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染料示踪剂对鼠肢体淋巴结示踪显色时间和淋巴管走行途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吕顺增 李超 +3 位作者 赵婧 唐振宇 杨春林 田铧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究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在示踪鼠肢体淋巴结中的准确时间及淋巴管走行途径。方法:用浓度为1.0%的亚甲蓝、伊文思蓝及中华墨汁分别对活体和尸体大鼠或小鼠的足掌面进行皮下注射。观察其肢体淋巴结显色时间、被染淋巴结数目... 目的:探究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在示踪鼠肢体淋巴结中的准确时间及淋巴管走行途径。方法:用浓度为1.0%的亚甲蓝、伊文思蓝及中华墨汁分别对活体和尸体大鼠或小鼠的足掌面进行皮下注射。观察其肢体淋巴结显色时间、被染淋巴结数目及四肢淋巴管走行。结果:1)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对活体大鼠和小鼠前肢腋淋巴结的显色时间分别为10-12 s,4-5 s;对活体大鼠后肢和小鼠髂淋巴结显色时间分别为11-13 s,5-6 s;尸体大鼠或小鼠四肢淋巴结显色时间与活体相近。2)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组大鼠前肢被染淋巴结数均为2个,小鼠均为2个;大鼠后肢被染淋巴结数均为2个,小鼠均为3个。结论:亚甲蓝、伊文思蓝、中华墨汁三种染料对大鼠和小鼠分别在11 s和5 s左右对活体与尸体四肢淋巴结进行有效的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伊文思蓝 中华墨汁 淋巴结 示踪
下载PDF
核仁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顺增 赵婧 +5 位作者 田铧 李菲 李贵宝 房云海 扈燕来 尹群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核仁素(NC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6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CL、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分析NCL、CCR7与MMP-9的表达与性别、年... 目的探讨核仁素(NC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6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CL、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分析NCL、CCR7与MMP-9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与有无转移的关系以及核仁素与CCR7、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NCL在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100%。NCL在伴随转移组癌组织中表达于细胞核、细胞质与细胞膜;NCL在无转移组癌组织中仅表达于细胞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的NCL表达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仁素细胞核外阳性表达与CCR7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NCL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表达部位在转移与非转移组明显不同,且与CCR7、MMP-9表达有密切关系。核仁素可作为区别癌转移与非转移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趋化因子受体-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自体血栓并股动脉结扎建立有效的大鼠后肢缺血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邹知耕 田铧 +4 位作者 赵世刚 吕顺增 王俊涛 李超 尹群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8-720,共3页
动物后肢缺血模型广泛应用于血管新生机制及缺血性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1987年,Couffinhal等[1]通过结扎小鼠股动脉及各分支成功建立了后肢缺血模型。随后,基于这一模型的实验方法,研究者又将实验对象扩展到Wistar大鼠、SD大鼠、Le... 动物后肢缺血模型广泛应用于血管新生机制及缺血性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1987年,Couffinhal等[1]通过结扎小鼠股动脉及各分支成功建立了后肢缺血模型。随后,基于这一模型的实验方法,研究者又将实验对象扩展到Wistar大鼠、SD大鼠、Lewis大鼠等其他鼠类动物[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后肢缺血模型 股动脉结扎 自体血栓 LEWIS大鼠 血管新生机制 鼠类动物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华 田铧 +5 位作者 吕顺增 邹知耕 王雪颖 王世坤 李鑫 房云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852-854,867,共4页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乳头状癌标本中C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30例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7%(17/30),其中淋巴结转移组的...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乳头状癌标本中C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30例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7%(17/30),其中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2.3%(12/13),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CR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方案的选择及药物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R7 乳头状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核仁素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婧 吕顺增 +6 位作者 田铧 张华 房云海 杨春林 汪戈顿 杨馨妍 田广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研究核仁素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核仁素在二者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核仁素的表达,分析核仁素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有无转移... 目的:研究核仁素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核仁素在二者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核仁素的表达,分析核仁素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有无转移及病理过程的关系。结果:核仁素在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44.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核仁素表达于结节期的滤泡上皮细胞核,而胶质贮存期滤泡上皮与结节期的纤维组织不表达。核仁素在伴有转移的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于细胞核、细胞质与细胞膜,而核仁素在无转移的癌组织中仅表达于细胞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仁素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核仁素参与了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过程,表达随疾病恶化而向核外转移。核仁素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转移的客观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CCR7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MT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吕顺增 赵婧 +6 位作者 邹知耕 田铧 李菲 房云海 索宁 杨春林 刘书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CR7)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 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CR7、N-cadher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目的研究并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CR7)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 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CR7、N-cadher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CCR7、N-eadherin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期滤泡上皮均呈高表达(分别为83.7%、90.7%),且为正相关(P〈0.01),而在胶质贮存期滤泡上皮(分别为2.0%,8.2%)与结节期纤维组织(分别为6.7%,31.1%)低表达。CCR7、N-cadherin与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7.1%,90.3%,96.8%,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2.1%,57.9%,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7与N-cadherin、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CR7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与EMT的指标具有相关性,CCR7可能参与调节滤泡上皮EM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受体 CCR7 钙黏着糖蛋白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CXCR4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吕顺增 代从新 +1 位作者 孙博文 王任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3078-3080,共3页
人类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源自脑组织的神经胶质细胞[1-2].胶质瘤相关基因的鉴别将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思路[3-6],CXCR4已被证实在胶质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XCR4受体在胶质瘤存活、迁移、侵袭、增殖、血管生成和免... 人类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源自脑组织的神经胶质细胞[1-2].胶质瘤相关基因的鉴别将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思路[3-6],CXCR4已被证实在胶质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XCR4受体在胶质瘤存活、迁移、侵袭、增殖、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受体 脑胶质瘤 生物学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 颅内肿瘤 相关基因 免疫调节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