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文献回顾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军成 霍然 吕仁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22-526,共5页
背景:目前报道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大体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天然材料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复合构造的新型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4大类。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文献,对其进行简要综述,并探讨目... 背景:目前报道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大体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天然材料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复合构造的新型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4大类。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文献,对其进行简要综述,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7-01/2011-01有关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natural polymer materials,synthetic materials,new biological materials,nanometer materials,scaffold materials,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材料,新型生物材料,纳米材料,支架材料,软骨组织工程"。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3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已由先前的单一材料逐渐向复合材料转变,其孔隙率更高、抗原性更低、组织相容性更好,软骨细胞的黏附及增殖更好。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将生物可降解材料预制加工成精确形状,通过降解速率较慢的内支撑支架,维持材料支架的精确外形,研发具有一定机械强度、适当孔径和精确外观形状的可降解生物支架材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 新型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支架材料 软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β-TCP-HA-AC-BMSCs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吴军成 吕仁荣 +3 位作者 林玲玲 李龙 牛静静 霍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透明质酸(HA)-脱细胞耳软骨(A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BMSCs,体外诱导成软骨细胞并培养,取异体兔耳软骨并进行脱细胞处理,并与β-TCP-A... 目的观察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透明质酸(HA)-脱细胞耳软骨(A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BMSCs,体外诱导成软骨细胞并培养,取异体兔耳软骨并进行脱细胞处理,并与β-TCP-AC结合形成复合物接种软骨细胞。取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手术制备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只)缺损区植入β-TCP-AC-BMSCs,并于关节腔内注入HA;B组(4只)缺损空置作为空白对照。结果 BMSCs在体外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可被诱导为软骨细胞。第16周,A组缺损区内充填白色半透明新生软骨组织,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质韧,表面平整,与正常软骨界限消失,表面细胞平行于关节面,深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呈团状,基质异染广泛,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B组缺损区未修复,底部为白色纤维组织。结论β-TCP-HA-AC-BMSCs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脱细胞耳软骨 透明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缺损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异体脱细胞耳软骨支架的体外复合(英文)
3
作者 吴军成 吕仁荣 霍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71-1376,共6页
背景:耳软骨作为脱细胞基质可选择的支架,进行脱细胞处理可去除了软骨细胞的抗原性,从而与种子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目的:体外提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与异体脱细胞耳软骨支架复合,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提取兔骨髓间充质干... 背景:耳软骨作为脱细胞基质可选择的支架,进行脱细胞处理可去除了软骨细胞的抗原性,从而与种子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目的:体外提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与异体脱细胞耳软骨支架复合,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提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培养,诱导为软骨细胞,以胰蛋白酶-曲拉通联合法获得脱细胞软骨支架,将两者于体外复合,10d后复合支架固定行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14d可形成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示胞浆呈棕黄色;兔耳软骨脱细胞基质呈乳白色,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示经脱细胞后支架孔隙均匀,结构完整,仍保存大量酸性黏多糖及胶原成分。其孔径长度(33.70±4.33)μm,孔隙率(65.23±7.35)%。复合支架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示两者黏附良好,并伴有多量基质分泌。说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软骨细胞与异体脱细胞耳软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耳软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复合支架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儿大腿鞭炮爆炸伤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峰 吴军成 +3 位作者 刘萌萌 孙良 栾保华 霍然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38-139,共2页
