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物质能源领域研究进展
1
作者 辛泊达 吕连宏 +3 位作者 王斯一 董京京 张楠 杨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5-1884,共10页
为更系统地了解生物质能源领域研究的演化趋势、现状及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3~2023年生物质能源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生... 为更系统地了解生物质能源领域研究的演化趋势、现状及热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3~2023年生物质能源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能源研究正逐渐引起各国重视,研究成果稳步增长,受资助比例较大;全球围绕生物质能源研究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生物质能源领域国家层面上的合作关系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研究机构层面上的合作关系受时域影响呈明显的“双星分布”;对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层次由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到物理、材料、化学、生物学的多学科交叉应用研究.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微生物光合制氢技术是下一阶段生物质能源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前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CITESPACE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碳中和
下载PDF
中国式环境治理五十年:从单一主体负向激励走向多元共治激励相容
2
作者 王斯一 吕连宏 +1 位作者 孙启宏 李海生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中国式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本文系统梳理了1972—2022年中国式环境治理的历程和治理激励工具的历史演进。中国式环境治理从开启探索逐渐建立健全,由政府一元控制发展为多元共... 中国式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本文系统梳理了1972—2022年中国式环境治理的历程和治理激励工具的历史演进。中国式环境治理从开启探索逐渐建立健全,由政府一元控制发展为多元共治,由负向激励为主转变为正负激励并重,创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共治激励相容模式。但在实践中,推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激励相容模式有效运转仍存在不足。据此,本文从坚持多措并举激励,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担当;正负激励“两手抓”,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强化正向激励,积极引导和推动公众参与三个维度提出环境治理多元激励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环境治理 激励机制 多元共治 激励相容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碳中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楠 吕连宏 +3 位作者 王斯一 赵明轩 白梓函 罗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4-472,共9页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与SSCI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对碳中和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与SSCI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表明:1991—2021年碳中和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Applied Energy;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该领域459篇研究论文,远高于其他国家的相关机构;研究的中坚力量集中在美国和英国,其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51.24、43.21次,远高于中国(16.91次);目前碳中和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碳中和技术与碳中和政策两大方面,而生物质、氢能源、碳捕集和封存等将会成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吕连宏 张征 +2 位作者 迟志淼 李道峰 尚晓颖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地质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回顾了其在土壤环境、水环境等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表明,地质统计学方法是污染物空间分布状况精确估值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环境科学 空间变异性 克立格法
下载PDF
实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吕连宏 张型芳 +2 位作者 庞卫科 王健 罗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大力推动页岩气开发利用,对于缓解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此,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实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环境... 大力推动页岩气开发利用,对于缓解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此,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实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环境的主要有利与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实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不利环境影响主要是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污染、能源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破坏等;有利环境影响主要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过程中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根据测算,中国到2020年、2030年页岩气开采与储运全过程需要的水资源量分别为1 294.8×10~4~2 425.5×10~4m^3、4 316.0×10~4~8 084.9×10~4 m^3,CH_4排放量分别为9.78×10~8 m^3、32.6×10~8 m^3。按照替代终端消费散烧煤炭估算,到2020年,页岩气的大规模使用会实现年减排SO_2、NO_x、颗粒物(PM)和CO_2分别达35.11×10~4 t、6.59×10~4 t、67.14×10~4 t和6 952.63×10~4 t,到2030年实现年减排SO_2、NO_x、PM和CO_2分别达118.02×10~4 t、22.18×10~4 t、225.6×10~4 t和3.866 277×10~8 t,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十三五”规划 环境影响 能源结构 水资源 大气污染物 温室气体
下载PDF
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影响下的燃煤火电分区发展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吕连宏 韩霄 +2 位作者 罗宏 柴发合 张美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我国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以燃煤火电为代表的煤炭消费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并已成为制约燃煤火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RAMS(区域大气模式系统)-CMAQ(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模拟和评估全国燃煤火... 我国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以燃煤火电为代表的煤炭消费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并已成为制约燃煤火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RAMS(区域大气模式系统)-CMAQ(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模拟和评估全国燃煤火电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近地面风场对燃煤火电布局的影响;基于煤炭消费总量增长趋势与控制目标,预测燃煤火电的发展规模,提出全国燃煤火电分区布局策略. 结果表明:燃煤电厂对我国东部地区NOx、SO2、PM2.5以及PM10排放通量的贡献较大,但燃煤电厂对ρ(SO2)、ρ(O3)、ρ(PM2.5)和ρ(PM10)年均值的贡献率较小,基本维持在10%以下,仅对ρ(NOx)年均值贡献达到了10%~20%;考虑到盛行风向对污染物传输的影响,需谨慎在京津冀西北方向、长三角周边以及珠三角以北方向的较近区域新建燃煤电厂或大型燃煤火电基地;按照既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42×108 t)估算,2020年新增燃煤电厂容量可以满足电力消费需求增量的70%,“十三五”期间仍需要进一步开发其他替代能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煤电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中东部地区可增加燃煤火电装机容量较小,华北平原、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应禁止新建煤电机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等西部地区将是未来燃煤火电发展空间最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燃煤火电 中国
下载PDF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路超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8-154,共7页
