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禽用生物制品现状及禽用病毒类生物制品质量情况分析
1
作者 吴华伟 刘丹 +11 位作者 王嘉 陈晓春 黄小洁 孔冬妮 苏佳 侯力丹 薛麒 邓永 翟天舒 赵炜 白洪旭 薛青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对我国禽用生物制品基本现状及2013-2022年禽用病毒类生物制品的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SPF鸡(鸡胚)质量控制、持续开展风险监测方法研究、完善禽用标准物质、推动禽用新型生物制品研制的建议。
关键词 病毒类生物制品 质量分析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下载PDF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孔冬妮 王嘉 +9 位作者 邓永 翟天舒 刘丹 黄小洁 薛琪 候力丹 吴华伟 薛青红 李俊平 毛娅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接种EDSV的96孔细胞培养板时,多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320,孵育时间为45 min;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孵育时间为30 min;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2 TCID 50/mL的病毒;多抗血清敏感度试验表明,当多抗血清稀释到1∶1280时仍可见较明显的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只针对EDSV,而不与禽副流感病毒4型、鸡新城疫病毒等其他病原反应;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可为我国禽源性生物材料EDSV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多抗血清 间接免疫荧光 优化
下载PDF
基于滑模协调控制的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稳定性控制研究
4
作者 张晓林 王保华 +2 位作者 邓召文 吴华伟 朱远志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针对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特性及驱动控制策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力矩分配系数法的驱动协同控制策略,并设计了驱动力矩滑模协调控制器,配合车辆失稳判断模块计算出车辆维持稳定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同时利用载荷分配方法设计了驱... 针对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特性及驱动控制策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力矩分配系数法的驱动协同控制策略,并设计了驱动力矩滑模协调控制器,配合车辆失稳判断模块计算出车辆维持稳定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同时利用载荷分配方法设计了驱动力矩最优分配控制器,基于载荷分配方法将驱动力矩分配至4个车轮,以维持车辆稳定行驶。为验证驱动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基于CarSim软件建立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模型,并将提出的驱动协同控制策略和普通滑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驱动协同控制策略使横摆角速度偏差降低了25%,质心侧偏角偏差降低了23%,能够满足车辆稳定性控制要求,同时降低了整车驱动力矩分配控制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协调控制 稳定性控制 四轮独立电驱动 力矩分配控制
下载PDF
细胞源猪瘟活疫苗E2基因遗传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5
作者 吴华伟 陈晓春 +8 位作者 黄小洁 刘丹 邓永 秦义娴 高金源 薛青红 孙淼 陈建 陈延飞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测定了中国4个细胞源猪瘟活疫苗(C株)E2基因全序列,将其与GenBank上13个猪瘟病毒的E2基因序列(含C株原始毒株、7个猪瘟病毒C株以及国际上5个主要猪瘟活疫苗毒株的E2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通... 测定了中国4个细胞源猪瘟活疫苗(C株)E2基因全序列,将其与GenBank上13个猪瘟病毒的E2基因序列(含C株原始毒株、7个猪瘟病毒C株以及国际上5个主要猪瘟活疫苗毒株的E2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预测的E2蛋白N-糖基化位点、E2蛋白磷酸化位点和理化特性以及模拟的蛋白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免疫攻毒试验对4个细胞源猪瘟疫苗(C株)的免疫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猪瘟病毒C株原始种毒相比,尽管中国4个细胞源猪瘟活疫苗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E2蛋白氨基酸序列或模拟的三维结构等发生个别核苷酸变异、个别氨基酸位点突变或缺失,但均不影响猪瘟C株的免疫原性,猪瘟疫苗C株仍然是防控猪瘟的最有效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细胞源 活疫苗 E2基因 遗传稳定性 同源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动汽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运星 吴华伟 +2 位作者 王书贤 邓利军 张明国 《时代汽车》 2023年第6期33-35,共3页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电动汽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当前,本科高校培养的电动汽车人才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存在匹配度不高,无法很好地适应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本科高校电动汽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电动汽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当前,本科高校培养的电动汽车人才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存在匹配度不高,无法很好地适应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本科高校电动汽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动汽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以期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电动汽车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电动汽车 课程教学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微分几何的四轮独立驱动车辆运动解耦控制研究
