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晓彦 汪延明 +5 位作者 田军 赵修义 贡海 袁光辉 赵惠 屈伟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评价PET-CT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中靶区勾画的价值及放疗后评价疗效的意义。方法:对1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PET-CT检查并定位,分别勾画出大体肿瘤体积CT-GTV和PET-CT-GTV,并分别制定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GTV进行比较。放... 目的:评价PET-CT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中靶区勾画的价值及放疗后评价疗效的意义。方法:对1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PET-CT检查并定位,分别勾画出大体肿瘤体积CT-GTV和PET-CT-GTV,并分别制定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GTV进行比较。放疗后3个月行PET-CT复查。结果:13例患者的PET-CT-GTV和CT-GTV均不同,其中5例患者PET-CT-GTV较CT-GTV平均减少10.9cm3(25.7%)。CT-GTV平均42.4 cm3,PET-CT-GTV平均为31.5cm3(P=0.0045);8例患者的PET-CT-GTV较CT-GTV增加45.3%(27.4 cm3),CT-GTV平均为60.4 cm3,PET-CT-GTV平均为87.8 cm3(P=0.0000)。治疗后3个月PET-CT复查示:7例胰腺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局部FDG代谢明显减低或消失。其余6例病灶略缩小,FDG不同程度减低。治疗后的SUVmax变化范围为1.6-6.0,SUVmean变化范围为1.4-2.2。结论:采用PET-CT融合图像能够更好地提高靶区确定的精度及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减少不同勾画者之间的差异性。治疗前后局部病灶代谢活性的不同程度改变,对评价放疗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晚期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头癌的剂量分割方式探讨
2
作者 吕晓彦 解相礼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6期569-570,共2页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晚期胰头癌 分割方式 两种剂量 不能手术切除 体部肿瘤 分组治疗 癌患者
下载PDF
两种CT扫描方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吕晓彦 吴建军 +1 位作者 汪延明 付成波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CT螺旋扫描与常规扫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异同点,分析CT螺旋扫描的优势。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扫描一致的情况下,分别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进行。并事先在CT定位体架上不同位置放置3个金属小球测出真实... 目的探讨CT螺旋扫描与常规扫描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异同点,分析CT螺旋扫描的优势。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扫描一致的情况下,分别用常规扫描和螺旋扫描方式进行。并事先在CT定位体架上不同位置放置3个金属小球测出真实坐标值。将CT图象通过联网传到Star-1000型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体架上3个小球的X、Y坐标值两种扫描影响均很小,Z坐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实际值比较都存在同向偏差,常规组好于螺旋组。从图象对比看,螺旋扫描增强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靶区显示率及对比性更清晰,但其密度相似。结论CT螺旋扫描明显优于常规扫描,更有利于确定准确的靶区范围;同时应注意框架坐标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方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架坐标值 图象质量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临床初步报告(附21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贡海 解相礼 +3 位作者 张厚才 徐宁 吕晓彦 隋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1 例肺肿瘤。肿瘤体积8~388 cm 3。鳞状细胞癌10 例,腺癌7 例,小细胞癌2 例,恶性黑素瘤肺转移1 例,骨肉瘤肺转移1 例。 S T A R1000立体定向计划系统制作计划,直线加速器8 M V X 射线实施治疗。 B E V 方向5~8 个非共面照射野, P T V 一次治疗剂量5~10 Gy,总剂量为25~50 Gy。 S R T 疗程为1~2 周。结果 6 周后 C T 复查, C R 率48% , P R 率43% ,总有效率91% 。结论  S R T 临床应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控制率。 S R T治疗剂量与亚临床淋巴引流区的常规放疗剂量应一同计划设计。 S R T 的合理应用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立体定向术
下载PDF
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光辉 汪延明 +3 位作者 吕晓彦 王宇 贡海 张保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观察组行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即在鼻咽及上颈部靶区完成剂量40Gy后改为每日...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观察组行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即在鼻咽及上颈部靶区完成剂量40Gy后改为每日2次、1.5Gy/次、5次/周,两次照射间隔4—6h以上;对照组行常规分割适形放疗。采用Kaplan-Meier统计方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病灶有效率,按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慢性毒副反应。