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大玮 薛玉文 +1 位作者 蒋捍东 许仁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 (可乐必妥 )和头孢曲松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平行多中心试验方法 ;选择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 110例 ,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试验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 (可乐必妥 )和头孢曲松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平行多中心试验方法 ;选择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 110例 ,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 ;试验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30 0 m g,静脉滴注 ,1~ 2次 ,疗程 7~ 14 d;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 (罗氏芬 ) 2 g,静脉滴注 ,1次 /d,疗程 7~ 14 d。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和头孢曲松组痊愈率分别为 6 4 .8%和 6 6 .7% ,有效率分别为89.1%和 85 .5 % ,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 P >0 .0 5 ) ;左氧氟沙星细菌清除率和阴转率分别为90 .6 %、90 .6 % ,头孢曲公清除率和阴转率分别为 90 .3%、87.1% ,两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5 .4 %、3.6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是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院外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胸腔粘连术的临床应用及失败原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大玮 李玉 +2 位作者 王伟 许仁和 裴建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4,共2页
对86例难治性气胸及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粘连术。54例气胸患者中失败9例,32例癌性胸水患者中失败11例。失败原因主要为:注入粘连剂前胸腔气体或积液未彻底引流,注入粘连剂后没有向不同方向反复转动体位,注药后未持续负压引流或引... 对86例难治性气胸及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粘连术。54例气胸患者中失败9例,32例癌性胸水患者中失败11例。失败原因主要为:注入粘连剂前胸腔气体或积液未彻底引流,注入粘连剂后没有向不同方向反复转动体位,注药后未持续负压引流或引流时间过短。对术中需注意的问题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粘连术 难治性 气胸 胸腔积液 呼吸系统肿瘤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药物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大玮 耿治英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3-575,共3页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药物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溶解 低分子肝素钠 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 检查结果 止血栓
下载PDF
人禽流感研究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1亚型 传染病
下载PDF
细菌耐药性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大玮 李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9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治疗 细菌耐药性 肺炎球菌
下载PDF
小气道的功能检查与超细纤支镜直视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大玮 薛玉文 +3 位作者 李玉 刘宝义 王玲 许仁和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通过超细纤维支气管镜 (UTBF)观察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 (MEFV )异常患者的外周小气道 ,了解UTBF直视下小气道病变与MEFV的关系。方法 :根据MEFV测定结果将 2 1例患者分为小气道功能正常组 (A组 )和异常组 (N组 ) ,用纤维支气管... 目的 :通过超细纤维支气管镜 (UTBF)观察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 (MEFV )异常患者的外周小气道 ,了解UTBF直视下小气道病变与MEFV的关系。方法 :根据MEFV测定结果将 2 1例患者分为小气道功能正常组 (A组 )和异常组 (N组 ) ,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和UTBF观察其大、小气道的病变 ,依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大气道病变总分相近 ,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小气道病变总分分别为 9 6± 1 8和 5 5± 1 6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将MEFV中 5 0 %肺容量时最大呼气流速 (V50 )、2 5 %肺容量时最大呼气流速 (V2 5)与小气道病变UTBF直视评分作相关性分析 ,r值分别为 - 0 6 84 3和 - 0 6 4 72 (P <0 0 5 )。结论 :UTBF所见小气道病变以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炎症性改变为主 ,小气道炎症是MEFV异常的主要病理基础 ;MEFV较好地反映了小气道病变的情况 ,是临床判断小气道病变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道 呼吸功能试验 支气管镜检查 直视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的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对PE的重视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医生对PE的诊治技术了解甚少,致使PE漏诊误诊率极高。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50~70万新发现的PE患者,死亡率为...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对PE的重视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医生对PE的诊治技术了解甚少,致使PE漏诊误诊率极高。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50~70万新发现的PE患者,死亡率为20%~30%,占各种疾病死亡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雾化吸入速尿对哮喘病人SBPT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吴大玮 马秀华 +2 位作者 牟爱萍 许仁和 佟学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2,共1页
近年来,我们对10例哮喘缓解期病人于雾化吸入速尿后即刻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气道激发试验(SBPT),结果证明,吸入速尿可减轻SBPT诱发的哮喘病人的气道收缩程度。
关键词 哮喘 治疗 速尿 雾化吸入 肺通气功能 SBPT测定
下载PDF
特异性气道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吴大玮 马秀华 +4 位作者 牟爱萍 李全新 王玲 许仁和 佟学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5-6,共2页