爆炸伤指由于爆炸形成的人体损伤,分化学悱爆炸和物邢性爆炸两类。最近笔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vaccumsealing drainage,VSD)成功治疗小儿筚使炮蝶炸伤患者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鞭炮爆炸伤 小儿 治疗 大腿 人体损伤 引流手术 伤患者
下载PDF
腰腹部吸脂术369例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梅 乔锰 吴军成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807-808,共2页
目的观察腰腹部行吸脂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美国康奥公司大力士吸脂机及北京燕山公司的脂肪吸引器实施腰腹部肿胀麻醉吸脂手术。结果369例患者随访6~20个月腰腹围均有明显减少,腰腹形态明显改善。皮肤颜色正常,无色素沉着,皮肤... 目的观察腰腹部行吸脂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美国康奥公司大力士吸脂机及北京燕山公司的脂肪吸引器实施腰腹部肿胀麻醉吸脂手术。结果369例患者随访6~20个月腰腹围均有明显减少,腰腹形态明显改善。皮肤颜色正常,无色素沉着,皮肤弹性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肿胀麻醉的实施使手术安全有保障。不同部位和层次分别用不同直径的吸脂管,使吸脂术后的皮肤颜色正常,弹性好、平滑、无凹凸不平是比较理想的减肥塑形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腹部吸脂术 肿胀麻醉 腰腹部形态
下载PDF
平阳霉素与倍他米松联合应用选择性血管结扎治疗高流量性血管畸形12例
6
作者 吕仁荣 吴军成 +2 位作者 郭璇 霍然 傅洪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与倍他米松联合应用血管结扎治疗高流量性血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具有高血流特征的血管畸形患者,选择性结扎血管,采用平阳霉素及倍他米松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结果:经12~36个月的随访,治愈10例(83.3%),有效2例...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与倍他米松联合应用血管结扎治疗高流量性血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具有高血流特征的血管畸形患者,选择性结扎血管,采用平阳霉素及倍他米松联合瘤腔内注射治疗。结果:经12~36个月的随访,治愈10例(83.3%),有效2例(16.7%),无效0例。结论:平阳霉素与倍他米松联合应用血管结扎治疗高流量性血管畸形临床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倍他米松 血管畸形
下载PDF
TW-2型自动化驼峰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
7
作者 吴军成 《西铁科技》 2006年第3期34-35,共2页
TW-2型组态式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室内、室外两大部分组成。室内设备有:电源屏、控制机柜、调车长工作站、调速工作站、区长工作站、维护工作站以及机械室的组合架、分线盘;室外设备有:ZK4电空转辙机、轨道电路、色灯信号机、... TW-2型组态式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室内、室外两大部分组成。室内设备有:电源屏、控制机柜、调车长工作站、调速工作站、区长工作站、维护工作站以及机械室的组合架、分线盘;室外设备有:ZK4电空转辙机、轨道电路、色灯信号机、车辆减速器、摘钩显示屏、光档、雷达、踏板、测重、测长、气象站、打风设备等。在实际运用中,室外设备故障易于发现和处理,而与控制系统相关的故障则难以判断和处理。笔者在处理控制系统故障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 常见故障 驼峰设备 2型 室外设备 控制系统故障 室内设备 电空转辙机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军成 肖宇峰 霍建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3-1127,共5页
针对多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下难以保持某种队形到达预定目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须全局坐标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Reynolds类鸟群模拟方法设计了“分离”“对齐”“队形”三规则的控制器来实现多机器人任意队形保持控制,并... 针对多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下难以保持某种队形到达预定目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须全局坐标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Reynolds类鸟群模拟方法设计了“分离”“对齐”“队形”三规则的控制器来实现多机器人任意队形保持控制,并增加切换规则来实现多机器人队形变换。在不同场景及复杂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优越性。该算法能够使多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下保持队形到达目标,对于救援、救灾下多机器人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不确定环境 任意队形保持 队形变换 控制器
下载PDF
PLC在制造业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春忠 吴军成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75,共4页
主要介绍如何使用PLC实现水路、油路密封性检测及在液位系统,气路推动系统中电磁阀门的控制。
关键词 气路电磁阀 液位 压力 定时器 水路 油路 密封性
下载PDF