结果两组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观察组鼻咽原发灶及颈部病灶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3、5a总生存率及急慢性毒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可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且毒副反应无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 适形放疗 鼻咽癌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犬脑辐照后镜下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延明 赵修义 +1 位作者 吕晓彦 袁光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犬脑辐照后镜下病理改变及弥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杂种犬25条,使用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犬脑右颞部70Gy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对照射前和照射后第2,4,8,10,12周犬脑进行MRI T1WI、T2WI和DWI检查,分别测量犬脑... 目的:探讨犬脑辐照后镜下病理改变及弥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杂种犬25条,使用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犬脑右颞部70Gy制作动物模型。分别对照射前和照射后第2,4,8,10,12周犬脑进行MRI T1WI、T2WI和DWI检查,分别测量犬脑脑白质、脑灰质ADC值,并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犬脑正常白质的ADC值是(71.893±4.969)×10-5mm2/s,灰质是(69.767±4.327)×10-5mm2/s,全脑组织是(70.83±4.742)×10-5mm2/s。照射后各测量时间点犬脑组织的ADC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犬脑辐照后在解剖影像学尚未出现异常改变之前已存在微观的病理变化;DWI是一种极其敏感的探测水分子弥散能力变化的功能性成像技术,能够先于解剖影像学发现犬脑受照后的微观病理改变并通过测量受照组织的ADC值加以定量分析,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犬脑 动物实验 电镜
下载PDF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设计”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吕晓彦 王春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5年第7期110-112,共3页
"情感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产品开发的概念与方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所以,"情感设计"必将成为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一方面市场上存在产品... "情感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产品开发的概念与方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所以,"情感设计"必将成为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一方面市场上存在产品的多样性以及消费群体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因为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情感诉求是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共同体现。因此,未来"情感设计"的趋势应该是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需要设计师和国内外学者们继续努力探究产品设计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不断地融合到产品设计中去,同时也要将产品设计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今后的消费品中既包含实用功能,又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成为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情感设计 情感 心理学
下载PDF
伽玛刀放疗前后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宇 武霞 +4 位作者 汪延明 贡海 袁光辉 吕晓彦 张宝义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检测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后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评价胰腺癌放疗疗效及判断预后。方法 采集患者外周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0例放射治疗前后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结果治疗前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128... 目的探讨通过检测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后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评价胰腺癌放疗疗效及判断预后。方法 采集患者外周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0例放射治疗前后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结果治疗前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128.06±82.46)U/ml,治疗后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52.72±55.62)U/m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其CA-199水平(35.43±18.22)U/ml,明显低于治疗后稳定甚至进展的患者的(71.55±63.28)U/ml(P<0.05)。结论血清CA19-9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客观指标,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明显下调胰腺癌血清CA19-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肿瘤标志物 CA19-9
下载PDF
PET/CT检查排除肿瘤转移1例
9
作者 武霞 汪延明 +3 位作者 赵修义 贡海 袁光辉 吕晓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CT检查 PET 宫颈细胞涂片 术后病理 鳞状细胞癌 健康查体 宫颈癌
下载PDF
3DCRT治疗中不同部位恶性肿瘤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10
