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卫会云 王国帅 +3 位作者 吴会觉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因其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及量子点(QDs)本身的优异性能(如尺寸效应、多激子效应)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此类电池中,无机半导体量子点敏化剂作为吸光材料,其自身的光电性质、制备方法、表面缺陷、...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Cs)因其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及量子点(QDs)本身的优异性能(如尺寸效应、多激子效应)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此类电池中,无机半导体量子点敏化剂作为吸光材料,其自身的光电性质、制备方法、表面缺陷、化学稳定性及其在TiO_2光阳极上的敏化方法等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无机半导体量子点敏化剂(包括窄带隙二元量子点、多元合金量子点及Type-II核壳量子点)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胶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分类阐释了量子点在TiO_2光阳极表面的沉积与敏化方法,特别是双官能团辅助自组装吸附法;总结了针对提高电子注入效率和减少复合的量子点表面修饰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QDSCs的电解质和对电极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无机半导体量子点 胶体量子点 双官能团辅助自组装 表面修饰
下载PDF
空气低温氧化原油产出气的爆炸极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维福 曹维政 +2 位作者 张虓雷 路遥 吴会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171,共6页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4、CO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4、CO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氧化后产出气中各组分比例进行调节,研究测定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被测气体爆炸极限以及最高允许氧含量。结果表明:按照产出气组分比例配制的混合气体,不会在油藏条件下发生爆炸;爆炸极限和最高允许氧含量随温度和压力条件改变而改变,高温低压条件易使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而低温高压条件混合气体不易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对混合气体的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低温氧化 原油氧化 爆炸极限 最高允许氧含量
下载PDF
两步互扩散法制备高性能CsPbCl_(3)薄膜紫外光电探测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炯桦 李一明 +4 位作者 石将建 吴会觉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4,共8页
紫外光电探测器无论在军用和民用上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CsPbCl_(3)作为钙钛矿家族中形成能最大,化学性能稳定的成员,在可见光盲区的紫外光电探测器中有着很大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CsPbCl_(3)薄膜难以制备的问题,发展了一种两步互... 紫外光电探测器无论在军用和民用上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CsPbCl_(3)作为钙钛矿家族中形成能最大,化学性能稳定的成员,在可见光盲区的紫外光电探测器中有着很大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CsPbCl_(3)薄膜难以制备的问题,发展了一种两步互扩散溶液法,通过控制前驱体PbCl2的形貌,成功地制备了CsPbCl_(3)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吸收光谱和X射线表征技术,证实了制备出的薄膜表面平整无孔洞、晶粒饱满和吸光度强。通过瞬态荧光和变激发光强的稳态荧光,揭示了薄膜具有载流子寿命长、缺陷态少等优异性能。最终构建出了响应度为0.75 A·W^(−1)的横向结构紫外光电探测器,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高性能CsPbCl_(3)薄膜紫外光电探测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bCl_(3) 紫外光电探测器 两步法 钙钛矿薄膜 高质量
下载PDF
原油空气氧化前后多环芳烃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桂玢 王艳芳 +2 位作者 张鑫 吴会觉 路遥 《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75-79,共5页
采用柱层析法对空气氧化前后的原油进行族组分分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测定其芳香烃组分,分析多环芳烃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烷基化多环芳烃占多环芳烃的含量从氧化前的71.5%增加到92.0%(175℃)和90.2%(225... 采用柱层析法对空气氧化前后的原油进行族组分分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测定其芳香烃组分,分析多环芳烃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烷基化多环芳烃占多环芳烃的含量从氧化前的71.5%增加到92.0%(175℃)和90.2%(225℃).轻质组分萘和菲的优势逐渐被重质组分艹屈取代.侧链少的多环芳烃比侧链多的更易氧化.氧化后,其他稠环化合物蒽、萤蒽、芘、苯并蒽含量降低,苯并萤蒽含量增加;苯并芘在175℃氧化后含量降低,而在225℃氧化后含量增加.与此同时,175℃氧化后生成了原油所不含有的三芳甾烃、联苯和苯并呋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空气氧化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 分析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Zn/Sn ratio in kesterite absorbers to boost 10% efficiency of Cu_2ZnSn(S,Se)_4 solar cells 被引量:2
5
作者 闵雪 石将建 +8 位作者 郭林宝 于晴 张朋朋 田庆文 李冬梅 罗艳红 吴会觉 孟庆波 武四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8-74,共7页
