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胆泻肝胶囊对HLA-B_(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向圣锦 王毓琴 +1 位作者 李艳 郑美琴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胶囊对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3、TNF-α、INF-γ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8例AAU患者随机分为龙胆泻肝胶囊加激素治疗组(治疗组)36例42眼及单纯...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胶囊对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3、TNF-α、INF-γ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8例AAU患者随机分为龙胆泻肝胶囊加激素治疗组(治疗组)36例42眼及单纯激素治疗组(对照组)32例37眼,并与19例健康人群对比。对患者进行HLA-B27及外周血血浆上述4种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IFN-γ、TNF-α、IL-23在AAU发作期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且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TNF-α、IL-23治疗后治疗组水平下调接近健康人群(P>0.05),但对照组仍高于健康人群(P1<0.05,P2<0.01);IFN-γ在治疗后两组均高于健康人群(P<0.05)。IL-10在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呈一定程度下降(P<0.05),基本接近健康人群(P=0.10)。IL-10测定结果与其他3者基本一致,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结论糖皮质激素结合龙胆泻肝胶囊能显著调节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失衡状态,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葡萄膜炎 细胞因子 HLA-B27 龙胆泻肝胶囊
下载PDF
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向圣锦 方爱武 +5 位作者 王玉宏 潘伟华 胡海燕 张宗端 聂莉 张金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46-22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至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填写《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调查表》,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106例(88.3%)患者...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至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填写《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调查表》,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106例(88.3%)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9.2%、19.2%、15.0%、15.8%、19.2%例;各类型青光眼具体证型,无明显分布规律。不能确定证候类型者以APACG较多。(2)术后6个月,114例(95.0%)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5.8%、15.0%、12.5%、27.5%、24.2%;3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证候分布均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较多见。(3)术后1个月及6个月证候类型较术前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肝经实证类证候消失。(4)证候兼夹情况:术后6个月,64.1%患者伴有血瘀证。(5)证候演变情况:术后1~6个月,69.3%患者证候未发生变化;证候变化以气滞血瘀证转化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转化为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1)术后证候类型较术前发生显著变化。(2)术后6个月证候相对更趋稳定,其结果基本能反映青光眼术后患者的证候特点。(3)三种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类型相同,且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相对较多。说明各类青光眼在抗青光眼术后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和证候特点。(4)血瘀证贯穿本病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向圣锦 姜小涵 +1 位作者 李艳 窦仁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研究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平行对照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4例。针刺组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 [目的]研究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平行对照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4例。针刺组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上睛明、攒竹、丝竹空、四百)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羟糖苷滴眼液)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后1h及治疗后4周分别评估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变化,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后1h两组间比较,OSDI、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chirmer I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治疗后4周两组间比较,OSDI(P<0.01),BUT(P=0.018<0.05)、Schirmer I试验(P=0.001<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蝶腭神经节联合眼周穴位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促进泪液分泌,改善泪膜的稳定性,疗效优于人工泪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蝶腭神经节 针刺疗法 人工泪液 眼科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向圣锦 李艳 +2 位作者 方爱武 王玉宏 潘伟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通过证候调查及专家问卷咨询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特点,以建立青光眼术后证候诊断标准。方法将青光眼术后证候调查结果汇总为调查问卷进行专家咨询,根据回馈建议修正证候分型并通过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证候调查及专家问卷咨询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特点,以建立青光眼术后证候诊断标准。方法将青光眼术后证候调查结果汇总为调查问卷进行专家咨询,根据回馈建议修正证候分型并通过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对比分析总结其证候特点,确定证候诊断。结果 (1)根据专家咨询建议将证候类型修正为气郁证、气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4种,且绝大多数患者可纳入此4种证候分型。(2)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术后1个月气郁证46例,气虚证18例,气血两虚证19例,肝肾阴虚证23例;术后6个月上述4种证型分别为37、15、33、29例;术后1年分别为32、9、36、31例。(3)青光眼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证候转化率为28.9%,1年时证候转化率为10.2%。(4)血瘀证兼证在青光眼术后1个月、6个月、1年的比例分别是73.6%、64.1%、75.9%。结论 (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均可分为气郁证、气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4种证型。