作者 解相礼 尹格平 +2 位作者 贡海 吕晓彦 赵惠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 3D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3D CRT)前后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T ,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4 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 3D CRT前和后 1,4周外周血CD3 ,CD4,CD8细胞 ,CD4/CD8比值 ,CD19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 目的 探讨 3D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3D CRT)前后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T ,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4 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 3D CRT前和后 1,4周外周血CD3 ,CD4,CD8细胞 ,CD4/CD8比值 ,CD19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  (1)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患者 3D CRT前CD3 ,CD4细胞 ,CD4/CD8比值 ,CD19及NK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组 (P <0 .0 5 ,P <0 .0 1) ;(2 )照射后食管癌和直肠癌CD3 ,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下降不明显 ,第4周时已回升 (P >0 .0 5 ) ;脑胶质瘤照射前后变化不显著 (P >0 .0 5 )。 (3)各类肿瘤照射期间CD19细胞、NK细胞无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因 3D CRT治疗部位不同 ,其免疫功能细胞的改变有差异 ,临床可据此调整照射剂量、剂量分割及药物对抗。此外 ,CD19细胞和NK细胞对放疗的不敏感性是 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立体定向放疗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外周血 细胞免疫功能 3D-CRT治疗
下载PDF
手术前后实施放射“夹心”方法治疗瘢痕疙瘩
11
作者 王慧 解相礼 +4 位作者 贡海 赵惠 吕晓彦 王宇 曹景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662-3662,共1页
对瘢痕采用术前先行放射治疗,然后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再行放射治疗的“夹心”治疗方法治疗瘢痕20例,随访2年,15例痊愈,另5例有轻度复发。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损伤组织弥散的定量研究
12
作者 汪延明 赵修义 +2 位作者 袁光辉 吕晓彦 王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损伤组织水分子弥散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Ⅰ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MRI无异常改变患者作为放疗后微观损伤组(Ⅱ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MRI有异常改变患者作为颞叶损伤组(Ⅲ组)。进...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颞叶放射性损伤组织水分子弥散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Ⅰ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MRI无异常改变患者作为放疗后微观损伤组(Ⅱ组),30例鼻咽癌放疗后MRI有异常改变患者作为颞叶损伤组(Ⅲ组)。进行常规MRI T1WI、T2WI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分别测量颞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然后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微观损伤组和颞叶损伤组的平均ADC值(ADCav)分别为(0.82±0.08)×10-3,(0.76±0.12)×10-3,(2.08±0.33)×10-3mm2/s。放疗后微观损伤组的AD-Cav值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颞叶损伤组的ADCav值分别大于正常对照组和放疗后微观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尽管MRI显示颞叶正常,但ADCav值减小,反映受照区域水分子的弥散能力降低,可能与细胞毒性水肿有关。当出现放射性脑损伤后,ADCav值明显升高,反映损伤组织水分子的弥散能力增加。DWI成像既可以敏感地显示放射性颞叶损伤的出现,又可以通过测量ADCav值定量分析损伤的程度,为放射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和提前干预性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性损伤 颞叶 弥散 定量研究
下载PDF
X-刀放射外科治疗恶性脑肿瘤后顽固性脑水肿3例
13
作者 解相礼 贡海 +1 位作者 吕晓彦 司永兵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X-刀 放射外科 治疗 恶性脑肿瘤 顽固性脑水肿
下载PDF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
14
作者 解相礼 徐宁 +2 位作者 贡海 隋红 吕晓彦 《实用医药杂志》 1999年第2期41-41,共1页
新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体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X-刀)以其定位准确,可大剂量集中照射病灶区的特点,与以往单纯常规放疗相比,在治疗某些体部恶性肿瘤方面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为了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治疗... 新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体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X-刀)以其定位准确,可大剂量集中照射病灶区的特点,与以往单纯常规放疗相比,在治疗某些体部恶性肿瘤方面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为了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作用,现就我院开展应用这项技术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 放射治疗 X线 体部恶性肿瘤 胰腺癌 原发性肝癌 治疗后 黑色素瘤 放射治疗技术 贲门癌
下载PDF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靶点精度检测装置
15
