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材料提高水基钻井液页岩稳定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金声 李贺 +2 位作者 吕开河 黄贤斌 杨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维持井壁稳定一直是油气钻探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由于页岩微纳米孔缝与层理发育、水敏性高,井壁失稳问题在页岩层尤为突出。提高钻井液的性能是减少井壁失稳的重要途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度和性质,可作为水基钻井液添加剂以提高页岩... 维持井壁稳定一直是油气钻探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由于页岩微纳米孔缝与层理发育、水敏性高,井壁失稳问题在页岩层尤为突出。提高钻井液的性能是减少井壁失稳的重要途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度和性质,可作为水基钻井液添加剂以提高页岩的稳定性。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的跟踪与分析,阐述纳米材料提高页岩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纳米材料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开展纳米材料在非均质地层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发在高温高压及高盐环境下稳定有效的新型纳米材料,建立纳米材料提高页岩稳定性的微观评价方法,是纳米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页岩 井壁稳定 水基钻井液
下载PDF
含油钻屑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吕开河 杜宏艳 +2 位作者 孙金声 黄贤斌 沈浩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6,共9页
使用油基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钻屑,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世界各国针对含油钻屑的排放制定了严格标准,要求含油钻屑必须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介绍国内外含油钻屑处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国内外含油钻... 使用油基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钻屑,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世界各国针对含油钻屑的排放制定了严格标准,要求含油钻屑必须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介绍国内外含油钻屑处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国内外含油钻屑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其技术原理。通过对各类含油钻屑处理技术的归纳总结,明确不同类型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未来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应向着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含油钻屑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含油钻屑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处理技术
下载PDF
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贤斌 孙金声 +3 位作者 吕开河 董晓东 刘锋报 高重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6-1064,共9页
设计并研制了3种聚合物类水基钻井液抗高温处理剂,即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和梳型聚合物润滑剂,构建了能够满足深部地层钻井的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表明:弱交联结构两性... 设计并研制了3种聚合物类水基钻井液抗高温处理剂,即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和梳型聚合物润滑剂,构建了能够满足深部地层钻井的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表明: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反聚电解质效应,200℃、饱和盐环境老化后API滤失量小于8 mL;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通过改善泥饼质量降低体系的滤失量,对纳米级孔缝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梳型聚合物润滑剂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04,具有多个极性吸附位点,高温高盐条件下润滑性能优异。构建的密度为2.0 g/cm^(3)的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良好,200℃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5 mL,高温静置5 d沉降因子小于0.52,对易水化岩屑的滚动回收率与油基钻井液接近,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钻井 饱和盐水钻井液 抗高温处理剂 水基钻井液 流变性能 封堵性能 润滑性能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用抗超高温聚合物刷润滑剂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重阳 黄贤斌 +5 位作者 白英睿 孙金声 吕开河 张瑜 宗嘉江 刘锋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3-461,共9页