(2)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在术后早期均以气郁证多见;证型稳定后以气郁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多见;随着病程延长,存在着证候由气郁证向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转化,即由实转虚的趋势。(3)原发性青光眼在术后6个月以后证型相对稳定,说明术后青光眼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病例基础。(4)血瘀证是青光眼术后重要的病理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抗青光眼术后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向圣锦 林颖 刘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病因 中医药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的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向圣锦 方爱武 +1 位作者 王玉宏 王勤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设计《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为开展相关中医药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提供证候学基础。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患者回顾性调查以及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设计《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进而总结出抗青光眼术后... 目的设计《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为开展相关中医药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提供证候学基础。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患者回顾性调查以及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设计《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进而总结出抗青光眼术后5个证候类型。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调查表》符合临床实际,为开展青光眼术后证候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开展中医药其他证候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证候 调查表
下载PDF
五苓散加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中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向圣锦 林颖 +1 位作者 刘安 金威尔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五苓散加减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探讨五苓散加减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7例60只眼,按随机原则分组治疗,治疗组(激... 目的通过观察五苓散加减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探讨五苓散加减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7例60只眼,按随机原则分组治疗,治疗组(激光联合中药组)28例30只眼用五苓散加减配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单纯激光组)29例30只眼用单纯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均经激光治疗1周后视力明显提高,但1周及6周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视网膜水肿及渗出吸收、中心视野10°总灰度值、P-VEP潜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EP振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1个月两组总体疗效分别是90%、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总体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病激光围手术期中用五苓散加减可以更快促进视网膜渗液吸收,缩短病程,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五苓散
下载PDF
“神经穴位对应针刺法”在中医眼科应用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向圣锦 李艳 +1 位作者 窦仁慧 张宗端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第2期70-73,77,共5页
本文拟介绍一种以疾病的病理生理为基础,结合中医经络循行、穴位分布与相应神经解剖定位的对应关系来选穴配穴的眼科针刺法,取穴配穴以局部为主,刺法以透刺为主,称为“神经穴位对应针刺法”。并以病案介绍该法在多种神经眼科疾病或... 本文拟介绍一种以疾病的病理生理为基础,结合中医经络循行、穴位分布与相应神经解剖定位的对应关系来选穴配穴的眼科针刺法,取穴配穴以局部为主,刺法以透刺为主,称为“神经穴位对应针刺法”。并以病案介绍该法在多种神经眼科疾病或眼部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法 神经解剖 神经眼科 干眼症 视疲劳
下载PDF
透穴刺法对慢性抽动障碍患者运动抽动评分的影响
9
作者 向圣锦 宫贤惠 张宗端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5期449-45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抽动障碍 运动抽动 透穴刺法 评分 患者 神经精神障碍 肌肉运动 节律性
下载PDF
HLA-B_(27)相关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IL-10、IL-23、TNF-α、INF-γ的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美琴 王毓琴 +1 位作者 向圣锦 李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6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HLA-B27相关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3、TNF-α、INF-γ等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技术,对AAU患者外周血血浆中上述4种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用PCR... 目的观察HLA-B27相关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3、TNF-α、INF-γ等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技术,对AAU患者外周血血浆中上述4种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用PCR法对患者进行HLA-B27基因检测。结果 41例HLA-B27相关AAU患者外周血中发作期各指标分别是IL-10(461.3±34.5pg/ml)、IL-23(457.1±35.6pg/ml)、TNF-α(228.8±23.6pg/ml)、INF-γ(34.4±2.8pg/ml)经糖皮质激素及复方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后缓解期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急性发作期(P<0.01),分别为IL-10(145.7±29.8 pg/ml)、IL-23(123.1±30.9pg/ml)、TNF-α(61.2±20.1pg/ml)、INF-γ(12.0±2.2pg/ml),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INF-γ、IL-10、TNF-α略高于健康对照组,IL-23略低于健康对照组。所有41例患者全部为HLA-B27基因阳性,对照组37例中有1例(2.7%)阳性。结论糖皮质激素结合复方龙胆泻肝胶囊能显著调节HLA-B27相关葡萄膜炎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失衡状态,有效地抑制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葡萄膜炎HLA—B27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微信辅助T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圣锦 姜小涵 +1 位作者 潘晓琼 陈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0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微信辅助的T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中医学2018级五年制1班33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医诊断学课程实施微信辅助的TBL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TBL教学模式的效... 