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提出预警指标集建立、预警指标筛选、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3步工作流程,建立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评估方法与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南京化工园区突... 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提出预警指标集建立、预警指标筛选、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3步工作流程,建立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评估方法与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南京化工园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环境特征与可能的风险事故类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与阈值。该体系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指标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预警 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警情分级标准
原文传递
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吕连宏 刘淑春 +2 位作者 王薇 陈袁袁 张征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空间信息统计学,又称为地质统计学,是研究多孔介质空间变异性的有效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空间信息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回顾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的一些成果,并就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  空间信息统计学,又称为地质统计学,是研究多孔介质空间变异性的有效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单介绍了空间信息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回顾了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的一些成果,并就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统计学 环境科学 应用进展 地质统计学 空间变异性 有效方法 多孔介质 前景
下载PDF
中国省域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吕连宏 薛婕 +2 位作者 杨占红 裴莹莹 罗宏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52,共6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与进口国,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引发了以大气污染为主的诸多环境问题。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以应对大气污染,但各省份的控制目标仍在研究制定中。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与进口国,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引发了以大气污染为主的诸多环境问题。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以应对大气污染,但各省份的控制目标仍在研究制定中。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选取1986~2012年的煤炭消费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个指标,对比研究中国各省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有28个省份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均为协整关系,有10个省份的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为了保持新常态下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制定各省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与措施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整 格兰杰因果关系 煤炭消费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张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能源、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环境功能、经济是一个复合系统,如何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协调的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 能源、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环境功能、经济是一个复合系统,如何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协调的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15年来"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正在向协调方向缓慢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环境-经济系统 复合系统 协调度
下载PDF
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辨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罗柳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我国流域环境持续恶化,环境质量下降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流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流域环境的特征分析,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经济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符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发... 我国流域环境持续恶化,环境质量下降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流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流域环境的特征分析,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经济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符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发展中呈现非平衡向有序发展的自组织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和分形特征等自组织系统特征。以系统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复杂流域环境问题,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究方法的应用模式,包括提出问题和形成判断,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与优化,结果分析与综合集成,结论与建议等4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耗散结构 分形 综合集成方法
下载PDF
大气污染态势与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王晓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5,共7页
从缓解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矛盾出发,剖析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态势,分析"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指标,预测全国社会经济与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利用情景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污染控制水平情景下的全国煤炭... 从缓解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矛盾出发,剖析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态势,分析"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指标,预测全国社会经济与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利用情景分析方法评估了不同污染控制水平情景下的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限值。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控制目标为1800万t、1575万t和900万t;全国煤炭消费量仍将持续增长,但通过进一步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水平和污染控制水平,控制在42亿t以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煤炭消费总量 情景分析
下载PDF
北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技术适用性评价--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连宏 张楠 +3 位作者 夏捷 张保留 白梓函 罗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5-1702,共8页
为了切实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中国在北方地区大规模开展以煤改电、煤改气为主的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如何选择技术可行、经济上可接受的清洁取暖技术路径是清洁取暖改造可持续的关键问题。基于北京农村地区实地调研数据,从经济性和... 为了切实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中国在北方地区大规模开展以煤改电、煤改气为主的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如何选择技术可行、经济上可接受的清洁取暖技术路径是清洁取暖改造可持续的关键问题。基于北京农村地区实地调研数据,从经济性和舒适性2个维度对4种农村清洁取暖技术进行适用性评价,总结出各种技术的适用条件,提出农村清洁取暖技术路径选择建议。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运行费用较低,舒适性较好,适合冬季温度不低于−20℃的各类区域;燃气壁挂炉运行费用略高于空气源热泵,舒适性较好,适合距离燃气管线或燃气站较近的平原、半山区地区,不同气候温度范围均适用;蓄能式电暖器运行费用较高,舒适性较差,适合冬季温度接近于城区的农村或城乡接合部、农宅面积较小的区域;地源热泵取暖最好结合政府资金支持项目实施,运行费用较低,舒适性较好,适合地质结构适宜建井,有足够空间进行地埋管的区域。建议农村清洁取暖工作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地选择清洁取暖技术,着力降低农户清洁取暖运行成本,同时提高农村清洁取暖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取暖技术 空气源热泵 蓄能式电暖器 燃气壁挂炉 地源热泵 北方地区
下载PDF
