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4^(2-)/M_nO_m型固体超强酸及其制备技术 被引量:99
1
作者 华卫琦 周力 +1 位作者 吴肖群 吕德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53-560,共8页
SO2-4/MnOm型固体超强酸及其制备技术华卫琦周力吴肖群吕德伟(浙江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HuaWeiqi,ZhouLi,WuXiaoqunandLuDewei(InstituteofUnit... SO2-4/MnOm型固体超强酸及其制备技术华卫琦周力吴肖群吕德伟(浙江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HuaWeiqi,ZhouLi,WuXiaoqunandLuDewei(InstituteofUnitedReactionEngin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制备 超强酸 SO^2-4 MnOm
下载PDF
界面结构和HLB乳化规则(Ⅰ)界面模型与稳定机理 被引量:27
2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1 位作者 吕德伟 鲁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0,共6页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TX,AEO系列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 HLB值 )和用量下 ,考察各乳液体系的稳定特性 ,并把实验所覆盖的 HLB范围划分为 5个区域 ,采用多吸附层模型分析了各 HLB区油水界面吸附层结构特点及对乳液絮凝...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TX,AEO系列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 HLB值 )和用量下 ,考察各乳液体系的稳定特性 ,并把实验所覆盖的 HLB范围划分为 5个区域 ,采用多吸附层模型分析了各 HLB区油水界面吸附层结构特点及对乳液絮凝和聚并过程的影响 ,从而说明了 HLB规则在本实验体系中起作用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稳定性 HLB值 界面膜 表面活性剂 模型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复杂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顾坚 陈丰秋 +1 位作者 戴擎镰 吕德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复杂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算法中通过采用亲子竞争和遗忘变异策略,有效地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并避免了序贯优化方法有可能陷于局部极值的问题。该算法在苯热裂解脱氢反应体系的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计算... 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复杂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算法中通过采用亲子竞争和遗忘变异策略,有效地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并避免了序贯优化方法有可能陷于局部极值的问题。该算法在苯热裂解脱氢反应体系的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此外;对控制参数(变异遗忘率)及遗传策略(选择策略,交叉策略)对算法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动力学 参数估算 复杂反应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MgAlFe复合氧化物高温下脱除低浓度SO_2的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银飞 卓广澜 +1 位作者 葛忠华 吕德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研究了一种从水滑石类材料制得的MgAlFe复合氧化物在高温下脱除低浓度SO_2的性能,发现它对SO_2具有很高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可达每克材料吸附SO_21.2克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SO_2吸附剂。研究中发现这类材料存... 研究了一种从水滑石类材料制得的MgAlFe复合氧化物在高温下脱除低浓度SO_2的性能,发现它对SO_2具有很高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可达每克材料吸附SO_21.2克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SO_2吸附剂。研究中发现这类材料存在活性温度范围为:400~700℃,材料的最佳组成比为:Mg/(Al+Fe)=3, Fe/(Mg+Al)=0.25。饱和吸附SO_2的MgAlFe氧化物可以用氢气还原再生,再生的产物为高浓度的H_2S。氢气的浓度在15~100%范围内不影响再生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二氧化硫 吸附 脱硫 再生
下载PDF
非离子活性剂乳液稳定性HLB规则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吕德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1-478,共8页