目的探讨微信辅助的T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中医学2018级五年制1班33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医诊断学课程实施微信辅助的TBL教学模式,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TBL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互动效果佳;小组学生协作分工明确,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案例。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高,形成性评价结果显示考核成绩较理想。同时,微信有助于各小组、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较好地保证TBL教学顺利开展。结论TBL教学模式能促进课前预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增进师生交流;微信能促进TBL教学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团队学习 教学方法 微信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7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颖 向圣锦 刘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观察五苓散加减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采用随机分组比较的方法,中药合激光治疗组与激光治疗组、中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五苓散加减合激光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五苓散 激光凝固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眼表菌群与慢性全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婷 杨庭树 +1 位作者 向圣锦 曹文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正常情况下眼表菌群与人体和平共生,在眼部的防御体系和机体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状态改变或免疫功能异常时,这种互利共生的平衡可能被打破,眼表菌群多样性和核心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眼表稳态,导致眼部疾病的出现。微生物... 正常情况下眼表菌群与人体和平共生,在眼部的防御体系和机体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状态改变或免疫功能异常时,这种互利共生的平衡可能被打破,眼表菌群多样性和核心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眼表稳态,导致眼部疾病的出现。微生物虽存在于眼表,但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作用路径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着重阐述眼表菌群的影响因素,眼表菌群与慢性全身性疾病(如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相关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拓宽眼表微生物组与关联疾病的研究范围,为眼表菌群研究开启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菌群 眼表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 眼表 慢性全身性疾病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及天然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向圣锦 张富文 段俊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814-817,共4页
氧化应激是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细胞、组织损伤的状态。氧化物与抗氧化物水平的改变和氧化损伤标记物的大量出现,提示氧化应激可能在青光眼损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性氧可以通过损伤小梁网、视网膜、视乳头而导致眼... 氧化应激是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细胞、组织损伤的状态。氧化物与抗氧化物水平的改变和氧化损伤标记物的大量出现,提示氧化应激可能在青光眼损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性氧可以通过损伤小梁网、视网膜、视乳头而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以及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同时,抗氧化损伤的天然药物对抑制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本文总结了氧化应激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抗氧化应激天然药物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阐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氧化应激 标志物 小梁网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天然药物
下载PDF
温肾活血方对RCS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圣锦 窦仁慧 +2 位作者 姜小涵 李柏村 李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4-88,110,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对RCS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纯合子RCS大鼠16只在出生后14 d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另8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予温肾活血方灌胃治疗,而模型组及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治疗,连续治...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对RCS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纯合子RCS大鼠16只在出生后14 d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另8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予温肾活血方灌胃治疗,而模型组及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治疗,连续治疗28 d。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TUNEL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测定视网膜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1)HE染色:治疗后28 d,RCS大鼠各组视网膜外核层较对照组明显变薄,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治疗组较模型组视网膜更厚,感光细胞数更多。(2)TUNEL检测:治疗后28 d,RCS大鼠各组视网膜外核层凋亡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71.58,P=0.000);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凋亡细胞计数显著减少(t=4.74,P=0.001)。(3)免疫组化:治疗后28 d,3组间比较,视网膜Caspase-3(F=59.37,P=0.000)、Bcl-2(F=31.35,P=0.00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aspase-3表达显著减少(t=2.36,P=0.040),Bcl-2表达显著增多(t=3.15,P=0.010),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活血方可以抑制RCS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并促进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活血方 视网膜色素变性 感光细胞 凋亡 CASPASE-3 BCL-2
