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王超平 吕秉乐 +2 位作者 包伟东 孙永强 陈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U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45例,全身麻醉)和B组(45例,腰硬联合麻...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U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45例,全身麻醉)和B组(45例,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S100-β蛋白、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T_(2))、术后24 h(T_(4))、术后72 h(T_(6)),B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2 h(T_(1))、术后12 h(T_(3)),B组静息、活动状态下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低于A组(P<0.05);T_(4),B组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均低于A组(P<0.05)。T_(4)、术后48 h(T_(5))、T_(6),B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高于A组(P<0.05)。T_(2)、T_(4)、T_(6),B组的S100-β蛋白水平低于A组(P<0.05)。T_(2),B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肾素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UKA时,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预防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降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认知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登革2型病毒及其NGC株、M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任玮 左丽 吕秉乐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研究登革2型病毒(DENV-2)、登革2型病毒国际参考株(NGC)E基因1-476序列原核蛋白、登革2型病毒贵州蚊虫分离株(M)E基因1-476序列原核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DENV-2 M株和NGC株E基因1-476序列原核表达... 目的:研究登革2型病毒(DENV-2)、登革2型病毒国际参考株(NGC)E基因1-476序列原核蛋白、登革2型病毒贵州蚊虫分离株(M)E基因1-476序列原核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DENV-2 M株和NGC株E基因1-476序列原核表达产物及DENV-2接种于HUVEC单层细胞,用transwell法检测HUVEC的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DENV-2、NGC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M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分别在30 min、3 h、12 h时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最为明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有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DENV-2、DENV-2 NGC株E基因原核蛋白、M株E基因原核蛋白对HUVEC通透性、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E基因 内皮 血管 脐静脉 细胞膜通透性
下载PDF
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3
作者 张莉莎 吕秉乐 左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45-2546,共2页
目的体外扩增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构建pET28a(+)-ME、pET28a(+)-NE,分析其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方法 PCR方法扩增(DENV-2)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原核重组载体pET28a(+)-ME、pET28a(+)-NE,将重组载体转化E-c... 目的体外扩增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构建pET28a(+)-ME、pET28a(+)-NE,分析其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方法 PCR方法扩增(DENV-2)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原核重组载体pET28a(+)-ME、pET28a(+)-NE,将重组载体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并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经双酶切、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载体pET28a+-ME、pET28a(+)-NE,Western-Blot证实成功诱导出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证实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得到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结论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经纯化后得到纯度约为90%的目的蛋白,为研究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蛋白在致病机制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Ⅱ型病毒 E蛋白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
作者 张莉莎 吕秉乐 左丽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制备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蛋白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SDS-PAGE电泳的方法将纯化后的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表达蛋白浓缩,切割目的条带并研磨制成抗原,皮下多点分次注射BALB/c... 目的制备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蛋白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SDS-PAGE电泳的方法将纯化后的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表达蛋白浓缩,切割目的条带并研磨制成抗原,皮下多点分次注射BALB/c小鼠,采用Western-Blot、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小鼠血清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经SDS-PAGE电泳成功地将纯化后的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表达蛋白浓缩,并获取了抗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登革Ⅱ型病毒M株、NGC株E基因部分序列原核蛋白为可溶性抗原,通过切胶研磨制成颗粒性蛋白抗原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该方法制备的抗原浓度及纯度高,由此获得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Ⅱ型病毒 E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3D打印截骨导板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葛立业 吕秉乐 杨玉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3716-3719,共4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截骨导板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 