研究了 TX系列乳化剂白油乳液体系稳定特性随 HL B值变化规律 ,测定了活性剂界面吸附层数 ,通过建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拔河模型 ,分析了界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和组成 (HLB值 )与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从而说明了 HL B规则的内... 研究了 TX系列乳化剂白油乳液体系稳定特性随 HL B值变化规律 ,测定了活性剂界面吸附层数 ,通过建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拔河模型 ,分析了界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和组成 (HLB值 )与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从而说明了 HL B规则的内在作用机制 .实验还发现随着活性剂用量的增加 ,乳液粒径变小 ,体系的最佳 HL B值升高 ,并根据界面吸附拔河模型对此现象给予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稳定性 HLB值规则 表面活性剂 油水界面吸附
下载PDF
MgAlFe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SO_2的性质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银飞 葛忠华 吕德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1,共5页
MgAlFe水滑石在 6 0 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化物 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测定它的吸附硫容 ,发现它对SO2 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 吸附SO2 后MgO和尖晶石相消失 ,形成硫酸盐晶相 用氢气对饱... MgAlFe水滑石在 6 0 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化物 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测定它的吸附硫容 ,发现它对SO2 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 吸附SO2 后MgO和尖晶石相消失 ,形成硫酸盐晶相 用氢气对饱和吸附SO2 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还原再生 ,发现它经过 10次吸附还原循环后 ,MgO和尖晶石的晶相依然存在 ,是一种可循环利用脱除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二氧化硫 XRD 吸附 再生 吸附剂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MgFe氧化物催化吸附S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银飞 葛忠华 吕德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用不同的制备方式得到了 3种MgFe复合氧化物和混合物 ,即机械混合的Fe2 O3 +MgO ;以MgO为载体 ,浸渍法制备的Fe2 O3 /MgO ;以MgFe水滑石类为前驱体 ,经焙烧制得MgFeOx.分别测定了 3种材料对SO2 氧化吸附的速率和硫容量 ,发现MgFeOx 脱... 用不同的制备方式得到了 3种MgFe复合氧化物和混合物 ,即机械混合的Fe2 O3 +MgO ;以MgO为载体 ,浸渍法制备的Fe2 O3 /MgO ;以MgFe水滑石类为前驱体 ,经焙烧制得MgFeOx.分别测定了 3种材料对SO2 氧化吸附的速率和硫容量 ,发现MgFeOx 脱硫性能最好 ,硫容量达到 1.4gSO2 /g吸附剂 .通过BET、XRD和IR的表征 ,分析了材料脱硫性能好的原因 .主要是高度分散状态的MgFeOx 中Mg和Fe的协同作用 ,Fe起到了催化氧化的作用 ,Mg是吸附中心 ,氧化和吸附的耦合加快了MgFeOx 对SO2 的吸附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二氧化硫 氧化 吸附 脱硫 氧化锰 氧化铁 催化性能 固体催化氧化剂 制备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液体系抗聚并稳定性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吕德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实验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和AEO乳化白油所得乳液体系抗聚并稳定性随电解质浓度和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变化规律 .针对上述体系建立了两液珠间的静态力学模型 .利用模型考察了界面电位和电解质浓度对两液珠间作用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上... 实验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和AEO乳化白油所得乳液体系抗聚并稳定性随电解质浓度和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变化规律 .针对上述体系建立了两液珠间的静态力学模型 .利用模型考察了界面电位和电解质浓度对两液珠间作用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上述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现象之间的矛盾 ,指出在液珠的碰撞过程中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静电排斥力的作用下 ,存在着被挤入到分散相液珠内的趋势 ,从而导致了界面的变形和表面活性剂空穴区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DLVO理论 HLB规则 乳液体系 TX AEO 乳液体系 静态力学模型 抗聚并
下载PDF
杂多酸—乙酐催化四氢呋喃聚合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尹红 陈志荣 +1 位作者 杨政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8-294,共7页
