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子湖流域降雨径流过程及氮磷流失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响应
1
作者 王静 王峰 +4 位作者 熊昱 杨雪 程益涵 吕国安 廖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109,共9页
景观格局决定小流域能源流动与水沙过程,是影响氮磷流失的重要因素。以湖北梁子湖流域的双溪(农林复合型)和石桥(林地型)2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于2016年1-12月对流域出口断面水质水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并结合丰水期... 景观格局决定小流域能源流动与水沙过程,是影响氮磷流失的重要因素。以湖北梁子湖流域的双溪(农林复合型)和石桥(林地型)2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于2016年1-12月对流域出口断面水质水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并结合丰水期典型次降雨径流过程,探讨了不同景观格局下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和氮磷输出特征,为梁子湖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降雨径流过程在不同景观格局小流域内呈现出明显差异。相比于双溪小流域,石桥小流域产流能力较强,径流过程呈现出汇流时间较短、径流响应速度较快、径流模数较大的趋势;(2)双溪小流域总氮(TN)和总磷(TP)月均输出浓度范围分别为1.29~4.28 mg/L和0.04~0.22 mg/L,均高于石桥小流域(TN:0.62~1.90 mg/L;TP:0.02~0.11 mg/L),其中硝态氮(NO_(3)^(-)-N)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占TN流失的51.8%~88.2%。相比于石桥小流域,双溪小流域的NO_(3)^(-)-N/TN较大。2个小流域的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输出浓度均较低并且无明显变化趋势;(3)双溪小流域的TN和TP月均输出通量范围分别为1.83~20.03 g/s和0.04~1.45 g/s,均高于石桥小流域(TN:0.62~10.01 g/s;TP:0.01~0.54 g/s),且与同时段流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双溪小流域的TN和TP流失强度分别为3.68和0.20 t/(km^(2)·a),分别是石桥小流域的1.32倍和1.30倍。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降雨频繁的4-7月,占全年流失负荷的70%以上。综上,梁子湖流域景观格局显著影响养分流失,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和科学合理施肥是改善该流域水环境的科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过程 氮磷流失 梁子湖 景观格局 面源污染
原文传递
丹江口库区石渣土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吕国安 蔡崇法 +1 位作者 陈明亮 王春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高低是制约石渣土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丹江口库区郧县石渣土 3种不同土石比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研究表明 :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中的土 (<2 mm)石 (>2 mm)比关系密切。土壤蒸发、持水、导水和供水能力均与土... 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高低是制约石渣土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丹江口库区郧县石渣土 3种不同土石比土壤水分有效性的研究表明 :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中的土 (<2 mm)石 (>2 mm)比关系密切。土壤蒸发、持水、导水和供水能力均与土壤中的土石比的大小有关。 3种土壤的持水能力 ,以石砾含量较少、质地较粘的土壤最强 ,以石砾含量较多、质地为壤质的土壤最低。而土壤水分蒸发能力与砾石含量呈负相关 ,土壤水分扩散率则与砾石含量呈正相关。适中土石比的土壤可提高入渗性能 ,减少蒸发量 ,提高供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土壤水分有效性 石渣土 土壤蒸发 水分运动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节水灌溉对水稻钾素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国安 李远华 +2 位作者 沙宗尧 李顺江 王建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26,共3页
研究了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制度水稻植株对钾的吸收状况。结果表明 :灌溉方式和施肥制度对水稻钾的吸收状况均不会造成极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稻 含钾量 灌溉 施肥制度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石渣土土壤水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吕国安 陈明亮 王春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研究了湖北省郧县石渣土三种不同土石比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结果表明 :土壤蒸发、持水、导水能力均与土石比大小有关。三种土壤的持水能力 ,以石砾含量较少质地偏粘的土壤最强 ,以石砾含量较多质地偏壤的土壤最低。而土壤水分蒸发能力与... 研究了湖北省郧县石渣土三种不同土石比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结果表明 :土壤蒸发、持水、导水能力均与土石比大小有关。三种土壤的持水能力 ,以石砾含量较少质地偏粘的土壤最强 ,以石砾含量较多质地偏壤的土壤最低。而土壤水分蒸发能力与砾石含量呈反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渣土 土壤水分特性 丹江口库区 水分运动
下载PDF
节水灌溉对水稻磷素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吕国安 李远华 +2 位作者 沙宗尧 曹世学 刘想成 《灌溉排水》 CSCD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研究了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制度水稻植株对磷的吸收状况。结果表明 :灌溉方式和施肥制度对水稻磷的吸收状况均会造成极显著的影响。节水灌溉能显著的降低水稻植株含磷量。因此 。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稻 含磷量 磷素营养
