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阶段目标增强网络的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
1
作者 田子建 吴佳奇 +3 位作者 张文琪 陈伟 杨伟 王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1340,共10页
从低照度户外环境中航拍采集的绝缘子影像,存在照度低、背景复杂、绝缘子故障目标小等缺陷,严重影响低照度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OE-Net的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提出TOE-Net进行... 从低照度户外环境中航拍采集的绝缘子影像,存在照度低、背景复杂、绝缘子故障目标小等缺陷,严重影响低照度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OE-Net的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提出TOE-Net进行图像预处理方法,再使用YOLOv7-OL作为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小目标绝缘子故障。在二阶段目标增强网络(two-stage object enhancement network,TOE-Net)中,设计零目标图像增强损失函数实现预增强网络(preparation enhancement network,PreEnNet)和深度增强网络(deep enhancement network,DeepEnNet)的无监督学习;使用信道级注意力模块跳跃式通道注意力机制(skip squeeze excitation networt,Skip_SENet)和跳跃式通道注意力机制(skip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Skip_CBAM)模块改进原始小目标特征增强单次多框检测算法(small object detection enhancement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DE-SSD),从而提升定位网络的小目标检测能力;设计弱监督机制使预增强网络根据小目标特征增强SSD的要求来提升图像增强能力,直到小目标特征增强SSD能够从增强图像中准确定位绝缘子串位置;使用深度增强网络深度增强绝缘子串区域,提升各类故障的特征显著性。故障检测模块中,将YOLOv7目标检测算法改进为面向小目标YOLOv7,在原模型中添加结合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网络的小目标检测通道,并将原始损失函数的CIOU改进为BIOU,从而提高模型的小目标检测性能。在低照度环境绝缘子故障检测实验中,该算法与5种目前常用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并且相较于低光目标检测算法IA-YOLO、GenISP with RetinaNet,m AP提升9.77%、10.35%,检测速度提升7.23%、10.16%,证明该算法适用于低照度复杂环境下小目标绝缘子故障检测任务;在正常光照绝缘子故障检测实验中该算法仍保持出色性能,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常规光照条件下绝缘子小目标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故障检测 低光复杂环境目标检测 小目标检测 二阶段目标增强网络 弱监督机制 零目标图像增强损失函数 小目标特征增强SSD YOLOv7小目标检测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Transformer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矿井低照度图像亮度提升和细节增强方法
2
作者 田子建 吴佳奇 +4 位作者 张文琪 陈伟 周涛 杨伟 王帅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0,共14页
高质量矿井影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后续图像分析技术的性能。矿井影像受低照度环境的影响,易出现亮度低,照度不均,颜色失真,细节信息丢失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矿井低... 高质量矿井影像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后续图像分析技术的性能。矿井影像受低照度环境的影响,易出现亮度低,照度不均,颜色失真,细节信息丢失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矿井低照度图像亮度提升和细节增强方法。基于生成对抗思想搭建生成对抗式主体模型框架,使用目标图像域而非单一参考图像驱动判别器监督生成器的训练,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充分增强;基于特征表示学习理论搭建特征编码器,将图像解耦为亮度分量和反射分量,避免图像增强过程中亮度与颜色特征相互影响从而导致颜色失真问题;设计CEM-Transformer Encoder通过捕获全局上下文关系和提取局部区域特征,能够充分提升整体图像亮度并消除局部区域照度不均;在反射分量增强过程中,使用结合CEM-Cross-Transformer Encoder的跳跃连接将低级特征与深层网络处特征进行自适应融合,能够有效避免细节特征丢失,并在编码网络中添加ECA-Net,提高浅层网络的特征提取效率。制作矿井低照度图像数据集为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任务提供数据资源。试验显示,在矿井低照度图像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中,与5种先进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相比,该算法增强图像的质量指标PSNR、SSIM、VIF平均提高了16.564%,10.998%,16.226%和14.438%,10.888%,14.948%,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图像亮度,消除照度不均,避免颜色失真和细节丢失,实现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图像识别 生成对抗网络 特征解耦 TRANSFORMER
下载PDF
从局部到全局的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3
作者 杨伟 王帅 +2 位作者 吴佳奇 陈伟 田子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9,共12页
为解决现有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存在的色彩失真、细节损失以及暗区增强不足和亮区增强过度导致低照度图像增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局部到全局的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局部照度增强对低照度图像进行像素级增强,改进... 为解决现有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存在的色彩失真、细节损失以及暗区增强不足和亮区增强过度导致低照度图像增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局部到全局的零参考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局部照度增强对低照度图像进行像素级增强,改进了自适应光照映射估计函数,提升了照度调整能力,避免了生成大量的迭代参数,提高了模型的推理速度;采用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全局图像调整对局部增强后的图像进行全局调整,解决了亮区照度增强过度的曝光问题和暗区照度增强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的整体对比度;优化损失函数,对低照度图像特征和增强图像特征进行相似性约束,提升了目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LOL数据集上的客观指标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达到了20.18 dB和0.80,MIT-Adobe FiveK数据集上达到了23.31 dB和0.87,ExDark数据集上增强后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提高了7.6%,有效提升了低照度图像可视化质量和目标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轻量级网络 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下载PDF
