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溶胀DSC法研究维纶的热性能和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宗铨 孙瑾 王依民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53-58,共6页
本文建立了用溶胀 DSC 法(缩写为 SDSC)测定维纶水中软化点的新方法。该法与常规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和重视性好的优点。维纶的热性能也相应地由 DSC 确定。用 DSC 法对各种维纶进行热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纶的耐热性,特别是耐热水性... 本文建立了用溶胀 DSC 法(缩写为 SDSC)测定维纶水中软化点的新方法。该法与常规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和重视性好的优点。维纶的热性能也相应地由 DSC 确定。用 DSC 法对各种维纶进行热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纶的耐热性,特别是耐热水性,不但与纤维非晶区部分的化学交联有关,而且与纤维的结晶度和晶区的完整性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纶 DSC法 耐热性 结构
下载PDF
超高倍拉伸聚乙烯凝胶纤维熔融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潘力军 刘兆峰 +3 位作者 胡祖明 诸静 张安秋 吴宗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9-92,共4页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丝经各倍热拉仲后的纤维作DSC、WAXD研究。在DSC图谱上温度为137℃、140~146℃、150~154℃和158℃(T_(m1)、T_(m2)、T_(m3)、T_(m4))处分别出现了四个峰。第一个峰表征着初生丝中“溶剂化结晶”的熔融...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丝经各倍热拉仲后的纤维作DSC、WAXD研究。在DSC图谱上温度为137℃、140~146℃、150~154℃和158℃(T_(m1)、T_(m2)、T_(m3)、T_(m4))处分别出现了四个峰。第一个峰表征着初生丝中“溶剂化结晶”的熔融,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溶剂化结晶”逐渐变为串晶结构。DSC表明,当拉伸达到12.1倍时,这种转变完成,在UHMWPE纤维中的结晶一般为正交晶系,DSC图谱的出峰情况和实验条件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看到T_(m3)峰,它衣征着在纤维中存在有六方晶系。热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发展和“拉伸三阶段机理”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熔融行为 热拉伸 凝胶纤维
下载PDF
用DSC法研究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性能及其预氧化过程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瑾 潘鼎 +1 位作者 江绍群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测定了各种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性能.研究表明:纤维的组成、结构、使用的溶剂、成形方法对纤维的热性质都有影响.本文还用DSC法测定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环化度、用DTA法测定预氧化纤维的含湿量,以了解聚丙烯...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测定了各种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性能.研究表明:纤维的组成、结构、使用的溶剂、成形方法对纤维的热性质都有影响.本文还用DSC法测定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环化度、用DTA法测定预氧化纤维的含湿量,以了解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反应的程度,所有这些结果对于预氧化过程的工艺控制及预氧化过程终点的确定都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DSC 热性能 预氧化
下载PDF
PAN催化环化初步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年慈 丛斌 吴宗铨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6-32,共7页
本工作用催化环化制备PAN预氧化纤维,在剖析热处理引起长丝强力损失的基础上,选择PAN共聚长丝(PAN:丙烯酸甲酯:衣康酸=93:5.7:1.3),以NH<sub>2</sub>OH·HCl水溶液为肟化剂和用Na<sub>2</sub>HPO<sub&... 本工作用催化环化制备PAN预氧化纤维,在剖析热处理引起长丝强力损失的基础上,选择PAN共聚长丝(PAN:丙烯酸甲酯:衣康酸=93:5.7:1.3),以NH<sub>2</sub>OH·HCl水溶液为肟化剂和用Na<sub>2</sub>HPO<sub>4</sub>调节溶液的pH值,用正交设计法寻找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减少纤维的收缩、缩短热处理时间和提高预氧化纤维强度的重要途径是对PAN纤维进行羟胺的化学处理。以最佳肟化反应条件实施热处理,纤维强度可提高约50%,热处理时间可缩短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环 PAN 强力损失 热处理时间 肟化 正交设计法 衣康酸 化制 本工 原丝
下载PDF
丙烯腈、偏二氯乙烯水相沉淀共聚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伟平 刘兆峰 +1 位作者 杨明远 吴宗铨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1-25,共5页
讨论了丙烯腈(AN)、偏=氯乙烯(VDC)水相沉淀共聚合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助溶剂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磺酸钠等对总单体转化率、共聚体中VDC含量及共聚体相对粘度(ηγ)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用量能显著地提高总单体转化率... 讨论了丙烯腈(AN)、偏=氯乙烯(VDC)水相沉淀共聚合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助溶剂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磺酸钠等对总单体转化率、共聚体中VDC含量及共聚体相对粘度(ηγ)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用量能显著地提高总单体转化率和共聚体中VDC的含量。但共聚体ηγ随之下降;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甲醇相比,采用乙醇作助溶剂能获得更高的总单体转化率和共聚体中的VDC含量;采用甲基丙烯磺酸钠作第三单体能提高总单体转化率以及共聚体中的VDC含量和η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偏二氯乙烯 水相沉淀共聚
