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应用二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抗心肌缺血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宗贵 李舰南 +5 位作者 樊民 尚玉琨 张亚文 白晶 丁茹 陈金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5-627,T001,共4页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5 ISMN)和二硝酸异山梨酯 (ISDN)时达到抗心肌缺血作用所需起效时间的差异。方法 将 2 5例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ISDN组 (13例 )和 5 ISMN组 (12例 ) ,应用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和...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5 ISMN)和二硝酸异山梨酯 (ISDN)时达到抗心肌缺血作用所需起效时间的差异。方法 将 2 5例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ISDN组 (13例 )和 5 ISMN组 (12例 ) ,应用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和心电图分别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 (3、15和 45min)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 ISDN组患者给药后 3min心肌99mTc MIBI稀疏缺损区即消失或明显缩小 11例 (84.6 %) ;而 5 ISMN组仅 2例 (15 .4%)有改善 ;用药后 15minISDN组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 5 ISMN组。与给药前比较 ,ISDN组给药后 3和 15min99mTc MIBI心肌摄取比值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 ;而 5 ISMN组给药后 3min与给药前的差异无显著性 ,15min时虽有明显改善 ,但仍显著低于ISDN组 ;45min后两组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有心绞痛发作的冠心病患者静脉应用ISDN达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所需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 5 ISMN ,可作为治疗急性抗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硝酸异山梨酯 5-单硝酸异山梨酯 临床研究 99MTC-MIBI 治疗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早搏109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宗贵 陈书中 +5 位作者 梁金锐 王青 吴明营 吴士尧 徐延敏 袁贤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7-900,共4页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和针剂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分口服给药部分和静脉给药部分。将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早搏>4 000次、符合入选标准受试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随机、空白对照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剂或针剂,应用2...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和针剂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分口服给药部分和静脉给药部分。将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早搏>4 000次、符合入选标准受试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随机、空白对照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片剂或针剂,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室性早搏的变化和安全性各项指标。结果:口服组中试验组总有效率68.8%,对照组总有效率33.0%,2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静脉组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2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试验组24 h室性早搏数均明显减少,心悸、胸闷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门冬氨酸钾镁片剂和针剂均可有效减少冠心病病人的室性早搏次数,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 药物疗法 室性早搏复合征
下载PDF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宗贵 黄高忠 杜荣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 80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和前瞻性研究。 40例患者随机分到口服多沙唑嗪 (多沙唑嗪组 )或特拉唑嗪 (对照组 ) ,均服药 8周。另 40例口服多沙唑嗪 (开放组 ) ... 目的 :探讨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 80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和前瞻性研究。 40例患者随机分到口服多沙唑嗪 (多沙唑嗪组 )或特拉唑嗪 (对照组 ) ,均服药 8周。另 40例口服多沙唑嗪 (开放组 ) ,其中 10例口服多沙唑嗪 6个月。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 ,在第 4周下降到最大值并稳定到试验结束。心率均略加快 ,但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0 %和 73.7%。开放组总有效率为 90 .0 %。各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改变。试验组头晕、心悸、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 .0 % ,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降压作用稳定 ,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疗法 甲磺酸多沙唑嗪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宗贵 陈金明 +4 位作者 黄佐 赵君 黄高忠 张家友 宋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 (10 m g/ d)对动脉硬化斑块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5 7例冠心病患者 (4 4例男性、13例女性 ) ,年龄 (5 8.4± 11.3)岁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在冠脉造影当晚起口服普伐他汀 10 mg/ d,经平均 7.3个月随访 ,...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 (10 m g/ d)对动脉硬化斑块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5 7例冠心病患者 (4 4例男性、13例女性 ) ,年龄 (5 8.4± 11.3)岁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在冠脉造影当晚起口服普伐他汀 10 mg/ d,经平均 7.3个月随访 ,复查冠脉造影和血脂。 结果 :(1)普伐他汀具有明显调脂作用 ,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和甘油三酯 (TG)分别下降 15 .0 % (P<0 .0 1)、18.0 % (P<0 .0 1)和 6 .0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升高 10 .6 % ;对照组 TC和 L DL - C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直径无明显变化。(3)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需行 PTCA或 CABG的反复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 (P<0 .0 5 )。 (4 )普伐他汀对心率、血压和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普伐他汀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调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心血管事件 调脂作用 冠状动脉硬化斑块 冠心病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p27kip1基因高表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宗贵 潘晓明 +1 位作者 章卫平 曹雪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2 7kip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高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人p2 7kip1cDNA的重组腺病毒 (Adhp2 7kip1)及含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在体外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VSM...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2 7kip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高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人p2 7kip1cDNA的重组腺病毒 (Adhp2 7kip1)及含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在体外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VSMCs,用Westernblot及Boyden趋化小室检测外源性p2 7kip1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对VSM Cs迁移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 2 4h ,Adhp2 7kip1转染的VSMCs内p2 7kip1蛋白高表达 ,而AdLacZ转染的VSMCs内仅显示极低水平的内源性p2 7kip1蛋白表达 ;Boyden趋化小室检测显示未转染的VSMCs、AdLacZ及Adhp2 7kip1转染的VSMCs血清诱导后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 139± 2 6、10 6± 16及 6 8± 14。结论 外源性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迁移 体外培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 重组腺病毒 P27KIPL基因
下载PDF
增殖期再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宗贵 关战军 陈金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再狭窄发生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家兔髂动脉、高脂血症兔髂动脉成形术后2周非狭窄段和狭窄段SMC,分别用North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探讨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再狭窄发生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家兔髂动脉、高脂血症兔髂动脉成形术后2周非狭窄段和狭窄段SMC,分别用North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静止期SMC及增殖期再狭窄SMC中EGFR的表达。结果:3种静止期SMC均未见EGFRmRNA表达,而再狭窄SMC受血清刺激后4h即有EGFRmRNA表达,至指数生长期表达更明显。免疫组化显示EGFR蛋白质仅在指数生长期SMC中显现阳性反应,其阳性颗粒定位于细胞膜。结论:EGFR表达增加与再狭窄过程中SMC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成形术 再狭窄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新发现、新策略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01-602,共2页
目前,将动脉粥样硬化简单看作病理性脂质沉积的观点已更新为是一种炎症免疫反应,后者构成了一复杂的发病机制网络.从另一角度看,动脉粥样硬化可以看作是损伤(促炎、免疫损伤和氧化)和修复保护(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机制之间平衡... 目前,将动脉粥样硬化简单看作病理性脂质沉积的观点已更新为是一种炎症免疫反应,后者构成了一复杂的发病机制网络.从另一角度看,动脉粥样硬化可以看作是损伤(促炎、免疫损伤和氧化)和修复保护(抗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机制之间平衡的失调,亦可能类似祖国医学理论中的“阴阳失调”.近年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新发 免疫损伤 阴阳失调 免疫反应 脂质沉积 发病机制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循证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宗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69-869,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研究 循证医学 桥梁 共同语言 现代科学 医学体系 中医
下载PDF
茶色素对高血压患者血液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宗贵 黄佐 李爱顺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高血压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22例患者服茶色素3粒/d 连续4w,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 SOD、LPO、Apo A、B。结果高血压患者 SOD活力和 LPO 含量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差异(87.45±21.24和5.87±1...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高血压患者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22例患者服茶色素3粒/d 连续4w,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 SOD、LPO、Apo A、B。结果高血压患者 SOD活力和 LPO 含量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差异(87.45±21.24和5.87±1.38对102.8±12.26 nU/ml 和3.18±0.98 nmol/L,P<0.05~0.01),服用茶色紊后患者 SOD 活力升高到101.04±18.07 nU/ml,LPO 含量降低至4.07±0.93(P<0.01),而茶色素对血压和 Apo A、B 无明显影响。结论茶色素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减轻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高血压 超氧化物 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VitE及oxLDL对人单核细胞表达CD40和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宗贵 严金川 +2 位作者 张玲珍 李莉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和抗氧化剂 Vit E对人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配体 (D40 L )的影响。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 CD40和 CD40 L表达水平。结果 :低浓度 ox L DL (≤ 2 0 0μg/ L )可使...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和抗氧化剂 Vit E对人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配体 (D40 L )的影响。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 CD40和 CD40 L表达水平。结果 :低浓度 ox L DL (≤ 2 0 0μg/ L )可使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 L明显增加 ,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高浓度 (>2 0 0μg/ L ) ox L DL刺激时 ,CD40和 CD40 L表达明显下降。预先加入抗氧化剂 Vit E后 ,低浓度 ox L DL 刺激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 L 明显下降 ,并呈浓度依赖效应。结论 :ox L DL 刺激单核细胞高表达 CD40和 CD40 L 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剂 Vit E能部分抑制 ox L DL引起的单核细胞高表达 CD40和 CD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单核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CD40 CD40配体 维生素E
