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酵母发酵的白兰地基酒在蒸馏前后的香气分析
1
作者 马玥 吴元 +5 位作者 张葆春 申春华 于立娜 巩传斌 李成林 唐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258,I0006-I0013,共1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不同酵母(71B、KD、F33、K1、FC9DP、D254、FC9)酿造的新疆产区的白兰地基酒及其新蒸馏白兰地原酒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香气特征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合感官定量描述分析。结果显... 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不同酵母(71B、KD、F33、K1、FC9DP、D254、FC9)酿造的新疆产区的白兰地基酒及其新蒸馏白兰地原酒在挥发性风味物质及香气特征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合感官定量描述分析。结果显示,添加酵母D254的基酒香气物质总量最高,果香、花香、木质香气特征更突出;在蒸馏后,添加酵母FC9和FC9DP的酒样香气属性更为丰富,其中花香、果香、木质香气属性突出,此外,FC9DP酒样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也最高。对比蒸馏前后的基酒,结果显示,除了酚类化合物及内酯类化合物,大部分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皆在蒸馏后有所增加,其中FC9DP样品的酯类、醇类、酸类及萜烯类化合物增加最为明显。此外,经过蒸馏,基酒去除了生青味和酸味的不良气味特征,香气品质有所改善。该研究可为白兰地酿造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香气化合物 香气 蒸馏 酵母
下载PDF
厨余垃圾破碎挤压工艺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力 杭建强 +3 位作者 颜剑敏 杨丽萍 吴元 赵磊 《四川环境》 2024年第1期160-164,共5页
厨余垃圾主要来源于菜市场及农贸批发市场,主要以菜根、菜叶以及部分生活垃圾为主,目前国内一般采用“预处理+厌氧”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于厨余垃圾对其破碎挤压的预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分选频率以及优化刀头结构对处理效果... 厨余垃圾主要来源于菜市场及农贸批发市场,主要以菜根、菜叶以及部分生活垃圾为主,目前国内一般采用“预处理+厌氧”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于厨余垃圾对其破碎挤压的预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分选频率以及优化刀头结构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选频率与厨余垃圾的破碎程度成正比,破碎程度亦与后端的脱水效果相关,优化破碎刀头后,进一步增强对厨余垃圾的破碎剪切力,挤压固渣含水率从59.31%降低至56.88%,分拣结果显示分选破碎一体机筛上物部分有机质明显减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本文对直接挤压、破碎挤压、生物水解三种厨余垃圾预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破碎挤压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投资较小,资源化利用率高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破碎挤压 分选频率 资源化利用 固废处理
下载PDF
OCT前节模块测量的上下泪河数值与干眼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元 吴海龙 +1 位作者 李海丽 晏晓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1-545,共5页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 目的 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20分的干眼患者36例,使用OCT前节模块测量平视状态时上下泪河的高度(U/LTMH,μm)、深度(U/LTMD,μm)和泪三角面积(U/LMA,mm2);对患者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Fl)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Schirmer Ⅰ试验(SⅠt)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评估OCT前节模块测量的泪河参数与患者干眼相关症状体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UTMH为(232±56) μm,平均UTMD(156±53)μm,平均UMA为(0.021±0.008) mm2,LTMH平均为(222±72) μm,平均LTMD为(163±65) μm,平均LMA为(0.020±0.006) mm2,测量的上下泪河高度、深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目河高度:t=0.530,P>0.05;泪河深度:t=0.650,P>0.05;泪河高度:t=1.010,P>0.05).泪河各参数与OSDI评分、泪膜干涉分析成像仪分析结果间无明显相关性;UTMH、UTMD、U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46,P=0.01;r=0.40,P=0.02;r=0.43,P=0.01);LTMH、LTMD、LMA与BUT均呈正相关(r=0.61,P=0.00;r=0.64,P=0.00;r=0.64,P=0.00),与SⅠt结果均呈正相关(r=0.54,P=0.02;r=0.46,P=0.01;r=0.55,P=0.01),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呈负相关(r=-0.37,P=0.04;r=-0.37,P=0.04;r=-0.41,P=0.05),与结膜染色评分亦均呈负相关(r=-0.56,P=0.01;r=-0.37,P=0.04;r=-0.47,P=0.00).结论 OCT前节模块可用于对上下泪河进行客观和非侵入性测量,其测量结果与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和SⅠt结果均有相关性,可作为干眼诊断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 前节模块 泪河 干眼
下载PDF
TBM边缘滚刀关键参数对破岩效率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元 夏毅敏 +3 位作者 郭金成 杨凯 林赉贶 朱湘衡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破岩效率是衡量滚刀破岩性能的关键指标。文章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边缘滚刀破岩仿真模型,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法进行了边缘滚刀破岩过程试验,以破岩效率为边缘滚刀破岩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了刀刃角、刀刃宽、安装倾角与刀盘过渡圆弧半径... 破岩效率是衡量滚刀破岩性能的关键指标。