透波材料及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道晴 张琪凯 +3 位作者 侯振华 吴佳奇 支亚芳 侯建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介绍了石英陶瓷透波材料、氮化硅陶瓷透波材料、氧化硅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氮化硅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烧蚀性能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能,并详细综述了透波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 介绍了石英陶瓷透波材料、氮化硅陶瓷透波材料、氧化硅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氮化硅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烧蚀性能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能,并详细综述了透波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波材料 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H亚型微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向炜 邱成 +4 位作者 张小敏 王念武 陈孝均 吴佳奇 江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34-41,共8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模型中对H亚型微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联合甲泼尼龙法复制SONFH模型。将5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模型中对H亚型微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联合甲泼尼龙法复制SONFH模型。将5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0.88、0.43、0.21 mL/kg银杏叶提取物溶液尾静脉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4周时Micro-CT断层扫描和HE染色观察股骨头外形、骨小梁结构及囊性变情况;治疗8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检测股骨头软骨表面光滑度和骨小梁密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检测股骨头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内皮黏蛋白(Emcn)表达。结果4周后Micro-CT断层扫描可见大鼠股骨头变形,骨小梁稀疏;HE染色结果可见骨小梁稀疏、断裂、股骨头坏死,Micro-CT断层扫描与HE染色结果一致,表明大鼠SONFH模型复制成功。8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股骨头坏死,但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小梁相对密集,股骨头坏死减少。各组大鼠CD31及Emcn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31和Emcn阳性率较空白组及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降低(P<0.05),银杏叶提取物高剂量组CD31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mcn阳性率高于空白组(P<0.05),银杏叶提取物高剂量组CD31和Emcn阳性率与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剂量与低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促进大鼠SONFH模型中H亚型微血管形成,改善股骨头周围血循,促进血管成骨耦合,延缓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银杏叶提取物 H型血管 血管形成
下载PDF
考虑高斯能量分布的复杂表面航天器激光雷达散射特性分析
6
作者 程勋龙 康国华 +3 位作者 邱钰桓 武俊峰 吴佳奇 尹一蓁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针对复杂表面航天器在激光雷达照射下散射特性模拟不准的问题,通过表面建模和激光特性修正进行了解决。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能量分布法对激光光束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基于有限元的思想,针对航天器复杂表面非光滑、非连续以及多材质等特性,... 针对复杂表面航天器在激光雷达照射下散射特性模拟不准的问题,通过表面建模和激光特性修正进行了解决。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能量分布法对激光光束模型进行修正;然后基于有限元的思想,针对航天器复杂表面非光滑、非连续以及多材质等特性,利用改进Z-buffer的消隐算法解决了复杂航天器表面建模问题;最后建立了面向激光雷达的复杂表面航天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仿真分析表明:航天器不同姿态下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精度提升了14 58%,为后续面向激光雷达的隐身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隐身 激光散射特性 激光雷达(Lidar)建模 Z缓冲技术 高斯能量分布
下载PDF
多孔PA66/n-HA复合MSCs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佳奇 杨天府 +3 位作者 刘洋 郭涛 牟元华 李玉宝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9-1353,共5页
为了探讨多孔聚酰胺66/纳米羟基磷灰石(Polyamide 66/nano-Hydroxyapatite,PA66/n-HA)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修复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将18只6月龄新西兰兔造成膝关节4mm×4 mm骨软骨缺损模型,随机... 为了探讨多孔聚酰胺66/纳米羟基磷灰石(Polyamide 66/nano-Hydroxyapatite,PA66/n-HA)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修复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将18只6月龄新西兰兔造成膝关节4mm×4 mm骨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组:多孔PA66/n-HA+MSCs(MSCs数量为5×105个);B组:单纯植入多孔PA66/n-HA;C组:手术对照组。A、B组植入的材料均略低于周围关节面0.5~0.8 mm。于术后1月和4月,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Ⅰ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MSCs与多孔PA66/n-HA在体外可以较好复合;术后1月,根据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A组修复效果略优于B组,但不如C组好;术后4月,A组缺损处修复较平整,甲苯胺蓝染色有较多异染质,Ⅰ型胶原表达为弱阳性(+)、Ⅱ型胶原表达为阳性(++),B组在修复处表面不平整,甲苯胺蓝染色有一定的异染质,Ⅰ型胶原表达为弱阳性(+)、Ⅱ型胶原表达为弱阳性~阳性(+^++),C组由于修复处组织缺损,未见到Ⅰ、Ⅱ型胶原的表达。上述提示,A组修复明显优于B、C组,A组4月时修复的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较多说明已接近透明软骨,原因可能在于PA66/n-HA提供了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支撑,同时其上的MSCs在软骨微环境的作用下,参与了软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软骨缺损
