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编研协同模式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河北工业大学学报》为例
1
作者 刘岩 吕欣然 +2 位作者 杨屹 田丰 孔海东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0,共3页
科技期刊是科研实力的重要展示平台。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处于“编辑部办刊”的模式,高学术水平的科研人员参与度不高,导致刊文内容不能聚焦国际前沿,优质稿件数量不足。《河北工业大学学报》依托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群的优... 科技期刊是科研实力的重要展示平台。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处于“编辑部办刊”的模式,高学术水平的科研人员参与度不高,导致刊文内容不能聚焦国际前沿,优质稿件数量不足。《河北工业大学学报》依托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群的优势,将科研人员纳入办刊队伍,在栏目建设、业务提升、编校审读、奖励体系、数字融合等工作中,充分发掘编辑和科研角色力量,实现“编”“研”协同合作、相互融通,打造专业的办刊学术共同体,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能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学术质量 品牌建设 编研协同
下载PDF
酱腌菜中酵母菌对高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发酵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吕欣然 佟鑫瑶 +6 位作者 顾娜泥 励建荣 白凤翎 檀茜倩 崔方超 俞张富 沈荣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
乳酸菌和酵母菌是酱腌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酵特性是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菌株报告法和总酯滴定法,从市售酱腌菜来源菌株中筛选高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和产香型酵母菌。借助正... 乳酸菌和酵母菌是酱腌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酵特性是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菌株报告法和总酯滴定法,从市售酱腌菜来源菌株中筛选高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和产香型酵母菌。借助正交试验优化乳酸菌和酵母菌复配菌株的发酵条件,比较复配菌株与乳酸菌单独发酵后AI-2产量、耐酸性、耐盐性、降解亚硝酸盐等发酵特性的差异,探究酵母菌对高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1株高产AI-2信号分子的植物乳杆菌SR和产酯含量达0.6 g/L的膜璞毕赤酵母菌S-0-1。菌株复配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接种比例1∶1(SR∶S-0-1),培养温度28℃。在优化的复配发酵条件下,复配菌株与植物乳杆菌SR单独培养相比,其产酸速率增加,AI-2合成能力提高了1.4倍,耐酸率(pH=3)增长4.8倍,5%耐盐率增加1.6倍,亚硝酸盐降解能力没有显著性变化,基本维持在98%。上述结果说明膜璞毕赤酵母菌S-0-1可提高植物乳杆菌SR产AI-2信号分子的产量,从而增强复配菌株的发酵特性。本研究为深入探究AI-2/LuxS群体感应在乳酸菌酵母菌混合发酵体系中的相互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腌菜 乳酸菌 酵母菌 信号分子AI-2 发酵特性
下载PDF
传统腌渍蔬菜中高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
3
作者 吕欣然 刘雪晴 +7 位作者 顾振辰 吕孟敏 励建荣 檀茜倩 崔方超 白凤翎 俞张富 沈荣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LuxS/AI-2作为种间交流群体感应系统常存在于乳酸菌中,具有调控其生物膜形成,耐酸、耐胆盐等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菌株报告法筛选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利用PCR测序检测luxS基因的表达,通过耐酸、耐胆盐、抑菌性及细胞黏附性... LuxS/AI-2作为种间交流群体感应系统常存在于乳酸菌中,具有调控其生物膜形成,耐酸、耐胆盐等益生特性。采用哈维氏弧菌BB170菌株报告法筛选产AI-2信号分子乳酸菌,利用PCR测序检测luxS基因的表达,通过耐酸、耐胆盐、抑菌性及细胞黏附性评价高产AI-2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从20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0株产AI-2乳酸菌,其中植物乳杆菌SCT-2为高产AI-2信号菌株。验证菌株SCT-2中存在luxS群体感应调控基因。高产AI-2菌株SCT-2的耐酸和耐胆盐存活率分别为14%~92%和63%~89%,抑菌直径范围17.50~19.43 mm,黏附细胞数为102 CFU/细胞。与低产AI-2乳酸菌菌株比较,生物膜产量、耐酸、耐胆盐、抑菌率及黏附率分别提高111.4%,8%,15%,26.7%,197%。结论:luxS基因是AI-2信号合成的关键基因,LuxS/AI-2群体感应提高了乳酸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耐酸性、耐胆盐性、抑菌能力及细胞黏附力等益生性,为开发良好益生特性的乳酸菌生物制剂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群体感应 AI-2信号分子 益生特性
下载PDF
超声对发酵食品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檀茜倩 崔方超 +2 位作者 吕欣然 李学鹏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3-454,共12页
发酵食品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营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超声技术是一种非热处理技术,已被证实在食品中具有杀菌,提高活性产物产量,改变食物大分子性质等作用。目前缺乏超声技术在发酵食品处理中的系统性讨论。本文概述超声技术对不同发... 发酵食品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营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超声技术是一种非热处理技术,已被证实在食品中具有杀菌,提高活性产物产量,改变食物大分子性质等作用。目前缺乏超声技术在发酵食品处理中的系统性讨论。本文概述超声技术对不同发酵食品在发酵和贮藏中微生物以及发酵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超声对发酵食品的影响效果取决于超声处理参数、发酵食品自身特点和所含微生物种类。不同条件超声处理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结构、基因和代谢等机制,既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保证发酵食品安全性,也可以调控益生菌菌株活性,提高发酵食品营养价值。超声处理还能够提高发酵速率,缩短发酵时间,控制发酵过程,减少过度发酵,增加发酵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赋予发酵食品营养保健功效等作用。本文可为超声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工业化生产及品质提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发酵食品 微生物 品质 抑制 调控