文章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边缘滚刀破岩仿真模型,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法进行了边缘滚刀破岩过程试验,以破岩效率为边缘滚刀破岩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了刀刃角、刀刃宽、安装倾角与刀盘过渡圆弧半径对滚刀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并针对大理岩和混凝土两种不同切削对象分析了各因素单独作用对边缘滚刀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倾角对边缘滚刀破岩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圆弧半径和刀刃角的影响次之,刀刃宽的影响最小;各因素对不同岩石的破岩效率影响规律不同,安装倾角和刀盘过渡圆弧半径对大理岩和混凝土的破岩效率影响相同,而刀刃角和刀刃宽对两者的影响则相反。最后,通过实验发现安装倾角为4°时的破岩效率约为8°时的1.8倍,验证了安装倾角对边缘滚刀破岩效率影响很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边缘滚刀 破岩效率 安装倾角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元 陈纪林 +5 位作者 高润霖 姚康宝 杨跃进 秦学文 乔树宾 姚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前降支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范围将患者分为4组。I组(n=12)...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前降支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范围将患者分为4组。I组(n=12):V1~3导联ST段下降;Ⅱ组(n=12):V4~6导联ST段下降;Ⅲ组(n=35):V1~5或V1~6导联ST段下降;Ⅳ组(n=18):胸前导联ST段无明显下降。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为8%、75%、74%和28%,其前降支狭窄程度≥90%者Ⅱ组、Ⅲ组分别占22%、58%;Ⅰ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8%;Ⅳ组前降支病变的发生率为28%,但其前降支狭窄程度均<90%。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前壁(V1~5导联)或广泛前壁(V1~6导联)及前侧壁(V4~6导联)ST段下降者大多合并前降支病变,前者ST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降支严重狭窄病变致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后者则可能更多与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有关。而V1~3导联ST段下降则考虑是一种对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下壁心肌梗死 胸前导联 ST段下降
下载PDF
豆石型灌浆料的工作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元 李延和 李树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5,91,共5页
以配制豆石型灌浆料时的加水量和所掺豆石量为研究参数,研究上述参数对豆石型灌浆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所研究的豆石型灌浆料,其在13%加水量下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其力学指标随加水量的增大而降低;当加水量小于14%... 以配制豆石型灌浆料时的加水量和所掺豆石量为研究参数,研究上述参数对豆石型灌浆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所研究的豆石型灌浆料,其在13%加水量下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其力学指标随加水量的增大而降低;当加水量小于14%,豆石含量小于35%时,力学指标随豆石掺量的增大而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豆石型灌浆料的抗拉强度要比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高40%左右。最后,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给出了各力学指标之间的回归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石型灌浆料 工作性能 立方体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劈裂抗拉强度
下载PDF
不同交联方法对离体猪巩膜交联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元 杨松霖 +2 位作者 李海丽 晏晓明 宋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化学交联剂可加强巩膜胶原的强度,但交联效果受不同交联方法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离体4h以内的新鲜猪眼球70只分为5个组,分别用全眼球交联法和巩膜条带交联法在质量分数1%京尼... 背景研究表明化学交联剂可加强巩膜胶原的强度,但交联效果受不同交联方法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离体4h以内的新鲜猪眼球70只分为5个组,分别用全眼球交联法和巩膜条带交联法在质量分数1%京尼平溶液、体积分数1%戊二醛溶液或PBS中37℃水浴40rain。交联后每组取10个10ram^4ITlm的颞侧巩膜条带于Instron5848型微力测试仪下进行拉伸实验,测定巩膜组织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应力;每组其他的4个样本于水浴箱内测试巩膜组织的最大热收缩温度。结果机械力学实验结果表明,1%京尼平溶液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条带的弹性模量值为(8.98±1.81)MPa,而巩膜条带交联后的值是(10.85±1.83)MPa,前者约为后者的82.8%,两种交联方法的巩膜弹性模量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75,P=0.003);1%戊二醛溶液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条带的弹性模量值是(12.78±2.91)MPa,巩膜条带交联后的值是(18.25±5.16)MPa,前者约为后者的70.0%,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7,P=0.001)。在5%、10%、15%和20%的应变条件下,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组织的拉伸应力分别为巩膜条带交联法的54.9%~90.1%,均明显弱于巩膜条带交联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热力学实验表明,1%京尼平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8.8±O.9)℃,巩膜条带交联法为(74.8-+1.3)℃,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29,P=0.000)。1%戊二醛处理后全眼球交联法巩膜的热收缩温度为(73.3±O.9)℃,巩膜条带交联法为(79.3±1.3)℃,两种交联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2,P=0.000)。结论不同交联方法对猪巩膜化学交联后的力学效果存在影响,巩膜条带交联后巩膜的交联强度略好于全眼球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 交联 胶原 全眼球交联法 巩膜条带交联法
下载PDF
