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衍生化3-氨基-2-恶唑烷酮的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1
作者 张世伟 吴会玲 +6 位作者 周迎春 王炳志 杨星星 杜业刚 汤璐 冯荣虎 郭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276,共6页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AOZ单克隆抗体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或抗生物素抗体作为第二结合物可实现AOZ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得到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两个表位的极限距离,分别为12Å和13Å,理想距离分别为16Å和17Å。在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8 pg/mL和0.8 pg/mL(以AOZ质量浓度计),相对于竞争ELISA,其灵敏度最高提高了25倍。平均回收率为73%~8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2-恶唑烷酮 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表位间隔距离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吴会玲 李丽娟 董巧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各53例,为期2个月,...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各53例,为期2个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药2个月后,观察组FINS较对照组低,但HOMA-IR、IS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RP、IL-6浓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羊水过多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的控糖效果较理想,与调节1妊娠糖尿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功能有关,有助于优化?婴结局,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甲双胍 胰岛素 胰岛功能 炎症因
下载PDF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珠三角地区猪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
3
作者 朱成杰 王坤 +5 位作者 余灏 张倩 宋彩银 吴会玲 林霖 赖心田 《轻工科技》 2024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基于微卫星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猪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系统,打击市场上来源不明的猪肉混合售卖的现象。采用10个微卫星标记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分析,对珠三角地区采集的102个猪DNA样品进行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研究。结果表明:10... 基于微卫星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猪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系统,打击市场上来源不明的猪肉混合售卖的现象。采用10个微卫星标记进行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分析,对珠三角地区采集的102个猪DNA样品进行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研究。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标记具有良好的猪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能力,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33和0.78之间,平均值为0.61;随机匹配概率(PM)和非父排除率(PE)的组合值分别为0.999999963514977和0.99592159278654;在实际应用中检出1例猪肉来源不明事件。该方法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可应用于农场到市场各阶段的猪个体识别和肉类溯源,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微卫星标记 个体识别 肉类溯源
原文传递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会玲 娄侠 +2 位作者 段立志 尚国爱 付晓燕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7期800-801,共2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胃动素和胃泌素是重要的胃肠肽类激素,有研究显示两种激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观察强化降糖前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胃泌素、胃动...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胃动素和胃泌素是重要的胃肠肽类激素,有研究显示两种激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观察强化降糖前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变化,初步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与胃肠激素的相互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有上消化道症状并经超声诊断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12例(胃轻瘫组),男60例,女52例,年龄22~72岁,平均(58.7±3.9)岁;病程1~36年,平均(9.2±5.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胃排空 胃泌素类 促胃动素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胃肠激素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会玲 娄侠 +2 位作者 王玲玲 段立志 尚国爱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5期581-582,共2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不仅影响食物的吸收及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影响口服药物吸收,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胃动素、胃泌素是重要的胃肠肽类激素,有研究显示,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可能参...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不仅影响食物的吸收及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影响口服药物吸收,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胃动素、胃泌素是重要的胃肠肽类激素,有研究显示,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观察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胃排空率及胃动素、胃泌素等指标的影响,分析疗效,并初步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与胃肠激素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胃排空 Α-硫辛酸 莫沙必利 促胃动素 胃泌素类
下载PDF