The Zn/Sn ratio in Cu_2ZnSn(S,Se)_4(CZTSSe)films has been regulated to control the composition-related phase,defect,and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for high performance kesterite solar cells.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The Zn/Sn ratio in Cu_2ZnSn(S,Se)_4(CZTSSe)films has been regulated to control the composition-related phase,defect,and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for high performance kesterite solar cells.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Zn/Sn ratio can slightly narrow the energy band gap to extend the light absorption range and improve the photocurrent.Optimal Zn/Sn ratio of 1.39 in CZTSSe film is obtained with the least secondary phase,the lowest defect density,and the longest charge recombination lifetime.Up to 10.1%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has been achieved by this composition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TSSe solar cell composition regulation defect suppression
原文传递
Impressive self-healing phenomenon of Cu_2ZnSn(S, Se)_4 solar cells
6
作者 于晴 石将建 +6 位作者 张朋朋 郭林宝 闵雪 罗艳红 吴会觉 李冬梅 孟庆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2-80,共9页
A study of the self-healing phenomenon of Cu_2ZnSn(S, Se)_4(CZTSSe) solar cells has shown more than 10% enhancement in cell performance after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a week, with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 A study of the self-healing phenomenon of Cu_2ZnSn(S, Se)_4(CZTSSe) solar cells has shown more than 10% enhancement in cell performance after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a week, with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open-circuit photovoltage(V_(oc)) and fill factor(F F). In addition, up to 10.45%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has been achieved.No obvious change in crystallinity, crystal phase, optical absorption or elemental distribution in the CZTSSe films was detected on examining the x-ray diffraction(XRD) pattern, Raman spectrum, ultraviolet-visible(UV-Vis), and TOF-SIMS.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the charge carrier concentration, charge radiative recombination, and band structure suggest that the enhancement in PCE stems mainly from a reduction in deep defects of the CZTSSe semiconductor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ZnSn(SSe)4 defects reduction SELF-HEALING
原文传递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S形伏安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石将建 卫会云 +7 位作者 朱立峰 许信 徐余颛 吕松涛 吴会觉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从理论模拟和实验角度研究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并着重探讨了由于界面电荷输运受限而产生的S形特征.理论模拟表明,当电池界面电荷输运速度逐渐降低时,出现界面电荷积累,影响电池输出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当电池的背接触,光... 本文从理论模拟和实验角度研究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并着重探讨了由于界面电荷输运受限而产生的S形特征.理论模拟表明,当电池界面电荷输运速度逐渐降低时,出现界面电荷积累,影响电池输出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当电池的背接触,光阳极等界面电荷输运速度受限时,即出现S形伏安特性,降低电池效率.然而,由于电子和空穴在界面输运性质方面的差异,以及电池中可能存在的独特的界面能带结构,不同界面电荷输运受限而产生的S形伏安曲线又各具特征,与电池内部实际的电荷分布以及输运方向有关.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存在的影响电荷输运的界面因素,进而为界面设计和界面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界面电荷输运 S形伏安特性
原文传递
NaCl对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君 路遥 +1 位作者 吴会觉 张鑫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采用旋滴法测定了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Ia水溶液与正庚烷的界面张力,用超微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水溶液中Ia的胶束扩散系数。结果发现,NaCl的加入能够使界面张力降低2倍左右,使Ia的胶束扩散系数变大;Ia浓度增大,胶束扩散系数变... 采用旋滴法测定了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Ia水溶液与正庚烷的界面张力,用超微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水溶液中Ia的胶束扩散系数。结果发现,NaCl的加入能够使界面张力降低2倍左右,使Ia的胶束扩散系数变大;Ia浓度增大,胶束扩散系数变小,而NaCl浓度增大,胶束扩散系数变大。这些变化说明NaCl的加入使得Ia胶束大小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NaCl的加入降低了Ia离子头基之间的静电斥力,使得Ia分子排列更加紧密,更有效降低了油水的界面张力,使胶束形状变小;同时胶束表面电荷得到中和,胶束的静电斥力相应减小,胶束流动性相应增加,从而表现出较大的胶束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 胶束扩散系数 界面张力