基于Corvis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元 李晓丽 +2 位作者 晏晓明 荣蓓 李海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基于Corvis 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0—12月于北京...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基于Corvis ST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0—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17例24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同期招募正常志愿者40人40眼为正常对照组。应用Corvis ST测量2个组人群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圆锥角膜的诊断效率及其特异度与敏感度;将各参数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圆锥角膜的诊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除第一次压平速度(Vin)、第二次压平时间(A2T)和最大压陷时间(HCT)这3个参数外,圆锥角膜组最大压陷深度(HCDA)、第二次压平速度(Vout)、两峰间距(P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第一次压平时间(A1T)、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长度(A2L)、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HC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种生物力学参数均对圆锥角膜具有诊断意义,其中,HCR的诊断效率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27,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2.5%;HCR(OR=0.205)和中央角膜厚度(CCT)(OR=0.970)2个参数作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圆锥角膜诊断的预测模型如下:Logistic(P)=23.47-1.59×HCR-0.30×CCT,该模型可进一步提高圆锥角膜诊断的敏感性(达到95.8%)和特异性(达到95.0%)。结论Corvis ST可有效测量角膜生物力学特性。HCR等多种参数对圆锥角膜具有诊断意义,可考虑作为诊断/筛查圆锥角膜的辅助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两级分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力 郑云锋 +3 位作者 李科 朱雅萍 吴元 屈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两级分选工艺为目前餐厨垃圾预处理的主流工艺,该工艺具有含杂率低、处理能力大等优势,对现有的二级分选系统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大物质分选机转速与分选料的占比呈正比关系,从有机质损失率和浆液含杂率上优选转速为95 r/min,... 两级分选工艺为目前餐厨垃圾预处理的主流工艺,该工艺具有含杂率低、处理能力大等优势,对现有的二级分选系统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大物质分选机转速与分选料的占比呈正比关系,从有机质损失率和浆液含杂率上优选转速为95 r/min,筛网孔径为5 cm;精分选机上加装喷淋装置可以洗去精分选料上的有机质和油脂,提高了资源化利用率和油脂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两级分选 大物质分选 转速 筛网孔径 喷淋
下载PDF
应用CorVis ST对圆锥角膜及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判别标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元 李晓丽 +2 位作者 杨松霖 晏晓明 李海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1-886,共6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m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的参数差异,探讨生物力学参数对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判...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m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对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比较三者的参数差异,探讨生物力学参数对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判别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17例(24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12例(12只眼),同时选取正常志愿者40例(40只眼)。用CorVis ST对三组患者角膜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差异,对各个参数对疾病的区分度进行评价。以力学参数、眼内压、角膜中央厚度为指标,建立判别分析函数,并评价角膜力学参数对判别函数的贡献。结果: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次递增,除第二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时间和第一次压平速度外,其他指标反映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和角膜中央厚度可以反映出三组角膜之间的两两差异,较好地体现出圆锥角膜不同病程的力学状态。建立典则判别函数,可反映三组角膜的差别,回判准确率约85%,其中,对判别函数贡献较大的力学参数指标为角膜中央厚度、最大压陷时角膜曲率半径、最大压陷深度和第二次压平速度。结论:与正常角膜相比较,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依次下降。基于CorVis ST的力学参数指标可以区分出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生物力学 判别分析
下载PDF
2001年至2012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例特点及视力转归回顾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元 晏晓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征、视力转归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眼科最近12年(2001年至2012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15例患者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率、发病时间、症状、临床体征、病原学特征等特点,分析病程中视力变化的规...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特征、视力转归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眼科最近12年(2001年至2012年)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15例患者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率、发病时间、症状、临床体征、病原学特征等特点,分析病程中视力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本组病例视力转归的相关因素,以SPSS 14.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为0.17%,平均发病时间23.8天(其中急性病例平均发病时间为6.0天),多数病例表现为严重的眼部炎症、眼部刺激征、视力下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均为G+菌(77%为表皮葡萄球菌)。