对28例过敏原皮试及非特异气道激发试验(NSBPT)均阳性者吸入过敏原进行特异性气道激发试验(SBPT),10例阳性(占37.5%)。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程度与SBPT阳性中密切相关。SBPT阳性者在激发后10~20分钟通气功能参数下降达高峰,30分钟开始恢... 对28例过敏原皮试及非特异气道激发试验(NSBPT)均阳性者吸入过敏原进行特异性气道激发试验(SBPT),10例阳性(占37.5%)。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程度与SBPT阳性中密切相关。SBPT阳性者在激发后10~20分钟通气功能参数下降达高峰,30分钟开始恢复,60分钟时仅2例FEV_(1.0)完全恢复。认为:SBPT检测哮喘病人的气道高反应性不如NSBPT敏感。SBPT最低吸入量应根据病人过敏原皮试阳性反应程度确定,并应正确掌握SBPT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诊断 呼吸阻力 皮肤试验
下载PDF
螺旋CT在急性肺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大玮 薛玉文 +1 位作者 王均玲 王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9-9,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螺旋CT 急性肺栓塞 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
11
作者 吴大玮 杨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肺间质病变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LD 主要表现 致死原因
下载PDF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
12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2-3,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原学 研究进展 标本采集 病毒分离
下载PDF
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3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1,共2页
机械呼吸机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呼吸急症患者转危为安,但临床上亦常见到呼吸机使用不当而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严重后果。为此,本文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浅述。 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①气管导管阻塞:吸入气湿化不足,... 机械呼吸机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呼吸急症患者转危为安,但临床上亦常见到呼吸机使用不当而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严重后果。为此,本文对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浅述。 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①气管导管阻塞:吸入气湿化不足,吸痰不充分,分泌物在气管内粘结成团,形成活瓣样阻塞。阻塞较重时表现呼气延长,完全阻塞者则出现窒息。因此,操作中应及时吸引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发症 防治 正压机械通气
下载PDF
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现状
14
作者 吴大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长期吸入二丙酸氯地米松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HPA轴的影响
15
作者 吴大玮 李玉 +1 位作者 薛玉文 王士华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观察36例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激素(二丙酸氯地米松,BDP)后对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气道高反应性(AHR)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实验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BDP剂量600~900μg/d,第二阶段... 观察36例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激素(二丙酸氯地米松,BDP)后对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气道高反应性(AHR)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实验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BDP剂量600~900μg/d,第二阶段300~400μg/d,第三阶段为停药观察病情转归。第一阶段临床有效率875%,FVC、FEV1.0、PEFR、V50及Rrs.C、Dmin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Sd无变化,血浆皮质醇基值无明显降低;第二阶段临床有效率861%,FVC、FEV1.0、V50及Rrs·C、Dmin、Sd均未能进一步改善,而PEFR明显低于第一阶段,血浆皮质醇基因仍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肺功能 药物疗法 BDP
下载PDF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董亮 吴大玮 +2 位作者 孙恩华 张琦 王子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51-453,共3页
目的 评价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对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痰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 75例重症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观察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的临床疗效 ;对痰分离菌进行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 目的 评价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对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痰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将 75例重症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观察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的临床疗效 ;对痰分离菌进行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和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药敏试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 6 5 8%和6 2 2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2 1%和 84 6 % ,两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帕尼培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尼培南 倍他米隆 治疗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临床分析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及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亮 王树诚 +3 位作者 孙恩华 于钦凤 张琦 吴大玮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2-704,共3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口服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AECB)的临床疗效及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设计。