探究3D打印截骨导板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截骨肿瘤膝关节假体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接受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下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精度、疗效、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FFC角差值、HKA角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术后3个月KS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升高,且术后3个月高于出院时(P<0.05),两组出院时膝关节ROM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高于术前及出院时(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效果较好,可有效优化手术相关指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 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 3D打印截骨导板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三七接骨丸对经脉痹阻型股骨头坏死炎性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耿晓慧 田亚敏 +2 位作者 吕秉乐 孙永强 宋晓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4期2730-2733,共4页
目的 探讨三七接骨丸对经脉痹阻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ESR、CRP、IL-6的影响并对中医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经脉痹阻型股骨头坏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药治疗,治疗组在中药熏药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接骨丸,于治... 目的 探讨三七接骨丸对经脉痹阻型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ESR、CRP、IL-6的影响并对中医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经脉痹阻型股骨头坏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药治疗,治疗组在中药熏药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接骨丸,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清ESR、CRP、IL-6的变化,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屈曲功能评分、行走距离评分及中医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ESR、CRP、IL-6水平、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屈曲功能评分、行走距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降低,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接骨丸可有效缓解经脉痹阻型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安全性高,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接骨丸 经脉痹阻证 股骨头坏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尺骨干骺端续连症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吕秉乐 田亚敏 +3 位作者 葛立业 许京华 李东升 滕军燕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尺骨骨软骨瘤切除、尺骨微创截骨、外固定尺骨延长术治疗尺骨干骺端续连症前臂畸形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20例尺骨干骺端续连症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7~13(10.00±2.34)岁;病程6~11(8.10±... 目的:探讨尺骨骨软骨瘤切除、尺骨微创截骨、外固定尺骨延长术治疗尺骨干骺端续连症前臂畸形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20例尺骨干骺端续连症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7~13(10.00±2.34)岁;病程6~11(8.10±1.52)个月;临床表现为患侧前臂短缩并向尺侧弯曲畸形。采用尺骨骨软骨瘤切除、尺骨微创截骨、外固定尺骨延长术治疗,术后评估包括评估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外观矫形效果及腕关节、肘关节和前臂的运动范围,放射学评估包括尺骨长度、桡骨关节面倾斜角和腕部骨骺生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未出现感染,与并发症相关的惟一术式是尺骨延长,包括1例骨不连、2例尺骨延长骨痂骨折、1例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所有患者获得随访4~7.5(6.03±1.33)年。所有病例腕关节桡偏尺偏活动度数、前臂旋前旋后度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学评估参数(尺骨方差,桡骨关节角,腕骨滑动)得到了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的临床疗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的临床疗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骨延长对阻止远期畸形的进展无益,单纯的尺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术有利于阻止畸形的发展,腕关节和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及对外观的改善有强烈的要求的患者可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骺端 尺骨 骨软骨瘤 前臂 畸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骨软骨瘤继发前臂畸形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秉乐 李东升 +1 位作者 田亚敏 滕军燕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在骨软骨瘤继发前臂畸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8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O)继发前臂畸形病例,应用尺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尺骨中段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尺骨延长长度,记录并分析腕关...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在骨软骨瘤继发前臂畸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8例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O)继发前臂畸形病例,应用尺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尺骨中段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尺骨延长长度,记录并分析腕关节屈伸、腕关节桡偏尺偏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前旋后度数、尺骨方差、桡骨关节面角度及腕骨滑动度,在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腕、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尺骨延长25~68 mm;与术前比较,腕关节桡偏、尺偏活动度及前臂旋前、旋后度数增加(P<0.05),尺骨方差、腕骨滑动度较术前减少,桡骨关节角度较术前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的腕关节功能改良Green和OBrien评分和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增加(P<0.05)。