mucA基因突变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与PD0300生物被膜形态观察和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会玲 田德英 +3 位作者 陈安群 宋世会 倪明 张振纲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研究新的mucA基因缺失突变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和经典mucA基因点突变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D0300在生物被膜状态下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探讨mucA基因突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改良... 目的研究新的mucA基因缺失突变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和经典mucA基因点突变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D0300在生物被膜状态下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探讨mucA基因突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改良的平板法建立生物被膜,将含绿色荧光蛋白的pUCP/UV质粒转化两株铜绿假单胞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被膜形态;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常用β-内酰胺类,氨基甙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A17、PD030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96孔板建立生物被膜测定抗菌药物对第五天成熟生物被膜内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新的mucA基因缺失突变的黏液型PA17成熟生物被膜呈薄膜状、经典mucA基因点突变的黏液型PD0300成熟生物被膜呈蘑菇状;在浮游状态下PA17、PD0300对头孢他啶(CAZ)、妥布霉素(TOB)、庆大霉素(GEN)、亚胺培南(IPM)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LVX)、环丙沙星(CIP)不敏感,两者具有一致的耐药性;生物被膜状态下两者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20-8000倍;黏液型PD0300成熟生物被膜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低于黏液型PA17。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相同条件下能形成不同形态的生物被膜;生物被膜状态下较浮游状态下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同时生物被膜形态也影响抗菌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mucA基因 突变 耐药性
下载PDF
蹭行运动和胞外藻酸盐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会玲 田德英 +2 位作者 陈安群 宋世会 谢琳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比较3株铜绿假单胞菌即含新的mucA基因突变的黏液型PA17、mucA基因经典突变的黏液型PDO300、含野生型mucA基因的非黏液型PAO1生物被膜早期形成和成熟形态,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和胞外基质藻酸盐在黏液型及非黏液型铜... 目的比较3株铜绿假单胞菌即含新的mucA基因突变的黏液型PA17、mucA基因经典突变的黏液型PDO300、含野生型mucA基因的非黏液型PAO1生物被膜早期形成和成熟形态,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和胞外基质藻酸盐在黏液型及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PA17、PAO1、PDO300的单菌落穿刺接种1%琼脂糖平板,肉眼观察细菌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测定细菌运动环评估3株细菌的蹭行运动能力;在生物被膜形成早期采用结晶紫对膜内黏附细菌染色,测定其吸光度(A)值,建立24 h内3株细菌的黏附曲线;建立未饱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检测早期和成熟期的胞外藻酸盐分泌;将含绿色荧光蛋白的pUCP/UV质粒转化3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静态生物被膜不同时期的形态和结构。结果黏液型PA17、非黏液型PAO1菌株蹭行运动的直径小于黏液型PDO300(P<0.05),PA17、PAO1的运动能力弱于PDO300菌株;黏液型PDO300在早期生物被膜形成中黏附能力最强,非黏液型PAO1次之,黏液型PA17最弱;在未饱和生物被膜早期和成熟期黏液型菌株PA17、PDO300藻酸盐合成均明显高于非黏液型菌株PAO1(P<0.05),而PA17和PDO300在生物被膜相同时期的藻酸盐合成无明显差异(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PA17菌株在生物被膜形成中,不可逆黏附形成明显迟于非黏液型PAO1和黏液型PDO300,PA17成熟生物被膜形态呈薄膜状,与非黏液型PAO1成熟生物被膜类似;而PDO300不可逆黏附形成早,成熟生物被膜形态呈蘑菇状。结论纤毛介导的蹭行运动是早期生物被膜形成中黏附的重要方式,可能影响成熟生物被膜的形态;而藻酸盐不是早期黏附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成熟生物被膜形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mucA基因 突变 细菌黏附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会玲 娄侠 +2 位作者 段立志 尚国爱 吴慧敏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0期3799-3800,共2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港口集团港口医院住院的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两组:α-硫辛酸和莫沙必利联合组40例(α-硫辛酸0...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港口集团港口医院住院的有上消化道症状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两组:α-硫辛酸和莫沙必利联合组40例(α-硫辛酸0.6 g+0.9%NaCl溶液250 mL避光静脉滴注14 d+莫沙必利5 mg饭前口服,每日3次),莫沙必利组40例(莫沙必利5mg饭前口服,每日3次),治疗2周,通过餐后上腹饱胀、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观察及胃排空率判断疗效,并检测胃动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均有效,α-硫辛酸和莫沙必利联合组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2.0%,莫沙必利组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2.5%。α-硫辛酸和莫沙必利联合组胃排空率较莫沙必利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胃动素均有下降:α-硫辛酸和莫沙必利联合组治疗前后胃动素分别为(408.35±23.06)ng/L、(198.53±18.16)ng/L,莫沙必利组治疗前后胃动素分别为(398.24±27.35)ng/L、(320.67±31.45)ng/L(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α-硫辛酸和莫沙必利联合用药能有效改善胃轻瘫症状、提高胃排空率,且疗效优于莫沙必利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胃排空率 胃动素 Α-硫辛酸 莫沙必利
下载PDF
二维超声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会玲 付晓燕 娄侠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433-434,共2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主要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故其起病隐匿而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营养状况...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表现主要有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故其起病隐匿而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营养状况、药物吸收、血糖调节,而且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耗费大量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排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相关性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会玲 宋希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2期3493-349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肝癌相关性的多种因素。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HBV感染伴肝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120例仅为HBV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前c区nt1896位点基因型、血清肿瘤坏... 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肝癌相关性的多种因素。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HBV感染伴肝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120例仅为HBV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前c区nt1896位点基因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HBV表面抗原阳性[HBsAg(+)]伴HBVe抗原阳性[Hbe Ag(+)]伴抗HBV e抗体阳性[HBeAb(+)]伴抗HBV核心抗体阳性[HbcAb(+)]、前c区nt1896位点为隐性模型(CC+GC)百分比及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与肝癌的相关因素包括HBs Ag(+)伴Hbe Ag(+)伴HBe Ab(+)伴HbcAb(+)、血清TNF-α水平升高、前c区nt1896位点为隐性模型(CC+GC)。结论通过联合检测前c区nt1896位点基因型、TNF-α、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可有效诊治该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感染 肝肿瘤