下载PDF
结合运动平滑约束与灰度特征的卫星视频点目标跟踪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佳奇 张过 +1 位作者 汪韬阳 蒋永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5-1146,共12页
针对卫星视频条件下的点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运动平滑约束的贝叶斯分类目标跟踪方法(BMoST)。本方法引入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思想,不依赖目标的任何先验概率,在运动平滑性约束下,利用灰度相似性特征来表达描述目标的似然度,并根据独... 针对卫星视频条件下的点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运动平滑约束的贝叶斯分类目标跟踪方法(BMoST)。本方法引入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思想,不依赖目标的任何先验概率,在运动平滑性约束下,利用灰度相似性特征来表达描述目标的似然度,并根据独立假设的贝叶斯定理,建立简化的分类器条件概率修正模型,通过该模型估计目标的后验概率,从而实现目标跟踪。同时,采用卡尔曼滤波辅助、优化跟踪处理,提高算法的稳健性。试验数据采用SkySat和吉林一号拍摄的视频各两段,对6个点目标进行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针对卫星视频的点目标跟踪效果良好,精度达到90%左右,且跟踪轨迹平滑,满足卫星视频后续高级处理和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视频 点目标跟踪 贝叶斯分类 运动平滑性 SkySat 吉林一号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及其对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吴佳奇 冯大雄 +1 位作者 杨天府 刘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至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SCI)大鼠蛛网膜下腔,探讨其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SD大鼠10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细胞分离及培养,传至第... 目的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至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SCI)大鼠蛛网膜下腔,探讨其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SD大鼠10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细胞分离及培养,传至第6代后收集细胞。雌性8周龄SD大鼠60只,采用重物打击法制备SCI模型,从BBB后肢功能评分为0的存活大鼠随机取40只分为两组,每组20只。实验组(A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入经BrdU标记的细胞浓度为2×106/ml的MSCs细胞悬液1ml;对照组(B组):注入等量L-DMEM。另取20只正常雌性8周龄SD大鼠作为空白组(C组)。于第1、2和3周行BBB后肢功能评分,并采外周血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第3周时,A、B组大鼠取损伤处脊髓,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A组BBB后肢功能评分第3周优于B组,但仍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在第1、2和3周均较B、C组少,CD8+T细胞在第2、3周较B、C组少,CD4+/CD8+T细胞比值在第1周较B、C组少,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8+T细胞比值在第2、3周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A组第3周脊髓损伤处空泡缩小,有组织长入,较B组有轻微改善,但未明确见到BrdU阳性标记的MSCs。结论MSCs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对SCI有一定治疗作用,且在一定时间内不引起机体排斥反应,在第1周对T细胞亚群的抑制更为明显,为临床利用MSCs治疗SCI及其他疾病提供了免疫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蛛网膜下腔移植 T细胞亚群 大鼠
下载PDF
基于Hu相关滤波的光学卫星视频点目标跟踪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佳奇 汪韬阳 +5 位作者 颜军 张过 蒋晓华 王韵鸣 白倩 袁冲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3,共9页
针对光学卫星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鲁棒的特征描述和匹配跟踪方法.引入相关滤波的思想,首先利用样本集的Hu不变矩和中值滤波,建立目标的跟踪模板并进行目标特征描述.然后,将目标跟踪的判断区域降维处理,建立判断区域... 针对光学卫星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鲁棒的特征描述和匹配跟踪方法.引入相关滤波的思想,首先利用样本集的Hu不变矩和中值滤波,建立目标的跟踪模板并进行目标特征描述.然后,将目标跟踪的判断区域降维处理,建立判断区域的Hu置信模型.利用FFT推导了快速相关法,进而通过求得跟踪置信图最大值实现目标跟踪.针对跟踪轨迹采用卡尔曼滤波辅助和优化跟踪处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试验数据采用SkySat和吉林一号拍摄的视频各两段,对5个点目标进行跟踪试验,跟踪精度优于90%,跟踪过程目标不丢失,且轨迹平滑.针对13×13的判断区域,与一般相关性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可提升约5倍.可为光学卫星视频点目标实现快速可靠跟踪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相关滤波 卫星视频 点目标跟踪 快速相关法 Hu置信模型 动态信息 轨迹提取
下载PDF
多孔聚乙烯醇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佳奇 刘洋 +3 位作者 杨天府 牟元华 郭涛 李玉宝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5-708,72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孔聚乙烯醇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并观察其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乳化发泡(冷冻固化-去除表面活性剂法获得多孔聚乙烯醇(PVA)、多孔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PVA/n-HA)、多孔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并采用图像分析、力... 