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zk1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1
作者 贺春萍 翟纯鑫 +4 位作者 吴贺 梁艳琼 谭施北 吴伟怀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具广谱拮抗、促生和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根际益生菌。为了全面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养分和促进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本研究以Czk1为研究对象,以鸡粪为底肥,分别利用玉米秸秆、菌糠、椰糠堆肥为原料,采用液固两相发酵工艺,以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总数和芽孢数,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明确Czk1固体发酵物料的配方、工艺参数和培养条件。得出Czk1固体发酵的最优条件:最佳原料为菌糠鸡粪堆肥,Czk1接种重量为10%,黄豆粉添加量为10%,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h,在此条件下,Czk1菌株中的芽孢活菌数量总量可以达到8.63×10^(8)CFU/g,芽孢数为8.37×10^(8)CFU/g。其次,发酵效果较佳的原料为秸秆鸡粪堆肥,Czk1接种量为10%,添加5%黄豆粉,40%含水量,发酵温度为37℃,翻抛1次/72 h,此条件下,Czk1接种菌株中的活菌数量总量可达到6.53×10^(8)CFU/g,芽孢数为5.97×10^(8)CFU/g;另外,在此配方条件下再添加30%菌糠,Czk1菌株的活菌数量总量及芽孢数分别可达到8.70×10^(8)CFU/g和6.90×10^(8)CFU/g。4种发酵生物肥原料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其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鸡粪为原料其pH、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最高,碳氮比最低,氮、磷、钾总含量均高于秸秆、椰糠和菌糠;秸秆为原料其电导率、有机质含量最高;椰糠为原料其全氮含量最高,菌糠为原料碳氮比最高。不同鸡粪与菌糠、秸秆及椰糠组合的生物有机肥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80%。因此,枯草芽孢杆菌Czk1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选择合适的发酵生产条件可将农业废弃物制备出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固体发酵 发酵工艺优化 生物有机肥 芽孢产量
下载PDF
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比较分析
2
作者 张亚玲 付忠举 +7 位作者 李雪 孙宇佳 赵羽涵 顾欣怡 王艳霞 靳学慧 吴伟怀 华丽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94,共17页
【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 【目的】明确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菌,为水稻穗腐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的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采集水稻穗腐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纯化到568个菌株,对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13个水稻主要生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分析其优势菌株及致病特征。【结果】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和镰孢菌属3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10%、83.43%和15.47%,链格孢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海南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毛色二孢属及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1.62%、89.47%、0.81%、1.62%和6.48%,镰孢菌属为该省份的优势菌种。四川省水稻穗腐病病原有弯孢菌属、链格孢属、镰孢菌属、黑孢霉属、蠕孢菌属5类,分别占总病原菌数的23.57%、13.47%、22.86%、16.43%和23.57%,无优势菌种。根据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差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3个菌株,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及科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水稻穗腐病的致病菌有弯孢菌属的新月弯孢(Curvularialunata),链格孢属的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链格孢(A.alternata)、芸薹链格孢(A.brassicae),镰孢菌属的拟轮枝镰孢(Fusariumverticillioides)、新知镰孢(F.andiyazi)、木贼镰孢(F.equiseti)、变红镰孢(F.incarnat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黑孢霉属的稻黑孢(Nigrosporaoryzae)、球黑孢霉(N.sphaerica),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theobromae)及蠕孢菌属的嘴突凸脐蠕孢(Exserohilumrostratum)。分别于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接种穗腐病致病菌,发现无论是粳稻还是籼稻品种,海南省致病菌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接种后平均病情指数均高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黑龙江和四川省的致病菌在抽穗扬花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略低于孕穗期接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结论】中国黑龙江、四川和海南省稻作区水稻穗腐病致病菌具有多样性,黑龙江省以链格孢属为优势菌种,海南省以镰孢菌属为优势菌种,四川省优势菌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腐病 真菌病原 优势致病菌
下载PDF
剑麻专用肥对石漠化山区剑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陈河龙 何如 +6 位作者 刘萍 黄兆雪 谭施北 吴伟怀 习金根 陈涛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 石漠化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剑麻具备耐瘠薄、耐旱、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石漠化山区产业扶贫的较好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剑麻新增叶片数、叶长和鲜叶产量随专用肥施入量增加而增加,每株剑麻施用专用肥量为200 g时,鲜叶产量、经济效益最高。该结论为石漠化山区剑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山区 剑麻专用肥 生长 鲜叶产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2株有效抑制剑麻斑马纹病菌的生防细菌鉴定