下载PDF
腈氯纶的共聚组成对纤维成形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伟平 刘兆峰 +1 位作者 吴宗铨 杨明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4-49,共6页
讨论了腈氯纶的共聚组成对纤维成形、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磺酸钠能有效地减少纤维的孔隙,提高偏二氯乙烯含量虽能提高极限氧指数,但由于增加了纤维中的孔隙及降低了纤维的序态而使纤维力学性能劣化。作为阻燃腈纶,共聚... 讨论了腈氯纶的共聚组成对纤维成形、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磺酸钠能有效地减少纤维的孔隙,提高偏二氯乙烯含量虽能提高极限氧指数,但由于增加了纤维中的孔隙及降低了纤维的序态而使纤维力学性能劣化。作为阻燃腈纶,共聚体中偏二氯乙烯含量以40%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共聚物 成分 结构
下载PDF
萃取干燥处理对UHMW-PE冻胶丝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年慈 顾白 +2 位作者 黄景红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0-38,共9页
利用最优化实验,获得了最佳萃取和干燥条件:以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对冻胶丝进行多次萃取和5%限制收缩干燥.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声速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 DSC 分析对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胶丝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 利用最优化实验,获得了最佳萃取和干燥条件:以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对冻胶丝进行多次萃取和5%限制收缩干燥.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声速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和 DSC 分析对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胶丝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和干燥处理后冻胶丝收缩导致其结构的变化,冻胶丝的密度、非结晶区大分子的取向随萃取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结晶度则随之下降.经最佳萃取和干燥处理之后冻胶丝的超拉伸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萃取 取向 结晶
下载PDF
腈氯纶纤维热分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伟平 刘兆峰 吴宗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0-54,共5页
采用DSC、TGA、IR及PGC等方法对AN-VDC共聚体纤维在空气中受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50℃以下,共聚体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在250℃,共聚体脱除HCl,该反应的温度几乎不受共聚体组成的影响,在300~320℃处,共聚体分... 采用DSC、TGA、IR及PGC等方法对AN-VDC共聚体纤维在空气中受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50℃以下,共聚体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在250℃,共聚体脱除HCl,该反应的温度几乎不受共聚体组成的影响,在300~320℃处,共聚体分子链中AN序列的CN基发生环化,适当提高VDC含量有利于降低环化温度,在500℃附近,共聚体完全分解,并生成大量低分子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氯纶纤维 变性纤维 热分解
下载PDF
腈氯纶阻燃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兆峰 林伟平 +1 位作者 杨明远 吴宗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24,共5页
本文对腈氯纶中氯元素的阻燃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和三氧化二锑与氯元素的协同效应等问题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偏二氯乙烯的阻燃效果优于氟乙烯,当丙烯腈-偏二氯乙烯共聚体中偏二氯乙烯含40%wt时,由该共聚体所纺成的腈氯纶具有显著的阻燃性... 本文对腈氯纶中氯元素的阻燃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和三氧化二锑与氯元素的协同效应等问题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偏二氯乙烯的阻燃效果优于氟乙烯,当丙烯腈-偏二氯乙烯共聚体中偏二氯乙烯含40%wt时,由该共聚体所纺成的腈氯纶具有显著的阻燃性;三氧化二锑与氯元素的阻燃增效效应达到最佳时(△LOI达到最大),Sb/Cl为21~25(摩尔比),与腈氯纶的化学结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氯纶 丙烯腈 纤维 阻燃
下载PDF
聚乙烯凝胶丝在超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力军 胡祖明 +2 位作者 刘兆峰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53-60,共8页
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成的凝胶初生纤维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高达192倍的拉伸。得到强度和模量分别为4.4 GPa和210 GPa的聚乙烯纤维。借助于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度、取... 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成的凝胶初生纤维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高达192倍的拉伸。得到强度和模量分别为4.4 GPa和210 GPa的聚乙烯纤维。借助于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度、取向度、晶胞参数、拉伸应力、残留溶剂含量及纤维强度、模量作了测试。据此,作者认为:UHMWPE纤维在热拉伸过程中,结构的发展和形成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胶纤维中的溶剂被挤出,大分子发生取向;第二阶段,折叠链片晶开始被拉直,经过这个阶段,晶体密度上升约10%,熔点上升4~6℃;经第三个阶段后,晶体密度进一步上升10%,熔点再次上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半熔融纺丝 拉伸机理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拉伸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力军 胡祖明 +3 位作者 刘兆峰 诸静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62-67,共6页