下载PDF
发酵海产品中产蛋白酶菌株多样性及其酶学特性
5
作者 檀茜倩 王丹 +5 位作者 王晓晴 崔方超 吕欣然 李学鹏 李英美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从自制发酵海产品中筛选分离到10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1YBB、S1YB,黏质沙雷氏菌S2DD、S2DB、C2Y3、M1B、C2J2,藤黄色微球菌C1Y1,海藻希瓦氏菌C2J1和海氏肠球菌M1R,选择不同种的5株分泌蛋白... 从自制发酵海产品中筛选分离到10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1YBB、S1YB,黏质沙雷氏菌S2DD、S2DB、C2Y3、M1B、C2J2,藤黄色微球菌C1Y1,海藻希瓦氏菌C2J1和海氏肠球菌M1R,选择不同种的5株分泌蛋白酶活力较高菌株S1YB、S2DB、C1Y1、C2J1、M1R进行生物学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株菌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值6.0、最适盐质量浓度20 g/L,所产蛋白酶在50℃、pH 6.0~8.0时活性最高。在Na^(+)、K^(+)、Ca^(2+),Fe^(2+),Fe^(3+)、Zn^(2+)、Cu^(2+)等不同金属离子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影响下相对酶活力呈下降趋势,并与金属离子质量浓度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为海产品发酵优良菌株的开发以及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酶学特性 发酵海产品 多样性
下载PDF
水产品中致病与腐败菌的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檀茜倩 裴建博 +4 位作者 崔方超 李秋莹 吕欣然 孙彤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70-278,共9页
水产品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易受细菌污染导致腐败变质,给消费者带来食用安全风险。现阶段研究证实细菌致腐和毒力的发挥多受到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细菌控制手段... 水产品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易受细菌污染导致腐败变质,给消费者带来食用安全风险。现阶段研究证实细菌致腐和毒力的发挥多受到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干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细菌控制手段。越来越多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被发现。随着生物工程、化学信息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设计也合成了多种新型群体感应抑制剂。因此,本文首先概述几种常见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类型及其对毒力因子的调控方式,并着重从微生物源、植物源、动物源和人工合成几个角度对相应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基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抑制剂 食源性致病菌 腐败菌 水产品保鲜 水产品安全
下载PDF
蝎蜂毒肽对大鼠纤溶系统作用初探 被引量:18
7
作者 吕欣然 白林 +2 位作者 朱广瑾 张莹 段岩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4年第4期69-70,共2页
本研究采用大鼠肢体血管灌流和整体给药两种模型,观察蝎蜂毒肽(SBP)对血管灌流液内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血浆优球蛋白纤溶活性(EFA)和纤溶酶(PL)活性的影响,结果说明.SBP有明显激活纤溶系统作用;其机制可... 本研究采用大鼠肢体血管灌流和整体给药两种模型,观察蝎蜂毒肽(SBP)对血管灌流液内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血浆优球蛋白纤溶活性(EFA)和纤溶酶(PL)活性的影响,结果说明.SBP有明显激活纤溶系统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A活性增加,进一步促使纤溶酶原活化为PL增多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蜂 纤溶酶原 纤溶酶 蜂毒肽
下载PDF
传统锦州虾酱中产蛋白酶嗜盐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欣然 李莹 +5 位作者 马欢欢 缪璐欢 杜静芳 白凤翎 季广仁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125,136,共6页
目的:从传统锦州虾酱中分离产蛋白酶嗜盐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应用1.0%脱脂乳Gibbons培养基分离产蛋白酶嗜盐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对其鉴定。采用SDS-PAGE分析虾酱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获得16株产蛋白酶... 目的:从传统锦州虾酱中分离产蛋白酶嗜盐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应用1.0%脱脂乳Gibbons培养基分离产蛋白酶嗜盐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对其鉴定。采用SDS-PAGE分析虾酱中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获得16株产蛋白酶嗜盐菌,菌株CW0-1、CW0-2、CW0-3和CW0-4是弧菌属,菌株CW1-1、CW2-1和CW2-2是尼泊尔葡萄球菌,菌株CW2-3、CW5-1、CW5-2、CW5-3是马胃葡萄球菌,菌株CW3-1、CW3-2、CW4-1、CW4-2是枝芽孢杆菌,菌株CW4-3是独岛枝芽孢杆菌。弧菌属主要存在于原料虾中,嗜盐性葡萄球菌出现在发酵2个月和5个月,枝芽孢杆菌出现在发酵3~4个月。葡萄球菌和枝芽孢杆菌呈现交替演变,是虾酱发酵前期的优势产蛋白酶嗜盐菌。虾酱中的总可溶性蛋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葡萄球菌和枝芽孢杆菌是发酵前期虾酱中的优势产蛋白酶嗜盐菌,也是降解蛋白的主体微生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锦州虾酱 产蛋白酶嗜盐菌 发酵前期 分离与鉴定