研究了体系中存在乙酐时,四氢呋喃在杂多酸催化下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杂多酸—乙酐络合物有较高的引发活性,该反应在笼型结构(四氢呋喃与杂多酸络合形成)中的杂多酸表面进行,经历了四氢呋喃与杂多酸络合、乙... 研究了体系中存在乙酐时,四氢呋喃在杂多酸催化下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杂多酸—乙酐络合物有较高的引发活性,该反应在笼型结构(四氢呋喃与杂多酸络合形成)中的杂多酸表面进行,经历了四氢呋喃与杂多酸络合、乙酐与杂多酸络合引发、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及链终止反应等阶段,建立了以笼型结构为中心的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四氢呋喃 聚四氢呋喃 醚二醇 催化 乙酐
下载PDF
电导率法测定植物细胞生长速率 被引量:6
10
作者 孟琴 薛莲 +2 位作者 张兵 汪叔雄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电导率法测定植物细胞生长速率,既省时方便,又可以实现在线测量。以培养新疆紫草细胞为例,电导率下降量可以很好地描述细胞生长量,两者呈线性关系,其方程为Δy=6.26×(-Δx)
关键词 植物细胞培养 电导率 生长速率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汽-液两相反应精馏过程的反应-扩散模型与模拟计算——(Ⅰ)反应-扩散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方和良 沈庆扬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6-253,共8页
本文根据汽-液两相的反应和传质、传热特征,结合两相界面的平衡性质建立了描述反应精馏过程实际板的反应-扩散(非平衡级)模型。从而避免了板效率取值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计算不确定性。模型方程由汽-液两相质量衡算方程、焓衡算方程、汽-... 本文根据汽-液两相的反应和传质、传热特征,结合两相界面的平衡性质建立了描述反应精馏过程实际板的反应-扩散(非平衡级)模型。从而避免了板效率取值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计算不确定性。模型方程由汽-液两相质量衡算方程、焓衡算方程、汽-液相界面平衡关系式和组分浓度归一化方程等基础方程以及诸如有关的求算相间传质通量的特征方程组成。利用所提出的两组方程对汽-液两相反应精馏过程的实际板进行了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汽-液两相 反应-扩散
下载PDF
环己烷液相无催化剂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纪忠 费黎明 +1 位作者 范镇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7-245,共9页
采用搅拌釜反应器,在确认已排除传质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了环己烷液相无催化剂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应用自由基理论及最优化计算技术,从导出的8个候选动力学模型中,确定了最佳的动力学模型,它能满意地描述环已烷氧化过程。该... 采用搅拌釜反应器,在确认已排除传质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了环己烷液相无催化剂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应用自由基理论及最优化计算技术,从导出的8个候选动力学模型中,确定了最佳的动力学模型,它能满意地描述环已烷氧化过程。该动力学可为环己烷氧化工业生产操作条件的优化、反应器的选型及工业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动力学 氧化 液相
下载PDF
燃烧尾气中NO_x选择性还原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华卫琦 刘蓓 +1 位作者 吕德伟 上野晃史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8-342,共5页
介绍了从燃烧尾气中脱除NOx的一系列选择性催化还原体系,其特色为能在氧浓度较高条件下,利用燃烧尾气中未反应的有机物作还原剂,高选择性地与NOx反应。其中负载Cu的ZSM-5催化剂有很高的活性。
关键词 燃烧尾气处理 NOx 选择性 催化还原 催化剂
下载PDF
催化剂颗粒的形状优化Ⅰ基本几何形状颗粒 被引量:8
14
作者 华卫琦 陈丰秋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102,共6页
从反应工程的角度 ,通过对催化剂颗粒模型的分析和计算 ,对催化剂外形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定义了形状优化的指标参数 -颗粒的相对活性 F,以及异形化形状描述因子 -无因次开孔半径 χ,并提出了颗粒的最佳χ的求解方法 ,在对基本几何形... 从反应工程的角度 ,通过对催化剂颗粒模型的分析和计算 ,对催化剂外形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定义了形状优化的指标参数 -颗粒的相对活性 F,以及异形化形状描述因子 -无因次开孔半径 χ,并提出了颗粒的最佳χ的求解方法 ,在对基本几何形状 (无限大平板、无限长圆柱、球形 )颗粒的异形化后的颗粒模型进行解析求解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算法 ,并对颗粒异形化后的χ、Thiele模数φ对 F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异形化 颗粒模型 有效因子
下载PDF
MgAlFe复合氧化物吸收SO_2后的再生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银飞 葛忠华 吕德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对吸收SO2 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氢气还原再生的研究。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用氢气对其还原度的测定 ,发现复合氧化物在再生时有不同的起始还原温度 ,而且随着Fe元素的加入起始反应温度随之下降 ,还原度增加。还... 对吸收SO2 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氢气还原再生的研究。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用氢气对其还原度的测定 ,发现复合氧化物在再生时有不同的起始还原温度 ,而且随着Fe元素的加入起始反应温度随之下降 ,还原度增加。还原用氢气浓度在 15~ 10 0 %范围内基本不影响材料的还原速率和还原度。氧化物经过 10次吸收和再生实验 ,它的吸收容量除了第一次有下降外 ,以后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吸收 再生 MgAlFe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下载PDF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中的分子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红 陈志荣 吕德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5,共4页
