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氨基协效的偕胺肟基吸附材料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
1
作者 任婉宁 冯鑫鑫 +2 位作者 韩泓炜 胡江涛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7-41,共15页
海水中的有机物易于与铀酰离子络合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影响铀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本研究使用聚丙烯/聚乙烯无纺布(PP/PESNW)为基材,通过辐射诱导接枝聚合(RIGP)在基材表面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后,分别与三亚乙基四胺(TE... 海水中的有机物易于与铀酰离子络合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影响铀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本研究使用聚丙烯/聚乙烯无纺布(PP/PESNW)为基材,通过辐射诱导接枝聚合(RIGP)在基材表面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单体后,分别与三亚乙基四胺(TETA)、四亚乙基五胺(TEPA)以及五乙烯基六胺(PEHA)进行开环反应引入氨基,与丙烯腈进行加成反应后,再进行胺肟化反应制备出具有多氨基协效官能团的偕胺肟基(AO)吸附材料P-TETA-AO、P-TEPA-AO、P-PEHA-AO。对制得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吸附性能探究以及吸附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在基材表面修饰了3种不同链长功能高分子链,制备出目标偕胺肟基吸附材料;3种材料P-TETA-AO、P-TEPA-AO、P-PEHA-AO的铀吸附行为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24 h内3种材料对铀的吸附容量分别为66.1 mg/g、63.22 mg/g、65.62 mg/g,在pH为5~9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5次吸附-解吸实验中材料的铀吸附率仅下降6%,解吸率维持在95%以上,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模拟海水吸附实验中3种材料的铀去除率分别为72.94%、79.97%、87.78%,并且材料吸附性能随着接枝链的增长而上升;XPS结果表明,3种吸附材料在吸附铀的过程中,氨基与偕胺肟基均参与了与铀酰离子的配位,具有协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接枝聚合 氨基协效 有机纤维 铀吸附 电子束辐照
下载PDF
辐射法制备环氧功能化聚乙烯-辛烯及在尼龙6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青如 季珎琰 +4 位作者 董春雷 张帆 邢哲 安雅睿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4-32,共9页
利用60Co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制备环氧功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PGMA),并且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法制备添加POE-g-PGMA的尼龙6/聚乙烯-辛烯(PA6/POE)合金。研究了添加POE-g-PGMA对PA6/POE合金力学性能、热性能、表面形貌、界面相容性... 利用60Co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制备环氧功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PGMA),并且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法制备添加POE-g-PGMA的尼龙6/聚乙烯-辛烯(PA6/POE)合金。研究了添加POE-g-PGMA对PA6/POE合金力学性能、热性能、表面形貌、界面相容性和吸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引发了GMA在POE上的接枝聚合反应,PA6/POE合金断面的SEM照片显示添加POE-g-PGMA后POE分散相粒径显著减小,表明POE-gPGMA起到增容剂的作用;Molau试验的结果证实了POE-g-PGMA与PA6之间的增容反应;热分析表明,分散相POE及POE-g-PGMA的加入对PA6的熔融行为影响不大,但在降温结晶过程中结晶温度提前约18°C,结晶度提升约为4.5%。此外,与未增容PA6/POE合金相比,增容PA6/POE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POE-g-PGMA添加量为3%时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值为纯PA6的2.7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接枝 环氧功能化 尼龙6 界面相容性 缺口冲击强度
下载PDF
辐射法制备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杨 冯鑫鑫 +3 位作者 李林繁 邢哲 李荣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本文以淀粉与丙烯酸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钴-60γ射线共辐射法制得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SAP进行化学结构表征。扫描电镜图显示,SAP颗粒表面含有大量中孔结构。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表... 本文以淀粉与丙烯酸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钴-60γ射线共辐射法制得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SAP进行化学结构表征。扫描电镜图显示,SAP颗粒表面含有大量中孔结构。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AP较原始淀粉样品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提升。吸收剂量、丙烯酸与淀粉的投料比显著影响SAP的吸水性能。通过筛选反应条件,SAP的吸水(去离子水)倍率可达到532 g/g(吸收剂量:20 kGy;交联剂:80 mg/L;淀粉与丙烯酸投料比:1/2)。将SAP负载硝酸钾和磷酸钠,结果表明,SAP能够高效释放负载的离子,磷酸根离子释放率为80%,钾离子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吸水材料 辐射接枝 淀粉 丙烯酸
下载PDF