深部复杂地层油气钻探过程中,为了满足钻井液抗高温、抗盐的技术要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羟乙酯为主要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水基钻井液用聚合物刷润滑剂HL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 深部复杂地层油气钻探过程中,为了满足钻井液抗高温、抗盐的技术要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羟乙酯为主要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水基钻井液用聚合物刷润滑剂HL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和凝胶色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然后评价了HLM与钻井液的配伍性以及高温、高盐、高密度条件下的润滑性能,利用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测试仪和四球摩擦实验仪进一步分析了润滑性。实验结果表明,HLM的热稳定性较好,重均分子质量为3494;HLM在室温下与基浆配伍性良好,对流变性基本没影响,抗温可达260℃;加量2%时,常温下润滑系数降低率达91.16%,260℃老化后润滑系数降低率达88.24%;在饱和盐水基浆中润滑系数降低率为75.69%,在高密度基浆中润滑系数降低率大于40%。表面摩擦实验进一步证明了HLM可以大幅度降低金属-金属间的摩擦力,四球摩擦实验证明了HLM可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润滑膜。由于HLM具有多个吸附位点且吸附能力强,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吸附膜仍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赋予HLM良好的润滑性能。可为深层超深层钻井液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聚合物刷 润滑剂 高温 高盐
下载PDF
油气钻采领域功能胶黏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金声 雷少飞 +4 位作者 白英睿 吕开河 程荣超 郝惠军 刘凡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通过概述功能胶黏材料的组成、分类及性能表征,阐述了功能胶黏材料的吸附/界面反应、扩散、机械互锁和静电吸附等黏结作用机理,综述了其在防漏堵漏、井壁稳定、水力压裂和调剖堵水等油气钻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应用挑战及应用展望。... 通过概述功能胶黏材料的组成、分类及性能表征,阐述了功能胶黏材料的吸附/界面反应、扩散、机械互锁和静电吸附等黏结作用机理,综述了其在防漏堵漏、井壁稳定、水力压裂和调剖堵水等油气钻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应用挑战及应用展望。依据现阶段功能胶黏材料在油气钻采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功能胶黏材料在油气钻采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1)对热塑性树脂进行共混改性或设计可固化热塑性树脂,提高黏结堵漏剂的黏结性能和承压能力;(2)在聚合物中引入低成本黏附性基团和正电荷结构,降低黏结固壁剂成本,提高其在井壁的黏附性能;(3)在热固性树脂中引入热可逆共价键,预防支撑剂回流,提高黏结支撑剂抗压强度;(4)在热塑性聚合物中引入热可逆共价键,提高黏结堵水剂的抗温抗盐能力和堵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胶黏材料 黏结机理 作用机制 防漏堵漏 井壁稳定 水力压裂 调剖堵水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有机硅防水锁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璇 孙金声 +1 位作者 吕开河 金家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针对低渗透气藏钻完井过程中因水相侵入引发的水锁损害问题,以双端含氢硅油(DHSO)、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三甲胺盐酸盐(TMHC)等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DAT,并复配消泡剂等助剂,构... 针对低渗透气藏钻完井过程中因水相侵入引发的水锁损害问题,以双端含氢硅油(DHSO)、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三甲胺盐酸盐(TMHC)等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环氧基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DAT,并复配消泡剂等助剂,构建了有机硅防水锁剂DAH。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其分子结构符合预期设计;通过表面张力测定、岩心接触角实验、岩心自吸实验、岩心驱替实验等对防水锁剂DAH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DAH溶液的表面张力大幅下降至21.28 mN/m;经1%DAH溶液处理后,水相接触角由20°提高至110°,岩心自吸水量下降83.1%,渗透恢复率提高至82.68%。该防水锁剂DAH可大幅降低水相表面张力,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在岩心表面形成致密吸附膜,将岩心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性反转为疏水性,减少了钻完井过程中的水相侵入,并有助于水相返排,具有优异的降低水锁损害功效,对保护低渗储层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防水锁剂 有机硅 表面张力 接触角
下载PDF
温度场扰动对天然气水合物相态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金声 廖波 +7 位作者 王金堂 吕开河 刘磊 赵珂 陈龙桥 白宇靖 贺之俊 李轶尧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1,共7页
钻井液是保障钻井安全与井壁稳定的关键,但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过程中存在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储层,发生传质传热导致水合物储层升温失稳,因此深入了解此过程中温度场扰动对天然气水合物相态的影响规律,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钻井安全意义重大... 钻井液是保障钻井安全与井壁稳定的关键,但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过程中存在钻井液侵入水合物储层,发生传质传热导致水合物储层升温失稳,因此深入了解此过程中温度场扰动对天然气水合物相态的影响规律,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钻井安全意义重大。基于分子模拟探究温度场对水合物相态的影响规律,阐明含热力学抑制剂体系在变温过程中的水合物生成与分解机制。结果表明: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水合物不但具有强温度敏感性,而且水合物的稳定性还具有时间相关性;在低温区持续时间越长,水合物二次生成风险越大,在高温区持续时间越长,水合物分解量越大;尽管热力学抑制剂可以显著减小水合物二次生成量,但也会显著加快储层水合物的分解;合理控制钻井液体系的热力学抑制剂量及钻井液注入温度,对维持储层水合物相态稳定及防止水合物二次生成至关重要,为天然气水合物高性能钻井液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温度场 热力学抑制剂 相态稳定性 分子模拟
下载PDF
氯化铬对油页岩的催化热解及分子模拟机制
8