4
作者 侯会霞 郑肖兰 +4 位作者 易克贤 习金根 李慧 吴伟怀 陈河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剑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导致剑麻出现叶斑、茎腐和轴腐的症状,对剑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为主,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 剑麻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nicotianae)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导致剑麻出现叶斑、茎腐和轴腐的症状,对剑麻纤维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为主,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但是农业防治人工成本高,工人操作技术参差不齐;抗病育种难度大,周期长;化学防治受剑麻叶片表面带有蜡质层的影响,存在药液不易吸附的问题,而且大量施药也容易造成病原抗药性提高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发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生防菌资源,探索综合防控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烟草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五点对峙法筛选,获得2株生防菌PpHyHNCJ2和PpHyHNCJ5,其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5.92%和83.10%。通过对烟草疫霉菌菌丝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均抑制了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生防菌对峙的烟草疫霉菌出现菌丝体膨大增粗、分枝畸形、缠绕等现象。基于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进一步研究显示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均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很好地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a)、大豆疫霉菌(P.sojae)、瓜疫霉菌(P.melonis)、棕榈疫霉菌(P.palmivora)、豇豆疫霉菌(P.vign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等11种病原菌的生长。此外,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具有解有机磷能力、解无机磷能力、解钾能力、固氮能力和产铁能力,可为作物的良好生长提供条件。结果表明,菌株PpHyHNCJ2和PpHyHNCJ5对剑麻斑马纹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潜力,可为剑麻斑马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斑马纹病 烟草疫霉菌 生防菌 促生特性
下载PDF
咖啡叶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吴伟怀 刘宝慧 +5 位作者 汪全伟 鹿鹏鹏 贺春萍 梁艳琼 黄兴 易克贤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1-7,15,共8页
由专性寄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的咖啡叶锈病是小粒种咖啡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建立高效、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对于该病害的快速鉴定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咖啡叶锈病菌ITS序列保守区域设计该病原菌的单... 由专性寄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的咖啡叶锈病是小粒种咖啡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建立高效、准确的分子检测技术对于该病害的快速鉴定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咖啡叶锈病菌ITS序列保守区域设计该病原菌的单管巢式引物对,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外引物与内引物退火温度后,进一步对单管巢式PCR检测反应体系的内、外引物浓度、dNTPs浓度、以及rTaq酶用量等4个关键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从而建立高效的单管巢式PCR检测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咖啡叶锈病菌单管巢式PCR外引物HvF1/HvR1、内引物HvF2/HvR2的最佳退火温度分别为63℃与52℃。正交试验显示,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分别为:10×rTaq Buffer 2.5μL,2.5 mmol/L dNTPs 3.2μL,rTaq DNA Polymerase(5 U/μL)1.8μL,7μmol/L的HvF2/HvR2各1μL,1nmol/L的HvF1/HvR1各1μL,模板DNA1μL,ddH207.5μL。所建立的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具有高度特异性,能从含有咖啡叶锈病菌DNA模板中检测出特异性条带,而其他供试的非咖啡叶锈病菌DNA模板中扩增不出任何条带。该检测技术体系的最低检测限为5 fg/μL,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采集的22份早期疑似病样经检测鉴定均含有咖啡驼孢锈菌。本试验建立的单管巢式检测技术可用于咖啡叶锈病菌的快速鉴定,可用于病害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叶锈病 驼孢锈菌 单管巢式PCR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Czk1脂肽物质对橡胶树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贺春萍 樊兰艳 +4 位作者 吴贺 梁艳琼 吴伟怀 李锐 郑服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4,共9页