7
作者 王保华 孙雨辰 +2 位作者 吴华伟 朱远志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856-866,共11页
针对车辆在纵向运动和横摆运动时的强耦合关系给车辆动力学控制带来的困难,以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分几何理论设计了车辆系统运动解耦控制方法,将非线性强耦合的四轮驱动车辆动力学系统解耦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相对独立... 针对车辆在纵向运动和横摆运动时的强耦合关系给车辆动力学控制带来的困难,以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分几何理论设计了车辆系统运动解耦控制方法,将非线性强耦合的四轮驱动车辆动力学系统解耦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相对独立运动控制子系统,并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以提高抵抗车辆行驶时不确定外力如侧风的干扰能力。基于Trucksim软件建立四轮驱动车辆模型,并针对车辆解耦控制策略和抗干扰策略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无解耦控制的车辆,采用微分几何解耦控制的四轮独立驱动车辆纵向速度偏差降低了82.1%,横摆角速度偏差降低了80.7%,且微风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明显改善,车辆稳定性显著提升。为验证该运动解耦控制策略在实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还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硬件在环试验的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微分几何 解耦控制 鲁棒控制 纵横向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动态门限值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矩控制研究
8
作者 王保华 +2 位作者 孙雨辰 吴华伟 朱远志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5期705-715,共11页
为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避免频繁驱动控制操作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应不同驾驶工况的参数动态门限值算法,设计了汽车附加横摆力矩滑模控制策略和驱动力矩二次规划优化分配控制策略,并进行了角阶跃输入... 为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避免频繁驱动控制操作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应不同驾驶工况的参数动态门限值算法,设计了汽车附加横摆力矩滑模控制策略和驱动力矩二次规划优化分配控制策略,并进行了角阶跃输入工况和双正弦输入工况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汽车的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在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前提下,使质心侧偏角与理想值偏差减小了3.6%以上,轮胎附着利用率减少19.5%以上,有效地降低了轮胎附着利用率,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变门限值 稳定性控制 滑模控制 二次规划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9
作者 黄小洁 薛麒 +6 位作者 张兵 邓永 侯力丹 吴华伟 薛青红 杨承槐 刘丹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0-16,共7页
为获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N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P转化BL21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ELISA方法、Western-blo... 为获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N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P转化BL21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ELISA方法、Western-blot方法进行筛选,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A6、2H12、5F7,并进行了培养特性、分泌抗体活性、分泌抗体亚类的鉴定。结果显示:3株细胞株连续传10代均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2b,轻链类型均为Kappa。制备并纯化了以上3株单克隆抗体,浓度分别为2.9、2.5、2.8 mg/mL,纯度不低于90%。West-blot检测,单抗与H7血凝抑制试验抗原、H5血凝抑制试验抗原、H9N2病毒能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单抗具有广谱性,且与IBDV、REV、IBV、MDV、ALV、AE、ILT、NDV、EDSV等均无特异性条带出现,说明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3株针对禽流感NP蛋白的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保守性和广谱性,为下一步开展AIV诊断试剂如IFA检测试剂盒、ELISA检测试剂盒等的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P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阳性血清(G5型)制备及初步鉴定
10
作者 高金源 高月异 +5 位作者 邓永 王兆 秦义娴 李翠 吴华伟 薛青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常见猪病毒抗体阴性仔猪制备了猪轮状病毒G5型阳性血清,经冻干鉴定,其性状、无菌检验、特异性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结果均符合要求,效价高达1∶11482,为我国猪轮状病毒活疫苗或其联苗成分的外源病毒检验、鉴别检验提供阳... 采用常见猪病毒抗体阴性仔猪制备了猪轮状病毒G5型阳性血清,经冻干鉴定,其性状、无菌检验、特异性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结果均符合要求,效价高达1∶11482,为我国猪轮状病毒活疫苗或其联苗成分的外源病毒检验、鉴别检验提供阳性血清,以满足疫苗检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 阳性血清 鉴定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1