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腹壁整形术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强帅 孙锐光 +1 位作者 张琳 吴军成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腹壁整形围手术期焦虑水平、疼痛态度及疼痛干扰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3月年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共有54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腹壁整形围手术期焦虑水平、疼痛态度及疼痛干扰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3月年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共有54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了术前疼痛护理干预。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A)评估焦虑程度、疼痛问卷及简明疼痛量表评估疼痛态度和干扰时的疼痛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围手术期焦虑水平、疼痛态度显著改善;对疼痛干扰(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及情绪瞬变)进行评分,试验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疼痛护理干预对全腹壁整形患者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可为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整形 疼痛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疼痛评分 焦虑评分
下载PDF
获取地小耳畸形优先可疑基因途径的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梦 吴军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1-517,共7页
近来,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尽管不断有病因学新进展的出现,小耳畸形病因学的研究仍未重大突破。由于小耳畸形致病机制复杂,本文总结了小耳畸形病因学研究中主要的四种研究途径,... 近来,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尽管不断有病因学新进展的出现,小耳畸形病因学的研究仍未重大突破。由于小耳畸形致病机制复杂,本文总结了小耳畸形病因学研究中主要的四种研究途径,在论述这些途径的优劣势的同时,重点总结探讨其基因检测进展以获得“优先可疑基因库”,以期研究者们可以系统应用这四种途径进行遗传学研究,并从“优先可疑基因库”中筛查致病基因,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遗传咨询、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优先可疑基因库 遗传学病因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脱细胞软骨支架复合兔BMSCs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军成 吕仁荣 +6 位作者 李龙 周生儒 林玲玲 牛静静 张林峰 徐广琪 霍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纳米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脱细胞耳软骨(DC)复合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并体外诱导成软骨细胞,取异... 目的观察纳米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脱细胞耳软骨(DC)复合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并体外诱导成软骨细胞,取异体兔耳软骨进行脱细胞处理,与β-TCP形成复合支架作为载体接种软骨细胞,加入TGF-β和IGF-I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实验动物(n=18)分为3组,实验组(n=8)复合支架加入TGF-β和IGF-I,对照组(n=6)仅以复合支架修复缺损,空白组(n=4)不加入任何修复材料。结果 BMSCs在体外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可被诱导为软骨细胞。软骨支架脱细胞完整,软骨陷窝排列有序,复合物植入缺损后第20周,实验组缺损内充填白色半透明新生软骨组织,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结论β-TCP-DC复合支架有较多的孔隙结构,降解速度快,组织相容性及细胞黏附性好,是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理想的种子细胞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生长因子 脱细胞软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缺损
原文传递
会阴部丁烯醛烧伤一例
13
作者 吴军成 吕仁荣 +1 位作者 霍然 宋晓非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3,共2页
患者男,20岁,会阴部丁烯醛烧伤后20h入院。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差,痛苦面容。查体:阴茎及阴囊可见烧伤创面,充血肿胀明显;肿胀皮肤覆盖龟头使之不能外露,并在其前端形成半透明环;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疱皮已破,... 患者男,20岁,会阴部丁烯醛烧伤后20h入院。患者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差,痛苦面容。查体:阴茎及阴囊可见烧伤创面,充血肿胀明显;肿胀皮肤覆盖龟头使之不能外露,并在其前端形成半透明环;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疱皮已破,基底潮红,有大量液体渗出,触痛明显(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部 烧伤后 烯醛 意识清楚 烧伤创面 皮肤覆盖 液体渗出 患者
原文传递
铁死亡在自体脂肪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军成 张琳 +6 位作者 耿锐 孙晓娟 周燕 顾波波 高鑫 陈璐 聂兆燕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38-639,I0015,I0016,共4页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广泛应用,常用于修复软组织体积丢失或轮廓变形。目前,促进脂肪组织成活是改善自体脂肪移植效果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基于相关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探究其他死亡方式在调控脂肪组织成活中的价值。现结合近年来文...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广泛应用,常用于修复软组织体积丢失或轮廓变形。目前,促进脂肪组织成活是改善自体脂肪移植效果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基于相关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探究其他死亡方式在调控脂肪组织成活中的价值。现结合近年来文献,对铁死亡在脂肪移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铁死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自噬