白粉病和炭疽病是影响天然橡胶生产的重要病害。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脂肽物质对橡胶树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抑制作用,以橡胶种苗‘热研7-33-97’为试验材料,通过共培养法研究菌株Czk1脂肽粗提物对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 白粉病和炭疽病是影响天然橡胶生产的重要病害。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脂肽物质对橡胶树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抑制作用,以橡胶种苗‘热研7-33-97’为试验材料,通过共培养法研究菌株Czk1脂肽粗提物对橡胶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采用脂肽粗提物和孢悬液法进行离体和盆栽试验评价其对橡胶树炭疽病和白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zk1脂肽类粗提物可导致橡胶树炭疽病菌菌丝畸形和断裂,抑制病菌的最低质量浓度为40 mg·L^(-1),抑制其分生孢子萌发EC_(50)值为3.80 mg·L^(-1);40 mg·L^(-1)的Czk1脂肽类粗提物对橡胶树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68.84%。脂肽粗提物质量浓度在1000 mg·L^(-1)时,可使盆栽和离体试验中炭疽病发病率降低43.40%和49.90%,同时亦使白粉病病情指数降低32.60和21.60,对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45.60%。由此表明,菌株Czk1脂肽物质能有效降低橡胶树炭疽病和白粉病发病率、抑制病菌生长并延缓病情的扩展,具有防治橡胶树叶部病害的良好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脂肽类化合物 橡胶树炭疽病 橡胶树白粉病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黑龙江省和海南省PWL基因家族在稻瘟病菌中的分布及变异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瑞 赵羽涵 +6 位作者 付忠举 顾欣怡 王艳霞 靳学慧 杨莹 吴伟怀 张亚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4,共11页
【目的】了解不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群体中PWL基因家族的分布和变异特征,为研究不同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特异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参考NCBI中公布的无毒基因序列分别对PWL基因家族的启动子区和CDS区设计特异... 【目的】了解不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群体中PWL基因家族的分布和变异特征,为研究不同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特异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参考NCBI中公布的无毒基因序列分别对PWL基因家族的启动子区和CDS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共8对,对2020年采自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不同地区的397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提取DNA,进行无毒基因的PCR扩增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从检测结果中分别选取囊括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NCBI中相应无毒基因启动子区和CDS区的碱基与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PCR电泳检测结果中,PWL1在所有菌株中均未检测出;PWL2、PWL3和PWL4在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中均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说明这3种基因在两省中均有分布并分别存在不同的分布频率与变异类型。其中PWL2在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中分布频率最高,分别为98.14%和100%;PWL3和PWL4在两省中的分布频率具有显著差异,这2种基因在黑龙江菌株中频率分别为89.30%和82.79%,而在海南菌株中均为5.49%。通过对无毒基因组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组合类型可分为6种,分别为PWL(f)、PWL2、PWL3、PWL2+PWL3、PWL2+PWL4、PWL2+PWL3+PWL4。其中黑龙江菌株含有所有组合类型,海南菌株仅含有2种,说明黑龙江菌株与海南菌株相比无毒基因型种类较为丰富。通过对PWL基因家族的PCR产物测序发现,PWL基因家族在启动子区和CDS区变异位点丰富,以点突变和缺失为主要变异类型划分为9种,且不同群体来源菌株的变异类型具有特异性和一致性。其中PWL2检测出5种变异类型PWL2-(1,2,3,4,5),碱基序列变化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错义突变;PWL3和PWL4分别检测出2种变异类型,分别为PWL3-(1,2)和PWL4-(1,2),均发生移码突变使后面氨基酸发生变化。【结论】不同群体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中PWL基因家族的分布和变异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且变异位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PWL基因家族 变异 无毒基因 黑龙江省 海南省
下载PDF
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稻瘟病菌中AVR-Pita家族的分布及变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瑞 赵羽涵 +4 位作者 顾欣怡 王艳霞 靳学慧 吴伟怀 张亚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80,共15页
【目的】通过检测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不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群体中AVR-Pita家族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特征,了解其变异类型的致病表型,为区域内抗病种质的筛选与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考NCBI中公布的AVR-Pita家族序列分... 【目的】通过检测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不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群体中AVR-Pita家族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特征,了解其变异类型的致病表型,为区域内抗病种质的筛选与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考NCBI中公布的AVR-Pita家族序列分别对启动子区和CDS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共6对,对2020年采自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不同地区的39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检测结果,分别选取囊括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中相应的碱基与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水稻抗性单基因系,对不同变异类型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无毒功能验证。【结果】在PCR电泳检测结果中,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携带所有待测基因,分布广泛且检出频率较高;而海南省稻瘟病菌菌株中仅携带AVR-Pita1和AVR-Pita2,并以低频率集中存在。无毒基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复杂多样,携带的基因型种类较海南菌株丰富。PCR产物测序检测结果显示,AVR-Pita家族以点突变、插入和缺失为主要变异类型划分为19种,且不同稻瘟病菌群体来源的菌株,其变异类型具有特异性。