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化疗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向秋芬 李俊英 汪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化疗护理 肺癌 syndrome SVCS 胸腔内肿瘤 临床综合征 呼吸困难 静脉曲张 颈部肿胀
下载PDF
静脉输注白介素-2治疗晚期肾癌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
作者 向秋芬 李俊英 余春华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162-1163,共2页
晚期肾癌应用白介素-2进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对13例肾癌患者静脉输注白介素-2的临床观察,为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提供依据,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药物副反应症状,顺利完成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白介素-2 肾癌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柱用于葡萄糖液滴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冯锋 王柯敏 +5 位作者 谌其亭 向秋芬 陈泽忠 黄红梅 黄杉生 霍希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57-1259,共3页
An effective and fast method for assay of micro-amounts of glucose was set up. A new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nzyme columns based 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by sol-gel was investigated. Glucose oxidase(GOD) and hor... An effective and fast method for assay of micro-amounts of glucose was set up. A new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nzyme columns based on enzyme immobilization by sol-gel was investigated. Glucose oxidase(GOD) and 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 mixed with SiO 2 nanoparticles and polyvinyl butyral(PVB) medium were immobilized on the surface of capillary tube,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anoparticles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immobilized enzyme. Based on GOD column and HRP column, a liquid droplet sensor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separated columns and mixed columns on the response of glucose sensor was investigated. The sensor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in a range of 2-400 n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3 ng/mL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or including effect of flow-rate, pH and temperature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柱 葡萄糖 液滴生物传感器 聚乙烯醇缩丁醛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明霞 向秋芬 +2 位作者 符琰 杨艳萌 李俊英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776-778,785,共4页
目的分析构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体系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7年起构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体系并应用于临床,比较该体系应用前后有症状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2016年全年共行PICC 2653例... 目的分析构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体系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7年起构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体系并应用于临床,比较该体系应用前后有症状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2016年全年共行PICC 2653例,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46例(1.73%);2017年全年共行PICC 2790例,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33例(1.18%)。2017年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下降,但与201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防治管理体系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多学科协作机制、科学有效的血栓防控方案,有利于促进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标准化管理、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水平,为降低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护理 预防 管理 防治体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符琰 余春华 +3 位作者 汤辉 向秋芬 刘俐 李俊英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有症状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的临床特征、血栓发生相关因素,为PICC在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置入PICC的435...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有症状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的临床特征、血栓发生相关因素,为PICC在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置入PICC的43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发生有症状性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435例安置PICC患者,发生有症状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12例,其发生率为2.76%(12/435),其中58.33%的血栓发生于置管后10d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性别、年龄、导管型号、置管肢体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穿刺静脉的选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贵要静脉的发生率(1.46%)远远低于肘正中静脉(7.04%)及头静脉(9.09%).发生血栓的患者在拔除PICC后进行了常规的抗凝治疗,血栓症状得到缓解,血栓再通,未发生肺栓塞.结论 PICC置入后3周内,特别是10d内应预防监测静脉血栓发生,选择合适静脉血管进行导管置入有助于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通过及时地治疗处理能有效控制血栓的进展,促进血栓消失、再通,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掺杂固定化酶柱的次黄嘌呤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羊小海 向秋芬 +3 位作者 王柯敏 黄红梅 王青 冯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掺杂的溶胶-凝胶固定化酶柱的次黄嘌呤液滴光化学传感器.在凝胶形成过程中添加肌氨酸和山梨醇,由于两种添加剂的模板作用,可形成大而有序的凝胶网格,使得酶与底物能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提高传感器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的目的.... 研制了一种基于掺杂的溶胶-凝胶固定化酶柱的次黄嘌呤液滴光化学传感器.在凝胶形成过程中添加肌氨酸和山梨醇,由于两种添加剂的模板作用,可形成大而有序的凝胶网格,使得酶与底物能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提高传感器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的目的.基于这一方法固定了黄嘌呤氧化酶,并结合液滴光化学传感装置,用于次黄嘌呤的测定.在pH值为8.74的Tris-HCl缓冲液中,该传感器对2.0×10^-7~8.0×10^-6 mol/L的次黄嘌呤呈线性响应,检出限为5.0×10^-8 mol/L.