原文传递
辽西传统发酵食品中抗单增李斯特菌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欣然 李莹 +5 位作者 马欢欢 缪璐欢 杜静芳 白凤翎 李春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从传统辽西发酵食品中筛选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筛选乳酸菌优良菌株。采用酸性实验、热处理实验、蛋白酶敏感性实验分析拮抗特性,利用生长曲线分析拮抗物质形成过程,扫描电镜分... 目的:从传统辽西发酵食品中筛选对单增李斯特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筛选乳酸菌优良菌株。采用酸性实验、热处理实验、蛋白酶敏感性实验分析拮抗特性,利用生长曲线分析拮抗物质形成过程,扫描电镜分析细胞结构完整性。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1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抗单增李斯特菌活性较强的菌株DL3,抗菌物质存在于无细胞上清液中。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了27.50%,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可使抑菌活性完全丧失,经121℃处理15 min后,抑菌活性仍保留96.88%,在p H2.5~6.5时具有抑菌活性,表明菌株DL3产生的抑菌物质可能为细菌素。添加菌株DL3无细胞上清液可使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曲线延迟期和稳定期延长4 h,显著地缩短了其生长期。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菌株DL3无细胞上清液处理的单增李斯特菌菌体变小且边缘模糊不清,其中一端细胞原生质发生泄漏。经鉴定菌株DL3为植物乳杆菌。结论:获得1株对单增李斯特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植物乳杆菌DL3,该菌的拮抗活性物质可能为细菌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潜在的应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食品 乳酸菌 拮抗 单增李斯特菌 筛选与鉴定
原文传递
乳酸菌生物保鲜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欣然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0-345,共6页
腐败和致病微生物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和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控制技术在鲜活和微加工水产品应用受到限制,致使生物保鲜技术在食品领域悄然兴起。本文对水产品中的细菌菌相构成,生物保鲜技术和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 腐败和致病微生物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和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由于物理化学微生物控制技术在鲜活和微加工水产品应用受到限制,致使生物保鲜技术在食品领域悄然兴起。本文对水产品中的细菌菌相构成,生物保鲜技术和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冷冻和鲜活水产品中的乳酸菌来源、控制目标微生物和乳酸菌抑菌机制以及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前景,旨在进一步开发乳酸菌生物保护剂在水产品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乳酸菌 腐败菌 致病菌 生物保护剂
原文传递
乳酸菌作为海产品生物保鲜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欣然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乳酸菌作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类群栖息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在海洋动物及加工海产品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各种乳酸菌。由于乳酸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拮抗活性,作为生物保鲜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生鲜及加工食品领域。该文对海产品中的乳酸菌资源,... 乳酸菌作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类群栖息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在海洋动物及加工海产品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各种乳酸菌。由于乳酸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拮抗活性,作为生物保鲜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生鲜及加工食品领域。该文对海产品中的乳酸菌资源,乳酸菌作为海产品生物防腐剂的条件和优势,以及控制海产品中微生物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挖掘乳酸菌资源、研发针对性生物保鲜制剂在海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乳酸菌 拮抗 生物保鲜剂
下载PDF
蝎毒对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欣然 高尔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手擒电击法采蝎毒速度快,产量高,小鼠iv和ip蝎毒的LD_(50)分别为1.72±0.16mg/kg和2.74±0.06mg/kg,家兔iv0.21mg/kg蝎毒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3... 