作者 徐宁 吴建国 +2 位作者 解相礼 张厚才 吕晓彦 《实用医药杂志》 1999年第1期51-51,共1页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简称X-刀)已有20余年的历史,因其具有高精确度,可产生近似于肿瘤形状的高剂量分布曲线及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不断普及和发展,尤其是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发展得更为迅速。在立体...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简称X-刀)已有20余年的历史,因其具有高精确度,可产生近似于肿瘤形状的高剂量分布曲线及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不断普及和发展,尤其是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发展得更为迅速。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除须得到一个尽量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精度检测 X线 靶点坐标 检测装置 玻璃板 加速器 计划系统 平均误差
下载PDF
Ir^(192)腔内近距离放疗结合顺铂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贡海 张厚才 +2 位作者 隋荭 徐宁 吕晓彦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3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Ir192 腔内近距离放疗结合顺铂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综合组Ir192 腔内近距离放疗结合顺铂膀胱灌注与对照组单纯PDD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综合组2 5例 ,对照组 2 0例 ,均随... 目的 探讨Ir192 腔内近距离放疗结合顺铂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综合组Ir192 腔内近距离放疗结合顺铂膀胱灌注与对照组单纯PDD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综合组2 5例 ,对照组 2 0例 ,均随访 12~ 3 6个月。综合组 1年无癌生存率 85 % ,复发率 15 %。 3年无癌生存率 64 % ,复发率3 6%。对照组 1年无癌生存率 75 % ,复发率 2 5 %。 3年无癌生存率 5 0 % ,复发率 5 0 %。结论 Ir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复发 灌注 膀胱癌 放射疗法 治疗
下载PDF
外照射结合^(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治疗外阴癌
17
作者 贡海 解相礼 +2 位作者 吕晓彦 张保生 赵惠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739-740,共2页
目的探讨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治疗外阴癌的方法和预后。方法1995-03~1998-04治疗24例外阴癌(T2N0M08例,T3N1M012例,T2N2M04例),其中11例单纯外照射放疗,肿瘤剂量为40~50Gy。13例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外照射... 目的探讨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治疗外阴癌的方法和预后。方法1995-03~1998-04治疗24例外阴癌(T2N0M08例,T3N1M012例,T2N2M04例),其中11例单纯外照射放疗,肿瘤剂量为40~50Gy。13例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外照射肿瘤剂量为40~50Gy;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术,插植钢针3~6枚。治疗剂量6~8Gy/次,每周1次,共4~6次,总剂量30~32Gy。结果单纯外照射组11例,1年肿瘤复发率46.0%,3年肿瘤复发率64.0%,5年肿瘤复发率90.0%。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组13例,1年肿瘤复发率15.0%,3年肿瘤复发率31.0%,5年肿瘤复发率38.5%。结论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治疗外阴癌优于单纯外照射,可明显降低外阴癌的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癌 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术 外照射 肿瘤复发率
下载PDF
颅内囊变性肿瘤的放疗设计
18
作者 解相礼 贡海 +2 位作者 吕晓彦 张保义 赵惠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6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囊性 肿瘤 放疗
下载PDF
3D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肺癌局部复发病灶
19
作者 解相礼 吕晓彦 +4 位作者 贡海 汪延明 肖红 吴建军 陈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4期262-263,共2页
我们对8例肺癌患者的11个瘤灶因局部复发实施了二程以上的3D-CRT,使肿瘤达到较好局控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肺癌 复发病灶
下载PDF
肿瘤体积与三维定向适形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
20
作者 汪延明 肖作平 吕晓彦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评估肿瘤体积(GTV)与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非小细胞肿痛(NSCLC)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69例NSCLC患者均以3D—CRT为上要治疗手段,肿瘤剂量为55—75.5Gy,平均67Gy。随访时间为6~42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1... 目的 评估肿瘤体积(GTV)与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非小细胞肿痛(NSCLC)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69例NSCLC患者均以3D—CRT为上要治疗手段,肿瘤剂量为55—75.5Gy,平均67Gy。随访时间为6~42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和39%;肿瘤体积越小,生存率越高,GTV≤33cm^3组1、2年生存率分别高达73%和64%,该组与GTV>33cm^3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 肿增体积足影响NSCLC 3D-CRT治疗后生存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其意义甚至高于肿瘤的TN分期和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体积 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