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探索和发展中非经贸合作
1
作者 吴伟航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90-95,共6页
本文阐述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国际环境 ,经贸发展巨大潜力 .为保持中非经贸长期稳定发展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多元化中非经贸合作 ,提出了若干建议 .
关键词 全方位 多元化 经贸合作 中国 非洲 21世纪
下载PDF
松辽坳陷盆地水侵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地球物理响应 被引量:45
2
作者 王建功 王天琦 +4 位作者 张顺 王占国 刘彩燕 韩小强 吴伟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综合利用井筒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岩心资料和薄片鉴定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英台—他拉哈地区青一、二段湖底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湖底扇由英台扇三角洲前缘相带的砂体整体滑塌并近距离搬运所形成,形成过程具多期次性。湖底扇具有敏... 综合利用井筒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岩心资料和薄片鉴定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英台—他拉哈地区青一、二段湖底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湖底扇由英台扇三角洲前缘相带的砂体整体滑塌并近距离搬运所形成,形成过程具多期次性。湖底扇具有敏感的地震响应。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地震动力学参数提取、等时切片、储层反演等综合手段,精细刻划了砂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湖底扇在平面上叠加连片,空间上呈透镜体展布;湖底扇具有较大油气勘探潜力,勘探目标以岩性油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 湖底扇 沉积特征 地球物理响应 岩性油藏
下载PDF
地震切片技术在安达工区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雷明 王建功 +3 位作者 刘彩艳 史忠生 韩小强 吴伟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8-422,共5页
地震切片包括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和地层切片,是目前全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的常用手段。本文从实际资料应用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三种类型地震切片的地球物理涵义、地质意义、使用特点和适用条件,在细分层、高精度等时对比层序地层格架下,利用... 地震切片包括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和地层切片,是目前全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的常用手段。本文从实际资料应用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三种类型地震切片的地球物理涵义、地质意义、使用特点和适用条件,在细分层、高精度等时对比层序地层格架下,利用关键井测井曲线等资料约束,应用沿层切片与地层切片技术,识别并刻画了大庆滨北安达工区上白垩统嫩江组一段两期次的水下分流河道平面展布形态及规模,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同时也认识到:由于地层切片是两个相邻界面间根据厚度按等比例关系内插出的一系列界面,在垂向上展布的地层形态基本上与子波反映的形态一致,因此地层切片超越了层拉平的概念,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地震切片作为单一技术需要加强适用条件的分析,并且要与其他的地质、地球物理技术配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达工区 层序地层格架 地震沉积学 水平切片 沿层切片 地层切片 河道识别
下载PDF
双侧向测井裂缝参数解释在伊朗Aran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先伟 吴伟航 +1 位作者 李小刚 夏铭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3期89-94,共6页
中伊朗盆地Kashan区块Aran油田第三系库姆组为一套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且裂缝发育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钻探取心和成像测井资料观察是了解储层天然裂缝是否发育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但成本昂贵。在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裂缝时,双... 中伊朗盆地Kashan区块Aran油田第三系库姆组为一套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且裂缝发育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钻探取心和成像测井资料观察是了解储层天然裂缝是否发育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但成本昂贵。在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裂缝时,双侧向测井具有较强的聚焦能力,它对于探测高阻层裂缝特别有效。该文在前人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值模拟及反演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裂缝性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来估算库姆组C4亚段裂缝参数,并将结果与岩心、成像测井、试油资料对比验证,表明该方法较为准确地评价了研究区裂缝性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向测井 碳酸盐岩 裂缝性储层 裂缝参数解释 Aran油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 被引量:7
5
