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SH技术和R-PAGE技术在马铃薯类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4 位作者 白艳菊 何云霞 张儒喜 王毅 L.Salazar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 PAGE)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NASH)是检测马铃薯块茎类病毒(PSTVd)的主要技术 ,利用这两种方法 ,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类病毒检测。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检测结果。通过试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 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 PAGE)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NASH)是检测马铃薯块茎类病毒(PSTVd)的主要技术 ,利用这两种方法 ,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类病毒检测。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检测结果。通过试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灵敏度、操作性、检测量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可行性。NASH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和异地取样。而 R- PAGE可区分类病毒的强弱系 ,对试验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马铃薯 PSTVD NASH技术 R-PAGE技术 马铃薯类病毒 检测
下载PDF
马铃薯类病毒(PSTVd)非放射性标记cDNA探针制备及其在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2 位作者 于德才 胡林双 杨希才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利用含PSTVd单体克隆的重组质粒pGEM PSTVd,通过PCR扩增技术,用生物素标记制备c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检测PSTVd,其中通过化学颜色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0pg,而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pg,分别是R- PAGE检测灵敏度的26倍和26... 利用含PSTVd单体克隆的重组质粒pGEM PSTVd,通过PCR扩增技术,用生物素标记制备c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检测PSTVd,其中通过化学颜色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0pg,而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pg,分别是R- PAGE检测灵敏度的26倍和260倍,且2种反应特异性和专化性较强。cDNA核酸斑点杂交反应(NASH)检测PSTVd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一次检测样品数量多,且对异地样品检测非常方便,是以往其它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类病毒 探针 核酸斑点杂交 PCR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栽培基质筛选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3 位作者 何云霞 白艳菊 张儒喜 朱财 《杂粮作物》 CAS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脱毒苗栽培基质、扦插密度和激素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筛选出最佳的栽培基质为蛭石和草炭(1∶1) ,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 4cm× 5cm ,最佳激素处理浓度为NAA4 0mg/kg +IBA5 0mg/kg +IAA5 0mg/kg。在此条件下 ,植株成活率。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原原种 栽培基质 扦插密度 激素 制种技术
下载PDF
NCM-ELISA检测马铃薯Y病毒(PVY)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典秋 李学湛 +2 位作者 吕文河 于德才 李辉 《中国马铃薯》 2006年第6期339-342,共4页
血清学方法是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对马铃薯Y病毒(PVY)的提纯,免疫家兔制备PVY抗血清,并提取PYV免疫球蛋白IgG作为NCM-ELISA反应为一抗,以市售羊抗兔抗血清为二抗,在硝酸纤维素膜(NCM)上进行NCM-ELISA反应检测PVY,建立PVY NCM... 血清学方法是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对马铃薯Y病毒(PVY)的提纯,免疫家兔制备PVY抗血清,并提取PYV免疫球蛋白IgG作为NCM-ELISA反应为一抗,以市售羊抗兔抗血清为二抗,在硝酸纤维素膜(NCM)上进行NCM-ELISA反应检测PVY,建立PVY NCM-ELISA检测反应体系。试验结果显示,NCM-ELISA具有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检测植物叶片样品的最高稀释度可达到1:250。通过对田间40份样品的NCM-ELISA和DAS-ELISA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吻合率达到100%。由于NCM-ELISA方法可以将样品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并且可贮存几个星期或将膜送到其他实验室进行检测,因此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检测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纤维素膜-酶联免疫分析 马铃薯Y病毒 检测
下载PDF
转录后基因沉默与植物对外界病毒的抵御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典秋 吕文河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78-682,共5页
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PTGS在植物中特别是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PTGS是植物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通过对PTGS的研究,对病毒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新... 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PTGS在植物中特别是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PTGS是植物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通过对PTGS的研究,对病毒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它是病毒和植物共进化的结果。对基因沉默的机理和方式的深入研究对于植物基因工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文章对转录后基因沉默的机理、病毒和植物的互作关系以及PTGS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和病毒抗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基因沉默 植物病毒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