原文传递
不同灌溉方式水稻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国安 李远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7年第12期18-20,共3页
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在研究条件下,薄浅湿晒和间歇灌两种灌溉方式有利于水稻形成健壮的根系、增强吸氮能力,有利于氮素向生长中心转移,增加生长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含氮量,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薄浅湿晒 间歇灌 含氮量
下载PDF
黄泛平原林业用地土壤的水分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国安 陈明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研究了黄泛平原林业用地中砂土、壤砂、壤土、粉壤、粘壤5种质地土壤的水分特性。结果表明:土壤的持水性、透水性、孔性及供水能力因土壤质地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其中以壤土的水分特性较好。
关键词 黄泛平原 林业用地土壤 水分特性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国安 陈明亮 +3 位作者 曹权 梁畅文 张保东 周美芳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12期16-18,共3页
近年来,有机肥的积、制、保、施技术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致使有机肥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有机肥在肥料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而化肥的比例则逐步提高,有的则完全施用化肥。为引起人们对施用有机肥的重视,我们从1981年起连续9... 近年来,有机肥的积、制、保、施技术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致使有机肥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有机肥在肥料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而化肥的比例则逐步提高,有的则完全施用化肥。为引起人们对施用有机肥的重视,我们从1981年起连续9年,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现仅就1987~1989三年的结果,探讨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土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下载PDF
黄泛平原主要林地土壤的形成和特性
9
作者 吕国安 陈明亮 杨祖达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5年第2期37-41,48,共6页
本文对黄泛平原主要林地土壤──黄潮上的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土壤的剖面形态、颗粒组成。
关键词 林地 土壤形成 黄泛平原 土壤特性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5
10
作者 崔远来 李远华 +1 位作者 吕国安 沙宗尧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0-285,共6页
针对不同的水肥处理,采用15N示踪方法,观测分析了氮素在稻田的时空分布及运移规律、挥发及淋失损失规律、氮素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稻田氮量平衡等。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由于稻田水分状况的差异导致土壤养分时空分布不同,从而... 针对不同的水肥处理,采用15N示踪方法,观测分析了氮素在稻田的时空分布及运移规律、挥发及淋失损失规律、氮素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稻田氮量平衡等。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由于稻田水分状况的差异导致土壤养分时空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其对作物的有效性;由于节水灌溉稻田水分相对较少,基质浓度较高,挥发损失高于淹灌。虽然节水灌溉下稻田渗漏液NH+3浓度较淹灌高,但由于此时总渗漏量显著减少,氮的总淋失4及NO-较淹灌条件少;节水灌溉下,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有利于减少各种氮素养分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节水灌溉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淹灌,且有利于氮素养分向稻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运移 节水灌溉 氮肥 蒸渗器 间歇灌溉
下载PDF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静 王允青 +5 位作者 张凤芝 吴萍萍 叶寅 万水霞 吕国安 郭熙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1-216,共6页
添加氮素抑制剂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大田试验,探讨了氮素抑制剂(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其组合)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旨在为优... 添加氮素抑制剂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大田试验,探讨了氮素抑制剂(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其组合)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旨在为优化沿淮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管理,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以“常糯1号”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6—10月在安徽省怀远县(沿淮平原典型水稻种植区)进行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尿素(U);尿素+硝化抑制剂(U+DMPP);尿素+脲酶抑制剂(U+NBPT);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U+NBPT+DMPP)。