作者 薛麒 侯力丹 +6 位作者 黄小洁 秦义娴 毛娅卿 孔冬妮 王嘉 吴华伟 刘丹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为获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IBVN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3株杂... 为获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IBVN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18#、19#,并进行了抗体亚类的鉴定、Western-blot和IF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3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1,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均能与IB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禽病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BV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IBV检测方法和深入研究IBV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N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禽脑脊髓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初步应用
12
作者 黄小洁 张兵 +4 位作者 王兆丽 吴华伟 薛青红 刘丹 薛麒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8-13,共6页
为获得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AEV)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AEV VP1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两株杂交瘤... 为获得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AEV)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原核表达AEV VP1蛋白,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经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过3次亚克隆获得两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4#、19#,并进行了抗体亚类的鉴定、Western-blot和IF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两株单克隆抗体亚型分别为IgG2b、IgG2a,Western-blot和IFA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均能与AE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家禽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采用建立的IFA方法对单抗进行了初步运用,在疫苗外源病毒检测AEV时,与经典方法的符合率100%。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EV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AEV检测方法和深入研究AEV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脑脊髓炎病毒 VP1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电机效率最优的双电机汽车驱动扭矩分配控制策略
13
作者 王保华 万惠修 +2 位作者 邓召文 吴华伟 朱远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为提高前后轴分布式双电机电驱动汽车(DDEV)行驶中的经济效能,以某款双电机汽车作为研究对象,以前后电机效率最优为目标,提出了一种驱动扭矩分配策略,针对2电机工作时的协调控制进行研究。在Cruise软件中建立DDEV整车模型,与Simulink软... 为提高前后轴分布式双电机电驱动汽车(DDEV)行驶中的经济效能,以某款双电机汽车作为研究对象,以前后电机效率最优为目标,提出了一种驱动扭矩分配策略,针对2电机工作时的协调控制进行研究。在Cruise软件中建立DDEV整车模型,与Simulink软件中搭建的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在NEDC和WLTC循环工况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与前后电机驱动扭矩平分策略相比,使用文中提出的驱动扭矩分配策略的双电机汽车在2种循环工况下的电能消耗分别降低6.7%和4.5%,2电机在高效区间工作的占比分别提升12.4%和47.3%,整车电机在2种循环工况下的平均效率相应提升14.2%和17.8%,验证所提策略对提高车辆经济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机汽车 扭矩分配 电机效率 经济性能
下载PDF
外源性马立克氏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佳 赵炜 +5 位作者 刘丹 王嘉 白洪旭 吴华伟 薛青红 陈晓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125-4136,共12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兽用生物制品外源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检验方法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鉴别性不强的问题,研究分别建立MDV血清1型(MDV serotype 1,MDV 1)和MDV血清3型(MDV serotype 3,MDV 3)毒株的实时荧... 【目的】为解决现有兽用生物制品外源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检验方法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鉴别性不强的问题,研究分别建立MDV血清1型(MDV serotype 1,MDV 1)和MDV血清3型(MDV serotype 3,MDV 3)毒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禽用生物制品纯净性控制。