AVR-Pita1检测出10种变异类型,其中AVR-Pita1-(1-5)为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的变异类型,AVR-Pita1-(6-10)为海南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对这10种变异类型经功能验证后发现,无毒功能均已丧失。AVR-Pita2检测出8种变异类型,其中AVR-Pita2-(1-4)为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AVR-Pita2-(5-8)为海南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经功能验证后发现,无毒功能均已丧失。AVR-Pita3在黑龙江省仅检测出1种变异类型AVR-Pita3-1。【结论】黑龙江和海南稻瘟病菌群体中AVR-Pita家族均为突变后的等位基因型存在,经致病性鉴定后,检测出的所有突变类型均不能被相对应抗性基因Pi-ta和Pi-ta2所识别,表现为感病。因此,抗性基因Pi-ta和Pi-ta2在黑龙江省和海南省对稻瘟病的抗病育种与利用过程中可聚合其他抗性基因应用来保证品种抗病性。同时,不同地理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群体中AVR-Pita家族的分布和变异类型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AVR-Pita家族 变异 无毒基因 黑龙江省 海南省
下载PDF
剑麻“3414”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施北 习金根 +3 位作者 陈河龙 黄兴 吴伟怀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剑麻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剑麻科学精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N_(2)P_(2)K_(2)处理收获叶片数和鲜叶产量均最高,其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63.9、71.1、310.1 kg/hm^(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剑麻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剑麻科学精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N_(2)P_(2)K_(2)处理收获叶片数和鲜叶产量均最高,其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63.9、71.1、310.1 kg/hm^(2),比例为1.0∶0.4∶1.9。试验区土壤N、P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土壤K含量处于低水平;叶片N含量偏高,P含量适宜,而K含量偏低,说明钾素是限制该区域剑麻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叶片收获,不同处理平均N、P、K带走量分别为273.4、29.0、292.8 kg/hm^(2)。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 126.2~141.0、P_(2)O_(5)59.0~65.8、K_(2)O 252.7~280.6 kg/hm^(2),折尿素274.3~306.5 kg/hm^(2),过磷酸钙368.8~411.3 kg/hm^(2),氯化钾421.1~467.7 kg/hm^(2),平均分别为N 133.6 kg/hm^(2)、P_(2)O_(5)62.4 kg/hm^(2)、K_(2)O 266.7 kg/hm^(2),N∶P_(2)O_(5)∶K_(2)O=1.0∶0.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肥料 3414试验 推荐施肥
下载PDF
中国剑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陈河龙 何如 +6 位作者 谭施北 吴伟怀 习金根 梁艳琼 陈涛 黄兴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18-21,共4页
剑麻是热区重要的纤维作物,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本文在阐述产业现状基础上,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展望发展趋势,探讨发展对策,从而为热区剑麻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促进... 剑麻是热区重要的纤维作物,用途广泛,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本文在阐述产业现状基础上,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展望发展趋势,探讨发展对策,从而为热区剑麻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促进热区剑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 剑麻 发展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咖啡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陆英 吴伟怀 +3 位作者 黄兴 贺春萍 梁艳琼 易克贤 《热带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咖啡叶枯病是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咖啡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集具有咖啡叶枯病典型症状的咖啡叶片,通过对病原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rDNA-ITS、β-tublin、EF1-α基因的... 咖啡叶枯病是制约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咖啡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集具有咖啡叶枯病典型症状的咖啡叶片,通过对病原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rDNA-ITS、β-tublin、EF1-α基因的序列比对,采用菌丝生长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咖啡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有性态为Diaporthe tulliensis)和2种类型的分生孢子(α和ß分生孢子),α分生孢子为单细胞,长4~6μm,宽2~3μm,呈卵形至椭圆形,内含1~2个油滴;ß分生孢子呈线性一端呈钩状,长20~30μm。菌株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致死温度为55℃,最适pH为6,黑暗条件对菌丝生长更为有利,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叶枯病 橡胶生拟茎点霉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海南稻作区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监测与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危艺可 王倩 +4 位作者 吴伟怀 陆英 贺春萍 梁艳琼 易克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4,共8页