下载PDF
中医眼科玄府理论源流探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向圣锦 路雪婧 +1 位作者 张富文 段俊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玄府学说源于《黄帝内经》,金·刘完素创新和拓展了玄府的内涵并建立了玄府学说,确立了“目之玄府郁闭”而导致目昧不明的病机观,使眼科玄府理论基本形成。明清医家特别是眼科医家发展了玄府理论,对玄府郁闭所致目病的病机、治法、... 玄府学说源于《黄帝内经》,金·刘完素创新和拓展了玄府的内涵并建立了玄府学说,确立了“目之玄府郁闭”而导致目昧不明的病机观,使眼科玄府理论基本形成。明清医家特别是眼科医家发展了玄府理论,对玄府郁闭所致目病的病机、治法、方药进行了深入拓展和发挥并提出了“目之玄府郁闭”“通光脉道瘀滞”“通明空窍闭塞”等观点,引领内障眼病的理论创新,完成了内障眼病治疗由补向通的思路转变,使中医眼科玄府理论得到快速发展。近代医家陈达夫、庞赞襄、韦文贵等进一步完善了眼科玄府理论,提出了“六经玄府”“目病多郁论”等观点,开创了开玄明目、解郁开玄、疏通玄府等治法;当地医家王明杰、唐由之、廖品正等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中医眼科玄府理论体系,大大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玄府郁闭为目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目之纲”,随着眼科玄府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玄府理论指导的眼病研究也会不断增多并更广泛地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中医眼科 刘完素
下载PDF
基于玄府和络脉学说探讨气血津液运行交换的结构体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向圣锦 段俊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7期57-61,共5页
玄府与络脉功能上与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关系密切,且均具有双向渗灌气血作用,但络脉重点在于运行气血,而玄府主要在于流通气液,且玄府是比络脉中孙络更深层次的微观结构。因此,“孙络-玄府”是一脉相承的气血双向渗灌的结构单位。同时,... 玄府与络脉功能上与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关系密切,且均具有双向渗灌气血作用,但络脉重点在于运行气血,而玄府主要在于流通气液,且玄府是比络脉中孙络更深层次的微观结构。因此,“孙络-玄府”是一脉相承的气血双向渗灌的结构单位。同时,玄府又是气机升降出入之门户,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因此是气血运行与气津(液)运行的共同末端通道,是津血互化的结构基础,气血津液交换的场所,血与津液在气化作用下在玄府完成互化与交换。玄府开阖通利有度,气机升降出入正常,不仅能维持气血津液正常运行与输布,也为气血津液互化与交换提供动力源泉。因此,玄府是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的纽带,起着联系气血与津液的桥梁作用。建立以玄府为核心的气血津液运行结构体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气血津液运行途径,更准确地把握玄府与络脉在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学说 脉络学说 气血津液 津血互化
下载PDF
再论玄府与干眼 被引量:5
18
作者 向圣锦 段俊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68-471,共4页
刘完素建立了玄府学说,明清以后医家尤其是眼科医家发展了玄府理论并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建立了完善的眼科玄府理论。干眼属于中医“白涩症”“神水将枯”等范畴,其发病责之于泪液不足,或生成不足,或输布不及。中医学中泪液属于津液的... 刘完素建立了玄府学说,明清以后医家尤其是眼科医家发展了玄府理论并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建立了完善的眼科玄府理论。干眼属于中医“白涩症”“神水将枯”等范畴,其发病责之于泪液不足,或生成不足,或输布不及。中医学中泪液属于津液的一部分,而玄府为精、气、血、津液运行输布的微观结构功能单位,因此,玄府与干眼关系密切。本文从津液的输布、排血与脏腑的关系出发,详细论述了五脏之玄府输布津液功能与干眼的关系;以及五脏功能失调,玄府闭塞,津液代谢失常导致干眼的病因病机;同时还探讨了开通玄府治法在干眼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干眼 气血津液
下载PDF
中药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米秋霖 向圣锦 +1 位作者 段俊国 赵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13,共4页
青光眼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也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由于青光眼最主要的病理基础为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退行性改变及凋亡,故当前青光眼治疗的重点即保护RGCs。目前,降低眼压(Intrao... 青光眼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一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也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由于青光眼最主要的病理基础为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退行性改变及凋亡,故当前青光眼治疗的重点即保护RGCs。目前,降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是唯一经严格证实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即使IOP降低,视觉功能还是常常恶化。这决定了为这种疾病开发新疗法的必要性,用作补充或替代疗法。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方面有很多新的研究。就中药有效成分保护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将来研制适用于临床青光眼的中药制剂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温肾活血方对RCS大鼠视网膜变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向圣锦 李佳 +2 位作者 窦仁慧 姜小涵 李柏村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对对RCS大鼠视网膜变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RCS大鼠按照4雌2雄进行交配得到纯合子胎鼠RCS(rdy-/-,p-/-)24只(雌雄各半),另8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纯合子RCS大鼠在岀生后14天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中...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对对RCS大鼠视网膜变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RCS大鼠按照4雌2雄进行交配得到纯合子胎鼠RCS(rdy-/-,p-/-)24只(雌雄各半),另8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纯合子RCS大鼠在岀生后14天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低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每组8只。高剂量中药组、低剂量中药组予不同浓度的温肾活血方灌胃治疗,每日1〜2次,模型组及空白组予蒸懈水灌胃治疗,连续治疗28天。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并计数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核数目变化;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RCS大鼠各组视网膜外核层逐渐变薄,外核层细胞数减少。温肾活血方组在治疗后视网膜形态改善,外核层细胞核层数增加。外核层细胞数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中药组优于低剂量中药组(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外核层细胞凋亡计数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高剂量中药组优于低剂量中药组(P<0.05)。结论温肾活血方对RCS大鼠视网膜变性损伤、感光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延缓病情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活血方 视网膜色素变性 感光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