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
被引量:
14
1
作者
吴含恬
郭孔荣
+4 位作者
方延
陆叶
涂雨婷
孙道远
夏昭林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2-397,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2~48年后,血常规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诊断的3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确诊后均脱离苯接触)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匹配在社区选择36名健康者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2~48年后,血常规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诊断的3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确诊后均脱离苯接触)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匹配在社区选择36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72名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微核率。分别用配对t检验、Poisson回归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和微核率,用趋势性检验分析病例组血常规结果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分析微核异常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微核率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了1.95×10~9/L、中性粒细胞下降了0.85×10~9/L、淋巴细胞下降了0.7×10~9/L、红细胞计数下降了0.39×10^(12)/L、血红蛋白下降了9.21 g/L及血小板下降了50.17×10^(12)/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1);病例组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血红蛋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P<0.001;χ~2=12.77,P<0.001;χ~2=11.61,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22±2.87)‰和(4.14±1.66)‰,病例组微核率比对照组升高74%(FR=1.74,P<0.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与微核率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6、-0.495(P<0.05,P<0.01)。病例组18例当前白细胞正常者(≥4.0×10~9/L且≤10.0×10~9/L),其微核率仍高于配对对照组(FR=1.40,P<0.05)。病例组按脱离苯接触年数分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脱离年数的增加,三组微核率均升高(FR=1.46,P=0.025;FR=1.92,P<0.001;FR=1.79,P<0.001)。三组微核率异常的风险有升高趋势(OR=4.05,P=0.153;OR=27.33,P=0.001;OR=355.26,P=0.001)。[结论]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仍会持续存在血液毒性与遗传毒性,微核率比白细胞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血常规
遗传损伤
微核率
微核异常率
原文传递
安徽省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林超
任静朝
+7 位作者
黄靖雯
张光辉
吴含恬
郝鹏飞
李志春
程周祥
吕建萍
夏昭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5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522名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08名后勤和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空...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522名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08名后勤和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并根据接触时间和工龄计算每个工人的累积接触剂量,分析血压异常和心电图异常与铅接触的关系。结果铅作业工人外周血铅浓度为(471.3±184.6)mg/m3,高于对照组的(193.3±87.0)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环境铅的接触剂量与血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5);未发现不同累积铅浓度组和血铅浓度组血压异常率存在差异(P>0.05);各累积接触剂量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率随血铅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结论铅可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影响心脏传导功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
血铅
血压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微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方延
郭孔荣
+4 位作者
黄明
田薇
吴含恬
孙道远
夏昭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染色体损伤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5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为慢性苯中毒组,以53名无职业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人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常规检测,采用胞质分...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染色体损伤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5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为慢性苯中毒组,以53名无职业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人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常规检测,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进行微核率检测。结果慢性苯中毒组患者周围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对照组(均值:6.26‰vs 3.91‰,P<0.01),微核率偏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6.0%vs 5.7%,P<0.01);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和职业性苯接触工龄的影响后,脱离苯接触年限是慢性苯中毒组患者微核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可导致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增加;脱离苯接触时间与染色体损伤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周围血象
微核率
染色体损伤
原文传递
题名
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
被引量:
14
1
作者
吴含恬
郭孔荣
方延
陆叶
涂雨婷
孙道远
夏昭林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肺科医院职业病科
出处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2-39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74929)
文摘
[目的]研究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2~48年后,血常规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变化特征,及二者关系。[方法]以上海市某医院诊断的36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确诊后均脱离苯接触)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年龄匹配在社区选择36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72名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检测微核率。分别用配对t检验、Poisson回归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和微核率,用趋势性检验分析病例组血常规结果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分析微核异常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微核率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了1.95×10~9/L、中性粒细胞下降了0.85×10~9/L、淋巴细胞下降了0.7×10~9/L、红细胞计数下降了0.39×10^(12)/L、血红蛋白下降了9.21 g/L及血小板下降了50.17×10^(12)/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0.01);病例组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血红蛋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P<0.001;χ~2=12.77,P<0.001;χ~2=11.61,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22±2.87)‰和(4.14±1.66)‰,病例组微核率比对照组升高74%(FR=1.74,P<0.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与微核率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6、-0.495(P<0.05,P<0.01)。病例组18例当前白细胞正常者(≥4.0×10~9/L且≤10.0×10~9/L),其微核率仍高于配对对照组(FR=1.40,P<0.05)。病例组按脱离苯接触年数分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脱离年数的增加,三组微核率均升高(FR=1.46,P=0.025;FR=1.92,P<0.001;FR=1.79,P<0.001)。三组微核率异常的风险有升高趋势(OR=4.05,P=0.153;OR=27.33,P=0.001;OR=355.26,P=0.001)。[结论]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仍会持续存在血液毒性与遗传毒性,微核率比白细胞更加敏感。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血常规
遗传损伤
微核率
微核异常率
Keywords
chronic benzene poisoning
blood routine test
genetic damage
micronucleus frequency
abnormalmicronucleus frequency
分类号
R135.12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安徽省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林超
任静朝
黄靖雯
张光辉
吴含恬
郝鹏飞
李志春
程周祥
吕建萍
夏昭林
机构
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5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J1210041)
文摘
目的探讨铅接触对作业工人血压和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30名研究对象(522名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08名后勤和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用微分电位溶出法(PbUDPSA法)测定血铅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并根据接触时间和工龄计算每个工人的累积接触剂量,分析血压异常和心电图异常与铅接触的关系。结果铅作业工人外周血铅浓度为(471.3±184.6)mg/m3,高于对照组的(193.3±87.0)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环境铅的接触剂量与血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5);未发现不同累积铅浓度组和血铅浓度组血压异常率存在差异(P>0.05);各累积接触剂量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率随血铅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结论铅可导致心电图的异常,影响心脏传导功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铅
血铅
血压
心电图
Keywords
Lead exposure
Blood pressure
Electrocardiogram
Exposed workers
分类号
R135.1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微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方延
郭孔荣
黄明
田薇
吴含恬
孙道远
夏昭林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
上海市肺科医院职业中毒科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出处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2-57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8147492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I12B01)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2012A061400007)
文摘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染色体损伤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5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为慢性苯中毒组,以53名无职业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人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常规检测,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进行微核率检测。结果慢性苯中毒组患者周围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高于对照组(均值:6.26‰vs 3.91‰,P<0.01),微核率偏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6.0%vs 5.7%,P<0.01);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和职业性苯接触工龄的影响后,脱离苯接触年限是慢性苯中毒组患者微核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可导致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增加;脱离苯接触时间与染色体损伤呈正相关。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周围血象
微核率
染色体损伤
Keywords
Chronic benzene poisoning
Peripheral blood cell counts
Micronucleus rate
Chromosome damage
分类号
R135.12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苯中毒患者脱离苯接触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
吴含恬
郭孔荣
方延
陆叶
涂雨婷
孙道远
夏昭林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原文传递
2
安徽省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的现况研究
林超
任静朝
黄靖雯
张光辉
吴含恬
郝鹏飞
李志春
程周祥
吕建萍
夏昭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5
5
原文传递
3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微核检测结果分析
方延
郭孔荣
黄明
田薇
吴含恬
孙道远
夏昭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