作者 吴琳华 吴伟航 +1 位作者 刘红梅 孙考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方法建立测定人体血浆中甘草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Nova-PakC18柱(150mm×3.9mm,4μm),流动相:2%醋酸-乙腈(45∶5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采静脉血,测定不同时间的...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方法建立测定人体血浆中甘草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Nova-PakC18柱(150mm×3.9mm,4μm),流动相:2%醋酸-乙腈(45∶5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采静脉血,测定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甘草次酸血药浓度在53~106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6.67%,日内、日间RSD均小于7%。结论本法适用于人体内甘草次酸的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次酸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生烃灶独立性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雷明 王建功 +4 位作者 王天琦 史忠生 刘彩艳 韩小强 吴伟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7,共7页
安达凹陷毗邻松辽盆地北部的三肇凹陷,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近年安达凹陷中浅层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多年来,油源问题制约着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本文通过平衡剖面方法,开展安达凹陷与其南部三肇凹陷、北部黑鱼泡凹陷、西... 安达凹陷毗邻松辽盆地北部的三肇凹陷,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近年安达凹陷中浅层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多年来,油源问题制约着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本文通过平衡剖面方法,开展安达凹陷与其南部三肇凹陷、北部黑鱼泡凹陷、西面大庆长垣、东面明水阶地等周边构造带演化关系的对比研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提出安达向斜在构造上是一个独立的凹陷,具备形成独立生烃灶的次级含油气系统。在此基础上,指出安达凹陷西部、北部构造带具有极大勘探潜力,其中断层—岩性油气藏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安达凹陷 独立生烃灶 平衡剖面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塔中西北部上奥陶统丘状地震反射异常体的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国强 鲁惠丽 +4 位作者 武恒志 李国蓉 刘树根 阎相宾 吴伟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富含礁滩沉积体,由于礁体具有丘状外形,因此人们普遍将其北西部台缘外带的丘状地震反射体解释为生物礁。本文通过地震地质综合分析,认为上奥陶统生物礁个体较小,其厚度小于1/8波长,宽度小于1个菲涅尔带半径,...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富含礁滩沉积体,由于礁体具有丘状外形,因此人们普遍将其北西部台缘外带的丘状地震反射体解释为生物礁。本文通过地震地质综合分析,认为上奥陶统生物礁个体较小,其厚度小于1/8波长,宽度小于1个菲涅尔带半径,在常规地震资料中不能直接辨别,真正的礁滩沉积体总是隐伏于代表大套灰岩层顶面的极强反射波(T74)及其之下的1 ̄2个弱反射波之中。那些位于极强反射波(T74)之上,内部为低频强振幅层状反射波结构的丘状体,其地层结构表现为灰岩(或泥质灰岩)与泥岩互层,为低能与高能过渡带的沉积环境的产物,内含礁滩沉积体的概率也很低。精细解释表明,此类丘状体是低倾角逆断层构造、斜坡滑塌堆积及浊积扇等非礁滩沉积体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奥陶系 丘状地震反射异常体 生物礁 断层构造
下载PDF
不同产地仙鹤草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琳华 吴伟航 +4 位作者 王晔 孙考祥 刘红梅 王智勇 纪宏宇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4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应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仙鹤草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比较。方法 :HypersilODS分析柱 ,乙腈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建立不同产地仙鹤草HPLC指纹图谱。结论 :不同产地的仙鹤草药材显示了共有峰及各自的特征峰 。
关键词 仙鹤草 指纹图谱 对比研究 中药
下载PDF
改进的构造曲率法在伊朗卡山地区Aran背斜库姆组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仕虎 李小刚 +2 位作者 陈刚 吴伟航 李先兵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Aran背斜是伊朗卡山区块主要勘探目标,前期勘探已揭示其目的层库姆组C4亚段为一套典型的裂缝性储层.在Aran背斜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基础之上,利用并改进构造线曲率法,五点二次拟合法,对贯穿该构造的276条剖面开展了曲率计算,并编制了C... Aran背斜是伊朗卡山区块主要勘探目标,前期勘探已揭示其目的层库姆组C4亚段为一套典型的裂缝性储层.在Aran背斜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基础之上,利用并改进构造线曲率法,五点二次拟合法,对贯穿该构造的276条剖面开展了曲率计算,并编制了C4段顶最大曲率平面分布图.结合断裂系统分布,总结出该构造裂缝发育主要分布在背斜的长轴、高点及北西倾伏端,依据曲率值分布,将该背斜划分为3个裂缝带,并依次对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裂缝发育分布规律.上述认识对该构造的进一步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山区块 库姆组C4亚段 构造曲率法 构造裂缝
下载PDF
哈尔滨市废水处理方向研究
10
作者 张思冲 吴伟航 马静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91-94,共4页