作者 孙金声 侯麒麟 +5 位作者 吕开河 金家锋 郭璇 王金堂 黄贤斌 廖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原位转化技术是实现深层油页岩大规模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加热将地下的固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进行开采。利用热重评估实验和高温热解产油实验,开展过渡金属盐催化剂CrCl_(3)对油页岩催化性能影响的系统研究,采用GC-MS对... 原位转化技术是实现深层油页岩大规模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加热将地下的固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进行开采。利用热重评估实验和高温热解产油实验,开展过渡金属盐催化剂CrCl_(3)对油页岩催化性能影响的系统研究,采用GC-MS对页岩油产物进行分析,通过分子模拟研究页岩油产物在油页岩层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加入催化剂CrCl_(3)后,油页岩的热解温度能够降低约50℃,油页岩的热解活化能由80.18 kJ/mol降低到44.58 kJ/mol,降幅达44.4%;CrCl_(3)可将油页岩的产油温度降低,且产油率提升了6.3%;CrCl_(3)可促进长链脂肪烃裂解成短链脂肪烃,且具有良好的生烃转化能力;CrCl_(3)可促进有机质裂解,并且使页岩油中短链烷烃的含量增加,具有优异的油页岩的热解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转化 催化热解 氯化铬 分子模拟
下载PDF
中低熟页岩油原位转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孙金声 刘克松 +1 位作者 金家锋 吕开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中低熟页岩储层是指埋深为300~3000 m、富含稠化液态石油烃和未转化有机质的页岩,我国已探明的中低熟页岩油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位,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文章介绍了中低熟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的概念和现有地下原位转化技术... 中低熟页岩储层是指埋深为300~3000 m、富含稠化液态石油烃和未转化有机质的页岩,我国已探明的中低熟页岩油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四位,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文章介绍了中低熟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的概念和现有地下原位转化技术。研究了加热时间、热解温度、压力和升温速率等因素对中低熟页岩油热解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级催化剂,并分析了催化剂对中低熟页岩油热解的机理。同时,阐述了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甲苯、超临界水等超临界流体在原位开采中低熟页岩油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超临界流体协同催化剂热解中低熟页岩油技术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熟页岩油 原位转化 纳米催化剂 超临界流体 协同催化剂热解
下载PDF
裂缝性地层桥接堵漏技术发展综述与展望
10
作者 孙金声 杨景斌 +3 位作者 白英睿 吕开河 王金堂 王韧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4期415-431,共17页
我国83%深层油气有待开发,向深层进军获取油气资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裂缝性地层井漏是制约超深层油气钻井的关键“卡脖子”难题。研发专用堵漏材料形成高效堵漏技术,提高深层裂缝性地层一次堵漏成功率,是钻井工程领... 我国83%深层油气有待开发,向深层进军获取油气资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裂缝性地层井漏是制约超深层油气钻井的关键“卡脖子”难题。研发专用堵漏材料形成高效堵漏技术,提高深层裂缝性地层一次堵漏成功率,是钻井工程领域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之一。桥接堵漏是裂缝性漏失地层最常用的堵漏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对裂缝性地层桥接堵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概括了桥接堵漏材料的分类、作用机理以及桥接堵漏配方的设计方法和组成,阐述了提高裂缝性地层桥接封堵层稳定性的机制和承压堵漏机理,厘清了桥接封堵层的形成、破坏和结构演化机制。同时,展望了裂缝性地层桥接堵漏技术的发展前景,对于实现高效安全钻井、加快超深层油气开发进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地层 桥接堵漏技术 堵漏材料 承压堵漏机理 封堵层演化机制
原文传递
自适应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2 位作者 魏慧明 李先锋 宋元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760,765,共5页
针对钻井液漏失地层非均质性强及漏失通道尺寸难以准确预知等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该技术无须明确预知漏失地层孔喉直径,能自适应封堵岩石表面较大范围的孔喉,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漏层具有很好的封堵作用,封堵速度快,封... 针对钻井液漏失地层非均质性强及漏失通道尺寸难以准确预知等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该技术无须明确预知漏失地层孔喉直径,能自适应封堵岩石表面较大范围的孔喉,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漏层具有很好的封堵作用,封堵速度快,封堵层浅,适合于油层防漏、堵漏。室内评价表明,自适应防漏堵漏钻井液能在一定范围内对不同孔径分布的漏层产生良好的封堵作用。封堵率达到90%以上,封堵带压力强度大于9MPa,封堵厚度小于1cm,切片后渗透率恢复率达90%以上。现场应用证明,自适应防漏堵漏钻井液能有效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并且有良好的防漏及堵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防漏堵漏技术 钻井液 封堵效果 渗透率 封堵层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煤层钻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吕开河 孙明波 邱正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地层复杂,钻遇的岩性主要有泥岩、砂岩和煤层,井壁失稳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和三叠系的煤层井段。