建材科技》 2003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简述了我国绿色建材的定义及其形成历程。介绍了我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主要建筑材料产品的产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据初步统计,2002年我国水泥产量约为... 本文简述了我国绿色建材的定义及其形成历程。介绍了我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主要建筑材料产品的产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据初步统计,2002年我国水泥产量约为7亿吨、平板玻璃约为2亿重量箱、建筑陶瓷砖约为2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约为5500万件,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资源消耗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生态功能差等问题。本文详述了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和发展,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从建筑和建筑材料两个方面对建筑材料进行评价的设想,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试图建立起绿色建材的定量绿色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绿色建材 环境材料 水泥 平板玻璃 卫生陶瓷
下载PDF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同继锋 廖惠仪 《陶瓷》 CAS 2000年第3期10-11,32,共3页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到 2 0世纪 80年代生产企业已达 3 0 0 0多家 ;陶瓷墙地砖品种达上千种 ;卫生陶瓷品种达 2 0 0多种。自1 993年以来 ,总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技术装备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产品质量明显...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到 2 0世纪 80年代生产企业已达 3 0 0 0多家 ;陶瓷墙地砖品种达上千种 ;卫生陶瓷品种达 2 0 0多种。自1 993年以来 ,总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技术装备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在人才培养、企业管理制度、技术创新、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陶瓷 中国 建筑陶瓷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同继锋 赵平 《中国住宅设施》 2005年第9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绿色建材 评价 产品制造 建筑材料 人类健康 环境负荷 废料处理 再循环
下载PDF
绿色建材的评价研究与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同继锋 廖惠仪 《佛山陶瓷》 2003年第7期1-5,共5页
本文简述了我国绿色建材的定义及我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建筑卫生陶瓷、平板玻璃等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介绍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有关建筑材料的评估指标;提出了我国绿色建材的评估体系框架和发展绿色建筑卫生陶瓷的初步想法。
关键词 绿色建材 建筑卫生陶瓷 发展 评估体系 评估指标
下载PDF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同继锋 盛厚兴 《中国陶瓷工业》 CAS 1997年第3期9-11,共3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建筑陶瓷 卫生陶瓷 中国 陶瓷工业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产品研究开发
7
作者 同继锋 赵海红 《建设科技》 2010年第1期18-19,22,共3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产品研究开发",组织管理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牵头单位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时间为2010年底前。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 建筑材料 研究开发 产品 “十一五” 科技支撑 管理部门 完成时间
下载PDF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第五届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8
作者 同继锋 《陶瓷》 CAS 2011年第23期9-11,共3页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第四届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9月,5年多来,在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的正确领导下,本届委员会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按照中国硅酸盐学会章程开展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在进...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第四届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9月,5年多来,在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的正确领导下,本届委员会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按照中国硅酸盐学会章程开展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在进行总结汇报如下,请各位委员和嘉宾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硅酸盐学会 建筑卫生陶瓷 专业委员会 科学技术协会 学会章程
下载PDF
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强国战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顾真安 同继锋 +8 位作者 崔源声 彭寿 苏桂军 周洪锦 冯惠敏 赵飞 田桂萍 孟庆洁 洪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本文研究我国主要建材产品生产所用的水泥灰岩、玻璃用硅质原料、建筑卫生陶瓷用黏土矿原料(高岭土)、高纯石英和石墨五种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强国建设战略,确定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指出加强矿区规划与保护、建设供应... 本文研究我国主要建材产品生产所用的水泥灰岩、玻璃用硅质原料、建筑卫生陶瓷用黏土矿原料(高岭土)、高纯石英和石墨五种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强国建设战略,确定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指出加强矿区规划与保护、建设供应示范基地和标准原料基地、加快推进战略性资源储备制度等重点任务,提出设立矿产资源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矿产资源原料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等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材 强国战略 水泥灰岩 玻璃用硅质原料 建筑卫生陶瓷用黏土矿原料(高岭土) 高纯石英 石墨
下载PDF
绿色建材的评价研究与建筑卫生陶瓷
10
作者 同继锋 《中国建材》 2004年第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绿色建材 “生态环境材料” 评价
下载PDF
无机保温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1
作者 旷峰华 张洪波 +3 位作者 李自金 任瑞康 同继锋 李晓明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2年第6期36-39,共4页
概述了我国目前常见的几种无机保温材料,对无机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无机保温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无机保温材料 泡沫混凝土 泡沫陶瓷
下载PDF