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或者DMPP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植株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NBPT效果优于DMPP,NBPT和DMPP联合施用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尿素配施抑制剂的3个处理U+NBPT、U+DMPP和U+NBPT+DMPP较单独施用尿素U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6.8%,4.3%,8.6%,植物吸氮量分别增加9.6%,6.5%,12.2%,与U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尿素单独配施NBPT或者NBPT+DMPP组合均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氮素吸收效率(NUP)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P<0.05),而尿素单独配施DMPP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另外,尿素单独配施DMPP或者DMPP+NBPT组合均显著提高了水稻成熟期土壤铵态氮(NH4^+-N)和微生物量氮(SMBN)的含量,降低了硝态氮(NO3^--N)的含量,提高了土壤中铵/硝比,而尿素单独配施NBPT对水稻成熟期土壤NH4^+-N、NO3^--N和SMBN无显著影响。总体认为,在沿淮平原稻作种植体系中,尿素配施NBPT或者DMPP可以有效地增加水稻产量,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NBPT和DMPP联合施用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硝化抑制剂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氮 沿淮平原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水清 钟旭华 +1 位作者 黄农荣 吕国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90,共7页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协同提高,最终使有效穗数显著增加。稻草还田增强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提高,最终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量。稻谷产量与不同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及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增加前期施氮量对稻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稻谷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玉米对持续干旱的反应及红壤干旱阈值 被引量:38
13
作者 陈家宙 王石 +1 位作者 张丽丽 吕国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2-539,共8页
目的研究玉米对红壤干旱的反应以及红壤干旱程度定量表达和干旱阈值。方法在田间小区遮雨条件下种植夏玉米,设置连续干旱12~36d等6个处理,用FDR水分仪每日测量0~60cm不同土层含水量,定期观测玉米植株生长状况和气孔导度,收割后考种。... 目的研究玉米对红壤干旱的反应以及红壤干旱程度定量表达和干旱阈值。方法在田间小区遮雨条件下种植夏玉米,设置连续干旱12~36d等6个处理,用FDR水分仪每日测量0~60cm不同土层含水量,定期观测玉米植株生长状况和气孔导度,收割后考种。结果玉米的株高、茎粗、气孔导度、根系数量等测量值在不同干旱天数之后显著降低,在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出现阈值反应,连续干旱25d之后,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5%。干旱过程中,土层贮水量和累积相对失水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线性方程表示,将方程的斜率转换为取值在[0,1]区间的指数D,可以定量表达土壤干旱程度。结论D值既可以表示土壤干旱状况又可以表示作物受旱程度,玉米拔节-抽穗期红壤干旱程度D达到0.55则产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干旱程度 玉米 阈值反应
下载PDF
基于ORYZA 2000模型的旱稻生长模拟及氮肥管理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亚龙 崔远来 +3 位作者 李远华 吕国安 冯跃华 Bouman BAM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以旱稻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 ZA 2000模拟旱稻生长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图解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Y ZA 2000模拟旱稻生物量、产量、作物吸氮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模拟效果良好,但对土壤水分的模拟效果... 以旱稻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 ZA 2000模拟旱稻生长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图解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Y ZA 2000模拟旱稻生物量、产量、作物吸氮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模拟效果良好,但对土壤水分的模拟效果欠佳,需做进一步研究。应用校正和验证的结果,结合肥料效应函数原理,对旱稻不同灌溉方式和密度管理下的氮肥经济最佳施肥量做了探讨,初步得出了该地区旱稻栽培氮肥经济最佳施肥量,丰富了作物模拟和节水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对以后旱稻发展及栽培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2000 旱稻 肥料效应函数 氮肥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水清 钟旭华 +1 位作者 黄农荣 吕国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616,共6页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覆盖还田和不还田2种稻草还田处理,4种氮肥处理,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其总吸氮量比稻草不还...