经治疗后患者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组病例显示和视力转归有关的因素包括:白内障术后次日视力(r=0.746,P<0.01)、眼内炎发病时就诊视力(r=0.667,P<0.01)、术中后囊破裂(P<0.05)、眼部刺激征(P<0.05)等。结论: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例的视力转归受患者发生眼内炎后的视力情况、眼部症状是否严重、术中后囊是否破裂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病史可以对患者视力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内炎 视觉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造影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元 乔树宾 +8 位作者 高润霖 陈纪林 杨跃进 秦学文 姚康宝 姚民 吴永健 陈珏 刘海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了解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有何特征性改变。方法 对我院自 1987年 8月至 1999年 8月 5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中 6例冠状动脉为左优势型 ,占 12 %。本组冠状动脉近端平均血管内径... 目的 了解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有何特征性改变。方法 对我院自 1987年 8月至 1999年 8月 5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中 6例冠状动脉为左优势型 ,占 12 %。本组冠状动脉近端平均血管内径测量值 :LM :(5 1± 1 0 )mm ,LADp :(4 2±1 0 )mm ,LCXp :(3 8± 0 9)mm ,RAp :(3 8± 0 9)mm ,与正常左冠状动脉近端平均血管内径 (LM :(4 6±0 6 )mm ,LADp :(3 7± 0 6 )mm ,LCXp :(3 4± 0 6 )mm比较 ,明显增粗 ,P≤ 0 0 5 ,而本组病例右冠状动脉与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冠状动脉肌桥 14例 ,发生率为 2 8% (14 5 0 ) ,其中 12例位于前降支 ,且大多位于其中段。 13例冠状动脉有单支或多支≥ 5 0 %的狭窄病变 ,占 2 6 %。结论 本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冠状动脉左优势型的比例明显增高 ;冠状动脉血管粗大 ,以左冠状动脉增粗为主 ;冠状动脉肌桥发生率高 ,大多出现于前降支中段 ;约 1 4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 (≥ 5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肥厚型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斜距模型的大场景超高分辨率星载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元 孙光才 +1 位作者 杨军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6-1121,共6页
在大场景超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等效速度在方位向上的空变性会导致方位散焦,此时传统的双曲线斜距模型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加速度斜距模型,该模型可以把速度的方位空变特性考虑在内。在此模型的基... 在大场景超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中,等效速度在方位向上的空变性会导致方位散焦,此时传统的双曲线斜距模型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加速度斜距模型,该模型可以把速度的方位空变特性考虑在内。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该文还给出了相应的信号处理和成像方法,首先通过方位时域重采样消除速度的方位空变性,然后在2维频域去除三次项和四次项误差,最后再采用距离徙动算法(RMA)进行成像。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新的加速度斜距模型和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超高分辨率 大场景 斜距模型 距离徙动算法
下载PDF
单向体外预应力加固RC双向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元 胡成 +1 位作者 曹双寅 李延和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4-67,共4页
对RC双向板的加固采用粘贴补强技术存在诸多施工难点,如混凝土板底的大面积打磨处理、粘胶层涂抹时的厚度控制、大面积钢板的安装就位等等。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它不仅施工方便,而且可以主动消除新加部分的应力滞后。通... 对RC双向板的加固采用粘贴补强技术存在诸多施工难点,如混凝土板底的大面积打磨处理、粘胶层涂抹时的厚度控制、大面积钢板的安装就位等等。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它不仅施工方便,而且可以主动消除新加部分的应力滞后。通过5块RC简支双向板的单向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了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力及其布筋形式对双向板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可有效地改善双向板的受力性能,提高双向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在双向板的跨中区段"集中布置"体外预应力钢筋加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加固 混凝土 双向板 承载力
下载PDF
丁腈基聚氨酯/芳纶浆粕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元 吴飞 李再峰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2-376,共5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剂2,4/2,6-二氨基-3,5-二甲硫基甲苯为原料,芳纶浆粕纤维为填料制备丁腈基聚氨酯(PBA-PU)/芳纶浆粕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芳纶浆粕纤维...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剂2,4/2,6-二氨基-3,5-二甲硫基甲苯为原料,芳纶浆粕纤维为填料制备丁腈基聚氨酯(PBA-PU)/芳纶浆粕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芳纶浆粕纤维与PBA-PU基体结合得很好。随着芳纶浆粕纤维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其质量为0.5份左右(以预聚体为100份计)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芳纶浆粕纤维的加入使PBA-PU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明显提高,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损耗因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基聚氨酯 芳纶浆粕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 损耗因子