两种共聚单体对淀粉/聚丙烯酸钠超级吸水材料耐盐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杨 冯鑫鑫 +4 位作者 邢哲 李林繁 黄卫兵 李荣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2-40,共9页
利用γ射线共辐照法,制备了由两种共聚单体接枝交联而成的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了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分别被引入到淀粉/聚丙烯酸钠(Starch-g-PAA)... 利用γ射线共辐照法,制备了由两种共聚单体接枝交联而成的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了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分别被引入到淀粉/聚丙烯酸钠(Starch-g-PAA)SAP中。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SAP的热分解行为。通过引入AM和AMPS单体,SAP的耐盐性得到显著提升,引入AMPS的SAP在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从46 g/g(未添加AMPS)提高至81 g/g(AA∶AMPS=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吸水材料 辐射接枝 水溶性淀粉 丙烯酸 耐盐性能
下载PDF
辐射接枝改性制备功能无纺布用于酸性溶液中Au(Ⅲ)的选择性吸附
5
作者 冯鑫鑫 毛选之 +5 位作者 张明星 胡莉军 韩泓炜 邢哲 李荣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实现酸性溶液中Au(Ⅲ)的选择性回收,本研究以聚乙烯/聚丙烯(PE/PP)皮芯结构无纺布为基材,通过丙烯腈与丙烯酸的辐射接枝以及硫化钠改性制备得到含硫代酰胺基和羧基的双官能化无纺布吸附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能谱... 为实现酸性溶液中Au(Ⅲ)的选择性回收,本研究以聚乙烯/聚丙烯(PE/PP)皮芯结构无纺布为基材,通过丙烯腈与丙烯酸的辐射接枝以及硫化钠改性制备得到含硫代酰胺基和羧基的双官能化无纺布吸附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接触角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对改性无纺布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批量吸附试验对改性无纺布的吸附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性无纺布在较宽pH范围(2~7)内具有良好的Au(Ⅲ)吸附能力;在共存金属离子体系中具备良好的Au(Ⅲ)选择性,选择系数介于55.00~2429.17,金回收率可达98.5%;改性无纺布的饱和Au(Ⅲ)吸附容量为133.91 mg/g,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Au(Ⅲ)在吸附中可被还原为以晶体形式存在的Au(0);通过对吸附后样品的简单高温处理可去除吸附材料,实现金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接枝 Au(Ⅲ) 吸附 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
下载PDF
衣康酸和辐照改性对聚丙烯腈环化反应的协同作用
6
作者 洪万峰 张帆 +4 位作者 任婉宁 熊智 安雅睿 张文礼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1-31,共11页
以衣康酸(IA)作为第二单体,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出IA含量不同的聚丙烯腈(PAN)粉末,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中对衣康酸丙烯腈共聚物(P(AN-co-IA))粉末进行电子束辐照(EB)处理,吸收剂量为25~200 kGy。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P(AN-co-IA)进行... 以衣康酸(IA)作为第二单体,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出IA含量不同的聚丙烯腈(PAN)粉末,在室温及空气气氛中对衣康酸丙烯腈共聚物(P(AN-co-IA))粉末进行电子束辐照(EB)处理,吸收剂量为25~200 kGy。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P(AN-co-IA)进行化学结构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研究IA含量对PAN环化的影响,及辐照对P(AN-co-IA)粉末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B改性通过自由基机制促进了PAN的环化反应,使其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引入IA改性PAN则通过离子机制引发环化反应。两种改性方法对环化的促进作用可以叠加,有协同作用,但随着吸收剂量和IA含量的增加,这种协同作用效果逐渐减小。定义吸收剂量每增加10 kGy,P(AN-co-IA)放热焓的减少量为影响系数,吸收剂量小于100 kGy时,电子束辐照对P(AN-co-IA)放热焓的减少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快速减小,超过100 kGy后,影响系数的减小趋势开始变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电子束辐照 衣康酸 环化反应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微波法测量原油含水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国忠 穆磊 +1 位作者 张永攀 杨显志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37,共3页
基于微波双参数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油气水三相混合流体的复介电常数模型,研究了储能因子和损耗因子与混合流体密度的关系,给出了消除混合流体密度影响的原油含水率微波测量方法,推导了原油含水率与微波测量参数的函数... 基于微波双参数法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油气水三相混合流体的复介电常数模型,研究了储能因子和损耗因子与混合流体密度的关系,给出了消除混合流体密度影响的原油含水率微波测量方法,推导了原油含水率与微波测量参数的函数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水率 微波法 复介电常数 衰减量 公式 推导
下载PDF