本实验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效率是普通溶胶-凝胶法固定化酶的2.5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 次黄嘌呤 溶胶-凝胶 液滴光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美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副作用的处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俊英 余春华 向秋芬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晚期癌症患者约50%~70%有疼痛。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是晟令人恐惧的、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对于医生来说,疼痛目前仍然是诊断、治疗过程中棘手的问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 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晚期癌症患者约50%~70%有疼痛。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是晟令人恐惧的、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对于医生来说,疼痛目前仍然是诊断、治疗过程中棘手的问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700万,其中至少有400万人忍受着癌症疼痛的折磨。WHO提出的癌性疼痛第三阶梯止痛方案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标准方法,控制重度疼痛的代表药物就是吗啡,而美施康定(MST)——就是硫酸吗啡的控释片。现将2004年3月~2005年3月166例使用美施康定的患者发生相关副作用及其处理情况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施康定 癌性疼痛 副作用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深静脉置管依从性调查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娟 李俊英 +1 位作者 向秋芬 余春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9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 依从性调查 肿瘤患者 深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PICC置管 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因素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41
9
作者 李俊英 向秋芬 张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1期78-80,共3页
阐述了蒽环类药物外渗的原因 ,针对不同原因阐明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发生渗漏的病人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 蒽环类 药物疗法 渗漏 护理
下载PDF
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余春华 付岚 +1 位作者 向秋芬 李俊英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1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 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3月~2004年9月已病理确诊的60例临终癌症病人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临终关怀的对象为病人和家属,除常规对病人进行护理以外,还对... 目的 研究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3月~2004年9月已病理确诊的60例临终癌症病人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临终关怀的对象为病人和家属,除常规对病人进行护理以外,还对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27例,临终关怀的对象为病人,只对病人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 除环境领域(P〉0.05)外,试验组总的生活质量得分(P〈0.001)、生理领域(P〈0.001)、心理领域(P〈0.005)、社会领域(P〈0.05)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国内常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病人家属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方面均有差异性(P〈0.05)。2组病人家属总的生活质量评价和自身健康总的主观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终关怀的对象不仅仅为病人,重要的是还要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有利于家属顺利渡过居丧期,理智地复原,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这对于提高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关怀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癌症 家属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热敷加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俊英 李虹 +1 位作者 向秋芬 张梅 《实用护理杂志(下半月)》 2003年第11B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热敷治疗 喜疗妥软膏 化疗 静脉炎 肿瘤
下载PDF
I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副反应观察及其护理体会
12
作者 付岚 侯梅 +4 位作者 潘登 向秋芬 李俊英 余春华 李虹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观察IP方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副反应,并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探讨护理对策。方法:61例确诊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随机分为IP方案组(n=30)和传统方案组(n=31),给予不同的方案进行化疗,详细观察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目的:观察IP方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副反应,并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探讨护理对策。方法:61例确诊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随机分为IP方案组(n=30)和传统方案组(n=31),给予不同的方案进行化疗,详细观察化疗药物毒副反应,总结护理经验。结果:IP方案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方案组(P<0.05),而腹泻重于传统方案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P方案组血液学毒性轻于传统方案组,而肠毒性反应腹泻重于传统方案组。通过化疗前采取预防措施、化疗中的密切观察和及时的对症处理,这些毒副作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方案 小细胞肺癌 化疗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四氟硼酸盐中游离的氟离子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宗泽 向秋芬 +2 位作者 冯琳 李柳英 林美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0-812,共3页
四氟硼酸盐样品经乙醇(1+1)溶液溶解,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其中游离的氟离子含量。试验表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电位响应特性。在pH 5.8~6.0的介质中,25℃恒温条件下,电极电位呈现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为0.5~10μg... 四氟硼酸盐样品经乙醇(1+1)溶液溶解,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其中游离的氟离子含量。试验表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电位响应特性。在pH 5.8~6.0的介质中,25℃恒温条件下,电极电位呈现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为0.5~10μg·L^(-1),斜率为61.453 mV·pc^(-1)。将该电极用于3种四氟硼酸盐的分析,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6.7%~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硼酸盐 氟离子 离子选择电极
下载PDF