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对骨软骨瘤继发前臂畸形的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桡骨 尺骨 ILIZAROV技术 骨延长术 前臂畸形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骨干续连症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秉乐 陈晓波 +1 位作者 田亚敏 孙永强 《国医论坛》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豫药制字Z 20120237)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豫药制字Z 20120237)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时,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髋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6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两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②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的上升趋势不完全一致。③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良率为65.0%(26/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7.5%(15/40)。结论:应用腕踝针联合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能够改善髋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操作简单,为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 腕踝针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带血管腓骨翻转内固定联合胫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10
作者 吕秉舒 田亚敏 +1 位作者 李东升 吕秉乐 《中医正骨》 2020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带血管腓骨翻转内固定联合胫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带血管腓骨翻转内固定联合胫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21例,男9... 目的:观察带血管腓骨翻转内固定联合胫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带血管腓骨翻转内固定联合胫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6~14岁,中位数11岁;初次手术20例,经4次手术后病情复发1例;均有患肢成角短缩畸形。术后随访观察患肢畸形矫正、长度恢复、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2个月,中位数32个月。胫骨骨延长2.10~13.20 cm,中位数8.00 cm。拆除外固定架时间18~36个月,中位数28个月。调整外固定架次数为4~12次,中位数8次。截骨处骨折均愈合。胫骨近端外翻角,术前12.62°±4.80°、末次随访3.33°±1.20°;踝关节外翻角,术前15.48°±4.68°、末次随访4.57°±2.62°;双侧胫骨长度差,术前(9.10±3.55)cm、末次随访(1.49±0.55)cm;下肢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术前(48.20±4.33)分、末次随访(75.33±3.71)分。2例出现再骨折,给予二次手术后骨折愈合;2例出现跟腱短缩、1例出现膝关节屈曲畸形,经康复锻炼后均好转;1例出现胫骨前侧切口脂肪液化开裂,经多次换药后切口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和骨髓炎。结论:采用带血管腓骨翻转内固定联合胫骨微创截骨I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可矫正患肢畸形、恢复患肢长度、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畸形 先天性 胫骨假关节 截骨术 骨延长术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下载PDF
登革病毒Ⅱ型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玮 左丽 +1 位作者 吕秉乐 崔冬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Ⅱ型(DENV-2)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通透性的影响。方法DENV一2病毒滴定,DENV-2接种HUVEC单层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动态观察DENV-2感染HUVEC的情况(30min,1、3、6、12、24、30、36、42、48、72b),...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Ⅱ型(DENV-2)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通透性的影响。方法DENV一2病毒滴定,DENV-2接种HUVEC单层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动态观察DENV-2感染HUVEC的情况(30min,1、3、6、12、24、30、36、42、48、72b),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载量,transwell法检测DENV-2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DENV-2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30min时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42h时。且病毒载量与HUVEC通透性改变呈正相关。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有细胞微绒毛脱落,胞质溶解,部分核膜间隙增宽,甚至是细胞核中也存在裂隙,部分线粒体嵴消失甚至空化,线粒体髓样变,包膜不完整。结论DENV-2对HUVEC通透性有影响,为探究登革病毒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通透性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浓缩上清液对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德明 吕秉舒 +2 位作者 李东升 许京华 吕秉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79-198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浓缩上清液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SD大鼠骨髓,筛选、纯化并鉴定MSCs,SDS-PAGE电泳初步了解培养后上清液所含可溶性蛋白的分子量。动物分组:造模组、正常对照组、造模MSCs上清液治疗...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浓缩上清液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SD大鼠骨髓,筛选、纯化并鉴定MSCs,SDS-PAGE电泳初步了解培养后上清液所含可溶性蛋白的分子量。动物分组:造模组、正常对照组、造模MSCs上清液治疗组、造模L-DMEM培养液对照组。MSCs浓缩上清液治疗后分不同时间段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踝关节周长和后足爪体积,同时观察大鼠食欲、活动情况及毛色等,治疗后4周四肢踝关节病理检查。[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了MSCs,SDS-PAGE电泳示MSCs上清液中含18.4~25 KDa的蛋白物质;(2)骨性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用上述MSCs上清液治疗4周,原发病变缓解,关节滑膜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体重增长等指标接近生理盐水对照组,与造模组大鼠相比,体重、足爪体积以及踝关节周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L-DMEM对照组,各参数与造模组大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s上清液中存在治疗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并能有效减轻关节肿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上清液 骨性关节炎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