【方法】从NCBI下载MDV 1、MDV血清2型(MDV serotype 1,MDV 2)和MDV 3各毒株UL19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分别针对MDV 1 CVI988毒株、MDV 3 FC126毒株的UL19设计特异性引物和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分别构建相应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评价所建立方法基因拷贝数检测的灵敏度;分别对其他禽用病毒类生物制品、毒种、MDV 2 SB-1毒株UL19的全长质粒及生产原材料(SPF鸡胚尿囊液、胚体、尿囊膜、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检测,评价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别对600、60、6、0.6、0.06、0.006、0.0006 PFU的CVI988毒株和FC126毒株进行检测,评价所建立方法检测活病毒粒子的灵敏度;分别以不同稀释度的阳性标准品质粒为模板,进行3次重复性检测,计算变异系数,分析所建立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结果】MDV UL19在同一血清型内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达99.99%,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在不同血清型间核苷酸同源性只有约75%,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只有约85%;分别建立了MDV 1和MDV 3两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MDV 1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扩增效率E=98.8%,相关系数R^(2)=0.992,标准曲线方程Y=-3.351X+38.828(Y=Ct,X=lg(拷贝数)),MDV 3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扩增效率E=95.0%,相关系数R^(2)=0.998,标准曲线方程Y=-3.447X+36.496(Y=Ct,X=lg(拷贝数));所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好,MDV 1或MDV 3毒株扩增曲线良好,其他禽用病毒类生物制品、毒种、MDV 2 SB-1毒株UL19的全长质粒及生产原材料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灵敏度高,MDV 1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32.8拷贝/μL,至少可检出0.006 PFU的CVI988毒株,MDV 3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10拷贝/μL,至少可检出0.006 PFU的FC126毒株;重复性好,MDV 1检测方法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MDV 3检测方法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5%。【结论】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分别用于禽用生物制品中外源性MDV1、MDV3毒株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源病毒 检测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艳艳 吴华伟(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可致死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早期诊断并及时开始抗纤维化治疗是延长IPF病人生存时间的关键。人工智能(AI)技术能够从影像数据中自动学习人眼无法识别的特征,在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中的应用可以...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可致死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早期诊断并及时开始抗纤维化治疗是延长IPF病人生存时间的关键。人工智能(AI)技术能够从影像数据中自动学习人眼无法识别的特征,在计算机辅助检测(CAD)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提高IPF的诊断准确性并预测疾病进展。就AI的相关概念及其在IPF诊断、疾病进展与预后预测以及药物治疗反应评估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 人工智能 计算机辅助检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合成AA-2G反应条件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亚妹 刘振杨 +2 位作者 郑婉 苏瑞阳 吴华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03-212,共10页
为了探究重组菌株pET-28a(+)-cgt-T1/BL21(DE3)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催化合成2-O-α-D-吡喃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glucoside,AA-2G)的效果,用LB发酵培养基表达重组蛋白C... 为了探究重组菌株pET-28a(+)-cgt-T1/BL21(DE3)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催化合成2-O-α-D-吡喃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glucoside,AA-2G)的效果,用LB发酵培养基表达重组蛋白CGTase-T1,经亲和纯化柱纯化并浓缩后,测定其β-环化活性和歧化活性。以维生素C(Vitamin C,V_(C))和β-环糊精为底物,酶法合成AA-2G,并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糖基供体、底物浓度、pH、温度、底物比例、蛋白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AA-2G产量的影响,对酶合成AA-2G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酶具有合成AA-2G的能力,未优化前AA-2G的产量为0.67 g/L。优化后,考虑到低成本和经济效益,选择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糖基供体,当糖基供体为可溶性淀粉时,底物浓度为70 g/L,反应pH4.5,反应温度37℃,底物比例3/3(VC/糖基供体),蛋白浓度5.0 mg/mL,反应时间为42 h时,该重组CGTase催化合成AA-2G的产量最高能达到12.68 g/L;当糖基供体为麦芽糊精时,底物浓度为30 g/L,反应pH5.0,反应温度37℃,底物比例4/2,蛋白浓度5.0 mg/mL,反应时间为30 h时,该重组CGTase催化合成AA-2G的产量最高能达到4.96 g/L。在最适条件下,AA-2G的产量分别是未优化反应条件下的18.93倍和7.40倍。经动力学分析发现可溶性淀粉作为糖基供体的催化效率高于麦芽糊精,因此,可溶性淀粉作为糖基供体比麦芽糊精更具有优势,合成得到AA-2G的产量更高。本研究成功将重组CGTase-T1用于AA-2G的合成,通过优化酶法合成的反应条件,使AA-2G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实现AA-2G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2-O-α-D-吡喃葡糖基-L-抗坏血酸 生物酶法 β-环化活性 歧化活性