由于越来越复杂的工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断增加的城市污水也没有有效地治理,哈尔滨市地表水及地下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市废水处理方向进行研究,为哈尔滨... 由于越来越复杂的工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断增加的城市污水也没有有效地治理,哈尔滨市地表水及地下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市废水处理方向进行研究,为哈尔滨市废水治理与回收利用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废水处理 工业污水 污水资源化 污水排放量 废水回收利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地区上奥陶统礁滩沉积体地震识别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国 吴伟航 +4 位作者 武恒志 刘树根 钱一雄 陈强路 叶斌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6,共7页
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良里塔格组礁滩组合体的地震地层学研究,总结出礁滩发育带的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标志、初步圈定了分布范围,并建立退积式发育模式,进一步探讨构造古隆起、坡折带与礁滩发育带的关系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良里塔格组礁滩组合体的地震地层学研究,总结出礁滩发育带的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标志、初步圈定了分布范围,并建立退积式发育模式,进一步探讨构造古隆起、坡折带与礁滩发育带的关系及其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区碳酸盐岩台地及礁滩复合体的发育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控制,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内部发育北东、北西两个受局部隆起构造带控制的礁滩沉积相带,其中北东向浅滩发育带规模较大,向东延伸至塔中古隆起;受晚奥陶世早期持续海进影响,浅滩相带向古构造隆起顶部退积,平面分布范围向上缩小,良里塔格组中下部礁滩较发育,上部几乎不发育;由于研究区台地边缘带构造坡折幅度小,根据地震识别的礁滩沉积复合体可能主要是粒屑滩,台缘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和田河地区 奥陶系 粒屑滩 生物礁 坡折带
下载PDF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与全胃Roux-en-Y吻合术对大鼠水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杰 蔡志聪 +5 位作者 杨为锦 林楠 吴伟航 林丽 林晨 王瑜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0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uodenal jejunal bypass,DJB)与全胃Roux-en-Y吻合术(Roux-en-Y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RYTG)对SD大鼠水钠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SD大鼠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与全胃Roux-en-Y吻合术...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uodenal jejunal bypass,DJB)与全胃Roux-en-Y吻合术(Roux-en-Y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RYTG)对SD大鼠水钠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SD大鼠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与全胃Roux-en-Y吻合术(RYTG)及假手术3组手术模型,动态监测3组SD大鼠术前、术后1周、4周、8周体重、24h饮水量、尿量、及尿钠的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D大鼠接受不同的胃转流术后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RYTG组SD大鼠体重下降的幅度远大于DJB组;同时RYTG组术后24h饮水量、尿量、以及尿钠明显比同时期的DJB组高,而假手术组,无论在体重,还是术后24h饮水量、尿量、尿钠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转流术后,SD大鼠24h饮水量、尿量、尿钠明显增加,RYTG组较DJB组增加更为显著,这些现象为胃转流术术后体内水钠平衡调节、体重下降,以及血压变化指明了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 胃转流术 尿钠 全胃Roux-en-Y吻合术
下载PDF
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辅助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原位切除46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王源钊 张文昊 +6 位作者 杨劲 吴伟航 方永超 赵虎 林楠 王蓉 王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46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 目的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46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用纳米炭标记肿瘤下缘,nCRT后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术中纳米炭标记的显露情况,手术标本中各区域(原发肿瘤区域、肿瘤退缩瘢痕、远端切缘以及肿瘤下缘退缩区)长度,远端切缘阳性率。结果46例注射纳米炭至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05(77~182)d。nCRT后复查肠镜时均可在直肠黏膜面观察到纳米炭残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41例(89.1%)可观察到直肠固有筋膜表面纳米炭标记显露,其中38例判定为显露且标记效果良好(纳米炭标记区宽度≤1.5 cm,可辅助术者精准判断远端手术切缘),3例判定为显露但标记效果欠佳(纳米炭黑染范围较大,但仍可实现肿瘤原位切除)。5例未观察到纳米炭标记,判定为显露失败。术中冰冻病理显示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测量可辨认原发肿瘤区域的30例离体标本:切除肠管长度17.9(10.1~25.7)cm;原发肿瘤区域长径(4.3±0.8)cm;肿瘤退缩瘢痕直径2.5(0.8~4.8)cm;肿瘤下缘退缩长度1.0(0~2.9)cm;17例中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3.4(1.5~4.3)cm,13例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1.6(0.5~2.8)cm。结论直肠癌nCRT前应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可以长期标记原发肿瘤下缘,辅助术者精准切除原发肿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标记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原位切除
