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瓦斯煤渗透率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登科 吕瑞环 +3 位作者 彭明 魏建平 姚邦华 刘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08-1015,共8页
为研究含瓦斯煤各向异性渗流特征,以原煤煤样为研究对象,以含瓦斯煤三轴渗流实验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含瓦斯煤的各向异性渗流规律的研究,确定了含瓦斯煤各向异性渗透率主值及其方位的计算方法,定义了含瓦斯煤渗透率各向异性率,重点分... 为研究含瓦斯煤各向异性渗流特征,以原煤煤样为研究对象,以含瓦斯煤三轴渗流实验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含瓦斯煤的各向异性渗流规律的研究,确定了含瓦斯煤各向异性渗透率主值及其方位的计算方法,定义了含瓦斯煤渗透率各向异性率,重点分析了含瓦斯煤渗透率各向异性动态变化规律和瓦斯优势流动方向的转变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煤体瓦斯流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本文所提出的含瓦斯煤各向异性渗透率计算方法简单有效;含瓦斯煤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其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符合负指数函数变化规律;含瓦斯煤渗透率的各向异性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动态变化发展规律,优势流动方向存在转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 渗透率各向异性 瓦斯渗流 应力敏感 煤层瓦斯抽采
下载PDF
基于BIM与PDCA的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2
作者 吕瑞环 肖仲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第8期65-66,共2页
近年来,PDCA循环原理的应用及BIM技术的逐渐融入,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基于BIM技术,运用PDCA循环法,从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安全检查、方法改进四阶段对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施工项目各环节风险整体可控... 近年来,PDCA循环原理的应用及BIM技术的逐渐融入,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基于BIM技术,运用PDCA循环法,从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安全检查、方法改进四阶段对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施工项目各环节风险整体可控,提升安全管理的精准性与全面性,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项目 安全管理 BIM技术 PDCA循环法
下载PDF
智慧建造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肖仲 吕瑞环 +1 位作者 谭飞 陈贤玉 《智能城市》 2022年第1期69-71,共3页
建筑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项目的规模、体量及其复杂程度愈加庞大,项目安全管理难度增大,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困难。文章改进传统的项目安全管理方式,将智慧建造理念与现场安全管理进行融合... 建筑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项目的规模、体量及其复杂程度愈加庞大,项目安全管理难度增大,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困难。文章改进传统的项目安全管理方式,将智慧建造理念与现场安全管理进行融合,探索智慧建造环境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智慧建造 施工管理
下载PDF
循环冷冲击作用下煤的渗透性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登科 吕瑞环 +2 位作者 彭明 魏建平 孙刘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9-415,共7页
为了研究循环冷冲击处理对煤体增透作用的影响,利用SLX-80型高低温处理系统对原煤煤样进行多次循环冷冲击处理,并利用电子天平和三轴瓦斯渗流实验系统分别测定了煤样冷冲击处理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渗透率增加幅度,对比分析了冷冲击处理前... 为了研究循环冷冲击处理对煤体增透作用的影响,利用SLX-80型高低温处理系统对原煤煤样进行多次循环冷冲击处理,并利用电子天平和三轴瓦斯渗流实验系统分别测定了煤样冷冲击处理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渗透率增加幅度,对比分析了冷冲击处理前后煤样表面的裂纹分布情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冷冲击处理所产生的热应力超过煤体抗拉强度时会在煤体内部形成新的裂缝,增加原始裂缝的有效宽度,从而提高了煤体内部裂缝连通的有效性,有效改善了煤体渗透性;循环冷冲击处理后煤体渗透率的平均增幅为16%~215%,煤体渗透率增幅大小与处理后的裂纹增加数量及其连通性紧密相关;煤岩材料的非均质性、外部应力载荷及"负损伤"效应的影响使得循环冷冲击处理后的煤体渗透率增幅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并呈现出非均匀波动变化特征;循环冷冲击处理所产生的收缩-膨胀效应会引起煤体部分碎块脱落,最终导致煤体质量减小,循环冷处理后煤体的平均质量减幅为0.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冲击 煤体渗透率 裂纹扩展 收缩-膨胀应力 质量改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