下载PDF
重组质粒pZeoSV2(+)/CpG-HBcAg(ISS)对BALB/c小鼠的免疫作用
11
作者 吴会玲 田德英 +3 位作者 周健 许东 陈淼 章述军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9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ZeoSV2(+)/CpG-HBcAg(ISS)对BALB/c小鼠免疫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ZeoSV2(+)/CpG-HBcAg(ISSb,c),将其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12、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pZeoSV2(+)...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ZeoSV2(+)/CpG-HBcAg(ISS)对BALB/c小鼠免疫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ZeoSV2(+)/CpG-HBcAg(ISSb,c),将其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12、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pZeoSV2(+)/CpG-HBcAg(ISSb)组较pZeoSV2(+)/CpG-HBcAg(ISSc)组免疫BALB/c小鼠后能使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12的表达增强,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含CpG-HBcAg(ISSb)的重组质粒能够明显诱导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基序 乙肝核心抗原 Th1/Th2 型细胞因子
下载PDF
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曾娟 张彦亮 +1 位作者 吴会玲 单志伟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6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观察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28例)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 目的观察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28例)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老年肺气肿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素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曾娟 吴会玲 +1 位作者 单志伟 陶臻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素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水飞蓟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素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水飞蓟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为(40.47±11.14)U/L和(54.14±10.71)U/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素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水飞蓟素 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含新的mucA突变基因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安群 田德英 +3 位作者 宋世会 吴会玲 倪明 Kalai Mathee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研究含新的mucA突变基因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E17)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以了解新的mucA突变基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采用PIA平板法鉴定3种铜绿假单胞菌的黏液表型,色氨酸反应法测定其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的... 目的研究含新的mucA突变基因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E17)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以了解新的mucA突变基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采用PIA平板法鉴定3种铜绿假单胞菌的黏液表型,色氨酸反应法测定其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量;刚果红染色法和静态培养法分别观察其在固态及液态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采用电转化法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GFPuv)导入上述3种病原菌中,应用改良平板法建立体外生物被膜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果PAE17与PDO300呈现明显的黏液表型,其胞外多糖的产量(101.6μg/ml、118.3μg/ml)显著高于PAEO1(56.3μg/ml),但无论在固态、液态和改良平板法体外生物被膜模型中,PAE17形成的生物被膜均与PDO300迥异,而表现类似PAEO1。结论新的mucA突变基因可能存在藻酸盐以外的其他途径调节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A突变基因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段立志 尚国爱 +2 位作者 吴会玲 侯凤辉 吴慧敏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观察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T2DM患者527例进行病史收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肽,检查甲状腺超声;体检的... 目的观察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T2DM患者527例进行病史收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肽,检查甲状腺超声;体检的健康人274例进行病史收集及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健康体检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25.4%,男性为11.4%,女性为38.7%,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T2DM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2.8%,男性为51.1%,女性患为76.3%,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按照HbA1c将T2DM患者分为3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7.0%组为46.4%,7.0%~10.0%组为68.0%,>10.0%组为75.4%。按HOMA-IR正常值1为分界点将T2DM患者分为2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非胰岛素抵抗组为52.4%,胰岛素抵抗组为72.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较常见,患病率与性别、年龄、HbA1c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甲状腺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住院糖尿病脑卒中鼻饲患者三种胰岛素治疗模式血糖管理的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立志 吴会玲 尚国爱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71-72,共2页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而合并脑卒中患者因其神经系统功能受损需要鼻饲流食。血糖的良好控制、早期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对减轻继发性损伤,降低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十分有利。为此...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而合并脑卒中患者因其神经系统功能受损需要鼻饲流食。