利用化学分析和力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层的坍塌机理和防塌钻井技术对策。实验结果表明,侏罗系和三叠...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地层复杂,钻遇的岩性主要有泥岩、砂岩和煤层,井壁失稳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和三叠系的煤层井段。利用化学分析和力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层的坍塌机理和防塌钻井技术对策。实验结果表明,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岩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团,煤化程度低,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相对吸水量和比吸水量都很高;煤岩自身的强度较低,吸水后强度会进一步下降,浸泡液类型和围压对煤岩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煤层坍塌机理,探讨了煤层钻井的防塌技术,优选了适合于煤层的多元醇/KCl钻井液配方。现场应用表明,所确定的防塌钻井技术及多元醇/KCl钻井液能有效地防止煤岩井壁失稳和其他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确保了钻井安全,提高了钻井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依奇克里克区块 煤层 坍塌机理 井壁稳定性 钻井液 钻井技术
下载PDF
自适应屏蔽暂堵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王在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71,75,共5页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及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采用自适应屏蔽暂堵剂ZPJ配制成自适应屏蔽暂堵钻井液,该钻井液能在无须明确预知孔喉直径的情况下,自适应封堵岩石表面较大范围的孔喉,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油层具有很好的暂堵作用。室内...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及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采用自适应屏蔽暂堵剂ZPJ配制成自适应屏蔽暂堵钻井液,该钻井液能在无须明确预知孔喉直径的情况下,自适应封堵岩石表面较大范围的孔喉,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油层具有很好的暂堵作用。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的渗透率堵塞率接近100%,暂堵带强度大于9MPa;反排渗透率恢复率超过90%,油层保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屏蔽暂堵 钻井液 油层保护 渗透率恢复率
下载PDF
镶嵌屏蔽钻井液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开河 乔伟刚 +2 位作者 赵修太 张新政 邢德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6,91,共4页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及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提出了镶嵌屏蔽保护油气层技术,该技术利用镶嵌屏蔽剂具有弹性可变性和直径大于储层孔隙直径的特点,使镶嵌屏蔽剂颗粒部分镶在孔隙入口处(不进入孔隙),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油层具有很好的...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及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提出了镶嵌屏蔽保护油气层技术,该技术利用镶嵌屏蔽剂具有弹性可变性和直径大于储层孔隙直径的特点,使镶嵌屏蔽剂颗粒部分镶在孔隙入口处(不进入孔隙),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油层具有很好的暂堵作用,且有利于反排和渗透率恢复。室内评价结果表明,以镶嵌屏蔽剂为主剂研发的镶嵌屏蔽钻井液具有低侵入、单向封堵、防塌性能好、抗污染能力强及润滑性好等特点,满足了钻井过程中快速钻进及保护油气层的要求,现场应用4口井的平均井眼扩大率仅为6.2%,远低于同区块油井的平均井眼扩大率(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井眼稳定 钻井液添加剂 临时性封堵 镶嵌屏蔽
下载PDF
聚醚多元醇钻井液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徐加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以新研制的多功能聚醚多元醇SYP-1为主剂,对聚合物包被剂、防塌剂和降滤失剂进行了优选实验。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聚醚多元醇钻井液。对聚醚多元醇钻井液的抑制性、流变性、滤失造壁性、润滑性以及对油气层的保护性能进行了室... 以新研制的多功能聚醚多元醇SYP-1为主剂,对聚合物包被剂、防塌剂和降滤失剂进行了优选实验。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聚醚多元醇钻井液。对聚醚多元醇钻井液的抑制性、流变性、滤失造壁性、润滑性以及对油气层的保护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并分析了该钻井液的作用机理。在LN3-6H井和HD4-23H井进行的聚醚多元醇钻井液现场试验表明,在钻进过程中井壁稳定,井径规则,起、下钻畅通,井下安全,测井、下套管及固井作业顺利。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聚醚多元醇钻井液具有优良的防塌性和润滑性,能有效地抑制岩屑分散,起到稳定井壁和保护油气层的作用,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钻井液 润滑性 流变性 井眼稳定性 油气层保护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甲基葡萄糖苷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徐加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2-636,共5页