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覆盖还田和不还田2种稻草还田处理,4种氮肥处理,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其总吸氮量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增加13.7%~20.3%,但对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影响不大。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比,稻草还田处理的水稻在分蘖中期(MT)、穗分化始期(PI)和抽穗期(HD)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实地养分管理(N1)的MT时期除外]。稻草还田可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RE)、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两年平均,稻草还田处理的RE比稻草不还田处理提高8.23个百分点,相对提高23.4%,达极显著水平。AE、RE、PFP与MT~PI期间的吸氮量呈正相关,其中AE和PFP达极显著水平。RE与HD~MA期间的吸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MT施氮、促进MT~PI期间的氮素吸收对提高AE、RE和PFP有重要意义。创造条件增加抽穗后的氮素吸收,对于提高RE、减少氮肥损失和面源污染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沂蒙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骞 于兴修 +1 位作者 刘前进 吕国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652-4662,共11页
【目的】研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与坡度、土壤、降雨、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沂蒙山区土壤侵蚀规律。【方法】以TM影像、地形图、土壤图和气象资料为源数据,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获取沂蒙山区坡度、土壤可... 【目的】研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与坡度、土壤、降雨、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沂蒙山区土壤侵蚀规律。【方法】以TM影像、地形图、土壤图和气象资料为源数据,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获取沂蒙山区坡度、土壤可蚀性K值数据以及1986年、1995年和2005年的年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强度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山地丘陵地带进行子流域划分,以子流域为单元,选取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平均坡度、土壤可蚀性指数、平均年降雨侵蚀力、平均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向有利于控制土壤侵蚀的改善,1986年、1995年和2005年3个时期内山地丘陵地带上土壤侵蚀明显降低。土壤类型对3个时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的影响不显著;降雨侵蚀力在2005年成为影响侵蚀强度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影响程度较低,贡献率仅为5.35%;坡度因子是影响各时期侵蚀强度格局的最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其贡献率由1986年的93.33%下降到2005年的79.75%;植被覆盖因子在1986年影响侵蚀强度格局的贡献率为6.67%,之后则减弱;而土地利用结构对侵蚀格局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贡献率已增至到2005年的14.90%。【结论】年降雨侵蚀力分布的空间差异增大后,降雨因子将成为显著影响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的因素之一;受人类活动影响,当植被覆盖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土地利用结构逐渐成为影响侵蚀格局的重要因素,建议该地区今后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应优先考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区 土壤侵蚀强度 影响因素 空间格局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土壤水分状况对花生和早稻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家宙 吕国安 何圆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通过田间测坑试验研究了长期处于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花生和早稻叶片气体交换的一些特点.结果表明,花生分枝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略有下降,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减小,轻度水分胁迫Gs/Tr略... 通过田间测坑试验研究了长期处于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花生和早稻叶片气体交换的一些特点.结果表明,花生分枝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使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略有下降,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减小,轻度水分胁迫Gs/Tr略有上升而中度胁迫Gs/Tr变小.花生结荚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都使Gs、Tr、Gs/Tr和Pn显著降低,WUE大幅度上升.花生结荚期明显受土壤水分胁迫影响.早稻灌浆期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Gs、Tr和Gs/Tr变化不显著,Pn和WUE增加,并且轻度水分胁迫下籽粒产量增加.Gs和Gs/Tr变化情况相结合可以作为作物水分胁迫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即如果Gs和Gs/Tr同时下降则作物已经受到水分胁迫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早稻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胁迫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对巢湖沿岸坡耕地水土及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静 王允青 +3 位作者 郭熙盛 吕国安 叶寅 丁树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3,48,共7页