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手擒电击法采蝎毒速度快,产量高,小鼠iv和ip蝎毒的LD_(50)分别为1.72±0.16mg/kg和2.74±0.06mg/kg,家兔iv0.21mg/kg蝎毒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3×10^(-4)mg/ml蝎毒对离体家兔右心房有正性肌力作用(p<0.01),可收缩离体犬主动脉、肾动脉和椎动脉条(p<0.01),并引起动脉条的自发性收缩,iv0.06mg/kg蝎毒使麻醉犬和猫的血压升高(p<0.01),蝎毒的升压作用和缩血管作用能被妥拉苏林阻断,iv0.18mg/ks以上剂量蝎毒,动物血压呈先降后升的双相变化;家兔iv0.5~0.75mg/kg蝎毒,由心电图可见心率减慢(p<0.01),出现部分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内传导阻滞,此作用能为阿托品减弱,经STI测定蝎毒能延长LVET,使PEP/LVET比值减少;家兔脑室内注射蝎毒6×10^(-3)mg/kg时,血压呈先降后升双相变化(p<0.05),心率减慢(p<0.01)其结果与iv蝎毒一致,且剂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血管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锦州虾酱中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莹 吕欣然 +6 位作者 马欢欢 缪璐欢 杜静芳 白凤翎 徐永霞 季广仁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216,共7页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SPME参数条件,确定适宜萃取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质量为5.0 g,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50 min。对虾酱的风味物质分析得到44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酚类、烷烃类、吡嗪类和其他化合物。其中白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吡嗪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3-甲硫基丙醛、四甲基吡嗪和吲哚可能是白虾虾酱有别于乌虾虾酱的特有风味物质。乌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酯类、酸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酸类化合物是乌虾虾酱有别于白虾虾酱特有的风味物质,酯类化合物也可能是乌虾虾酱中风味物质的增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锦州虾酱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保留指数
下载PDF
传统东北酸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营养物质同步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马欢欢 吕欣然 +3 位作者 林洋 孙梦桐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通过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与基质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成分变化进行同步分析,结果表明,在5~15℃条件下发酵35 d进入成熟期,乳酸菌数为6.61 lg CFU/m L,比细菌数量高出1个数量级,成为优势菌群;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 通过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与基质中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成分变化进行同步分析,结果表明,在5~15℃条件下发酵35 d进入成熟期,乳酸菌数为6.61 lg CFU/m L,比细菌数量高出1个数量级,成为优势菌群;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至0.135%和0.073 6 mg/g,大部分营养成分被转化为小分子风味物质,其主体风味物质为含硫化合物,与乳酸等酸性成分构成东北酸菜独有的品质;亚硝酸盐含量3.21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乳酸菌菌群对传统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形成和安全性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自然发酵 乳酸菌 营养物 同步分析
下载PDF
蝎毒与吗啡中枢镇痛作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李宁 吕欣然 +3 位作者 韩惠蓉 朱庆磊 李红军 于龙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50-752,共3页
蝎毒及其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我们对其中枢镇痛作用效果与吗啡进行了比较。向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微量注射蝎毒(scorpionvenom,SV)和吗啡(morphine),以热辐射甩尾法为指标,观察比较二者中枢镇痛作用效果。结果... 蝎毒及其提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我们对其中枢镇痛作用效果与吗啡进行了比较。向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微量注射蝎毒(scorpionvenom,SV)和吗啡(morphine),以热辐射甩尾法为指标,观察比较二者中枢镇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向大鼠PAG内恒速注射0.025%~0.10%SV0.5μL(相当于0.5μg/kg~2μg/kg)即出现痛阈升高,20min达峰值(痛阈最大提高15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欲使大鼠痛阈提高150%,PAG内注射吗啡的用量约为10μg/kg。提示SV有很强的中枢镇痛作用,作用强于吗啡4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吗啡 镇痛作用 中枢镇痛
下载PDF
96孔板法筛选抗黑曲霉性乳酸菌及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欢欢 林洋 +4 位作者 吕欣然 孙梦桐 白凤翎 励建荣 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目的:筛选对黑曲霉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96孔板法进行乳酸菌优良菌株的筛选。研究p H和温度等因素对抗菌特性的影响,利用气相测定菌株DL3无细胞上清液(CFS)中有机酸含量,研究抑菌活性物质;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孢子细胞... 目的:筛选对黑曲霉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96孔板法进行乳酸菌优良菌株的筛选。研究p H和温度等因素对抗菌特性的影响,利用气相测定菌株DL3无细胞上清液(CFS)中有机酸含量,研究抑菌活性物质;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孢子细胞的完整性,研究抑菌机理。结果:从传统东北酸菜分离的乳酸菌中筛选对黑曲霉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杆菌DL3,其抑菌率为92.28%。在p H2.5~6.5对黑曲霉具有抑菌活性,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处理30 min后抑菌率仅降低5.71%。经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菌株DL3 CFS中乳酸、乙酸、丙酸和苯乳酸含量分别为5.743、1.635、0.033、0.085μg/m L,乳酸和乙酸对黑曲霉的抑菌率分别为91.69%和92.04%,丙酸和苯乳酸均无抑菌作用,初步判断菌株DL3的抑菌活性物质为有机酸类。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菌株DL3 CFS破坏了黑曲霉孢子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溶解,胞内物质外泄。结论:菌株DL3 CFS中对黑曲霉的抑菌活性主要来自于乙酸和乳酸,可作为米面制品的乳酸菌生物防霉剂的出发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抑制 黑曲霉 96孔板法 筛选 有机酸
