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病变与脑白质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小涵 滕振杰 +1 位作者 高文娟 佩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3,共5页
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血管改变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表现等,最终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损伤,产生视觉症状。通过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等手段,可以较为便捷、直观地观察视网膜病变。脑白质病变(WMLs)是... 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血管改变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表现等,最终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损伤,产生视觉症状。通过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等手段,可以较为便捷、直观地观察视网膜病变。脑白质病变(WMLs)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亚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视网膜病变与WMLs密切相关,并且二者可共同为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作者对视网膜病变与WMLs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WMLs的临床早期诊断及相关病因机制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脑白质病变 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 综述
下载PDF
抗炎细胞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少为 吕小涵 +1 位作者 董艳红 佩源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负责控制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的大脑区域受到损伤,神经病理是神经元丢失,淀粉样蛋白β在细胞外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在细胞内积累。目前已... 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负责控制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的大脑区域受到损伤,神经病理是神经元丢失,淀粉样蛋白β在细胞外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在细胞内积累。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抗炎及促炎机制在AD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部分抗炎细胞因子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AD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白细胞介素类 认知障碍 炎症
下载PDF
类淋巴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梦瑶 付一典 +2 位作者 梁晓晗 吕小涵 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9-694,共6页
类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网络,该系统可清除大脑积累的代谢废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该系统在睡眠状态下相对活跃,生理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侵入性影像技术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应用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开展。越来越... 类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网络,该系统可清除大脑积累的代谢废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该系统在睡眠状态下相对活跃,生理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侵入性影像技术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应用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类淋巴系统功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类淋巴系统有望成为预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预后及临床干预疗效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脑血管病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的可能影响
4
作者 陈杏雨 谢少为 +1 位作者 吕小涵 佩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且可导致多系统损伤的疾病,间歇性低氧和碎片化睡眠引起的低灌注、炎性反应等病理机制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且可导致多系统损伤的疾病,间歇性低氧和碎片化睡眠引起的低灌注、炎性反应等病理机制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属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重要亚型,常见于老年人,早期临床症状隐匿,易被忽视,贻误最佳治疗时期。现就OSAHS引起的间歇性低氧、低灌注损伤、内皮功能障碍、神经炎症、睡眠结构紊乱等在SIVD病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脑血管障碍 脑缺血 白质病变 脑梗死
下载PDF
认知障碍的潜在视网膜标志物
5
作者 吕小涵 谢少为 +1 位作者 李瑞娜 佩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认知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老年认知障碍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但目前仍缺乏较为便捷的确诊手段。视网膜与大... 认知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老年认知障碍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但目前仍缺乏较为便捷的确诊手段。视网膜与大脑有相似的胚胎学起源、解剖学特征及生理学特性。近年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等检查手段日渐成熟,可以较为直观、便捷的观察视网膜的病变。最近的研究表明,视网膜检查中发现的视网膜中央血管改变、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损伤、视网膜不同层面厚度及微血管密度改变等可能与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本文就各种视网膜检查指标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发现认知障碍潜在的视网膜标志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潜在视网膜标志物 眼底照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小涵 成斯琪 +1 位作者 陈杏雨 佩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0-325,共6页
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的广泛脑白质损害。既往研究表明,WMLs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情绪和排尿功能等相关。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的广泛脑白质损害。既往研究表明,WMLs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情绪和排尿功能等相关。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PD患者的WMLs易感性较高,而WMLs的存在可能参与了PD患者运动及认知障碍的进展过程。PD患者因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长期接受多巴胺(dopamine,DA)治疗、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s,Aβ)血管沉积等原因,WMLs加重的风险较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WMLs可显著影响PD患者的运动及认知症状。WMLs主要影响PD患者的轴性运动症状,并与其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视觉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并且WMLs的严重程度影响了PD患者相关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积极采取措施控制WMLs的进展可能有助于改善PD患者的症状及治疗效果。文中就WMLs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D患者症状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 认知症状 治疗
原文传递
卒中后焦虑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杏雨 吕小涵 +2 位作者 李瑞娜 谢少为 佩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卒中后焦虑是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文章就卒中后焦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卒中 焦虑
原文传递
脑小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8
作者 李瑞娜 陈杏雨 +2 位作者 吕小涵 谢少为 佩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854-858,共5页
脑小血管病引起的卒中样症状和认知损害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脑小血管病尤为重要。文章对脑小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卒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