基于巢湖沿岸坡耕地水土和养分流失监测的定位试验,于2014—2015年连续2a进行观测,研究小麦—芝麻模式下,植物篱(黄花菜)(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农艺措施对水土和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篱、植物篱+... 基于巢湖沿岸坡耕地水土和养分流失监测的定位试验,于2014—2015年连续2a进行观测,研究小麦—芝麻模式下,植物篱(黄花菜)(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农艺措施对水土和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篱、植物篱+秸秆覆盖和等高垄作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3种农艺措施的降低效果依次为PHS>PH>CR。与CK(当地常规耕作)相比,PH、PHS和CR处理平均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著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3种农艺措施显著降低了径流液颗粒态氮(PN)的浓度,提高了溶解态总氮(DTN)、硝态氮(NO^-_3—N)和溶解态有机氮(DON)的浓度,但对总氮(TN)和铵态氮(NH^+_4—N)浓度无显著影响。CK处理径流液中PN和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而在其3种农艺措施下,DTN是N随着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N中,NO^-_3—N占较大比例,DON次之,NH^+_4—N所占比例最小。CK处理N随地表径流平均年度累积流失量为9.35kg/hm^2,占当年施N量的2.83%。与CK相比,PH、PHS和CR处理的N素年度累积流失量平均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其对N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是通过减流减沙来实现的。该研究可为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坡耕地 径流 水土流失 氮输出 巢湖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模型的尺度转换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前进 蔡强国 +2 位作者 刘纪根 吕国安 张光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1-90,共10页
土壤侵蚀模型在空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坡面、小流域和区域3个不同层次。在坡面尺度上,主要考虑坡面侵蚀的垂直分带性及其相互影响;小流域尺度上,不但考虑坡面侵蚀的特点,还要考虑坡面来水来沙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重力侵蚀及泥沙输移情... 土壤侵蚀模型在空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坡面、小流域和区域3个不同层次。在坡面尺度上,主要考虑坡面侵蚀的垂直分带性及其相互影响;小流域尺度上,不但考虑坡面侵蚀的特点,还要考虑坡面来水来沙对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重力侵蚀及泥沙输移情况;在区域尺度上则主要考虑小流域各自的侵蚀产沙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因侵蚀的空间尺度不同,在建立土壤侵蚀模型时,要考虑由于空间变化所引起的侵蚀因子对侵蚀产沙响应的不同。影响侵蚀产沙过程的因素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和变异性,从而增加了不同尺度间侵蚀产沙模拟的复杂性。因此尺度转换是进行不同尺度间侵蚀产沙模拟的关键所在,该文列举了5种土壤侵蚀模型建立中可以参考的尺度转换方法。通过分析评述不同空间尺度上侵蚀产沙过程及其影响因子和国内外常用的不同尺度上的侵蚀产沙模型,特别是众多科学家在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所做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模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以后建立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转换 侵蚀产沙 侵蚀模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磷效应及水分生产率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亚龙 崔远来 +3 位作者 吕国安 梁志宸 李远华 冯跃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共5页
研究了4种灌溉水平的旱稻磷素效应和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并未降低旱稻根系含磷量,而且在严重水分胁迫下有所增加,但根系磷素累积量在营养生长阶段-30 kPa水分胁迫处理显著低于-10 kPa处理,中后期随水分胁迫程度加深而降低。在... 研究了4种灌溉水平的旱稻磷素效应和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并未降低旱稻根系含磷量,而且在严重水分胁迫下有所增加,但根系磷素累积量在营养生长阶段-30 kPa水分胁迫处理显著低于-10 kPa处理,中后期随水分胁迫程度加深而降低。在营养和生殖生长阶段旱稻茎含磷量和磷素累积量随水分胁迫程度加深而降低。分蘖期-10 kPa处理叶片含磷量最高,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和乳熟期-10 kPa处理叶片磷素累积量最大。穗含磷量以-10 kPa处理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30 kPa处理产量虽然稍低,但可以提高水分生产率和磷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条件 旱稻 含磷量 磷素累积量 磷效率 水分生产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