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化生性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
1
作者 孙峰 吕海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5-125,共1页
患者,女性,42岁,右乳无痛性肿物1年余。查体:双侧腋前可及直径约3cm肿物,质地韧,边界清楚。右乳外上象限可及4cmX3cm肿物,质地硬,边界不清楚。右侧腋窝可及肿大淋巴结,约2cm×2cm,质地硬,活动度差。乳房皮肤无红、肿、... 患者,女性,42岁,右乳无痛性肿物1年余。查体:双侧腋前可及直径约3cm肿物,质地韧,边界清楚。右乳外上象限可及4cmX3cm肿物,质地硬,边界不清楚。右侧腋窝可及肿大淋巴结,约2cm×2cm,质地硬,活动度差。乳房皮肤无红、肿、破溃、橘皮样改变,无卫星结节。术式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切除右侧副乳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化生性癌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海科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6期789-790,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心率、P-R间期、校正QT间期(QTc)、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P-R间期、QTc、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房颤,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张书翔 吕海科 +1 位作者 殷荣磊 刘成群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057-1060,1076,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比较两组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血管内皮[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SE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SBP、DBP、NT-pro BNP、v WF、ET-1、LVEDD、LVSED、IL-6、hs-CRP、TNF-α、MDA水平低于对照组,NO、LVEF、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效果良好,可降低心率、血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7
4
作者 田祖豪 辛立平 +4 位作者 王玉娟 吕海科 李光 刘京平 林方才 《中国水电医学》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成人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是否在经济和安全上获益。方法我们研究110例16岁以上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分为2组:应用临床路径组(C1inical Pathway Group简称CP组,n=55)和对照组(Historical Control Prepathwa...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成人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是否在经济和安全上获益。方法我们研究110例16岁以上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分为2组:应用临床路径组(C1inical Pathway Group简称CP组,n=55)和对照组(Historical Control Prepathway Group简称HC组n=55)。CP组采用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路径进行管理,HC组则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诊断治疗。对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二组在年龄(P=0.98)、性别(P=0.41)、病理类型(P=0.91)均无显著差异,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下降(1比3),但无显著差异(P=0.09)。抗生素使用天数下降(3.69比4.05),有显著差异(P=0.03);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20对4.78)(P=0.006);住院费用下降(2761.45元对3000.34元)(P=0.12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手术的管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有效而安全,它不仅降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还能降低应用抗生素的使用天数,而且不增加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急性阑尾炎
原文传递
药物敏感度检测对普外科常见肿瘤化疗指导作用的前瞻性研究
5
作者 张翀 刘京平 +4 位作者 邓海 张琳 刘卓 吕海科 万柏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敏感度检测对普外科常见肿瘤化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分析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药物敏感度检测将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结果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mRNA(ERCC1mRNA)高表达与铂类... 目的探讨药物敏感度检测对普外科常见肿瘤化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分析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药物敏感度检测将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结果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mRNA(ERCC1mRNA)高表达与铂类耐药有关,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mRNA(RRM1mRNA)高表达与吉西他滨耐药有关,微管蛋白β3mRNA(TUBB3mRNA)高表达和抗微管类药物耐药有关。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敏感度检测在常见肿瘤化疗方案选定前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无效的化疗用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度 普外科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乳腺化生性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
6
作者 孙峰 吕海科 《中国水电医学》 2009年第3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化生性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腋下淋巴结 梭形细胞 外上象限 导管癌 副乳 低度恶性肿瘤 绝经妇女
原文传递
乳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峰 吕海科 《中国水电医学》 2009年第2期81-82,共2页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发于淋巴结。原发于乳腺极少见,乳腺是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部位。组织学上一般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原发性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笔者结合本院遇...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发于淋巴结。原发于乳腺极少见,乳腺是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部位。组织学上一般为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原发性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笔者结合本院遇到的乳腺淋巴瘤结合文献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淋巴瘤 乳腺根治术 利妥昔单抗 双侧乳腺 美罗华 CHOP 乳腺恶性肿瘤 腋下淋巴结 实性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