下载PDF
西北地区制种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丹 安雨丽 +5 位作者 陶笑笑 王孝忠 吕典秋 郭彦军 陈新平 张务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1-452,共12页
【目的】针对我国制种玉米氮素吸收与累积规律不明确的问题,研究制种玉米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旨在为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面积制种的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 【目的】针对我国制种玉米氮素吸收与累积规律不明确的问题,研究制种玉米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旨在为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面积制种的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供氮水平,分别为只施底肥对照(CK)、168 kg N·hm^(-2)、240 kg N·hm^(-2)和320 kg N·hm^(-2),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制种玉米父母本生物量、杂交种产量和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制种玉米父母本生物量累积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产量随供氮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保持稳定,N240处理同时实现了较高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籽粒氮浓度,两年结果较为一致。N168处理在试验第2年达到较高产量,但氮浓度低于N240处理。母本秸秆及父本整株氮浓度均为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灌浆期母本实现最大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为15.08 g·kg-1,收获期母本生物量与氮浓度呈线性相关。各追施氮肥处理的花后生物量两年间均大于花前,且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花后氮吸收比例随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与生物量一致。N320处理与N240处理的产量水平、生物量累积和氮吸收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量与制种玉米品质时,N240可作为该区域制种玉米生产的推荐施氮量。【结论】优化施氮通过调控制种玉米父母本花前花后氮吸收比例实现增产增效。本研究揭示了优化施氮量稳定花前氮吸收,保障花后氮供应是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为制种玉米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生物量 产量 临界氮浓度 氮吸收
下载PDF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吕典秋 《中国马铃薯》 2005年第6期361-365,共5页
详细阐述了马铃薯类病毒(PSTVd)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几种鉴定技术(指示植物、往返电泳、核酸斑点杂交及RT-PCR)的优缺点,并对类病毒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马铃薯 纺锤块茎类病毒 检测方法 防治技术 鉴定技术
下载PDF
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助推现代农业经济科学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典秋 《活力》 2016年第11期17-18,共2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四个全面”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四个全面”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从严治党为保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苗木所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关心以及全所干部职工的努力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年初院工作部署和我所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科研工作,积极投身科技服务,坚持紧扣中心、突出重点、立足实际、着眼发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我所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服务“三农” 科学发展 农业经济 上级领导机关 现代 工作部署 五中全会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马铃薯块茎采后发芽关键基因
9
作者 吴林 杨苏渝 +6 位作者 杨阳 廖喜梅 朱学栋 朱菲菲 梁峰铭 李勇 吕典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0-80,共11页
马铃薯是全球第4大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然而,马铃薯块茎采后发芽显著影响其商品价值和种薯质量.该研究结合表型观察、细胞学分析、生理生化检测、植物激素含量测定、Marker基因表达分析等,明确了马铃薯采后发芽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马铃薯... 马铃薯是全球第4大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然而,马铃薯块茎采后发芽显著影响其商品价值和种薯质量.该研究结合表型观察、细胞学分析、生理生化检测、植物激素含量测定、Marker基因表达分析等,明确了马铃薯采后发芽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马铃薯块茎采后发芽关键时期样本进行RNA-seq分析,挖掘了马铃薯块茎采后发芽关键基因.结果表明‘费乌瑞它’马铃薯块茎采后休眠解除期为30 d,芽生长期为45 d.从休眠期到休眠解除期和休眠解除期到芽生长期分别有1008个基因(252个上调、756个下调)和4576个基因(2800个上调、1696个下调)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156个转录因子基因(主要属于AP2、MYB和bHLH家族)及植物激素(ABA与GA)合成、代谢、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如NCED4,ZEP,KS,KO2,ABI5等.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ko00940)、苯丙氨酸代谢(ko00360)、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ko00100)、DNA复制(ko03030)、糖代谢(ko00520)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 采后发芽 转录组 关键基因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被引量:29
10