原文传递
锗掺杂/替位锌黄锡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啸 周家正 +5 位作者 郭林宝 吴会觉 石将建 李冬梅 罗艳红 孟庆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02-2214,共13页
锌黄锡矿(CZTS(e))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代表之一,以其原材料储量丰富、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CZTS(e)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效率,在光吸收层内引入掺杂或替位元素成为近年来CZTS... 锌黄锡矿(CZTS(e))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代表之一,以其原材料储量丰富、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CZTS(e)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效率,在光吸收层内引入掺杂或替位元素成为近年来CZTS(e)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众多掺杂或替位元素中,锗元素(Ge)对CZTS(e)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特别是器件的开路电压(Voc))的提升作用极为明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Ge掺杂或替位CZTS(e)太阳能电池(CZTS(e):Ge)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CZTS(e)太阳能电池高开路电压损耗(Vocdeficit,Voc-def)的根源、CZTS(e):Ge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以及Ge对CZTS(e)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对CZTS(e):Ge太阳能电池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相关深能级缺陷 形貌改善 缺陷钝化 抑制原子无序 Ge-Sn组分梯度
原文传递
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一价金属替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家正 徐啸 +5 位作者 段碧雯 石将建 罗艳红 吴会觉 李冬梅 孟庆波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318,共16页
铜锌锡硫硒(CZTSSe)电池具有组成元素丰度高且环境友好、光吸收系数高、带隙可调、高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CZTSSe电池最高认证效率为12.6%,与商品化铜铟镓硒(CIGS)电池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 铜锌锡硫硒(CZTSSe)电池具有组成元素丰度高且环境友好、光吸收系数高、带隙可调、高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CZTSSe电池最高认证效率为12.6%,与商品化铜铟镓硒(CIGS)电池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偏低.开压损耗是制约CZTSSe器件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吸收层带尾态和深能级缺陷及界面能级不匹配是开压损耗大的主因,而Cu-Zn无序引起的铜锌替位(CuZn)与锌锡替位(SnZn)缺陷又是影响带尾态的关键因素,因此,减少CuZn和SnZn缺陷有助于提升VOC.一价金属替位能有效改善带尾态、构建合适能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器件开压损耗问题.但是,有关一价金属替位如何影响CZTSSe电池性能,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概述.本文综述了基于一价金属替位方法CZTSSe电池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CZTSSe电池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制备工艺和关键材料等;其次,详细讨论一价金属替位的理论研究;再次,结合实验进展,重点讨论一价金属部分替位及完全替位CZTSSe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带尾态、界面缺陷和能带结构研究;最后,对一价金属替位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发展潜力等进行讨论和展望,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硒 CuZn反位缺陷 一价金属替位 晶体生长 带尾态
原文传递
铜锌锡硫硒太阳电池水性前驱体溶液中的配位调控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林宝 石将建 +9 位作者 于晴 段碧雯 徐啸 周家正 吴炯桦 李玉胜 李冬梅 吴会觉 罗艳红 孟庆波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738-746,M0004,共10页
水性前驱体溶液法在制备半导体薄膜材料,尤其是新型铜锌锡硫硒(CZTSSe)薄膜方面,极具成本和环保优势.本文利用巯基乙酸分子配体制备CZTSSe水性前驱溶液,并系统研究了该体系中的配位化学机制.通过去质子化过程,对金属-巯基乙酸的配位结... 水性前驱体溶液法在制备半导体薄膜材料,尤其是新型铜锌锡硫硒(CZTSSe)薄膜方面,极具成本和环保优势.本文利用巯基乙酸分子配体制备CZTSSe水性前驱溶液,并系统研究了该体系中的配位化学机制.通过去质子化过程,对金属-巯基乙酸的配位结构进行了调控,实现了金属阳离子与巯基阴离子充分配位,从而释放了亲水的羧基以形成稳定的水性溶液.最终,作者制备出了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2.3%(认证效率12.0%)的CZTSSe太阳电池,是目前非联胺体系中的最高效率.本工作是CZTSSe电池在溶液法制备上的一个显著进步,对于CZTSSe及其他金属硫化物光伏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电池 光伏电池 铜锌锡硫硒 巯基乙酸 金属硫化物 金属阳离子 配位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原子无序和深缺陷态分析铜锌锡硫硒太阳能电池效率损失的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碧雯 石将建 +3 位作者 李冬梅 罗艳红 吴会觉 孟庆波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2期2371-2396,共26页