非离子型化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在助剂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较好的开发、研究的前景。本文结合共聚反应机理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 ,对共聚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并对醚化封端在聚醚端基结构设计中的应... 非离子型化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在助剂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较好的开发、研究的前景。本文结合共聚反应机理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 ,对共聚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并对醚化封端在聚醚端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该领域的生产、科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共聚 分子结构设计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乳化规则的研究(Ⅱ)HLB界面模型验证与影响乳液稳定的各种实验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1 位作者 吕德伟 鲁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AEO3 、AEO9、TX4 、TX12 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HLB值 )、用量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观察乳液破乳 ,分层的程度和测定乳液显微镜粒径分布 ,发现乳液稳定性随HLB值的变化规律与文Ⅰ相同 ,可用同样的界面模型稳...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AEO3 、AEO9、TX4 、TX12 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HLB值 )、用量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观察乳液破乳 ,分层的程度和测定乳液显微镜粒径分布 ,发现乳液稳定性随HLB值的变化规律与文Ⅰ相同 ,可用同样的界面模型稳定机理解释。本文还考察了乳化剂用量、超声乳化、乳化剂种类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中发现乳化体系的最佳HLB值随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而上升 ,此现象被解释为粒子粒径小的乳化体系的最佳HLB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乳液稳定性 HLB值 非离子型 乳化
下载PDF
环隙气提式环流反应器中的气含率和液相循环流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肖群 费黎明 +2 位作者 汪叔雄 吕德伟 陈甘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在筒体直径310mm、高2000mm的环隙气提式环流反应器实验装置中,对上流区的气含率、液相循环流动等流体力学特性作了研究.用漂流通量模型描述了上流区的气含率;通过对体系的能量耗散机理进行分析,基于体系总能耗最小的原理推导出液相循... 在筒体直径310mm、高2000mm的环隙气提式环流反应器实验装置中,对上流区的气含率、液相循环流动等流体力学特性作了研究.用漂流通量模型描述了上流区的气含率;通过对体系的能量耗散机理进行分析,基于体系总能耗最小的原理推导出液相循环流动方程,结果表明:用此方程能较好地模拟这种反应器内的液相循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提式 气含率
下载PDF
汽、液两相反应精馏过程的反应—扩散模型与模拟计算——(Ⅱ)模拟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方和良 沈庆扬 +1 位作者 吕德伟 陈建信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1-89,共9页
汽、液两相反应精馏实际板的反应—扩散(非平衡级)模型应用三次设计法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用乙酸、乙醇酯化反应体系筛板塔反应精馏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是可靠的。
关键词 反应精馏 反应 扩散模型 模拟计算
下载PDF
多相催化中的溢流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德华 吕德伟 +1 位作者 臧雅茹 赵学庄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详细介绍和评述了30余年来有关溢流的研究进展,包括溢流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对多相催化学科的影响,常见的溢流现象、溢流效应及利用溢流效应进行催化剂设计的有关问题;对未来溢流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溢流 多相催化 催化剂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