作者 邢莹莹 吕典秋 +4 位作者 魏琪 万书明 董学志 邱彩玲 金光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2,50,共8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 为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特征,2012-2013年从黑龙江省克山县、绥化市、哈尔滨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采集具有疮痂病病斑的马铃薯块茎,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根据16SrRNA基因的差异采用分子手段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种类和致病性鉴定,并对txtAB阳性菌株采用萝卜幼苗法或马铃薯致病性试验测定其致病性。共分离出74株菌株,鉴定出致病性菌株26株,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或S.europaeiscabiei 21株,S.turgidiscabies 3株和S.acidiscabies 2株。所有的致病性菌株中共有4种致病岛基因型,即nec1+/tomA+、nec1-/tomA+、nec1+/tomA-和nec1-/t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STREPTOMYCES spp. 致病岛基因型
下载PDF
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差异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文河 霍丹丹 +3 位作者 李勇 吕典秋 白雅梅 宿飞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共8页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品质(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均高于克新19号;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两品种均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SSS、GBSS和SBE活性均高于克新19号,而两品种AGPase活性差异不大;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总体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其中,块茎不同部位SSS、GBSS和SBE活性差异显著,而AG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块茎淀粉品质测定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合理取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部位 淀粉 淀粉合成相关酶
下载PDF
用AMMI模型分析马铃薯淀粉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宿飞飞 陈伊里 +5 位作者 吕典秋 王绍鹏 邱彩玲 李勇 刘尚武 高云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2,共5页
运用AMMI模型分析方法对北方一作区的8个马铃薯品种淀粉品质性状的区试验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延97-8淀粉含量最高、稳定性最好。而且延97-8淀粉产量最高,稳定性较好,并在西宁、兰州和克山地区有最好的适应性;陇薯3号和克新12... 运用AMMI模型分析方法对北方一作区的8个马铃薯品种淀粉品质性状的区试验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延97-8淀粉含量最高、稳定性最好。而且延97-8淀粉产量最高,稳定性较好,并在西宁、兰州和克山地区有最好的适应性;陇薯3号和克新12号的淀粉产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MMI模型 品质性状 品种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纬度环境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及淀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宿飞飞 陈伊里 +3 位作者 石瑛 吕典秋 刘伟婷 邱彩玲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1,共5页
将8个马铃薯品种分别种植在不同纬度的生态区,收获后分析纬度生态因子对淀粉含量和淀粉粘度指标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总趋势为东北和西北地区较高、华北地区较低。在40°06′N~48°04′N范围内淀粉含量随纬度升... 将8个马铃薯品种分别种植在不同纬度的生态区,收获后分析纬度生态因子对淀粉含量和淀粉粘度指标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总趋势为东北和西北地区较高、华北地区较低。在40°06′N~48°04′N范围内淀粉含量随纬度升高逐渐增加。在同纬度地区,淀粉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淀粉粘度随纬度变化趋势与淀粉含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纬度 淀粉含量 淀粉粘度
下载PDF
马铃薯DNA提取及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绍鹏 邱彩玲 +3 位作者 李勇 宿飞飞 刘尚武 吕典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2,共6页
快速、准确地鉴定马铃薯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对于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审定、假种辨别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试验利用SDS提取液提取的马铃薯DNA,质量好、无降解,满足SSR分子标记的要求。利用4对引物(STM001、STM002、STM003、STM004... 快速、准确地鉴定马铃薯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对于马铃薯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审定、假种辨别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试验利用SDS提取液提取的马铃薯DNA,质量好、无降解,满足SSR分子标记的要求。利用4对引物(STM001、STM002、STM003、STM004)对黑龙江省7个主栽品种进行SSR标记,共获得14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6条特异性条带,每个样品平均有20.6条目的条带。4对引物PIC值均在0.8以上,STM001、STM003、STM0043对引物对7个马铃薯品种的区分率为100%,STM002的区分率为85.7%,能区分6个马铃薯品种。相似度分析表明,荷兰15与克新1号品种简单匹配系数最高,为0.788,荷兰15与早大白、早大白与黄麻子间遗传相似程度最低。试验重复性测试结果表明,SSR标记试验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纯度鉴定的方法在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DNA提取 分子标记 SSR
下载PDF
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勇 吕文河 +8 位作者 吕典秋 胡林双 曲丽 宿飞飞 刘尚武 王绍鹏 刘震宇 杨焕春 杜英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5,50,共7页