铜锌锡硫硒(CZTSSe)是具有前景的薄膜光伏材料,但目前其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受限于较大的开路电压损失.近年来,研究者们对CZTSSe太阳能电池效率损失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本综述对有关CZTSSe太阳能电池效率损... 铜锌锡硫硒(CZTSSe)是具有前景的薄膜光伏材料,但目前其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受限于较大的开路电压损失.近年来,研究者们对CZTSSe太阳能电池效率损失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本综述对有关CZTSSe太阳能电池效率损失的潜在机理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讨论了CZTSSe材料中原子无序和深能级缺陷态的特征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协同效应以辅助理解吸收层中缺陷态相关的电荷损失.此外,总结了缺陷态识别和调控的实验方法,并试图找到可导致CZTSSe中极短的少子寿命的关键缺陷态.通过全面和辩证地理解CZTSSe太阳能电池的缺陷特性,我们相信在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电池效率将很快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电池效率 开路电压 铜锌锡硫硒 缺陷态 少子寿命 深能级缺陷 吸收层
原文传递
原位制备MoO_3薄膜提高铜锌锡硫硒太阳能电池背界面接触性能(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闵雪 郭林宝 +6 位作者 于晴 段碧雯 石将建 吴会觉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6期797-802,共6页
在空气中对钼基底进行退火处理,在钼表面形成MoO_3薄层.该MoO_3薄膜能有效抑制过厚Mo(S,Se)_2的形成.研究发现, MoO_3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350°C形成的MoO_3厚度最为合适,既能够有效降低Mo(S,Se)_2的厚度,又不影响吸收层... 在空气中对钼基底进行退火处理,在钼表面形成MoO_3薄层.该MoO_3薄膜能有效抑制过厚Mo(S,Se)_2的形成.研究发现, MoO_3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350°C形成的MoO_3厚度最为合适,既能够有效降低Mo(S,Se)_2的厚度,又不影响吸收层和钼电极接触,器件最高效率达到10.58%.这种方法不会引入其他杂质元素,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 太阳能电池 接触性能 原位制备 薄膜 铜锌 钼电极 退火处理
原文传递
调控钙钛矿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电场性质以提高工作稳定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将建 李一明 +4 位作者 李玉胜 吴会觉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536-544,M0003,共10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5%.然而,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性能衰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快速商业化过程.研究表明,电场驱使下的离子迁移是影响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5%.然而,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性能衰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快速商业化过程.研究表明,电场驱使下的离子迁移是影响电池稳定性的一个本征因素.本文从异质结设计的角度,提出在n型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光吸收层间引入高掺杂p型半导体层,构建n-p^(+)-钙钛矿-空穴传输层结构的异质结电池.该异质结电池的内建电场被限制在电子传输层和p^(+)层内,而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保持中性状态.钙钛矿层内几乎不存在电场,外部偏置电压也不会施加在钙钛矿层上,由此消除了钙钛矿离子迁移的电场驱动力.更重要的是,该异质结电池可以保持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且p^(+)层材料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缺陷密度和迁移率等性质具有较大的容忍性.本文从材料和异质结结构设计角度为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提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转换效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异质结电池 离子迁移 空穴传输层 商业化过程 缺陷密度 偏置电压
原文传递
基于超小层间距和纳米通道的阴离子层状钙钛矿Cs2Pb(SCN)2I2的高效光电转换
15
作者 李一明 石将建 +3 位作者 吴会觉 罗艳红 李冬梅 孟庆波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期61-72,共12页
硫氰酸根阴离子(SCN)钙钛矿材料由于拥有独特的晶格和电子性能使其成为光电应用中诱人的二维(2D)材料系统.由此,我们研究了2D结构Cs2Pb(SCN)2I2材料的光伏和光电探测性能.与常规的阳离子2D钙钛矿材料相比,Cs2Pb(SCN)2I2具有极小的层间... 硫氰酸根阴离子(SCN)钙钛矿材料由于拥有独特的晶格和电子性能使其成为光电应用中诱人的二维(2D)材料系统.由此,我们研究了2D结构Cs2Pb(SCN)2I2材料的光伏和光电探测性能.与常规的阳离子2D钙钛矿材料相比,Cs2Pb(SCN)2I2具有极小的层间间距和额外的层间纳米通道,从而大大提高了电荷传输能力.对比所有基于长链阳离子的单纯2D钙钛矿器件,以Cs2Pb(SCN)2I2作为光吸收层的平面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表现出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基于Cs2Pb(SCN)2I2的光电探测器表现出更高的光电探测EQE、开/关比、响应度、探测率、响应速度、偏振灵敏度以及更优异的光电稳定性.所有这些出色的光电特性为SCN钙钛矿材料在更丰富的光电应用领域(例如:场效应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等)提供了巨大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根 光电应用 场效应晶体管 光电探测 发光二极管 光电转换效率 纳米通道 电子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