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否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正反向融合度的非线性检验
1
作者 吕延方 赵琳慧 王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实体企业创新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融合度对实体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正向融合度整体提升实体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这与技术吸收能力强化相关;反向融合度处于合理区间时才能拉动创新增长,否则将因成本效应和适应性不足降低实体工业创新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融合度 创新能力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包容性与绿色检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吕延方 方若楠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92,共10页
基于广义Bonferroni曲线和广义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从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增长两个角度剖析中国制造业包容性与绿色增长现状,并结合二元矩阵模型探究其变化路径及演进模式。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包容性增长速度显著增加,但包容性增长... 基于广义Bonferroni曲线和广义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从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增长两个角度剖析中国制造业包容性与绿色增长现状,并结合二元矩阵模型探究其变化路径及演进模式。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包容性增长速度显著增加,但包容性增长质量相对不足,收入增长效应始终占据包容性增长的主导地位且存在明显的行业技术结构偏向;产出规模是引致碳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产出碳强度和技术进步碳强度是导致碳排放减少的两个关键因素,各驱动因素对制造业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且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弱解耦状态居多,行业环境外部性和经济增长的解耦状态与其科技含量存在正相关;制造业包容性绿色增长模式正逐步改善,不同技术行业因其不同发展特征呈现出差异化包容性增长路径,调整分配制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包容性绿色增长 广义Bonferroni曲线 广义Divisia指数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延方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7,共6页
本文基于产业间面版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985—2006年间各主要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并对1989年以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 本文基于产业间面版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985—2006年间各主要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并对1989年以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变化,规模经济尽管影响显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贸易的增长却有不断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劳动生产率 规模经济
下载PDF
公共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及其差距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延方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4,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并依托布罗姆利的理论框架,在已有关于公共政策与民生关联性的研究基础上形成可参照的基本观点,并基于1992—2010年省际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了主要政策工具对城乡居民收入和城... 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并依托布罗姆利的理论框架,在已有关于公共政策与民生关联性的研究基础上形成可参照的基本观点,并基于1992—2010年省际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了主要政策工具对城乡居民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地方政府GDP应与居民家庭收入同步增长,任何造成收入偏低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政策都不符合民生发展战略,应当建立经济增长中的民众共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吕延方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第7期10-14,共5页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中国贸易依存度高,当国际市场发生某种不利变化时,中国国内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文章首先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中国贸易发展...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中国贸易依存度高,当国际市场发生某种不利变化时,中国国内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文章首先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中国贸易发展现状,然后分析贸易出口增长变化、出口结构的变化、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实质和动因,最后提出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
下载PDF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延方 《科技视界》 2016年第7期78-79,共2页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资...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等方面,探究协同创新理念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协同创新 整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RCA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延方 《现代商业》 2009年第29期37-38,共2页
尽管比较优势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不少争议,但我们仍然充分肯定它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尤其中国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集中优势发展专业化生产。本文将在正确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运用RCA方法分析传统优势理论在中国的有效性。
关键词 比较优势 RCA 中国 贸易发展结构
下载PDF
代数与几何统一化教学的理性分析
8
作者 吕延方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本文通过对线性代数中基本概念的几何背景系统分析,揭示了线性代数与几何之间有机整体联系,并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代数与几何统一化的意义。目的为相关的教学内容分支领域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几何 代数 统一化 教学内容 理性分析 参考 基本概念 改革 系统分析 目的
下载PDF
跨学科整合的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以数理经济学为例
9
作者 吕延方 《科教导刊》 2013年第4期65-66,共2页
加强跨学科整合研究,努力培养知识面丰富、多元能力结构的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本文以跨学科课程数理经济学为例,从设置跨学科课程、整合程度、分层教学、更新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 加强跨学科整合研究,努力培养知识面丰富、多元能力结构的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本文以跨学科课程数理经济学为例,从设置跨学科课程、整合程度、分层教学、更新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拓宽培养渠道、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探析跨学科整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整合 人才培养策略 数理经济学
下载PDF
21世纪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
10
作者 吕延方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4期1-3,共3页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愈来愈紧密,两国是相互依存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日本也是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文章从两国的经济环境、贸易的紧密关系和产业等方面阐述双方的合作关系...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愈来愈紧密,两国是相互依存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日本也是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文章从两国的经济环境、贸易的紧密关系和产业等方面阐述双方的合作关系,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经济 相互依存
下载PDF
关于强凸集的概念及其推广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琳 吕延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在讨论了有关文献中强凸集的定义的基础上,引入了广义强凸概念及标准强凸函数,并对其性质和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强凸集 广义强凸性 标准强凸函数 欧式空间
下载PDF
数字技术影响实体经济就业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冬 吕延方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20,共11页
新时代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要。其中,数字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就业还是引致实体经济失业问题,国内外学术界观点不统一。基于此,首先界定和诠释数字经济内涵和外延,从狭义和广义角度罗列出涵盖的数字经... 新时代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要。其中,数字技术促进实体经济就业还是引致实体经济失业问题,国内外学术界观点不统一。基于此,首先界定和诠释数字经济内涵和外延,从狭义和广义角度罗列出涵盖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具体部门,然后给出数字技术影响实体经济就业问题的数理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实证框架验证2003—2019期间我国数字投入对实体经济部门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狭义数字技术指标对劳动力就业始终呈负向影响,但随着行业产出的增加,负向抑制作用有减弱趋势;广义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则呈现一个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复杂非线性变化趋势;产出增长到一定水平后,数字技术与产出的交乘项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为正向;相对于高技术就业部门,数字技术对低技术行业的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尽管数字技术会通过替代作用诱发实体经济的失业问题,但是当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带动行业规模扩大,最终促进实体经济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就业问题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中国与印度纺织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13