利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扦插种植生产原原种。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设氮、磷、钾三种施肥因素,每个因素均设4个施肥水平,分析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的植株性状(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产... 利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扦插种植生产原原种。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设氮、磷、钾三种施肥因素,每个因素均设4个施肥水平,分析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脱毒苗的植株性状(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产量性状(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块茎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对脱毒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K2O对脱毒苗的茎粗有显著影响,N和K2O对脱毒苗的叶面积有显著影响;N施用量在240kg·hm^-1,P2O5施用量在165kg·hm^-1,K2O施用量在150-270kg·hm^-2时,原原种产量较高、干物质含量较高且经济系数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株性状 产量性状 干物质含量 经济系数
下载PDF
2013~2015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文河 敖翔 +3 位作者 吕典秋 闵凡祥 白雅梅 王晓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6,共8页
从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和生理小种组成上研究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试验材料采自2013~201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和佳木斯地区马铃薯大田。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在132株菌株中,A1交配型占总菌株68.18%,A2... 从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和生理小种组成上研究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试验材料采自2013~201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和佳木斯地区马铃薯大田。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在132株菌株中,A1交配型占总菌株68.18%,A2交配型占总菌株31.82%;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在127株菌株中,敏感性菌株、中抗菌株、高抗菌株分别占17.32%、4.72%、77.95%;在84个晚疫病菌株中,共鉴定出37个生理小种类型,生理小种类型趋于复杂,其中优势小种为1.3.4.7.9.10。研究可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生理小种
下载PDF
我国在防治马铃薯类病毒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邱彩玲 吕典秋 +6 位作者 董学志 魏琪 刘尚武 王绍鹏 宿飞飞 李勇 白艳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威胁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已经给我国的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经济损失。在防治该病害方面存在着脱除难,检测不到位,脱毒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管...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威胁我国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已经给我国的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经济损失。在防治该病害方面存在着脱除难,检测不到位,脱毒种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要加大PSTVd脱毒技术的研究,选用健康的马铃薯作为原始材料,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完善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加大种薯质量监管力度等措施,控制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确保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问题 防治
下载PDF
优质、低成本工厂化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 被引量:9
18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3 位作者 何云霞 吕典秋 张儒喜 朱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1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试管苗 工厂化生产 培养环境 培养基 容器 封口材料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06
19
作者 杨帅 闵凡祥 +4 位作者 高云飞 郭梅 王文重 吕典秋 谷风暴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5期311-316,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近10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及现实概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说明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近10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及现实概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说明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发展 存在问题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勇 吕典秋 +6 位作者 胡林双 顾海滨 曲丽 王绍鹏 刘尚武 陈江先 杨焕春 《中国马铃薯》 201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原种1代种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茎粗和分枝数可以提高块茎的产量;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可以显著提高茎粗和增加分枝数,进而增加马铃薯的产量...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原种1代种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茎粗和分枝数可以提高块茎的产量;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可以显著提高茎粗和增加分枝数,进而增加马铃薯的产量;氮磷钾配比对块茎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大;每667 m2施氮(N)14.4 kg、施磷(P2O5)9.6 kg、施钾(K2O)17.6 kg,可以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磷钾配比 农艺性状 产量 干物质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