色谱法分离测试马来酸及马来酸母液中的富马酸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宗泽 向秋芬 +1 位作者 冯琳 李柳英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7期173-174,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色谱法分离测试马来酸及马来酸母液中富马酸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Shodex SH1011糖柱(300×8 mm),流动相:0.005 mol/L硫酸溶液,流速:1.0 mL/min,测定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该方法在质量浓度0.1~50 mg/... 目的:建立一种以色谱法分离测试马来酸及马来酸母液中富马酸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Shodex SH1011糖柱(300×8 mm),流动相:0.005 mol/L硫酸溶液,流速:1.0 mL/min,测定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该方法在质量浓度0.1~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81.15 x-14.981,R2=1,加标样回收率为96.2%~103.7%,RSD在0.65%~1.27%之间(n=7),最低检出限为0.04 mg/L。结论:通过对分离柱的选择,避免了使用甲醇、乙腈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马来酸和富马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富马酸 色谱:新方法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35
15
作者 付岚 李俊英 +2 位作者 李虹 余春华 向秋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 6 0例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 6 0例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关系 (r=0 .6 17,P <0 .0 0 1)。结论 :癌症患者获得了比正常人高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癌症 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肿瘤
原文传递
肺癌PICC带管患者出院准备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宜敏 孟娜 +2 位作者 向秋芬 符琰 余春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448-3450,共3页
Fenwick于1979年提出出院准备度的概念,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离开医院、回归社会进行康复和复健的能力。目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肺癌患者提供安... Fenwick于1979年提出出院准备度的概念,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离开医院、回归社会进行康复和复健的能力。目前,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肺癌患者提供安全的化疗用药静脉通道,保护患者外周血管不受损害,减少频繁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研究显示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住院患者,而并发症是影响PICC留置时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 PICC带 因素分析 留置时间 化疗用药 居家护理 疾病知识 汉化版 多元回归分析 医疗机构
下载PDF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102
17
作者 李俊英 余春华 +1 位作者 付岚 向秋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第9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化疗药物外渗 危险因素 预防 医疗事故处理 四级医疗事故 肿瘤患者 组织坏死 化疗药外渗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梦华 符琰 +1 位作者 向秋芬 余春华 《华西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98例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采用建立专业化的PICC治疗团队,设计PICC置管临床路径...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98例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采用建立专业化的PICC治疗团队,设计PICC置管临床路径,专业护士置管操作,对常见PICC并发症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结果 398例PICC治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37例,总发生率为9.3%,其导管堵塞、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均有发生,但发生率均控制在较低范围。结论重视和规范PICC的操作与维护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确保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管理
原文传递
PICC导管堵塞后再通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芙蓉 余春华 +1 位作者 向秋芬 符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0期3808-3810,共3页
目的 比较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堵塞后采取不同方法使用尿激酶溶通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尿激酶稀释液(50000 U/ml)2.0 ml经三通管负压吸入... 目的 比较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堵塞后采取不同方法使用尿激酶溶通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尿激酶稀释液(50000 U/ml)2.0 ml经三通管负压吸入导管内溶栓;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即用尿激酶稀释液(50000 U/ml) 1.0 ml不经三通管而先用10 ml空注射器针头插入肝素帽内后抽吸使肝素帽及导管内形成负压拔出,再将吸有尿激酶稀释液的注射器针头插入肝素帽使药液吸入肝素帽内及PICC内进行溶栓,观察两组导管再通的效果及溶通时间.结果 对照组平均溶通时间为(22.45±6.8)h,观察组平均溶通时间为(21.17±5.5)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5,P>0.05),但对照组堵管溶通的最长时间为72 h,观察组堵管溶通的最长时间为120 h.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有效34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4.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0,P>0.05).结论 改良的PICC导管堵塞再通方法与传统方法溶通的效果差异不大,而操作简便易行,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容易接受;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护士更愿意采纳,实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PICC 导管堵塞 再通方法
原文传递
血管超声结合塞丁格技术改进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晖 向秋芬 +2 位作者 余春华 符琰 李俊英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结合塞丁格(MST)技术在改进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108例采用血管超声结合MST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及108例采用常规直视盲穿PICC的患者,比较两组一...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结合塞丁格(MST)技术在改进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108例采用血管超声结合MST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及108例采用常规直视盲穿PICC的患者,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所需时间、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89%高于盲穿组的72.22%(P=0.002);一次置管成功率82.41%高于盲穿组的57.41%(P=0.000);穿刺失败率0.09%低于盲穿组的7.4%(P=0.017);导管颈内异位2例(P=0.003)、穿刺点渗血2例(P=0.017)、静脉炎3例(P=0.001)、导管堵塞1例(P=0.010)分别低于盲穿组的13、10、18、9例;两组置管所需时间超声组〈15min15例,15~25min72例,〉25min21例;盲穿组〈15min12例,15~25min70例,〉25min2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结论血管超声结合MST技术行PICC置管具有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优化的PICC的技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改良塞丁格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