血糖的良好控制、早期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对减轻继发性损伤,降低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十分有利。为此.我们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因脑卒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比较静脉微量泵、甘精胰岛素、胰岛素泵3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对患者的血糖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鼻饲患者 血糖管理 住院 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炎两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娟 吴会玲 +1 位作者 田德英 陶臻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1-312,共2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种罕见的肝实质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是一种肝脏的特殊炎性反应,其病程慢性波动,可自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较多,我国少见,但随着免疫和生化等诊...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种罕见的肝实质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是一种肝脏的特殊炎性反应,其病程慢性波动,可自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较多,我国少见,但随着免疫和生化等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AIH的发现率逐渐增高。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两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加深对AIH的认识,提高对AIH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文献复习 炎症性疾病 AIH 病因不明 炎性反应 西方国家 诊断技术
下载PDF
老年COPD患者衰弱情况调查及其与预后、再住院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希 申玉英 +2 位作者 吴会玲 王积慧 王娅娜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6期885-890,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情况,分析COPD衰弱与患者预后、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435例,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FS)调查衰弱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筛选COPD预后、再住院率影响因素。结果老年...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情况,分析COPD衰弱与患者预后、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435例,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FS)调查衰弱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筛选COPD预后、再住院率影响因素。结果老年COPD患者衰弱检出率为38.39%。衰弱组年龄≥70岁(82.04%)、合并脑梗死(26.95%)、病程≥10年(47.31%)、COPD分级为Ⅳ级(38.92%)、长期用药>4种类型(41.32%)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衰弱组(57.46%、13.43%、31.72%、20.15%、19.78%)(P<0.05),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24.55%)及再住院率(64.07%)高于非衰弱组(5.97%、10.82%)(P<0.05);年龄(Or=2.192、2.257,95%CI:1.051~4.572、1.008~5.051)、COPD分级(Or=3.557、3.238,95%CI:1.788~7.078、1.583~6.622)、长期服药数量(Or=5.789、4.831,95%CI:2.102~15.948、1.346~17.338)、衰弱(Or=23.689、19.453,95%CI:6.727~89.468、6.025~62.808)均为导致COPD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及再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长病程、高COPD分级、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合并脑梗死COPD患者,更易患衰弱;衰弱与年龄、长期服药数量、COPD分级均为影响老年COPD患者预后及再住院率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衰弱 再住院 预后
下载PDF
同源重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新的mucA基因突变菌株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琳卡 陈安群 +2 位作者 宋世慧 吴会玲 田德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新的mucA基因突变菌株,为研究新突变的mucA基因功能提供实验菌株。方法首先将含新突变的mucA基因同源片段与自杀质粒pEX100T相连接,构建质粒pEXmucA56,再将质粒pEXmucA56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α,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新的mucA基因突变菌株,为研究新突变的mucA基因功能提供实验菌株。方法首先将含新突变的mucA基因同源片段与自杀质粒pEX100T相连接,构建质粒pEXmucA56,再将质粒pEXmucA56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α,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共培养进行同源重组,并用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平板、假单胞菌分离平板(Pseudomonas isolation agar,PIA)和蔗糖(sucrose)平板进行筛选,获得染色体上含新突变的mucA基因的PAO1菌株。结果经酶切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质粒pEXmucA56构建及转化成功,经PCR及测序分析证实同源重组菌株PAOmucA56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新的mucA基因突变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AOmucA56,为研究新突变的mucA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突变mucA基因 同源重组
下载PDF
医学情景模拟在全科门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宋希 申玉英 +2 位作者 芮娜 吴会玲 王积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医学情景模拟在全科医学门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0—12月,应用情景模拟对南京市第一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34名住院医师进行门诊教学,评分表评价模拟前后的接诊能力,包括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以得分率、提升率来评价各项接... 目的观察医学情景模拟在全科医学门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0—12月,应用情景模拟对南京市第一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34名住院医师进行门诊教学,评分表评价模拟前后的接诊能力,包括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以得分率、提升率来评价各项接诊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果模拟教学前,门诊接诊能力得分率分别为(63.12±10.16)%,(54.18±12.16)%,以临床资料收集、客观检查、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力得分率较高,模拟教学后门诊接诊能力显著提高(83.34±7.12)%,(86.65±1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病情评价、诊疗计划、结束接诊、从患者的角度理解问题、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等软技能提升率显著增高。结论医学情景模拟可提高全科住院医师门诊接诊能力,尤其在病情评价、诊疗计划、医患沟通等软技能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全科医学 门诊教学 医患沟通 临床技能 软技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