近期中国大气污染状况、防治政策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张型芳 《中国能源》 2015年第8期9-15,共7页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调整能源消费方式。"十三五"期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思路将比以往有所转变,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可能成为大气污染控制指标,考核方式转变为以重点区域、多种污...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调整能源消费方式。"十三五"期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思路将比以往有所转变,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可能成为大气污染控制指标,考核方式转变为以重点区域、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烟尘、PM_(2.5)以及VOCs等污染物可能被纳入到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中,煤炭消费控制目标也可能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约束性指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将对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其配套政策及相关能源发展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污染防治政策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布局
下载PDF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的推行建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罗柳红 《环境科技》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很多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排污权交易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但仍然存在配套制度缺失、法律政策滞后、市场机制...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很多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排污权交易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但仍然存在配套制度缺失、法律政策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初始分配方法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特点,在中国推进排污权交易需要在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排污交易市场、加快制定促进排污权交易的激励政策、加快研究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方法等方面做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 排污权交易制度 建议
下载PDF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流域环境管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冯慧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6期71-76,共6页
以自然流域为单元的管理体制是水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以经济学视角研究流域环境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制定有效环境经济政策的基础。从经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可知,流域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市场对于流域... 以自然流域为单元的管理体制是水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以经济学视角研究流域环境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制定有效环境经济政策的基础。从经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可知,流域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市场对于流域环境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机制设计理论可以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指导流域环境管理机制设计,提高流域环境管理效率,以此衍生出的流域环境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环境经济学分支,将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机制设计 流域环境经济学
下载PDF
中国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连宏 张保留 +1 位作者 谢雪松 罗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19-1826,共8页
不理想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存在显著矛盾,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能源结构优化决策过程中需要对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估.应用PSR(pressure-st... 不理想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存在显著矛盾,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能源结构优化决策过程中需要对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估.应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实现能源安全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视角,建立国家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对我国2005—2016年的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进行评估,并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研究显示,2005—2016年我国能源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指数(文中涉及"全国"的各要素范围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从44. 5升至66. 4,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减轻,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矛盾有所缓解,但部分优化能源开发利用的响应措施执行不力,应从注重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强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倒逼机制、完善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提升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优化水电开发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重视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等方面优化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下载PDF
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概况与污染防治新思路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中国能源》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十一五"时期,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既定的规划目标。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煤烟型污染正逐步得到缓解,但酸雨和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诸多大气污染新特点和新问题,建立区域... "十一五"时期,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既定的规划目标。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煤烟型污染正逐步得到缓解,但酸雨和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诸多大气污染新特点和新问题,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施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健全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等新思路和新措施将应用于"十二五"期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 联防联控
下载PDF
沿江化工园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路超君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集建立、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3个步骤,建立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集建立、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3个步骤,建立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指标组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提出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的四级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建立以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综合指数为核心的警级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化工园 突发水污染事故 预警
下载PDF
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连宏 柴发合 +1 位作者 罗宏 张征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0期8-13,共6页
电力对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优化目标就是通过电力、经济及环境这3个子系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电力与经济的关... 电力对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优化目标就是通过电力、经济及环境这3个子系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研究,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和系统优化模型研究等领域综述了国内外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优化 关系 协调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