目的探讨多孔聚乙烯醇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并观察其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乳化发泡(冷冻固化-去除表面活性剂法获得多孔聚乙烯醇(PVA)、多孔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PVA/n-HA)、多孔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并采用图像分析、力学测试、MTT法、肌肉植入实验检测材料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3种多孔材料亲水性好、有相似的孔隙率(80%),但孔径以PVA/n-HA为最小(154.5μm),抗拉强度以PVA为最大(0.60Mpa);MTT法检测表明,3种材料细胞毒性为0级,且PVA的吸光值、细胞相对增殖率高于无材料的细胞对照组(P<0.05);肌肉植入后,PVA/Cs除在第1周炎性反应略大外,在第4、12周炎性反应小,且在第4周观察到大量肌组织长入孔隙内,其余两种材料炎性反应小,在第1、4、12周均有纤维组织长入孔隙内。结论3种支架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弹性和亲水性,添加n-HA和Cs后,材料孔径和力学性能有一定改变,其中PVA/Cs还具备成肌诱导活性,有望在需长期植入的组织工程中或作为组织填充物进一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乙烯醇 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生骨再造散对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佳奇 张晓刚 李红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兔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 30只青紫蓝家兔制成双侧桡骨骨膜下 3mm骨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 ( A组 )、仙灵骨葆组 ( B组 )及对照组 ( C组 ) ,每组 10只 ,于术后 14天和 31天每组各处死 ... 目的 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兔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 30只青紫蓝家兔制成双侧桡骨骨膜下 3mm骨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 ( A组 )、仙灵骨葆组 ( B组 )及对照组 ( C组 ) ,每组 10只 ,于术后 14天和 31天每组各处死 5只兔 ,按规定时间进行四环素双标记 (即 14天处死的兔于术后 4、5天行第 1次标记 ,术后 11、12天行第 2次标记 ;31天处死的兔于术后 2 0、2 1天行第 1次标记 ,术后 2 8、2 9天行第 2次标记 ) ,并分别取材 ,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计量检测。 结果 术后 14天 A组与 C组比较 ,类骨质面积密度、矿化骨痂均宽及活性成骨面、矿化表面及动态参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术后 31天 ,活性成骨面、矿化骨痂均宽及吸收陷窝均深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B组与 C组比较 ,结果与 A组和 C组比较类似 ;但与 A组比较 ,术后 14天破骨细胞指数、矿化表面及骨形成率 [组织水平 ( tissue level)及 BMU水平 ( basic multicellular unitleve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术后 31天类骨质表面、吸收陷窝均深、骨形成率 ( BMU水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结论 生骨再造散在兔桡骨骨折 14天前可促进类骨质分泌 ,加快矿化沉积速度 ,提高骨形成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骨再造散 骨折 愈合 组织形态计量学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视频卫星影像的Bayer插值重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佳奇 汪韬阳 +1 位作者 彭雨芬 张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8,共8页
视频卫星在成像过程中一般采用Bayer模板,地面处理时需要通过Bayer插值处理才可恢复全彩色的影像。针对视频卫星影像Bayer插值重建中容易出现拉链、噪点和边缘伪彩色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亮度、色度信号重建的滤波方法。首先,通过2... 视频卫星在成像过程中一般采用Bayer模板,地面处理时需要通过Bayer插值处理才可恢复全彩色的影像。针对视频卫星影像Bayer插值重建中容易出现拉链、噪点和边缘伪彩色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亮度、色度信号重建的滤波方法。首先,通过24张标准柯达影像训练得出Bayer插值重建的带通滤波器;其次,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色度信号,并根据Bayer模型获取初始的重建结果;然后,在绿色空间中,利用梯度信息进行均值区域判断,并在均值和非均值区域中分别进行边缘方向插值和色差域中值滤波更新,有效减少均值区域的插值拉链和噪点现象;最后,在新的色差域中进行红光、蓝光波段的导向插值和中值滤波更新,进一步提升插值精度。采用吉林一号01星和03星的4幅视频影像数据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2种经典的Bayer插值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方法在定性和定量评价上均最优,影像边缘更加锐利、清晰,无明显噪点和伪彩色现象,可用于卫星视频数据的后续处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卫星 Bayer插值 Bayer模型 中值滤波 边缘方向
下载PDF
实验性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形态学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佳奇 武元英 +3 位作者 蒋宜伟 李红专 张晓刚 杨天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893,共5页
为了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骨折愈合中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将30只青紫蓝家兔建成双侧桡骨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A组)、仙灵骨葆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于术后14d和31d每组各... 为了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骨折愈合中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将30只青紫蓝家兔建成双侧桡骨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A组)、仙灵骨葆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于术后14d和31d每组各处死动物5只取材,进行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计量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A组骨吸收较对照组强,破骨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破骨细胞形态也有一定影响,但对骨吸收影响不大。相关分析表明:骨吸收主要与破骨细胞数目相关,其次还与破骨细胞形状因子、面积、光密度等相关。实验结果提示,生骨再造散在术后14d和31d均可促进骨吸收,可能是通过早期提高破骨细胞数量,后期则增强其功能实现的,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骨再造散 骨折愈合 破骨细胞 形态测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基因BRAF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佳奇 秦华东 石铁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2484-2487,共4页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未分化癌(ATC)和髓样癌(MTC),以PTC所占比例最大。