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用于儿童代谢性骨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任丹阳 杨琰茗 +5 位作者 涂彩霞 吕梦伟 沈建玲 刘艳 李云巍 李惠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儿童代谢性骨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ClinicalTrials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ry of Controlled Trials、International...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儿童代谢性骨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ClinicalTrials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ry of Controlled Trials、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1年12月。收集唑来膦酸治疗儿童代谢性骨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病例系列研究和病例报告。RCT、病例系列研究和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价分别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手册和澳大利亚JBI质量评价工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RCT进行Meta分析,其他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6项,其中4项为RCT、2项为病例系列研究、10项为病例报告,未检索到关于儿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性结局指标腰椎骨密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5,95%CI 0.06~0.84,P=0.02)。对于安全性结局指标,唑来膦酸与安慰剂(RR=1.14,95%CI 0.82~1.60,P=0.44)、其他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RR=1.33,95%CI 0.53~3.35,P=0.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一般病情和用药部位及骨骼和结缔组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唑来膦酸与其他双膦酸盐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和结缔组织及骨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试验组患儿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59,95%CI 0.54~12.50,P=0.24)。结论:唑来膦酸可有效治疗儿童骨代谢疾病;唑来膦酸与安慰剂、其他双膦酸盐药物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尤其是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和结缔组织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儿童 代谢性骨疾病 安全性 有效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杨杨 王玮玮 +2 位作者 吕梦伟 徐增光 罗轶玮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为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45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研究生基本情况、导师情况以及科研现状。结果显示自评量表均分为(178.43±57.70)分,影响研究... 为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45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研究生基本情况、导师情况以及科研现状。结果显示自评量表均分为(178.43±57.70)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为性别、对专业最新进展的了解情况、是否开题、是否参与书写课题申报书等。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及导师要针对性地培养科研思维和提高其统计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医学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
下载PDF
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预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梦伟 章兴(综述) 张杨杨(审校)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双链闭合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具有相对稳定、特异表达、进化保守等生物学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双链闭合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具有相对稳定、特异表达、进化保守等生物学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circRNA在多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和预警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心血管疾病 诊断 预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妙用血压计助力脑血管病的防控
4
作者 尚庆娟 田琳 吕梦伟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4年第4期32-32,共1页
妙用血压计防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真假用血压计防控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操作太过简单,功效又宣传得很显著,所以被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有人戏说用血压计的袖带就可以预防脑血管病,那我干脆用松紧带绑一下胳膊是否也可以起... 妙用血压计防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真假用血压计防控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操作太过简单,功效又宣传得很显著,所以被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有人戏说用血压计的袖带就可以预防脑血管病,那我干脆用松紧带绑一下胳膊是否也可以起效。真实情况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袖带 脑血管病 血压计 妙用 防控 松紧带
原文传递
皮肤血管肉瘤伴Kasabach-Merritt现象致弥漫性肺泡出血一例
5
作者 吕梦伟 谢敏 +3 位作者 牛挺 李枚倩 王怀胜 王岚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是以咯血、呼吸困难、进行性贫血等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上弥漫性肺泡浸润或实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其发生主要包括免疫疾病及非免疫疾病两大类。血管肉瘤(angiosarcoma,AS)是一... 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是以咯血、呼吸困难、进行性贫血等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上弥漫性肺泡浸润或实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其发生主要包括免疫疾病及非免疫疾病两大类。血管肉瘤(angiosarcoma,AS)是一种来源于血管或淋巴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泡出血 免疫疾病 进行性贫血 血管肉瘤 临床综合征 胸部影像学 呼吸困难 咯血
原文传递
脂代谢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吕梦伟 李涛 +1 位作者 钱永军 张杨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肌细胞的代谢变化,尤其是脂代谢对心房组织电信号和结构重构影响重大,在AF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脂肪酸氧化比例降低、有氧糖酵解比例升高是AF组织代谢重构的特征...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肌细胞的代谢变化,尤其是脂代谢对心房组织电信号和结构重构影响重大,在AF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脂肪酸氧化比例降低、有氧糖酵解比例升高是AF组织代谢重构的特征性变化。本文将从AF代谢、临床治疗和诊断预后等方面介绍脂代谢在AF中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脂代谢 代谢重构 诊断与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美 侯晓夏 +2 位作者 吕梦伟 张杨杨 程虹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9期654-659,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未接受溶栓治疗和...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未接受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END定义为发病后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比较END组和非END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652例AIS患者,男性437例(67.0%).END组247例(37.9%),非END组405例(62.1%).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高半胱氨酸、脂蛋白(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卒中严重程度、责任血管严重病变、分水岭梗死、卒中病因学分型、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及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蛋白(a)[优势比(odds ratio,OR)1.001,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0~1.002;P=0.021]、完全前循环梗死(OR 3.842,95%CI 1.383~10.671;P=0.003)和部分前循环梗死(OR 2.642,95%CI 1.486~4.695;P=0.001)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是END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222,95%CI 0.072~0.679;P=0.008).结论 脂蛋白(a)、完全前循环梗死及部分前循环梗死是 END 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是 END 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疾病恶化 时间因素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