下载PDF
从易损斑块的研究难点看中西医结合防治之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宗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易损斑块 中西医结合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血管事件 心脏病事件 稳定斑块 血栓形成
下载PDF
重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斑块破裂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9-729,共1页
医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治病救人,提高临床疗效。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及疾病,既然两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那么两者必然有相通、甚至相同的地方。中医与西医对话的最好语言是疗效,提高临床疗效是医学发展的中心。针对每一... 医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治病救人,提高临床疗效。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及疾病,既然两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那么两者必然有相通、甚至相同的地方。中医与西医对话的最好语言是疗效,提高临床疗效是医学发展的中心。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措施,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0)所推崇的21世纪最佳医疗模式。循证医学的引入是当今现代医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弥补了经验医学强调通过医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直觉,或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和基础医学理论的推理来诊断、治疗疾病的缺陷,它所追求的是目前临床疾病的最佳诊疗方法和方案都应该遵循充分的科学依据,提供证据和应用证据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循证医学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世界卫生组织 基础医学理论 临床疾病 医学研究
下载PDF
重视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宗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6-1016,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临床研究 陈可冀
下载PDF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挑战远未结束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单核白细胞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室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宗贵 赵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5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本实验通过监测清醒兔心肌缺血0.5h,再灌注72h的血流动力学,探讨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家兔麻醉开胸,安放左冠脉钝缘支阻断装置。72h后乙醚麻醉,左室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清醒状态下阻断冠脉血... 本实验通过监测清醒兔心肌缺血0.5h,再灌注72h的血流动力学,探讨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家兔麻醉开胸,安放左冠脉钝缘支阻断装置。72h后乙醚麻醉,左室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清醒状态下阻断冠脉血流,0.5h后再恢复其血供。10只家兔6只实验成功。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于心肌缺血0.5h稍显下降(P>0.05),于再灌注2~48h显著低于缺血0h,以再灌注6h最低,于72h恢复正常。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于缺血0.5h至再灌注72h均显著高于缺血0时,以再灌注6h最高。dp/dt和-dp/dt于缺血0.5h至再灌注48h显著低于缺血0h,于再灌注72h恢复正常。心肌TTC染色病理观察示左室坏死区面积与危险区面积之比为66.8%±8.9%。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模型,再灌注导致了左心室机械功能的部分恶化,低下的心功能状态持续至少48h。认为再灌注后左室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不但取决于未坏死心肌的代偿,而且取决于可逆性损伤心肌的顿抑恢复和边缘区延迟性心肌死亡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 心室功能 恢复
下载PDF
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被忽视的角落:血管外膜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8-270,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膜 心脑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疾病 病理基础 人类健康 病理过程 病理机制
下载PDF
借鉴JNC-7经验制定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防治指南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宗贵 陈金明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4期208-209,共2页
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委员会(JNC)发表的JNC-6迄今已6年了[1].在此期间,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均取得重大进展,一方面循证医学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医师的认同,另一方面,许多有关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试验[2],特别是包括HOT试... 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委员会(JNC)发表的JNC-6迄今已6年了[1].在此期间,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均取得重大进展,一方面循证医学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医师的认同,另一方面,许多有关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试验[2],特别是包括HOT试验、PROGRESS试验、ALLHAT试验等有影响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循证医学的理论.为此,2003年5月,JNC吸收了这些新理论和新研究成果,发表了JNC-7[3].与JNC-6相比,JNC-7的最大特点是简明,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摒除了那些繁锁的概念呼条文,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全球高血压研究、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JNC-7 高血压前期 强制治疗指征 噻嗪类利尿剂 目标血压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宗贵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血清学标志
下载PDF
关注“由内而外”的转变:重视血管外膜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
20
作者 吴宗贵 梁春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膜 临床分析 病理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