下载PDF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腾君 刘祯 +2 位作者 邓利军 吴华伟 万锐 《时代汽车》 2023年第3期49-51,共3页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文从课程专业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种以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讲解为主、老师重难点剖析为辅的一种多段式、全方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传统课堂教学质...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文从课程专业要求出发,提出了一种以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讲解为主、老师重难点剖析为辅的一种多段式、全方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传统课堂教学质量,并通过教学任务后的阶段性问卷调查和匿名信的形式进行反馈调查。这种模式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专业素质和文化的培养,同时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操练融入点,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统一,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运用工程 自主式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思政
下载PDF
2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
18
作者 秦义娴 陈晓春 +5 位作者 刘丹 孙淼 薛青红 吴华伟 高金源 高月异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牛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流行。对2头疑似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离病原,并根据E2基因序列确定分离株的基因亚型。将2份血清样本经RT-PCR检测为... 牛病毒性腹泻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牛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流行。对2头疑似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离病原,并根据E2基因序列确定分离株的基因亚型。将2份血清样本经RT-PCR检测为阳性后,接种MDBK细胞,通过连续传代培养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成功分离到2株非致细胞病变型(NCP)BVDV分离毒株,分别命名为HN和XJ-2。对2个毒株的E2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并与NCBI上登录的BVDV参考毒株E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XJ-2株、HN株与BVDV1b亚型JL^(-1)株处于同一分支,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3%,均属于BVDV1b亚型。对新疆、河南两地XJ-2和HN株的分离鉴定,可为我国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分离鉴定 同源性比较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易错PCR技术改造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特性
19
作者 郑婉 刘振杨 +2 位作者 郑金珠 武国干 吴华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1,共7页
β-环糊精是一种环状多糖,可用于改变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在食品、生物及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通过利用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使其作用于淀粉等含有葡萄糖基的多糖化合物,可转化生成β-环糊精。... β-环糊精是一种环状多糖,可用于改变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在食品、生物及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通过利用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使其作用于淀粉等含有葡萄糖基的多糖化合物,可转化生成β-环糊精。该研究采用易错PCR技术对来源于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的β-CGTase进行定向进化,得到酶活力高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镍柱亲和纯化与酶学性质分析。实验最终获得了一株突变体Q280L,其酶活力与原始β-CGTase相比提高了42.10%,对β-环糊精的转化率提高了7.60%,最适反应pH值和稳定性均有所变化,底物亲和力提高46.13%。经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发现突变体Q280L与野生β-CGTase相比,第280位氨基酸残基种类以及周围氢键发生变化。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易错PCR技术对β-CGTase基因进行定向进化,可提高酶活力和改善酶学性质,为实现β-环糊精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 β-CGTase 定向进化 易错PCR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鼠源细胞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苏佳 赵炜 +6 位作者 秦义娴 邓永 高月异 白洪旭 薛青红 陈晓春 吴华伟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对鼠源细胞进行鉴别检测,以鼠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好,针对鼠源细胞基因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良好,其... 为对鼠源细胞进行鉴别检测,以鼠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好,针对鼠源细胞基因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良好,其他物种来源细胞基因组及生物制品原辅材料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敏感性高,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45.3拷贝。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鼠源细胞进行快速检测,为细胞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细胞 荧光定量PCR 线粒体16S rRNA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