过去几十年里整个西方世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增加。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10/100万升到...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未分化癌(ATC)和髓样癌(MTC),以PTC所占比例最大。过去几十年里整个西方世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增加。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10/100万升到约30/100万至40/10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基因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在骨折愈合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佳奇 张晓刚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7-59,共3页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是对骨组织进行定量描述的一门技术。目前用于骨质疏松的研究较多 ,但用于骨折愈合的研究不多。回顾了该方法在骨折愈合实验研究中的主要技术步骤及我们的经验 ,并对相关参数做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折愈合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血管介入的形态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佳奇 张义琼 胡兴宇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关键词 介入医学 血管介入 形态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缺损的基因治疗
18
作者 吴佳奇 张晓刚 王清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关键词 骨缺损 基因治疗 骨质 基因治疗 靶细胞
下载PDF
生骨再造散对家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红专 张晓刚 吴佳奇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检验生骨再造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42只健康家兔,做双侧桡骨3mm缺损的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仙灵骨葆)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生骨再造散、仙灵骨葆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第1、2、3、4周采... 目的:检验生骨再造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42只健康家兔,做双侧桡骨3mm缺损的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仙灵骨葆)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生骨再造散、仙灵骨葆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第1、2、3、4周采血,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se)。术后第14天和第31天分批处死兔子取桡骨标本,摄X线片,作生物力学测试和骨痂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骨折后第14天和第31天,实验组的X线片计分显示骨折修复优于空白对照组,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痂组织形态学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与药物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LPase在第1周和第4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第2周3组ALPase都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无差异;第3周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的ALPase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生骨再造散能缩短骨折愈合过程所需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与仙灵骨葆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骨再造散 实验研究 家兔 ALPase 显著性差异 血清碱性磷酸酶 组织形态学观察 促进骨折愈合 仙灵骨葆 生物力学测试 生物力学性能 骨折愈合过程 对照组 0.05 实验组 治疗机制 灌胃给药 生理盐水 骨折修复 不同程度 愈合质量
下载PDF
人关节液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华强 吴佳奇 +4 位作者 钟传山 刘宗超 严光建 熊小天 崔小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490-1495,共6页
背景:目前的众多研究都是通过体外加入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但该方法细胞因子用量大,成本高,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其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目的:混合培养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共培养系统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目前的众多研究都是通过体外加入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但该方法细胞因子用量大,成本高,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其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目的:混合培养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共培养系统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和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操作下抽取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液,将其与P3代细胞混合用于实验,分为3组,关节液+完全培养基,关节液+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分别于诱导后第7,14,21天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与结论: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椭圆形,细胞外基质呈甲苯胺蓝异染性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说明关节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有正性促进作用,关节液中可能含有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关节液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软骨组织工程 Ⅱ型胶原 共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