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 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海南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及多样性,本研究从海南稻作区采集穗茎瘟病样,通过单孢分离获得100株稻瘟病菌株。利用AvrPik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病原菌DNA,所得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从100株菌株中鉴定出AvrPik_A、AvrPik_B、AvrPik_D、AvrPik_E和AvrPik_F共5种等位基因类型。其中AvrPik_D类型最多,出现频率为50.00%;其次为AvrPik_E类型,出现频率为32.08%;第三为AvrPik_B类型,出现频率为8.49%。在AvrPik等位基因核苷酸多样性方面,非信号肽区域多样性要明显高于信号肽区域。就群体受到的选择压而言,南繁种植区与常规种植区的稻瘟病菌群体的Ka/Ks值均大于1,分别为2.7031和1.2366,表明,无论是南繁区还是常规种植区,AvrPik等位基因均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压,且南繁区群体受到的选择压更强。上述5种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中菌株20MG48(AvrPik_F)长势最快,其产孢量却最少。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海南稻作区AvrPik等位基因的群体结构,为本稻作区抗性品种的布局以及抗瘟育种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AvrPik等位基因 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咖啡驼孢锈菌致病类型鉴定和分析
13
作者 李乐 易克贤 +4 位作者 吴伟怀 Vítor Manuel Pinto Várzea Ana Paula Pereira Maria do Céu Machado Lavado da Silva 唐天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5-763,共9页
【目的】研究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由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Berk.et Br.)引起的咖啡黄锈病(coffee leaf rust,CLR)致病类型,对保护中国咖啡种质资源以及指导主栽区抗性品种的布局和选育具有重要... 【目的】研究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由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 Berk.et Br.)引起的咖啡黄锈病(coffee leaf rust,CLR)致病类型,对保护中国咖啡种质资源以及指导主栽区抗性品种的布局和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分布在中国咖啡主栽区4个具有代表性的咖啡种质资源圃CLR病样,在超感病基因型寄主上进行扩繁及单孢分离,在特定基因型寄主上对咖啡驼孢锈菌的毒力基因进行鉴定,并推导出相应的致病类型。【结果】57份样品中,有42份样品(占73.68%)被成功扩繁,有27份样品(占64.29%)被保存。根据样品信息录入23个CIFC条目,共鉴定出3种致病类型:XXXⅦ(v_(2,5,6,7,9)),占86.96%,为优势致病类型;New race(v_(2,5,6,7)),占8.69%,为在中国种质资源圃CLR调查的首次报道;XXXIV(v_(2,5,7,9)),占4.35%。【结论】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驼孢锈菌群体遗传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原有致病类型已渗入位于主栽区内的种质资源圃,并在基因型相近的寄主上加速进化;新的致病类型在主栽区内的咖啡基地和种质资源圃之间随机流动,并对当前主栽品种的抗性造成威胁。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咖啡种质资源圃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CLR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咖啡驼孢锈菌 种质资源圃 致病类型 毒力基因
下载PDF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与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吴伟怀 王玲 +2 位作者 程贯忠 朱有勇 潘庆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5-680,共6页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和云南省各40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0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5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9个宗谱,宗谱频率为22.5%;云南群体16个宗谱,宗谱频率为40.0%,由此说...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和云南省各40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0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5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9个宗谱,宗谱频率为22.5%;云南群体16个宗谱,宗谱频率为40.0%,由此说明,后者比前者的遗传多样性高。有趣的是,在25个宗谱中并不存在两个群体共有的宗谱,由此推测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特异性或异质性。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日本和IRRI的3套鉴别品种分别对80个供试菌株进行了致病型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3套鉴别品种中,广东群体分别被划分为16、30和20个致病型;而云南群体则分别被划分为12、31和16个致病型。由此说明,两个群体之间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差异并没有反映于致病型多样性上。但是,通过对两个群体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表明,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高度的致病型特异性,这一特性则充分地反映于两者的遗传特异性上。研究结果表明,从多样性和特异性这两方面来进行病原菌群体遗传宗谱和致病型结构分析可能更加合理和全面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分子遗传学 致病型结构 比较研究 广东株 云南株 群体遗传学 稻瘟病
下载PDF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与江苏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伟怀 王玲 +1 位作者 何艺郡 潘庆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28-1635,共8页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40个菌株和江苏省42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2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7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16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59.3%;江苏群体12个宗谱,其... 通过基于SRAP标记的分子指纹分析法对由广东省40个菌株和江苏省42个菌株构成的试验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取0.83时,82个供试菌株被分为27个宗谱;其中广东群体16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59.3%;江苏群体12个宗谱,其宗谱频率为44.4%,由此说明前者比后者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值得指出的是,在全部27个宗谱中,只有1个宗谱是两个群体共有的,由此推测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特异性。