建筑材料环境负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赵平 同继锋 马眷荣 《中国建材科技》 2004年第6期1-7,共7页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建筑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及木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均是高能耗的产品。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等过程消耗的能量在建筑能耗构成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对建筑绿色度的影响非常大。...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建筑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及木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均是高能耗的产品。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等过程消耗的能量在建筑能耗构成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对建筑绿色度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对我国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CO2排放情况做了相关的调查、计算与分析,完成了主要建筑材料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的基准指标的确定,并在国内首次以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进行了建筑材料对建筑环境负荷影响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初步确定了建筑材料对建筑环境负荷影响的评价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建筑环境 建筑结构体系 现代建筑 建筑能耗 负荷 框架 建筑钢材 指标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平 同继锋 《中国建材科技》 2003年第6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材料 建筑设计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建筑卫生陶瓷的绿色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惠仪 同继锋 陈爱芬 《中国建材科技》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根据对绿色化概念的理解,结合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特点、产品和技术现状,论述了建筑卫生陶瓷绿色化的内容与方向。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绿色建材 生态环境 卫生间 陶瓷工艺学
下载PDF
泡沫陶瓷 被引量:2
15
作者 旷峰华 同继锋 +1 位作者 张洪波 李晓明 《建设科技》 2012年第24期84-86,共3页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每年建成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几乎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筑面积总和。在这些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1996年...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每年建成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几乎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年建筑面积总和。在这些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1996年7月颁布实行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住宅能耗为基准.要求新建居住建筑节约采暖能耗50%,其中30%依靠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陶瓷 采暖居住建筑 建筑节能标准 建筑面积 建筑围护结构 发达国家 采暖能耗 房屋面积
下载PDF
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与奥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平 同继锋 《中国建材科技》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 奥运 问世 节约能源 再生利用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罗伯特 用户
下载PDF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平 同继锋 《中国建材科技》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两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中对绿色建材和新型建筑材料的选用情况,旨在向我国建材行业的研究和生产单位阐明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以明确建筑材料产品研究开发的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绿色建材 节能 示范工程
下载PDF
ZrO_2短纤维增强体相变及对瓷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电 刘一军 +1 位作者 同继锋 薛群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913,共5页
为提高薄型瓷质陶瓷砖的力学性能,以ZrO_2短纤维为增强体,研究其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对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O2纤维掺量在4.0%以内时对陶瓷具有增强效果,但陶瓷韧性变差;当ZrO_2纤维掺量为2.0%时,陶瓷的弯曲强度增幅为10.84%,达... 为提高薄型瓷质陶瓷砖的力学性能,以ZrO_2短纤维为增强体,研究其掺量(质量分数,下同)对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O2纤维掺量在4.0%以内时对陶瓷具有增强效果,但陶瓷韧性变差;当ZrO_2纤维掺量为2.0%时,陶瓷的弯曲强度增幅为10.84%,达到77.60MPa,但断裂功下降22.36%,为383.21J/m2.ZrO_2纤维结构不致密,在烧成中由四方相转变到立方相,并且阻碍了石英的熔融和莫来石的析出,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增强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质陶瓷 ZrO2短纤维 增强 断裂功 相变
下载PDF
Al2O3短纤维增强薄型瓷质陶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电 刘一军 +1 位作者 同继锋 薛群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178,共5页
以小长径比Al_2O_3短纤维为增强体制备增强薄型瓷质陶瓷,研究Al_2O_3短纤维掺量对其吸水率、素坯和成品弯曲强度、断裂功、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增强薄型瓷质陶瓷配合料中,Al_2O_3短纤维的最... 以小长径比Al_2O_3短纤维为增强体制备增强薄型瓷质陶瓷,研究Al_2O_3短纤维掺量对其吸水率、素坯和成品弯曲强度、断裂功、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增强薄型瓷质陶瓷配合料中,Al_2O_3短纤维的最佳掺量(质量分数)为1.5%,其素坯的弯曲强度比基质陶瓷素坯高6.2%,达到1.76MPa,烧成后其吸水率(质量分数)为0.45%,弯曲强度比基质陶瓷高16.90%,达到81.84 MPa,断裂功比基质陶瓷增加35.8%,达到670.22J/m2.在1 200℃的烧成过程中,Al_2O_3短纤维的主晶相由θ-Al_2O_3转变为α-Al_2O_3,促进了基体中二次莫来石的析出,从而使弯曲强度提高.断裂功的增加源于裂纹在Al_2O_3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发生偏转和界面脱黏,也得益于二次莫来石和Al_2O_3短纤维中大量纳米晶界对裂纹扩展能量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瓷质陶瓷 AL2O3短纤维 增强 断裂功
下载PDF
二次莫来石化反应对陶瓷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萧礼标 薛群虎 +2 位作者 刘一军 潘利敏 同继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3-938,955,共7页
按照陶瓷板制备对收缩率、吸水率和断裂模数的目标要求,针对大型化陶瓷板生产中存在的强度低、吸水率偏高等问题,分别利用蓝晶石、焦宝石和针状硅灰石原料取代原配方中的煅烧铝矾土原料,改变生产配方中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建立制备工... 按照陶瓷板制备对收缩率、吸水率和断裂模数的目标要求,针对大型化陶瓷板生产中存在的强度低、吸水率偏高等问题,分别利用蓝晶石、焦宝石和针状硅灰石原料取代原配方中的煅烧铝矾土原料,改变生产配方中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建立制备工艺条件与二次莫来石化反应过程的关系模型,以对比不同试样的性能,分析其吸水率偏高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陶瓷板配方中引入煅烧铝矾土,可以减小烧成收缩,起到以莫来石相增强的作用,未完成的二次莫来石化反应是造成陶瓷板吸水率偏高、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蓝晶石取代煅烧铝矾土后,因蓝晶石的莫来石化反应完成温度与陶瓷板烧成温度接近,从而使陶瓷板的断裂模数提升了18.3%,吸水率降低了56.2%,烧成线收缩率减小了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莫来石化反应 陶瓷板 吸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