本文通过恒速拉伸测力仪探讨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的拉伸流变性质,发现它的表观拉伸粘度η_(?)与拉伸形变速率ε之间的关系曲线因温度和拉伸倍数λ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三种曲线均在ε=0.005s^(-1)左右发生了重大转折,说明ε=0.... 本文通过恒速拉伸测力仪探讨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的拉伸流变性质,发现它的表观拉伸粘度η_(?)与拉伸形变速率ε之间的关系曲线因温度和拉伸倍数λ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三种曲线均在ε=0.005s^(-1)左右发生了重大转折,说明ε=0.005s^(-1)处是聚乙烯冻胶纤维在拉伸时,大分子链缠结与解缠这对矛盾的关节点。不仅η_(?)与ε的关系曲线在此处发生重大转折,而且拉伸应力σ_(?)与ε的关系曲线也在此处出现极大值。实验还发现温度对η_(?)的影响可分为二个区。在低温区,拉伸粘流活化能E_(aⅡ)=20~50kJ/mol,对应于纤维内自由体积的收缩和无定形区的变形;在高温区,拉伸粘流活化能E_(aⅠ)=150~330kJ/mol,对应于大分子链的滑移和伸直链结晶的发展,E_(aⅠ)随拉伸倍数的上升而下降。二个温度区之间的转变温度T_D=117~123℃,它受ε和λ的影响而略有变化。λ较大时,T_D较小;ε较大时,T_D就偏向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 纺丝 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
下载PDF
聚酯—聚醚系列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稀 付波涛 +1 位作者 王依民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9-15,共7页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DSC及光学解偏振等方法对聚酯-聚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二醇PEG)系列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PEG系列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随PEG的分子量及其在共聚物中的百分含量不同...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DSC及光学解偏振等方法对聚酯-聚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二醇PEG)系列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PEG系列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随PEG的分子量及其在共聚物中的百分含量不同而异。在PEG分子量恒定时,共聚物的结晶度、熔点均随PEG百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PEG含量不变时,则随PEG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PET-PEG共聚物具有较PET高的结晶速率,软段PEG亦存在结晶,PEG分子量及其百分含量越大,软段PEG的结晶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聚醚 嵌段共聚物 结晶性能
下载PDF
Cu盐对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鼎 李建明 +1 位作者 潘婉莲 吴宗铨 《合成纤维》 CAS 1990年第5期59-62,58,共5页
一 引言 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中,PAN纤维经过热稳定化处理成为预氧化纤维(PANOF),再经过高温碳化,制成碳纤维。随着热稳定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长,大分子链上的氰基发生环化聚合,生成稳定的梯型结构: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预氧化纤维 铜盐 增强
下载PDF
萃取干燥处理对UHMW-PE冻胶丝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年慈 顾白 +2 位作者 黄景红 张安秋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了改善 UHMW—PE 冻胶丝的拉伸性能,本文对 UHMW—PE 冻胶丝的萃取和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胶丝的最大拉伸倍数依赖于萃取和干燥条件,如:萃取剂、干燥过程中的限制收缩率、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在萃取和干燥过程中的过量... 为了改善 UHMW—PE 冻胶丝的拉伸性能,本文对 UHMW—PE 冻胶丝的萃取和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胶丝的最大拉伸倍数依赖于萃取和干燥条件,如:萃取剂、干燥过程中的限制收缩率、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在萃取和干燥过程中的过量收缩会引起冻胶丝内部缺陷的产生,导致冻胶丝可拉伸性的恶化.本文以最优化实验,获得了以溶剂汽油为萃取剂对冻胶丝处理的最佳萃取和干燥条件是:多次萃取和5%限制收缩干燥.经最佳实验条件处理的冻胶丝在超高倍拉伸过程中是稳定的,并可制得强度为37.3cN/dtex 和模量为1731.0cN/dtex 的长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纤维 萃取 干燥 拉伸
下载PDF
涤纶长丝单丝拉伸性能与复丝拉伸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炯心 吴宗铨 吴嘉麟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本文比较了涤纶长丝的单丝拉伸与复丝拉伸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及分布和初始模量。复丝的峰值断裂强度总是小于单丝断裂强度,但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复丝拉伸试验推得单丝断裂强度。复丝拉伸时,其中单丝的断裂伸长平均值与单丝拉... 本文比较了涤纶长丝的单丝拉伸与复丝拉伸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及分布和初始模量。复丝的峰值断裂强度总是小于单丝断裂强度,但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复丝拉伸试验推得单丝断裂强度。复丝拉伸时,其中单丝的断裂伸长平均值与单丝拉伸时的断裂伸长平均值十分接近。但两者的分布相差很大。复丝的初始模量与单丝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纤维 长丝 单丝 拉伸性能 复丝