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日本和IRRI的三套鉴别品种分别对82个供试菌株进行了致病型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套鉴别品种上,广东群体分别被划分为16、30和20个小种(致病型),其小种频率分别为40.0%、75.0%和50.0%;而江苏群体则被分为8、23和11个小种,其小种频率分别为19.0%、54.8%和26.2%。由此说明广东群体的致病型多样性也比江苏群体的丰富;在两个群体之间致病型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多样性存在相关关系。此外,对两个群体的致病型特异性和优势小种的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两个群体之间存在高度的致病型特异性;优势小种的构成亦存在分明的差别。由此说明在两个群体之间致病型特异性与遗传结构特异性也是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的结果再一次说明,在进行有关病原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时,应该分别从遗传宗谱和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广东群体 江苏群体 分子遗传学 致病型多样性 致病型特异性 遗传多样性 遗传特异性
下载PDF
海南岛甘蔗病害种类初步调查 被引量:31
16
作者 吴伟怀 李锐 +2 位作者 贺春萍 郑肖兰 郑服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调查了海南省海口、儋州、澄迈、临高、屯昌、定安、白沙和昌江等8个市(县)甘蔗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发现海南岛甘蔗常见病害共14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病毒病害2种,寄生线虫病害3种。甘蔗鞭黑穗病、甘蔗赤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发生... 调查了海南省海口、儋州、澄迈、临高、屯昌、定安、白沙和昌江等8个市(县)甘蔗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发现海南岛甘蔗常见病害共14种。其中,真菌病害9种,病毒病害2种,寄生线虫病害3种。甘蔗鞭黑穗病、甘蔗赤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发生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病害 调查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伟怀 谢祖健 +3 位作者 贺春萍 郑肖兰 李锐 郑服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674-1678,共5页
通过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明确了该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28℃为最佳。中性或偏酸性、高湿度、氧气充足等条件,均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大。甘油、蔗糖、葡萄糖、甘露醇、乳糖等5... 通过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明确了该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28℃为最佳。中性或偏酸性、高湿度、氧气充足等条件,均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大。甘油、蔗糖、葡萄糖、甘露醇、乳糖等5种碳源以及L-脯氨酸、L-酪氨酸、硝酸钠、L-天冬氨酸、硫酸铵、L-谷氨酰胺等6种氮源均有利于甘蔗黑穗菌冬孢子的萌发。2种供试药剂的各浓度中,均是三唑酮的萌发率低于五氯硝基苯的,即三唑酮的抑制效果要好于五氯硝基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菌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菌基础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伟怀 郑肖兰 +2 位作者 李锐 陈文坚 贺春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388-1392,共5页
对甘蔗黑穗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28℃最为适宜。中性或偏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菌落生长。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不大。在碳氮源... 对甘蔗黑穗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28℃最为适宜。中性或偏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菌落生长。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不大。在碳氮源方面,蔗糖、乳糖、淀粉、L-鼠李糖、甘油等5种碳源,以及硝酸钠、L-天冬氨酸、乙酸铵等3种氮源均有利于甘蔗黑穗病菌菌落生长,碳源以甘油为最好,氮源则以L-天冬氨酸与乙酸铵为最好。该病原菌冬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剑麻斑马纹病菌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伟怀 梁艳琼 +7 位作者 郑金龙 习金根 郑肖兰 李锐 刘巧莲 张驰成 贺春萍 易克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04-2209,共6页
以寄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ppg1~pppg5等5个基因c DNA序列为参考,设计基因编码区特异性引物。利用5对引物分别对剑麻斑马纹病菌进行分子检测以及基因同源克隆。通过此方法首次从剑麻斑马纹病菌中获得了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并... 以寄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ppg1~pppg5等5个基因c DNA序列为参考,设计基因编码区特异性引物。利用5对引物分别对剑麻斑马纹病菌进行分子检测以及基因同源克隆。通过此方法首次从剑麻斑马纹病菌中获得了5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并分别命名为Szpg1~Szpg5。检测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普遍存在于被检测剑麻斑马纹病菌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对应基因之间存在核苷酸序列差异,由此导致个别氨基酸的差异,甚至提前终止。由此推测,Szpg1~Szpg5基因与pppg1~pppg5在功能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斑马纹病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香蕉组培苗变异的原因、防止及其利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伟怀 郑肖兰 郑服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香蕉组培苗 热带经济作物 原因 变异 综述 香蕉产业 组培技术 年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