下载PDF
区域公路网合理规模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新江 吴伟航 +1 位作者 邱建锋 吕健 《职业圈》 2007年第03X期149-150,共2页
文章在分析影响公路网合理规模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国土系数法、连通度法、类比法预测公路网合理规模,最终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公路网合理规模。
关键词 公路网 合理规模 预测方法 专家咨询法
下载PDF
保温救生衣对低温海水浸泡犬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楠 蔡志聪 +7 位作者 吴伟航 杨为锦 洪杰 林丽 林志雄 林晨 王瑜 陈东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保温救生衣对低温海水浸泡犬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穿上自行研发的保温救生衣,对照组穿上普通救生衣。两组动物置于11. 00±0. 24℃的海水中,于浸泡前、浸泡后在海水中观察两组动物的生存... 目的探讨保温救生衣对低温海水浸泡犬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穿上自行研发的保温救生衣,对照组穿上普通救生衣。两组动物置于11. 00±0. 24℃的海水中,于浸泡前、浸泡后在海水中观察两组动物的生存情况、肛门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并检测凝血指标及血浆乳酸(LAC)。待动物死亡时,取其重要器官(肝脏、心脏、肺等)做HE染色病理切片分析。结果实验组动物生存时间均超过4h,对照组动物4h内病死率为100%。实验组有更加显著的保温效果,其浸泡后3h的肛门温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乳酸水平(L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重要器官(肝脏、心脏、肺、腹直肌组织)病理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保温救生衣能有效改善落水者的低体温现象,明显降低病死率,对维持生命的延续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保温救生衣 海水浸泡
下载PDF
快速肠管重建在大鼠肠管断裂伴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吴伟航 林志雄 +6 位作者 林楠 杨为锦 蔡志聪 林丽 方永超 林晨 王瑜 《东南国防医药》 201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比较快速暂时性肠管重建与传统的肠管断端结扎方法对大鼠肠管断裂伴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疗效,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法。方法将20只达到失血性休克状态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结扎组(n=10)采用肠管断端丝线结... 目的比较快速暂时性肠管重建与传统的肠管断端结扎方法对大鼠肠管断裂伴失血性休克的救治疗效,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法。方法将20只达到失血性休克状态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结扎组(n=10)采用肠管断端丝线结扎方法,重建组(n=10)采用自主研制肠道重建套管进行肠道连续性重建,于术后12h、24h取眼内眦静脉血离心测定2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4h后取2组肠道中间5mm肠管组织,标本固定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形态及炎症浸润程度。结果与重建组比较,结扎组大鼠术后12h血清中IL-6水平([152.20±16.24)ng/Lvs(217.28±19.23)ng/L]及24h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117.56±15.78)ng/Lvs(258.60±21.65)ng/L,(173.78±8.58)ng/Lvs(341.07±49.52)ng/L]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观察到结扎组肠黏膜上皮结构破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重建组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黏膜下层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在肠管断裂伤中,与肠管断端结扎相比,暂时性肠管重建可以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保护肠黏膜屏障,有望成为新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手术 肠管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应用级流量测量系统IPTMAS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初 冯悦 +3 位作者 陈依群 吴伟航 周建军 陈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37-40,共4页
对于新出现的网络应用多样化及复杂化带来的流量测量困难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应用级流量测量方法及其系统IPTMAS的实现。该方法实现了应用级流量类型组合识别技术,可准确识别产生网络流量的应用类型。IPT-MAS系统可以同时支持数... 对于新出现的网络应用多样化及复杂化带来的流量测量困难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应用级流量测量方法及其系统IPTMAS的实现。该方法实现了应用级流量类型组合识别技术,可准确识别产生网络流量的应用类型。IPT-MAS系统可以同时支持数据包级和网络流级流量测量,提供了扩展流监测接口,允许灵活配置监测策略,以更好地平衡流量的信息量与数据量需求。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应用级流量识别 系统设计 IPTMAS