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国忠 王迪 +3 位作者 赵文浩 李栋 李宏佳 齐晗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输油管道泄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泄漏污染物地面特征是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的基础。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二维模型,模拟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过程,研究不同泄漏孔径和位置对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特征的影... 输油管道泄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泄漏污染物地面特征是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的基础。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二维模型,模拟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过程,研究不同泄漏孔径和位置对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泄漏初期,污染物所受阻力均匀,向四周均匀迁移,而且迁移速度前期快,后期逐渐减小;泄漏孔径越大、泄漏孔位置越靠近地表,石油污染物到达地表的时间越短,水平最大位移量越大,地表特征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泄漏孔径 泄漏位置 地面特征 传递 模型 模拟
下载PDF
红外成像技术在管道防盗检测中的应用可行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国忠 李栋 +1 位作者 魏海臣 曹景萍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50,共2页
介绍了红外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史,讨论了该项技术在油气管道防盗应用中的原理与物理前提。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潜力与局限性,指出成像条件是油气管道防盗调查成败的关键,分析结果可为红外成像技术在油田管道防盗领域的应用提供... 介绍了红外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史,讨论了该项技术在油气管道防盗应用中的原理与物理前提。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潜力与局限性,指出成像条件是油气管道防盗调查成败的关键,分析结果可为红外成像技术在油田管道防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红外成像技术 应用 可行性 应用可行性 防盗 检测 工作原理 应用潜力 成像条件
下载PDF
设备巡检系统中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国忠 滕俊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2,共4页
为了防止巡检工作的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开发了条形码数据采集软件.该软件利用palm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CodeWarrior,用C语言进行编程,采用了解释型编程方法.提出了用双条形码方法来建立防止巡检人员失职的互锁监督机制.该软件... 为了防止巡检工作的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开发了条形码数据采集软件.该软件利用palm操作系统的开发工具CodeWarrior,用C语言进行编程,采用了解释型编程方法.提出了用双条形码方法来建立防止巡检人员失职的互锁监督机制.该软件的实际应用不仅减少了巡检工作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巡检到位率,从而减少了因巡检疏漏所引发的故障,并且有效地防止了巡检人员的玩忽职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巡检系统 数据采集软件 软件开发 条形码 数据库 CODEWARRIOR
下载PDF
中空玻璃多场耦合传热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国忠 曲娜 +2 位作者 顾晓东 吕妍 李栋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126,共4页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建立中空玻璃多场(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耦合传热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中空玻璃内空气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比较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及其耦合传热过程对中空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建立中空玻璃多场(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耦合传热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中空玻璃内空气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比较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及其耦合传热过程对中空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中空玻璃内腔导热、自然对流、辐射及耦合换热条件,与仅考虑其导热过程相比,中空玻璃内腔空气辐射对传热系数影响最大,对流影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玻璃 多场耦合 传热系数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埋地输油管道热力计算数值求解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吴国忠 庞丽萍 +1 位作者 卢丽冰 胡德胜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共2页