原文传递
植物乳杆菌XCT-1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欣然 颉宇 +5 位作者 林洋 孙梦桐 白凤翎 张柏林 赵宏飞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8,共8页
利用双层琼脂扩散法从辽宁葫芦岛农家腌芥菜中获得对温和气单胞群体感应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菌株XCT-1,该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 RNA序列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4 mg/mL菌株XCT-1代谢产物的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率为38%,显微镜... 利用双层琼脂扩散法从辽宁葫芦岛农家腌芥菜中获得对温和气单胞群体感应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菌株XCT-1,该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 RNA序列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4 mg/mL菌株XCT-1代谢产物的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率为38%,显微镜观察显示其粗提物能够减少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XCT-1粗提物不仅降低了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生成量,而且使其生物膜结构疏松。菌株XCT-1粗提物经100℃30 min后其抑制活性保持不变,而经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后活性完全丧失。初步确定菌株XCT-1粗提物中的群体感应抑制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菌株XCT-1粗提物中的蛋白类物质主要通过干扰温和气单胞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温和气单胞菌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生物膜
下载PDF
蝎毒提取物对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宁 王尊哲 +2 位作者 韩慧蓉 张广学 吕欣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7-958,共2页
关键词 蝎毒 蛛网膜下腔 神经再生
下载PDF
传统中韩泡菜乳酸菌菌相分析与风味物质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欢欢 吕欣然 +1 位作者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190,共7页
通过对传统中韩泡菜的发酵原料与工艺,乳酸菌菌相和风味物质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了传统中韩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相的生态演替和风味物质组成。传统中国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乳酸菌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杆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 通过对传统中韩泡菜的发酵原料与工艺,乳酸菌菌相和风味物质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了传统中韩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相的生态演替和风味物质组成。传统中国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乳酸菌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杆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ediococcus和肠球菌Enterococcus,产品的主体风味物质包括有机酸类、醇类和酯类。传统韩国泡菜发酵过程的优势乳酸菌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杆菌Lactobacillus、乳球菌Lactococcus和魏斯氏菌Weissella,其主体风味物质为含硫化合物。传统中韩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菌群演变和主体风味物质组成都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泡菜 传统韩国泡菜 乳酸菌菌相 风味物质 分析与比较
下载PDF
蝎毒活性多肽对内皮细胞释放PGI_2和NO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宋益民 许兰芝 +3 位作者 李学坤 郭方明 高尔 吕欣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蝎毒活性多肽 (SVAP)抗栓作用机制。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UVEC培养液中 6 Keto PGF1α的含量以反映PGI2 的变化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 SVAP 1、5、10、2 0mg·... 目的 探讨蝎毒活性多肽 (SVAP)抗栓作用机制。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UVEC培养液中 6 Keto PGF1α的含量以反映PGI2 的变化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 SVAP 1、5、10、2 0mg·L- 1均可明显增加HUVECPGI2 的释放 ,而SVAP 1、5mg·L- 1对NO的释放无明显影响 ,SVAP 10、2 0mg·L- 1可使NO释放量显著增加 ,PGI2 和NO释放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SVAP抗栓机制可能与影响VEC合成或 (和 )分泌PGI2 ,NO以及NO与PGI2 二者之间协同及相互介导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活性多肽 前列环素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