原文传递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忠芳 吕仁荣 +6 位作者 张健 霍然 徐广嫫 傅洪滨 郭璇 吴军成 林玲玲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lO月,临床治疗12例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女9例,男3例,年龄1.5~8.5个月,平均3.3个月,采用VI服普萘洛尔治疗。服药剂量每日2m...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lO月,临床治疗12例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女9例,男3例,年龄1.5~8.5个月,平均3.3个月,采用VI服普萘洛尔治疗。服药剂量每日2mg/kg,分3次给药,治疗时间为4~4l周(平均16周),依据服药前后瘤体大小、颜色变化进行疗效评价,通过服药疗程及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12例患儿中,9例服药后瘤体明显消退;2例瘤体生长明显受抑制;1例服药后,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服药期间,除少数患儿出现轻度的心率、血压暂时性降低及胃返流外,未出现其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眶周部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成为非手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严重移位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仁荣 吴军成 +3 位作者 林玲玲 牛静静 霍然 傅洪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0-39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因“注射隆胸15年,腹壁包块进行性增大6年余”于2011年4月12日入院。15年前在某美容院行双侧注射隆乳术,术后早期乳房形态尚可,患者对外形满意。
关键词 注射隆乳术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严重移位 进行性增大 临床资料 注射隆胸 腹壁包块 乳房形态
原文传递
透明细胞小汗腺癌一例
17
作者 吕仁荣 吴军成 +2 位作者 赵忠芳 林玲玲 霍然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2-352,共1页
患者女,34岁,因枕部头皮肿块3个多月入我院,病史:患者2年前因头皮疣状痣在外院行冷冻治疗,其后头皮出现肿块并局部凸起,诊断为瘢痕疙瘩并行抗瘢痕处理,效果不佳,随后肿块逐渐扩大。
关键词 小汗腺癌 透明细胞 头皮肿块 瘢痕疙瘩 冷冻治疗 疣状痣 患者 枕部
原文传递
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继光 蔡景龙 +5 位作者 宗宪磊 吴军成 刘振中 刘肃 孙玉生 张志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2-427,共6页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总结2004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0例瘢痕疙瘩患者的资料,填写患者信息表,照片记录瘢痕疙瘩的形态,分析其治疗方法,提出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结果根据瘢痕...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总结2004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0例瘢痕疙瘩患者的资料,填写患者信息表,照片记录瘢痕疙瘩的形态,分析其治疗方法,提出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结果根据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数量,将瘢痕疙瘩患者分为单部位单发、多部位单发、单部位多发及多部位多发4大类;根据面积和厚度,将瘢痕疙瘩单发病变分为小面积薄型、小面积厚型、大面积薄型及大面积厚型4个亚类;根据病变数量,将瘢痕疙瘩多发病变分为孤立多发和弥散多发2个亚类。不同的类型适合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论瘢痕疙瘩的这一临床分类方法,可以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思路,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分类法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原文传递
SAMSUNG(三星)系列传真机电源故障的检修5例
19
作者 吴军成 《家电检修技术(资料版)》 2007年第5期23-24,共2页
实例1:一台SAMSUNG(三星)SF-1505型传真机,按“启动”键后传真机重新初始化,回到待机状态。
关键词 SAMSUNG 传真机 电源故障 三星 检修 重新初始化 505型 待机状态
原文传递
手部烧伤后瘢痕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芙莉 朱建莹 +2 位作者 吴军成 宗宪磊 蔡景龙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2011年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78只手,采用瘢痕切除皮片移植、挛缩松解、克氏针固定38只手,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18只手,瘢痕切除植皮18只手,瘢痕切除腹部远位扩张皮瓣转...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2011年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78只手,采用瘢痕切除皮片移植、挛缩松解、克氏针固定38只手,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18只手,瘢痕切除植皮18只手,瘢痕切除腹部远位扩张皮瓣转移4只手,术区半年内均给予弹力套加压疗法、外用硅凝胶制剂及功能训练治疗,52只手部切口给予蜡疗药物导入治疗,26只手部切口有瘢痕增生,给予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0.5~3年,观察患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配合弹力套加压疗法、外用硅凝胶制剂、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蜡疗药物导入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因瘢痕挛缩制约关节功能得到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外观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术后物理康复综合治疗,是手部瘢痕治疗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烧伤 瘢痕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