在油田现场 ,埋地输油管道在输油工程中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埋设管道存在许多传热问题 ,如由于埋设深度不同 ,造成管道散热损失不同 ,不同保温层厚度也会影响管道散热量 ,另外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管内介质散热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油田现场 ,埋地输油管道在输油工程中得到非常普遍的应用。埋设管道存在许多传热问题 ,如由于埋设深度不同 ,造成管道散热损失不同 ,不同保温层厚度也会影响管道散热量 ,另外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管内介质散热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能够全面、详实地得到这些传热关系 ,对于指导输油生产、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地半无限大区域简化为有界的矩形区域 ,建立数学计算模型 ,并采用数值求解方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数值求解结果进行定性的分析 ,给出不同管径、不同敷设条件下 ,管道散热损失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埋地管道 温度场 经济性 输油管道 热力计算
下载PDF
开放光路TDLAS气体检测系统光学接收组件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国忠 王迪 +1 位作者 李栋 齐晗兵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7-883,共7页
针对开放光路TDLA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气体检测系统中,由于角反射器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表面光洁度下降及大气传输扰动造成回波信号入射方向与接收透镜光轴非严格平行,从而导致系统探测灵敏度下降的问题,分析回波信号与菲涅... 针对开放光路TDLA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气体检测系统中,由于角反射器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表面光洁度下降及大气传输扰动造成回波信号入射方向与接收透镜光轴非严格平行,从而导致系统探测灵敏度下降的问题,分析回波信号与菲涅尔透镜光轴夹角不同时的汇聚点偏移量,设计了由圆锥体反射器和抛物面反射器组成的二次光学元件,并运用TracePro光学软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在回波光线-6°~6°入射角偏差范围条件下对优化设计的光学接收组件进行聚光特性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光学接收组件接收角为4.9°,光学效率为78.24%,与单独菲涅尔透镜及菲涅尔透镜-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光学接收组件相比聚光性能明显提高,适用于实际检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接收组件 二次光学元件 接收角 光学效率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多孔介质内油水流动阻力系数实验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国忠 邢永强 +2 位作者 吕妍 齐晗兵 李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7,共4页
基于多孔介质油水迁移的阻力系数测量装置,以水和油为工质,测量了其在近似均匀、混合粒径玻璃球通道内的流动阻力特性,并拟合了速度-压降的曲线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了黏性、惯性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单相介质在通过均匀粒径多孔介质... 基于多孔介质油水迁移的阻力系数测量装置,以水和油为工质,测量了其在近似均匀、混合粒径玻璃球通道内的流动阻力特性,并拟合了速度-压降的曲线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了黏性、惯性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单相介质在通过均匀粒径多孔介质区域时受到的惯性阻力影响比通过混合粒径时受到的惯性阻力影响明显小;黏性阻力影响比通过混合粒径时受到的黏性阻力影响明显大;多相介质在通过均匀粒径多孔介质区域时受到的惯性、黏性阻力影响均比通过混合粒径时小;在粒径条件相同时,单相介质受到的惯性阻力影响明显比多相介质小,其黏性阻力影响明显比多相介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油水迁移 阻力系数实验
下载PDF
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国忠 薛文隽 +3 位作者 杨其绛 巫向前 朱颖 祝肇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 :观察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的影响。方法 :2d龄鸡雏 30只 ,分 3组 ,分别为对照组、用药Ⅰ组、用药Ⅱ组 ,每组均缝合单只眼睑 ,造成形觉剥夺近视眼。采用测定鸡眼屈光度、活体A超眼轴测量、光镜下观察巩膜、视网膜病理形态的... 目的 :观察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的影响。方法 :2d龄鸡雏 30只 ,分 3组 ,分别为对照组、用药Ⅰ组、用药Ⅱ组 ,每组均缝合单只眼睑 ,造成形觉剥夺近视眼。采用测定鸡眼屈光度、活体A超眼轴测量、光镜下观察巩膜、视网膜病理形态的方法。结果 :形觉剥夺导致了对照组近视性屈光状态异常 (P <0 .0 0 1)。眼球的前后轴长度延长 (P <0 .0 5 ) ,光镜下巩膜软骨细胞层增厚 ,巩膜纤维层变薄。用药组近视性屈光状态异常有改善。眼球前后轴长度缩短 ,其中用药Ⅱ组的屈光度与眼前后轴长度缩短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P <0 .0 5 )。镜下用药Ⅱ组近视眼巩膜软骨细胞、巩膜纤维层改变不明显。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 ,银杏总黄酮苷对鸡眼形觉剥夺后的近视性屈光状态形成及眼球前后轴长度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黄酮苷 鸡眼形觉剥夺 屈光度 眼轴长度 巩膜 视网膜 病理变化 实验
下载PDF
埋地输油管道非稳态热力计算数值求解方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吴国忠 曲洪权 +1 位作者 庞丽萍 陈彦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共2页
埋地输油管道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输问题 ,这时油管内原油的粘度随油温下降而升高 ,当油温降到一定值后 ,会给管道的再启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甚至造成凝管事故 ,所以急需研究这一非稳态热力过程。针对新疆埋地输油管道停输问题 ,... 埋地输油管道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输问题 ,这时油管内原油的粘度随油温下降而升高 ,当油温降到一定值后 ,会给管道的再启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甚至造成凝管事故 ,所以急需研究这一非稳态热力过程。针对新疆埋地输油管道停输问题 ,分析非稳态热力过程 ,建立了埋地管道停输时的传热计算模型 ,给出了埋地管道传热微分方程 ,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法求解上述传热微分方程。经过实测比较知 :该数学模型基本正确 ,数值求解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精确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输油管道 非稳态 热力计算 数值求解方法