下载PDF
β晶相聚丙烯纤维的纺制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稀 王卫平 +1 位作者 吴宗铨 吏观一 《合成纤维》 CAS 1990年第4期4-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纺丝冷却条件对β晶相聚丙烯初生纤维中β晶相含量的影响和拉伸工艺条件与制得纤维的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研定表明,纺丝冷却速率是纺制含β晶相聚丙烯纤维的关键工艺因素,初生纤维中的K值、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是纺制含微孔... 本文研究了纺丝冷却条件对β晶相聚丙烯初生纤维中β晶相含量的影响和拉伸工艺条件与制得纤维的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研定表明,纺丝冷却速率是纺制含β晶相聚丙烯纤维的关键工艺因素,初生纤维中的K值、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是纺制含微孔聚丙烯纤维的主要参数。用密度法、压汞法证实制得纤维具有微孔结构,其平衡吸湿率比普通浆丙烯纤维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纤维 纺丝 晶相
下载PDF
PAN预氧化纤维的分段碳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鼎 陈惠芳 +1 位作者 李雨华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17-23,共7页
本文通过对PAN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的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分析,采用了以600℃为分界点的两段碳化工艺。对有关分段碳化的温度、碳化时间、张力及保护气氛等对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 二段碳化 预氧化纤维 碳纤维
下载PDF
聚酯/改性共聚酯共混体系的相分离及其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18
作者 吴承训 黄永秋 +1 位作者 王吉武 吴宗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23-230,共8页
本文研究聚酯(PET)和含3.5-二甲酸苯磺酸钠(SIPM)结构单元的改性共聚酯(PEI)的共混体系。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染色后的透射和扫描电镜照片等均表明该体系是一个热力学不相溶的体系。在加工成形过程中,特别是在结晶过程中,富... 本文研究聚酯(PET)和含3.5-二甲酸苯磺酸钠(SIPM)结构单元的改性共聚酯(PEI)的共混体系。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染色后的透射和扫描电镜照片等均表明该体系是一个热力学不相溶的体系。在加工成形过程中,特别是在结晶过程中,富PEI相中的SIPM结构单元被排斥在晶格之外形成集簇形态,利用这种相分离的结构形态以及改性共聚酯优先水解的机理,PET/PEI共混纤维经碱水解处理后可制得微孔型的高吸水吸湿纤维。本文讨论了相分离结构对该微孔型纤维的微孔尺寸分布,吸湿保水性能以及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共聚酯 共混纤维 相分离
下载PDF
纤维声发射仪的研制
19
作者 赵炯心 吴嘉麟 +1 位作者 吴宗铨 徐德佳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5-39,共5页
纤维声发射仪是将声发射仪与纤维强力仪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仪器。在记录纤维拉伸时应力变化情况的同时,还能记录声发射信号。纤维声发射仪由测力、夹具、声发射检测、加力和记录五部分组成。具有特色的夹具既能牢固地夹持被测的纤维,又... 纤维声发射仪是将声发射仪与纤维强力仪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仪器。在记录纤维拉伸时应力变化情况的同时,还能记录声发射信号。纤维声发射仪由测力、夹具、声发射检测、加力和记录五部分组成。具有特色的夹具既能牢固地夹持被测的纤维,又能将声发射信号有效地传给声换能器。应用该仪器对加捻 PET 长丝和棉纱的断裂过程进行了观察,能准确判断单丝的断裂。结果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声发射仪 合成纤维 纤维强力仪
下载PDF
热管纺丝中温度对PET纤维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朱介民 胡学超 +2 位作者 蔡卫平 张瑜 吴宗铨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4-22,共9页
本文介绍了纺程加热一步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中的远红外加热法。为了弄清纤维力学性质随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变化,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纤维结构形成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的分离技术,研究了加热过程中结晶形成的机理。发现不仅PET纤维的848cm^(... 本文介绍了纺程加热一步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中的远红外加热法。为了弄清纤维力学性质随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变化,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纤维结构形成的影响。应用红外光谱的分离技术,研究了加热过程中结晶形成的机理。发现不仅PET纤维的848cm^(-1)谱带发生了变化,而且通过对848cm^(-1)谱带分离成代表PET三种结构的三个峰838cm^(-1),846cm^(-1),853cm^(-1)也发生了变化。充分说明了温度在加工过程中对PET纤维结晶结构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为了证实这些变化,又以大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的测定作了旁证。表明了在红外光谱、大角X射线衍射和力学性能间有一致的变化。本文还对结晶结构的形成与工艺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用远红外加热法制取充分结晶纤维合适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热管纺丝 温度 纤维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