选择AECB病例100例,其中可评价病例86例,莫西沙星治疗组(试验组)42例,给莫西沙星400 mg qd,疗程5-10 d;左...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口服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AECB)的临床疗效及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设计。选择AECB病例100例,其中可评价病例86例,莫西沙星治疗组(试验组)42例,给莫西沙星400 mg qd,疗程5-10 d;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左氧氟沙星200 mg,hid,疗程7-14 d。结果莫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86%(39/42)和88.64%(39/44);痊愈率分别为78.57%(33/42)和68.18%(30/44)。两组有效率、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88%(31/32)和82.14%(23/28),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6.88%(31/32)和82.14%(23/28),两组细菌清除率、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AECB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临床疗效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薛玉文 肖伟 +6 位作者 牟爱平 吴大玮 孔庆莲 张茂宏 丁克家 葛庚芝 夏天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及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左旋氧氟沙星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d,疗程7~14d;对照组:静脉滴注左旋氧氟沙星注...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及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左旋氧氟沙星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d,疗程7~14d;对照组:静脉滴注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g/d,疗程7~14d。结果:共入选病例209例,其中加替沙星组102例,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1例;左旋氧氟沙星组107例,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痊愈率分别为73.1%、71.7%,有效率分别为90.4%、92.5%;泌尿道感染痊愈率分别为83.7%、77.4%,有效率均为98.1%;总痊愈率分别为78.2%、74.5%,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5.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9%、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替沙星组、左旋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9%、1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泌尿道细菌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 泌尿道 细菌感染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哮喘患者PBMC中NF-ΚB活性及血浆IL-10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亮 肖伟 +3 位作者 毕文祥 孙自平 吴大玮 于钦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9期6-7,共2页
为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核因子 KB(NF- Kappa B,NF-Κ B)活性及血浆白介素 10(IL- 10 )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测定了 16例发作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及 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COPD组 )及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 PBMC中... 为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核因子 KB(NF- Kappa B,NF-Κ B)活性及血浆白介素 10(IL- 10 )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测定了 16例发作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及 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COPD组 )及 10例正常人 (对照组 ) PBMC中 NF- Κ B活性及血浆 IL- 10水平。结果 ,哮喘组 NF- Κ B活性较 COPD组及对照组显著增加 (P<0 .0 1) ;血浆 IL - 10水平显著降低 (P<0 .0 1) ;哮喘组 NF-ΚB活性与血浆 IL - 10水平呈负相关 (P<0 .0 1)。认为哮喘患者 NF-ΚB活性增加 ,从而放大炎症信号及调节炎症持续过程 ;血浆 IL - 10水平降低 ,可能是哮喘患者低表达的介素可降低对气道粘膜炎症细胞的趋化抑制 ;通过调节 IL- 10从而使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NF-KB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加替沙星胶囊治疗呼吸系和泌尿生殖系急性细菌性感染109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亮 吴大玮 +2 位作者 胡昭 孔庆莲 张琦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1-405,共5页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试验设计方法。选择轻、中度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人 2 18例 ,可评价病例 2 15例 ...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试验设计方法。选择轻、中度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人 2 18例 ,可评价病例 2 15例 ,随机编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 10 9例 ,给予加替沙星胶囊 ,4 0 0mg ,po ,qd ,疗程 7~ 14d ;对照组 10 6例 ,给予左氧氟沙星 ,2 0 0mg ,po ,bid ,疗程 7~ 14d。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5 .4 % (10 4 /10 9)和 95 .3% (10 1/ 10 6 ) ;痊愈率分别为 84 .4 %(92 / 10 9)和 84 .9% (90 / 10 6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 0 %和 10 0 % ;细菌阴转率分别为 99%和 1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8.1% (9/ 111)和 7.5 %(8/ 10 7)。 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性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氧氟沙星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多中心研究 加替沙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