下载PDF
HTBN/PTMG软段共混聚氨酯/芳纶浆粕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元 李再峰 《弹性体》 CAS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剂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原料,芳纶浆粕纤维为填料制备聚氨酯脲(PUU)弹性体,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TMG含量的增...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剂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原料,芳纶浆粕纤维为填料制备聚氨酯脲(PUU)弹性体,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TMG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不断增加,撕裂强度先降低后升高;PTMG的加入使材料的耐温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U HTBN PTMG 机械性能 热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弹性体的结构、性能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元 吴飞 +1 位作者 赵福光 李再峰 《弹性体》 CAS 2013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丁腈羟(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剂为原料,加入化学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助交联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VA-2)制备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研究其结构、性能与温度的关系。变温拉伸测试表明,当温度升高时,... 以丁腈羟(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剂为原料,加入化学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助交联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VA-2)制备邻接交联型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研究其结构、性能与温度的关系。变温拉伸测试表明,当温度升高时,PUU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得到显著增加;变温红外测试表明交联型PUU的氢键化作用比线型PUU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BN PUU 邻接交联 HVA-2 变温红外 性能
下载PDF
HTBN/蓖麻油基聚氨酯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元 曹玉阳 +1 位作者 赵福光 李再峰 《聚氨酯工业》 2013年第3期18-20,46,共4页
以可再生的蓖麻油、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聚氨酯脲材料(PUU),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并采用DSC和TG对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HTBN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撕... 以可再生的蓖麻油、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聚氨酯脲材料(PUU),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并采用DSC和TG对材料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HTBN用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撕裂强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增加,硬度表现出一定的下降。HTBN/蓖麻油基软段共混型PUU的耐热性能明显优于纯蓖麻油型PU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HTBN PUU 性能
下载PDF
邻接交联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元 李再峰 《聚氨酯工业》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剂2,4/2,6-二氨基-3,5-二甲硫基甲苯(DMTDA)为原料,加入化学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助交联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AV-2)制备出不同硬段含量、不同交联密度的聚氨酯...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HTBN)、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扩链剂2,4/2,6-二氨基-3,5-二甲硫基甲苯(DMTDA)为原料,加入化学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助交联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AV-2)制备出不同硬段含量、不同交联密度的聚氨酯弹性体(PUE),研究了硬段含量、交联密度和温度对PUE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CO质量分数为9%,HVA-2加入量为1.5%时,邻接交联型PUE综合力学性能最优。邻接交联型PUE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随着HVA-2的加入,损耗因子tan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BN PUE 邻接交联 HVA-2 性能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星载多发多收滑动聚束SAR成像
20
作者 吴元 孙光才 +1 位作者 杨军 邢孟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在大场景超高分辨率星载多发多收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中,星载弯曲轨道不能近似为直线模型,传统基于直线模型的成像方法不再适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超高分辨率速度变标算法,以适应大场景超高分辨率的需要.另外,在子带拼接时,由于相邻... 在大场景超高分辨率星载多发多收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中,星载弯曲轨道不能近似为直线模型,传统基于直线模型的成像方法不再适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超高分辨率速度变标算法,以适应大场景超高分辨率的需要.另外,在子带拼接时,由于相邻子带间的频谱混叠会产生较高的虚像,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线性调频信号发射波形,可以明显降低虚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 多发多收 超高分辨率 大场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