作者 王冬 陆喜悦 吕延方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第21期15-19,共5页
中国与印度都是最重要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均受到世界关注,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两国的竞争性关系亦或是互补性关系不仅会影响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对于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也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针对中国与印度两国纺... 中国与印度都是最重要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均受到世界关注,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两国的竞争性关系亦或是互补性关系不仅会影响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对于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也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针对中国与印度两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以及两国之间的竞争性或是互补性的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何对待两国竞争性关系,利用互补性关系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两国纺织品贸易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 竞争性 互补性 对策研究
下载PDF
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14
作者 王冬 郑通 吕延方 《特区经济》 2021年第9期102-105,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也成为了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评判因素。金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也成为了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评判因素。金砖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服务贸易以传统行业为主、发展结构不完善等不良现象。本文通过TC指数,对金砖国家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及主要服务贸易部门(金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运输)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金砖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劣势,为我国服务贸易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竞争力 金砖国家 TC指数
原文传递
进出口贸易对生产率、收入、环境的门限效应——基于1992—2010年我国省际人均GDP的非线性面板模型 被引量:39
15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陈树文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3-730,共28页
本文基于1992—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单一或双重门限模型,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生产率、收入和环境的基于人均GDP门限特征进行检验。模型结果显示了主要贸易变量对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人均GDP的门限特征。研究建议,1东部... 本文基于1992—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单一或双重门限模型,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生产率、收入和环境的基于人均GDP门限特征进行检验。模型结果显示了主要贸易变量对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人均GDP的门限特征。研究建议,1东部地区应拓展贸易空间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西部地区应引进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以促进当地产出效率;2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贸易发展同步;3应在不违反环境规制的条件下推动进出口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面板门限模型 人均GDP
原文传递
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1998~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83,共18页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承接外包 制造业
原文传递
服务贸易如何影响就业--行业产出与技术效率双重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吕延方 宇超逸 王冬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5-160,共16页
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可能存在基于不同条件的非线性异质特征。鉴于此,本文利用2004-2013年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门限计量方法,侧重从行业产出和技术效率两个视角验证服务贸易对就业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服务出口对... 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可能存在基于不同条件的非线性异质特征。鉴于此,本文利用2004-2013年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门限计量方法,侧重从行业产出和技术效率两个视角验证服务贸易对就业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服务出口对就业存在基于行业产出的促进作用,而服务进口对就业存在基于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当门限变量超过门限值时,作用会更明显;另外,服务进口对就业存在基于技术效率与行业产出交叉项的门限特征,门限变量低于门限值时为抑制作用,超过则转为促进作用。因此,应认识到,处于不同经济变量结构点下的服务贸易对就业影响存在差异特征。长期来看,无论服务出口还是进口,对于促进国内服务业技术发展和劳动就业增长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就业效应 面板门限模型 行业产出 技术效率
原文传递
参与不同形式外包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动态效应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3-117,共15页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利用日本RIETI-TI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1997~2008年的承接外包水平与对外发包水平,并细分不同路线和形式的外包活动,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微观角度检验了外包对我国主要产业就业的动态效应。结果...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利用日本RIETI-TI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1997~2008年的承接外包水平与对外发包水平,并细分不同路线和形式的外包活动,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微观角度检验了外包对我国主要产业就业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对外发包和承接外包均会对长期就业水平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外发包作用更大;制造业中,尽管承接加工品、零配件和资本品对长期就业的影响系数为负,但可以通过产出的扩大间接正向拉动就业;相对于对外发包的显著影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消费品出口行为对长期就业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 承接外包 就业 动态面板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有效实施:经济规模、地理与文化距离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40,共11页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面对的可以增加贸易量的主要区域合作新模式。本文侧重从贸易层面探讨"一带一路"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创建动态地理距离等指标,设计出能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q...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面对的可以增加贸易量的主要区域合作新模式。本文侧重从贸易层面探讨"一带一路"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创建动态地理距离等指标,设计出能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流量影响机制的不同层次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关键指标影响我国向主要国家出口可持续性的动态效果。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规模对贸易流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中线和南线样本的估计结果可以证明"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文化距离会对贸易流量有一定负向影响。因此,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及缩小文化差别能确保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可持续性增长,最终增进"一带一路"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规模 地理与文化距离 贸易流量
原文传递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吕延方 赵进文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97,共9页
服务外包的离岸化和国际化正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本文以Trefler(1995)和Leamer(1995)推导的贸易模型为基础,创新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Panel Data实证分析了1999-2007年间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国承接服务外包业... 服务外包的离岸化和国际化正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本文以Trefler(1995)和Leamer(1995)推导的贸易模型为基础,创新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Panel Data实证分析了1999-2007年间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出口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禀赋、经济自由度、真实汇率等因素显著影响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变化。中国需要继续完善市场制度体系和避免真实汇率的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资源禀赋 经济自由度 真实汇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