对甲基葡萄糖苷(MEG)的页岩抑制作用、水溶液活度、生物毒性、对泥页岩膜效率的影响及对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能和滤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MEG防塌及改善钻井液流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EG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分散的... 对甲基葡萄糖苷(MEG)的页岩抑制作用、水溶液活度、生物毒性、对泥页岩膜效率的影响及对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能和滤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MEG防塌及改善钻井液流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EG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分散的作用较弱,ω(MEG)=25%的溶液膨润土膨胀抑制率仅为10.55%,但能大幅度提高泥页岩的膜效率且能有效降低钻井液的水活度,上述溶液使泥页岩膜效率提高率达202%,MEG单独或与盐复配使用可将水活度降到0.85以下,通过渗透作用降低钻井液向地层滤失是MEG的主要防塌机理;MEG无毒,对高密度钻井液具有很好的流型改善作用,用MEG配制的钻井液具有组成简单、高温稳定性好和抗污染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葡萄糖苷 抑制作用 膜效率 活度 钻井液
下载PDF
新型自胶结堵漏剂的研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贺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175,共4页
针对现有桥接堵漏剂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自胶结堵漏剂。自胶结堵漏剂为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在水介质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产物充填于颗粒之间,使自胶结堵漏剂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试验结果表明:自胶结堵... 针对现有桥接堵漏剂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自胶结堵漏剂。自胶结堵漏剂为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在水介质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产物充填于颗粒之间,使自胶结堵漏剂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试验结果表明:自胶结堵漏剂胶结速率及固结体的抗压强度受温度、颗粒粒径及外加剂影响,可通过颗粒粒径及添加剂进行调节;固结体具有一定渗透性,且其渗透率可调,适合于油气层堵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自胶结 井漏 堵漏 堵漏剂
下载PDF
甲基葡萄糖苷的防塌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孙明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以淀粉为原料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MEG),考察了MEG对泥页岩分散的抑制作用、对膨润土水化膨胀的抑制性能、对泥页岩膜效率的影响和对钻井液水活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MEG的防塌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达到进一步开发利用MEG的目... 以淀粉为原料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MEG),考察了MEG对泥页岩分散的抑制作用、对膨润土水化膨胀的抑制性能、对泥页岩膜效率的影响和对钻井液水活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MEG的防塌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达到进一步开发利用MEG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MEG具有一定的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分散的作用,但其抑制作用较弱,远不如无机盐和聚合醇类页岩抑制剂;MEG能大幅度提高泥页岩的膜效率,被25%的MEG溶液饱和后,泥页岩膜效率提高率达200%以上;MEG具有有效降低钻井液水活度的作用,在加量充足的情况下,MEG单独使用或与无机盐复配使用均可将钻井液水活度降到0.85以下。因此,通过提高泥页岩膜效率及降低钻井液水活度,MEG能在钻井液/泥页岩体系间产生有效的渗透压,通过渗透作用降低钻井液中的自由水向地层滤失是MEG稳定井壁的主要作用机理。MEG的防塌性能特点与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甲基葡萄糖苷 防塌机理 膨润土 抑制作用 膜效率
下载PDF
强抑制性多元醇海水钻井液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开河 邱正松 徐加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2,66,共5页
胜利浅海埕岛油田沙河街组地层粘土含量高,粘土组成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地层水敏性较弱,微裂缝及层理较发育。钻井液及滤液沿层理和微裂缝渗入地层内部,引起硬脆性泥页岩剥落坍塌。针对沙河街组地层特点,研制出一种强抑制性多元醇... 胜利浅海埕岛油田沙河街组地层粘土含量高,粘土组成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地层水敏性较弱,微裂缝及层理较发育。钻井液及滤液沿层理和微裂缝渗入地层内部,引起硬脆性泥页岩剥落坍塌。针对沙河街组地层特点,研制出一种强抑制性多元醇海水钻井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及防塌机理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和流变性,抗海水和劣质土污染的能力较强,环境可接受性好。现场实践证明,该钻井液性能稳定,维护处理简单,能有效解决沙河街组地层钻进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避免复杂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抑制性 多元醇 海水钻井液 性能评价 井壁稳定 埕岛油田 沙河街组
下载PDF
有机胺抑制剂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吕开河 韩立国 +3 位作者 史涛 乔伟刚 刘阳 朱道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6,96,共3页
文中研制出一种有机胺抑制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胺能将表面张力降低到50mN·m-1,对黏土的Zeta电势影响不大,能有效抑制黏土造浆和岩心及岩屑的分散,且其抑制性持久性强;有机胺抑制剂与钻井液配伍性好,有利于... 文中研制出一种有机胺抑制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胺能将表面张力降低到50mN·m-1,对黏土的Zeta电势影响不大,能有效抑制黏土造浆和岩心及岩屑的分散,且其抑制性持久性强;有机胺抑制剂与钻井液配伍性好,有利于维持钻井液的高温稳定性,且对钻井液滤失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有机胺抑制剂 抑制性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