下载PDF
结垢对管壳式换热器流动换热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国忠 林林 +2 位作者 杨显志 齐晗兵 李栋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1386-1388,1391,共4页
针对管壳式换热器结垢中涉及到的传热问题,建立了管壳式换热器三维的简化数理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壁面函数法对管壳式换热器内流动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污垢量对管壳式换热器内流动传热过程影响较大,结垢量增加,结... 针对管壳式换热器结垢中涉及到的传热问题,建立了管壳式换热器三维的简化数理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壁面函数法对管壳式换热器内流动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污垢量对管壳式换热器内流动传热过程影响较大,结垢量增加,结垢侧进出口压降增加,换热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结垢 流动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用参考发射率法提高红外点温仪测温精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国忠 张海玲 +1 位作者 齐晗兵 李栋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65-168,共4页
红外点温仪是非成像型的红外温度检测诊断仪器,能测量设备表面某点周围确定面积的平均温度,具有测量简便,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在现场实际测温过程中,由于测温表面的发射率未知,将导致一定的测温误差.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红外测温过程物... 红外点温仪是非成像型的红外温度检测诊断仪器,能测量设备表面某点周围确定面积的平均温度,具有测量简便,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在现场实际测温过程中,由于测温表面的发射率未知,将导致一定的测温误差.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红外测温过程物理模型,建立了测试物体传热数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发射率对红外测温精度的影响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提出采用参考发射率确定测试物体表面温度.针对不同条件对红外测温影响进行了4组数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采用参考发射率法进行红外测温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而且简单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红外测温 发射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通风屋面隔热结构传热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国忠 赵岩 +1 位作者 薛康 李栋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建立了通风屋面空气流动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假定通风道内空气满足Boussinesq假设,并利用FLUENT软件对通风屋面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通风道直径及室外综合温度对屋面隔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屋面相比,通风屋... 建立了通风屋面空气流动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假定通风道内空气满足Boussinesq假设,并利用FLUENT软件对通风屋面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通风道直径及室外综合温度对屋面隔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屋面相比,通风屋面更有利于屋面的隔热,且通风道直径在0.1~0.4m时,通风道直径越大,隔热效果越好;随着室外综合温度的升高,通风道内空气流动速度和热压逐渐增加,相应带走的热量就越多;随着通风道直径的增加,在通风道内距通风道管壁越远的区域,受管壁摩擦力的影响越小,空气流动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屋面 FLUENT 数值模拟 隔热
下载PDF
埋地输油管道非稳态热力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吴国忠 庞丽萍 +1 位作者 卢丽冰 王海勤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3,共2页
埋地输油管道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输问题,油管内原油与土壤中的热力平衡状态被破坏,油温及土壤温度将重新分布。这直接影响管内原油温降情况,需研究这一非稳态热力过程。针对新疆塔中油田埋地输油管道,分析非穗态热力过程,建立... 埋地输油管道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输问题,油管内原油与土壤中的热力平衡状态被破坏,油温及土壤温度将重新分布。这直接影响管内原油温降情况,需研究这一非稳态热力过程。针对新疆塔中油田埋地输油管道,分析非穗态热力过程,建立了埋地管道传热计算模型。此数学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充分考虑到大地本身恒温层对埋地输油管道传热的影响,把半无界域化为有界域,大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经过实测比较,该数学模型建立基本正确,符合实际工况,精确性较高,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输油管道 非稳态热力计算模型 温度场 边界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