下载PDF
互联网流量采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初 杨瑞君 +2 位作者 吴伟航 胡申明 陈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为解决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多链路数据采集、互联网数据分发、流量识别与分析、数据发布等问题,利用虚拟管道、组播、网络数据采集与协议分析等技术,设计实现一个面向IP网络的数据汇聚分发采集分析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识别网络流量... 为解决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多链路数据采集、互联网数据分发、流量识别与分析、数据发布等问题,利用虚拟管道、组播、网络数据采集与协议分析等技术,设计实现一个面向IP网络的数据汇聚分发采集分析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识别网络流量中90%以上的应用协议,可识别的协议种类超过2 00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IP流量 流量采集分析 虚拟管道 应用协议分析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评估直肠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娟 张鸿文 +5 位作者 王瑜 丘建燊 黄增亮 张芨 杨超 吴伟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时间依赖受试者生存曲线(ROC)将患者分为高LMR组和低LMR组。分析直...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时间依赖受试者生存曲线(ROC)将患者分为高LMR组和低LMR组。分析直肠癌患者LM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LMR最佳临界值为4.21,其中高LMR组58例,低LMR组27例,高LMR组与低LMR组之间的脉管癌栓发生率、癌胚抗原(CEA)水平和TNM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术前CEA水平、脉管癌栓、LMR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高LMR组与低LMR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4%和40.7%;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8.6%和25.9%;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LMR是影响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MR与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分期相关,且LMR是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与远期生存呈正比关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预后
下载PDF
链式止血装置在猪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为锦 周友栩 +7 位作者 宋俊川 朱越文 杨劲 肖春红 江传燊 吴伟航 林晨 王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建立猪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验证链式止血装置在该模型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成年巴马小型猪8只,采用腹股沟区肌肉离断和股动脉6 mm打孔法建立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将建模后的8只小型猪随机均分为两组... 目的建立猪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验证链式止血装置在该模型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成年巴马小型猪8只,采用腹股沟区肌肉离断和股动脉6 mm打孔法建立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将建模后的8只小型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链式止血装置(由一次性推送管和压缩聚乙烯醇树脂海绵组成)止血,采用推注注射方式将链式止血材料注入伤口内,膨胀后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普通纱布以叠瓦式填塞入伤口止血。3 h后取出两组止血材料,观察两组动物存活情况、建模出血量、止血开始到止血结束的出血量、止血时间、总出血量、材料取出时间、伤口底部肌肉组织及近端股动脉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成功建立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两组动物全部存活。实验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44.3±7.0)s vs.(380.3±23.2)s,P<0.001],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331.0±11.9)ml vs.(712.8±72.8)ml,P<0.001],但两组建模出血量[(242.0±10.3)ml vs.(242.5±6.6)ml,P>0.05]和止血材料取出时间[(26.3±6.4)s vs.(26.5±5.1)s,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肌肉组织均未见明显断裂及坏死,两组近心端血管组织内膜、中膜、外膜均较为完整,未见明显坏死。结论巴马小型猪腹股沟区贯通伤合并股动脉出血模型具有可靠、有效、重复性高的优点,可用于不同止血材料的应用研究。链式止血装置在止血时间和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纱布,且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是一种良好的止血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腹股沟 创伤 贯通性 链式止血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